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届天津市七校高三二模(第二次质量调查)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三 二模 2022-05-30 2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会影响他的一生。我是在天津鼓楼一带长大的,从小就把闲逛当作一种乐趣。附近有一条古文化街,街上的店铺(       ),热闹极了。有位篆刻的老人家,白发苍苍,善用小篆,笔法圆熟遒劲。还有写毛笔字的张先生,人很清瘦,身后挂着颜体、欧体的条幅,除了写字,还会算命。在沿街的茶馆里,有扣人心弦的评书,到周末还有京剧,从黄昏到夜半,人流络绎不绝。很小就从课本上知道,_________,然而,长期泡在园子里,我印象中的京剧,是一上台就满脸大汗的高个子青衣,是那把经常断弦的黑色京胡,还有每次给客人送来茶汤都会跟着叫几声好儿的白胖小哥。拐过去,还有一条街道,专门出售旧衣服或者加工衣料,所以叫估衣街。这些店铺里的裁缝,可以和五大道的洋人(       ),绣在旗袍上的凤凰(       )。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往往       触目皆是       比肩       栩栩如生B.常常       触目皆是       媲美       惟妙惟肖
C.往往       俯拾皆是       比肩       惟妙惟肖D.常常       俯拾皆是       媲美       栩栩如生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的小篆,在秦统一六国后,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而到了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则是隶书。
B.文中提到的评书有叙事文学的特点,我国古代的叙事文体源远流长,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唐代的爱情故事。
C.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體泉铭》(楷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等。
D.文中提到的“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黄昏”的下一个时辰是“人定”。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贫困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发展难题。2000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中,将“全世界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减半”作为千年发展目标的第一项。减贫与消除贫困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热议话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薄弱的农村经济社会基础,造成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广的基本格局。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如何解决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从广义的、救济式扶贫到大规模、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发式扶贫再到当前的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实践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成为世界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选自《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6期《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实践进路与世界启示》)

材料二:

(新华社图表,北京,201996日新华社记者周大庆编制)

材料三:

20201214日,人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他强调,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减贫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国际减贫进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论坛与会人士深化减贫经验交流,广泛凝聚共识,提振减贫信心,为加速全球减贫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消除贫困,过上衣食无忱、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好日子,是人类共同的理想。看中国,1123日,贵州省宣布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省内所有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也标志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

世界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事业步入“快车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引领下,在无数扶贫干部、基层力量的矢志奋斗下,我国用一组组充满奋斗热情的数据标注出中国减贫的高度和力度。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贫困堡垒被逐个攻破,贫困人口逐年递减,脱贫根基持续得到巩固,中国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令世界发展中国家和贫困人口看到了希望,提振了信心,中国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不仅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更是有力推动者和重要贡献者。从积极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等开展国际减贫合作;到加强与非洲经济、教育、基建等多领域合作,把更多的“中国经验”分享给需要发展的国家;再到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推动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在做好国内减贫事业的同时,心系贫困人口生存现状,帮助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减贫脱贫、促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

(选自金羊网评《中国的减贫,世界的“加油站”》)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实践依次经历了开发式扶贫、救济式扶贫、精准扶贫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B.中国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中将“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数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成为世界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
C.中国之所以农村贫困人口多,分布广,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经济社会基础薄弱。
D.改革开放40多年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截止到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已低至1.7%。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贫困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实难题,发达国家则不然。
B.2011年我国减贫脱贫工作已卓有成效,农村贫困人口低至一亿以下。
C.中国在2020年现行标准下已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贫困县已经全部摘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D.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减贫事业步入“快车道”,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贫困人口逐年递减,贫困发生率低至0.6%。
6.我国下列措施,不能直接促进世界减贫事业发展的一项是(     
A.积极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等开展国际减贫合作。
B.加强与非洲经济、教育、基建等多领域合作,把更多的“中国经验”分享给需要发展的国家。
C.创造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D.控制国内房价,让人民住有所居;抑制医疗收费,让人民病有所医。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于之言:“君子学道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

(二)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即于心,则候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注】①公孙丑:孟子的学生。②恶:同“乌”,疑问词,哪,何。③慊:同“惬”。快心,满意。④告子:孟子同时代人,两人所持观,点不同,有过辩论。⑤诐辞:偏颇的言辞。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遇之          卒:同“猝”,突然B.谈笑而            麾:指挥
C.皆于文行       笃:专一D.今日               病:忧虑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子学道爱人                         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B.潮人事公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
C.其外之也                                 加之师旅
D.其子趋往视之                           蟹六跪二鳌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B.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C.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D.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0.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结合(一)(二)两段内容,全都能够体现孟子“浩然正气”之说的一组是(     
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③留将正气冲霄汉,著成信史照尘寰。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⑤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⑥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A.①③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②⑤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语段(一)中,首段议论纵横捭阖,明写先贤的生死踪迹,暗写韩愈是参天地、关盛衰、生有来、死有为的非凡哲圣,可与先贤比肩为伍。
B.所谓“天人之辨”,就是分清天意和人为两个方面的情况,苏轼认为韩愈受到贬谪、遭遇诽谤、不能安身于朝廷,全是天意的结果。
C.有人认为在潮修建韩庙并无意义时,苏轼直接出面,以“如水之在地中”来比喻韩愈之神“无所往而不在也”,说明韩愈影响之广大深远。
D.“浩然正气”是孟子对个人最后精神境界的描述,它对约束人心、塑造正直而坚毅的人格功莫大需。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2)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
13.结合语段(一),概括韩愈的“浩然之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均是虚写景物,点明时间。这两句是对仗。
B.“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C.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绝望。
D.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