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05-31 1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是主体在鉴赏过程中所收获的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及心灵净化等感受,属于价值活动的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与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相比,有一定的超功利性,但其存在于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形成的各种关系之中,必然体现着主客体关系的统一,从而具有显著的客观性。

审美价值具有多层次性。具体的审美实践并不仅限于转瞬即逝的美感经验,审美主体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都是愉悦情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道:它(审美)不仅是偶然的,而且像根据合乎律法的安排并且作为一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有意如此……即向那构成我们存在的最终目的——我们的道德使命里去寻找。审美可以联想到道德,人们的心灵触发美感时往往会运用道德的评价。当审美主体惊叹纯洁的颜色或庄严的韵律时,已然由审美领域自觉过渡至道德领域。由此可见,审美价值既包含情感或想象的愉悦等基本价值,亦有理性沉思所带来的超越感与升华感。

审美价值包含道德判断。无论是自然美或是依附美,只有对象产生了能够满足主体审美需要或激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时,才具有审美价值。而审美价值的生成过程并不只是纯粹的鉴赏判断,还依赖于审美主体通过理性判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即期待视野。而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审美个体,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均是期待视野的重要组成。个体的道德理念建构了一定的审美目的和审美需求,并在审美判断时与其他目的协调一致,共同形成了审美价值取向。所以,审美价值的出场既是主体对对象表现形式的鉴赏,也是对对象存在和本质的思考,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和谐一致。

高层次的审美彰显德性。美的体验承载着丰富且深刻的人与社会的信息,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是形式与内涵的统一,体现为尽美矣,又尽善也(出自《论语》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韶》,乐曲名)的本质欲求的实现。成功的审美体验不仅在于感官的悦纳,更在于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在理念,通过观察与思考阐释艺术形象本身的道德意蕴,从而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审美行为在一定意义上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呈现的德性的审视,人的视觉和心情的愉悦则是对审美价值的诠释和体现,因而,高层次的审美往往会激发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正是基于德性修养层面提出的对个体审美价值取向的要求。

(摘编自范渊凯《简论审美德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价值相比一般价值具有超功利性,是因为审美主体在鉴赏过程有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心灵净化等感受。
B.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从主体与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C.审美主体独特的体验方式和长期积累的理性判断所产生的愉悦情感,比审美主体转瞬即逝的美感经验要强烈。
D.审美价值可以联想到道德,当审美主体被美感触发时往往会用道德来评价,由道德领域自觉过渡到审美领域。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阐述审美的内涵,并用马克思的话阐述价值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B.文章第二段引用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中的话语,论述审美主体的美感体验。
C.文章第三段阐述审美价值产生的机制,认为审美价值是客体形式与主体理性的统一。
D.文章第四段分析高层次的审美价值体现道德层面的崇高感,并用孔子的话加以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评价乐曲《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诗经》“思无邪”,可见乐曲《韶》给审美体的体验要优于《诗经》给审美主体的体验。
B.唐代杜甫的诗歌《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将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感投射在花鸟之中,获得了满目凄然的审美效果。
C.接受美学认为,“期待视野”是审美主体基于个人或社会的原因会形成内容、形式的定向心理结构,包括道德情感、道德价值等观念。
D.从看似平凡的审美对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阐释出艺术形象本身的道德意蕴,触发强烈的道德情感,这是获得成功的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2022-05-3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起大量新厂牌入圈,合作Rapper也伴随着大盘说唱热度的升温,其原创作品得到众多数字平台的支持。以QQ音乐为代表的数字音乐平台,近年来与多个热门厂牌进行合作,大力扶持优秀原创说唱作品。2021QQ音乐推出的“说唱者联盟”计划更将厂牌力量推向新的高度,使得数字音乐平台与说唱生态更进一步紧密融合。在全民泛娱乐的背景下,说唱也开始频繁出圈,从音乐向泛娱乐进发。为了促成说唱与国内主流娱乐圈合作,QQ音乐“说唱者联盟”发布跨圈合作企划“快乐说唱扭蛋”,为说唱歌手与其他领域的艺人、IP合作提供平台,企划的歌单《今晚月色真美》成为最受欢迎作品。从产业发展趋势看,目前不仅有OG【注】持续为说唱圈输送高质量的说唱作品,新生代说唱音乐人也正通过自己的方式崭露头角。

(摘编自吕慎《2021年中国说唱音乐发展趋势洞察》)

材料二:

(摘编自《2021中国说唱音乐发展白皮书》)

材料三:

说唱音乐作为嘻哈文化的一个分支,最早发源于美国街区底层。贫民窟的黑人青年使用连贯且押韵的快速念白,针对自己面临的种族歧视、贫富差距等问题发出呐喊,唱出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心声。这种音乐形式漂洋过海传到中国,开始吸收中国音乐元素,启动了本土化过程。

在野蛮生长的初期,中国说唱音乐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明显的模仿欧美的痕迹,歌词中充斥着大量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内容,一些没有土壤、没有根的低俗内容也被照搬过来。到了2017年,它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本土化也已经到了一定阶段。2020年,说唱音乐在出圈的路上还在书写新的故事。《说唱新世代》以“万物皆可说唱”为纲,尝试打破说唱音乐动辄“炫富”“谩骂”的刻板印象,倡导年轻人把说唱作为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这些说唱音乐作品散发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宣扬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传递着正能量。

(摘编自张阔《中国说唱音乐,行走在出圈的路上》)

材料四:

说唱音乐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模仿。无论是音乐本身,还是表演过程,都极富感染力。在众多外来文化中,说唱音乐正日益获得青年群体的关注和认可,成为青年生活的一部分,也逐渐成为影响当代中国青年精神世界的重要元素。其中积极的说唱音乐传导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能对青年人群产生重要的影响。

它能够走进青年的内心世界,调动人的情感,使青年人格、审美等方面得到提升,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说唱音乐激烈热情的表演风格能够满足青年人群个性张扬、突出自我的需要,满足自己在正式场合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还为青年被压抑的心理提供了一个豁口,当得到其他青年的注意和回应、在青年中得到共鸣时,反过来对自我身份产生了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新的青年族群身份。

它能够更好地调动青年的热情,激发青年的兴趣,使青年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青年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说唱音乐的创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青年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年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外,一些说唱音乐反映了当代城市社会中存在的社会、文化、政治问题,表达了说唱歌手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能够唤起其他青年共同关注面临的问题,激发青年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增强青年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意识。

(摘编自余潺湲、黄宇《说唱音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节拍》)


【注】OG,指元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说唱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说唱圈有元老级音乐人输送的高质量的说唱作品,新生代说唱音乐人也正崭露头角。
B.据调查,有一半以上的爱好者喜欢在睡前或运动时听说唱音乐,有将近一半的爱好者一天会花30分钟到一个小时来听说唱音乐。
C.说唱音乐这种形式传到我国之后,就开始吸收自己的音乐元素,并启动本土化过程,但初期野蛮生长的情况比较明显。
D.无论是歌词内容,还是音乐本身,抑或表演过程,说唱音乐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当代青年能产生积极影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QQ音乐“说唱者联盟”跨圈合作的目的是促成说唱与国内主流娱乐圈合作,为说唱音乐人跨圈合作提供平台。
B.近年来,中国主流媒体对说唱音乐的报道量递增,以2021年最高;但同比增长率起伏较大,2020年呈现暴涨状态。
C.说唱音乐发源于美国街区底层,歌词和黑人青年对所遭受种族歧视、贫富差距发出的呐喊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下的心声有关。
D.广大青年在融入了爱国主义等社会正能量的说唱音乐的影响下,必定能使自己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铸就崇高的爱国精神。
6.我国说唱音乐得到蓬勃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
2022-06-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韭菜

安庆

福兵家就住在山脚下。

每年暑假福兵都要上山去割山韭菜。福兵喜欢割山韭菜的生活,喜欢那在山岩缝隙顽强生长的小秧苗,喜欢站在山顶俯瞰山下的情景。凛凛地站在山崖上,看远处变得朦胧的村子,看山下匆匆行走变得渺小的人,福兵常常油然而生一股豪气,福兵感觉割山韭菜的生活好惬意,好气派。

这一年暑假福兵又上山去割山韭菜,只是身后多了一个秀气的女孩子。福兵默默地在前边走,每攀上一个崖再转过身来伸手拽一把身后的女孩子。女孩叫盈,是从县城里来的,女孩的姨妈家和福兵家是邻居。女孩对山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山里的风好爽啊。盈笑盈盈地说,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小玫瑰。

福兵就笑,像城里人笑山里人憨一样。

看见一棵蓬蓬松松结着珍珠一样红红果实的山棵子,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

福兵说:山樱桃嘛。就拨开荆棘为她摘了两捧山樱桃。

福兵割山韭菜割得累了,又站在山顶向山下看,福兵说:哎,你往下看,那远远走动的人变成蚂蚁了。

女孩惋惜:可惜看不到我们的城市。

福兵就让女孩讲城里的故事。福兵听完了,问女孩:城里好还是山里好?

盈嗫嚅了半天,那时候他们都还是小学生,尚不具备良好的表达才能。盈只是说:各有各的好处吧。

盈回城时带走两把捆得整整齐齐的山韭菜。

这以后每年的暑假,盈都要进山住几天。在姨妈千叮咛万嘱咐中又和福兵一起上山去割山韭菜,去享受山顶那清凉的风。

后来两人由初中升高中,福兵读高中时也进了城里的重点中学。课程渐渐地紧了,盈暑假来山村的次数也少了,来了也总是匆匆地回去,两人再无暇相偕上山去割山韭菜。但福兵自己还是坚持每年暑假割几次山韭菜,福兵喜欢吃山韭菜馅儿的饺子,吃腌渍的山韭菜,吃山韭菜团成的玉米面饼子。每年开学福兵还坚持带几把山韭菜进城,还受盈的姨妈的委托给盈家捎去一些山韭菜。每次接过山韭菜,盈总笑盈盈地放在鼻子前闻闻。惋惜地说:好香啊,可惜一直没跟你上山割韭菜了。福兵坦诚地说:找机会我们再去登山割一次山韭菜吧。

两人再相偕上山割山韭菜已是参加过高考的那年七月。时光如梭,福兵的嘴角已拱出茸毛,盈说话的声音显得越发甜润。割过山韭菜,他们面对山风,相视着在山头坐了好久。

那也是福兵最后一次去割山韭菜。那年九月福兵踌躇满志地进了一所大学,盈落榜后进企业当了工人。几年之后,福兵毕业分配到市委某机关工作,在结束一天紧张的工作之余,福兵也时常回忆起割山韭菜的情景,想起曾和他一起上山割山韭菜的盈,更多的是又一次次产生站在山顶望远时曾有过的那种豪情。福兵工作超人地勤奋,一个要强的山中男孩各方面都不甘示弱,处处表现得非常优秀,阶梯便一阶阶地高。几经周旋之后,这年夏天福兵回到他的故乡做了一名副县长。

福兵衣锦还乡。途中,福兵透过车窗仿佛看见了那顽强生长在山崖缝隙中的山韭菜,那是一种多么坚韧的生命啊:不怕贫瘠,忍受着山风的肆虐,保持自己独具的清香。但作为一名副县长,福兵马上进入了角色,工作风风火火又有条不紊。没过多久便把分管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全县颇有口碑。一个周末的晚上,终于有了一次难得的清闲,他走进大街,霓虹闪烁的街道透出城市夜景的魅力。他悠闲地在大街上散步,忽地,一家写着山韭菜饺子馆的饭店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倏地想起那年少的岁月,想起那个清纯的女孩。谁是这家饺子馆的主人呢?是不是她?多少年没有与她有过联系了,她还好吧。这样想着,他已经走进饺子馆,他选择了一个座位坐下来,要了一碗饺子。饺子端上来了,尝一口,啊!果然一股山韭菜的馨香扑鼻而来。久违了,山韭菜。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着吃着,他忽然感觉一双纤细的手出现在面前,一碗飘散着缕缕热气的饺子汤放在桌边。他抬起头,一个端庄大方的女人站在面前,短头发,朴素中透着聪敏。他看着看着,啊,真的是她……

是你……

好吃吗?

好……好吃,你真的是饭馆的老板?

是的,下岗了,我想起那时候和你割过的山韭菜,就试着开了这家‘山韭菜饺子馆’。

生意可以吧?

可以。她两眼直直地看着他,正像野菜成为贵宾席中的高档菜一样,山韭菜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下岗了,为什么不去找我?

她摇摇头:你是县长,要忙的事很多,再说,开了这家饺子馆也算是再就业了。

其实我好想我们在一起割山韭菜的时光,好想再去割几次山韭菜……

该走了。走出好远好远,回过头,山韭菜饺子馆几个大字在霓虹灯中依然闪烁,霓虹灯下仿佛还固执地站着一个身影。他条件反射般地向后挥了挥手,又挥了挥手。

此后,县政府里都知道福兵县长特别爱吃饺子,尤其爱吃山韭菜馅儿的饺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兵喜欢吃山韭菜馅儿的饺子……”这处排比句突出福兵对山韭菜的喜爱,为下文写他衣锦还乡后去“山韭菜饺子馆”品尝做了铺垫。
B.小说中“更多的是又一次次产生站在山顶望远时曾有过的那种豪情”一句,呼应小说第二段对福兵登高望远情景的描写,使小说结构严谨。
C.“其实我好想我们在一起割山韭菜的时光,好想再去割几次出韭菜”这句话表达了对世事莫测、青春不再、美好难留的感伤,暗示了小说主题。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叙事,运用顺叙手法,讲述山里娃福兵与城里女孩盈的一段人生故事,小说情节整体比较舒缓、平直,满溢温情与诗意。
8.小说为什么要花费颇多笔墨叙述小时候福兵与盈上山割山韭菜的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小说以“山韭菜”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2-05-3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上曰:“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癸巳,书成,上之。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辞,直书其事。

二十年秋九月,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公萧瑀,性狷介,与同僚多不合。尝言于上曰:“房玄龄与中书门下众臣,朋党不忠,执权胶固,陛下不详知,但未反耳。”上曰:“卿言得无太甚。人君选贤才以为股肱心膂,当推诚任之。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朕虽不能聪明,何至顿迷臧否乃至于是!”瑀内不自得,既数忤旨,上亦衔之,但未忍废也。冬十二月,房玄龄尝以微谴归第,褚遂良上疏,以为:“贞观之初,选贤立政,人臣之勤,玄龄为最。自非有罪在不赦,搢绅同尤,不可遐弃。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上遽召出之。

秋七月,司空梁文昭公房玄龄留守京师,疾笃,上征赴玉华宫,肩舆入殿,至御座侧乃下,相对流涕,因留宫下。闻其小愈则喜形于色,加剧则忧悴。玄龄谓诸子曰:“吾受主上厚恩,今天下无事,惟东征未已,群臣莫敢谏,吾知而不言,死有余责。”乃上表谏。上自临视,握手与诀,悲不自胜。癸卯,薨。

柳芳曰:太宗定祸乱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谏诤而房、杜让其贤,英、卫善将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归人主,为唐宗臣,宜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注】①六月四日事:李世民曾于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动玄武门事变。②杜,杜如晦。唐初名相。③王、魏,王珪、魏征。唐初名臣。④英、卫,英国公李世勋、卫国公李靖。唐初名将。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B.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C.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D.初/上谓监修国史房玄龄曰/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对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下,官署名。隋朝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门下省与尚书省、中书省合称“三省”。
B.搢绅,搢,插;绅,大带。搢绅旧时指官宦的装束。后专指朝中三品以上的大臣。
C.文昭,房玄龄的谥号。谥号是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按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
D.癸卯,干支之一。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用来纪年、月、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玄龄把撰写好的史书进献给唐太宗,唐太宗看到书中关于玄武门事变的记载用词多有隐讳,唐太宗命令史官删去浮辞,要如实记载。
B.萧瑀为人心胸狭隘,他曾向唐玄宗进谗言诬陷房玄龄,却遭到唐玄宗的驳斥,后来又多次冒犯唐太宗的旨意,唐太宗对他心怀不满。
C.房玄龄曾因轻微过失被唐太宗遣回家中,褚遂良劝谏唐太宗不要轻易废弃房玄龄,唐太宗最终听取了褚遂良的建议,立即召回房玄龄。
D.房玄龄病情加重,但仍心系国事。群臣对唐太宗东征一事不敢进言,房玄龄在临终之际让他的儿子们上表劝谏唐太宗,以免耽误国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房玄龄与中书门下众臣,朋党不忠,执权胶固,陛下不详知,但未反耳。
(2)陛下若以其衰老,亦当讽谕使之致仕,不可以浅鲜之过,弃数十年之勋旧。
2022-05-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5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