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广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6-07 4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象,也是中国传统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君子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君子文化,孔子的意义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转折性的、根本性的和特殊性的。

转折性,是从孔子对于君子内涵的改变角度来说的。君子这个概念并非孔子发明的,而大体上是在社会身份和地位意义上使用,指的是那些具有崇高地位的士大夫形象。将身份君子转变为道德君子,是孔子对于君子文化的转折性意义所在。在孔子这里,作为身份意识的君子还是存在的,但最为重要的是,君子具有了道德的意义。对孔子来说,君子重要的不是社会身份,而是能自觉承担道义。

由君子来承担道德的责任,是孔子对于君子形象最为根本性的改造。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为什么是君子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一直认为是孔子思维方式最大的成功。在孔子之前,君子就是有身份和社会地位的人。既然有社会地位,那就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即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其实,儒家的伦理原则也非常强调对等,儒家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讨论道德的,既然是关系,那自然是双向的、对等的。

当孔子把道德的责任置于君子之上时,就清楚地表达出了儒家道德理想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两个层面:

在道德实现方式上,孔子或者说儒家并不是没有任何区别地要求所有人都以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要求,而是强调君子必须承担道义。孔子就很清楚地指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一来,君子的主导、教化意义就非常明显了。“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小人是需要被教化的,而君子是这种教化得以实现的关键。由此,在儒家这里,对于道德的实现,形成了一个框架设计:君子担当,小人效法,进而实现道德的良性发展。

从道德境界上来说,儒家追求的是圣人,那是最高的理想。但是,孔子为什么要更多地强调君子?因为君子虽然不是最高的道德形象,却是一个以道德为己任的现实中人。这种现实中人对于儒家道德的实现具有关键的、特殊的意义,那就是道德的理想不是不可以实现,相反它是现实可行的,就在君子这个现实的个体身上体现出来。因此,在儒家这里,圣人是完满的道德形象,而君子是现实的道德形象。当道德的理想在君子身上实现的时候,孔子想告诉世人儒家思想并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现实有效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孔子对于君子的道德内涵的确立,具有极为明显的现实指向意义。

所以,君子形象经由孔子的重新塑造,获得了转折性的、根本性的、特殊性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孔子以非常现实的方式将道德理想实现放置于君子身上。由此,这个形象得以支撑中国传统,并且内化成国人的精神价值,影响至今。

(摘编自何善蒙《孔子是怎么改造君子形象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君子这个概念不是孔子发明的,但是君子内涵的转变是由孔子开始的。
B.在孔子看来,君子身份意味着既要拥有高贵的社会地位,又能自觉承担道义。
C.由君子来承担道德的责任,是孔子思维方式最大的成功,是对君子形象根本性的改造。
D.君子担当,小人效法,进而实现道德的良性发展体现了孔子君子思想的特殊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总述孔子对我国君子文化的影响,阐明了孔子在君子文化形成中的作用。
B.文章主体部分具体分析了孔子对于君子文化的意义,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C.结尾段重申全文的中心论点,总结全文,并指出君子文化对中国传统影响深远。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采用例证法和引证法,大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士大夫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因为他们承担社会责任最多。
B.儒家只要求君子以道德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要求,对其他人则没有要求。
C.在孔子看来,圣人虽然是最高道德境界的代表,但却是无法实现的理想。
D.如果没有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改造,就可能没有今日体现国人精神的君子文化。
2022-06-07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唐代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到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科生物光,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是目前已知唯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荧光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差得太远。

最近,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还意外发现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LED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高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LED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还利用基因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较快地培育出新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萤火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光素和女荧光素酶,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在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当萤火虫感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寿命很短,长的也就十几天。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目的地栖息环境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不少专家为此呼吁:与其引进萤火虫,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白鹤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萤火虫在古代诗歌中受到关注,如《诗经》、杜牧写到萤火虫的诗。另外,还产生了家喻户晓的萤火虫故事,激励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B.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了荧光灯,这一发明提高了能源使用率,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还相差很远。
C.萤火虫的功用巨大,能防止血吸虫病的感染,水生萤火虫的幼虫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萤火虫还可用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
D.萤火虫寿命不长,长的也就能活十几天,一些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绝不迁移到其他地方。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虽然现在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但萤火虫有研究价值,随时都有新的意外发现。
B.萤火虫对环境要求较高,凡是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多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C.美、日是目前两个没有人为保护萤火虫的国家,美国一些医药公司出价购买萤火虫,导致人们大肆捕捉萤火虫;日本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下降。
D.萤火虫求偶时,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引异性并交尾,为了便于萤火虫传宗接代,作者建议想办法解决萤火虫停止发光、飞行、求偶的问题。
6.请结合文本,说说现代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护萤火虫。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碗匠和他的碗

周天红

烂泥田,一个村子最响亮的事儿就是烧碗了。

烂泥田村子口有一大块田,那泥巴,扶墙抹墙不行,真的是烂得扶不上墙了。栽秧种谷也不行,栽了秧,不走根,反倒要烂根,没得收成。那泥巴,就适合做碗烧碗。泥质沙细,糗性好,水质也好,捏成碗坯子,放到窑上一烧,轻轻一敲就能听见当当当的清脆响声。那釉质那花纹那造型,一看就是好货色呀。据说,烂泥田这地方,早年是官窑呢。至于是哪一级的官儿,谁都能说上几句,但谁也没说个明白,就是八爷,也没说出个来龙去脉。反正是官家的窑呗,要不,你看那村子右边的岩湾子里,现在还排着十好几孔老窑呢。

八爷是村子里最好的碗匠。

八爷拿捏碗坯子,那是村子里最快的。小半个下午就能做出五六十个呢,就是村子对门成天牛皮吹得轰轰响的刘老大,忙得汗水长流也没比过八爷。八爷烧出的碗,那更是一绝。造型,釉色,图案,那都是没得挑。能在碗边碗底上搞出花花草草,有鱼有鸟,有人物有动物,买主点着要什么他就能给你烧制出什么。做大寿的能给你烧出老寿星图,结婚办喜事儿的能在上面烧出鸳鸯,外出发财回家造断房的能在上面烧出财神爷,那些图案活灵活现,逼真得惊人。有的人端起碗吃饭时,都只顾着欣赏,翻来翻去地看,碗里的东西倒了出来全然不知道。

八爷烧碗的手艺,那是跟着他师傅学的,足足学了三年,他师傅才把最关键那点儿真本事传给了他。师傅传授真本事时,只给八爷提了一个要求:留在他身边!

师傅对八爷说,我一辈子教了数不清的徒弟,学了手艺,都跑出去闯荡了,没有一个能留下来的,其实,他们都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学到真本事。如果你一直留下来,我就把最关键最实在的那点儿本事传给你!

八爷说话算话,一直留在师傅身边,烧碗。直到师傅去世,他都没有离开过烂泥田。

八爷学到了烧碗的真本事,那手艺真是做精了。在烂泥田方圆三四十里地界,你要说到碗匠八爷,没有人不知道的。做大寿的要找他,娶媳妇嫁闺女的要找他,修房造屋贺喜事儿的要找他……八爷的手艺活儿呀,在县城里的大半条街都是抢手货。卖碗收货的老板一看仓库里的货不够了,大喊一声,进山去烂泥田八爷那里收货去!保准屁股后面几个就跟着来了。

八爷也讲究。无论是进门上货的还是收藏老玩意的,还是专门进屋看热闹的,八爷准抽出时间,把烧碗识货的道理和方法一五一十地给你介绍个明白,最后还问上一句,懂了没有?如果你摆脑壳说没听懂,他会继续给你说道说道,直到让你听懂了为止。八爷这热情,生意当然好做了。

八爷制碗烧碗的手艺是一绝,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的,每天上门进货的客商络绎不绝。这些年下来,八爷的房屋都翻新三回了,可他家里自己用的碗却还是老样子。

八爷家的碗也是一大特色,没一个好碗,要么是歪的,要么是缺的,要么是花样图案烧残了的,全是歪瓜裂枣的残存货。

碗匠家里用烂碗怪碗,是八爷用不起好碗吗?不是,成天满屋满仓库都是上等的好碗呢,随便用都没问题。是八爷缺心眼儿吗?不会哟,单凭他制碗烧碗的手艺,就知道他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是八爷脾气怪吗?肯定不是,你看有人进门,不管晴天阴天还是雨天,八爷都是一脸的笑呢。

这是个什么道理呢?烧碗的同行不明白,村里人不明白,来进货买碗的人不明白,就是八爷家的二娃更不明白。

二娃是什么人哟,走州下府,啥事情没见过。这些年,二娃靠着倒腾他老爹八爷烧的碗,那是发财了,在县城里有五间门市一个大仓库,小轿车都换了好几辆,不是八爷吼着,差点把老婆都换了。二娃是村子里第一个去过首都北京的。就单是他在人民大会堂广场前照的那张相片拿回村子,一整个村子的人围着看了半下午还舍不得离去,直到天黑人才小步小步地散了。多大个事儿呀,进个京城,村里人念谈了大半年。

八爷家吃饭喝酒用的那些怪头怪脑的碗,那也是村里人的大事儿,没有人不念谈的。八爷说,二娃呀,你不懂?你真不懂?

二娃摇摇头。

八爷端起那歪边子的酒碗,喝了一大口酒,说,二娃呀,你看看这个碗,要不是它是个歪边子的残缺货,它还能是我的酒碗?八年了,还是我的酒碗。

二娃听了老爹的话,好像更糊涂了。八爷看了二娃一眼,继续说,碗匠手里的好碗,最终都不是自己的,留不住呀。就像你和你哥。你哥虽然老实甚至有点笨,可他就像一个我烧坏了的碗,能留在我身边呀。你从小聪明,是只好碗,可你成天在外漂来荡去的,有个大事儿小事儿的,我能靠得上你?

二娃这下听明白了,一屁股坐在屋前的门槛上,半天站不起身来。

这一下子,二娃清楚地记起,自己已经两年零三个月零五天没有回家了。

(有删改)

7.下面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介绍了烂泥田的土质的独特优势及其悠久的烧窑烧碗的传统,引出了后文要写的碗匠——八爷。
B.“有的人端起碗吃饭时,都只顾着欣赏……碗里的东西倒了出来全然不知道”刻画出了客人欣赏碗的投入状态。
C.小说中通过二娃和二娃哥的对比,凸显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告诫人们要学会享受生活,无须追求完美。
D.小说运用了“碗坯子”“没得挑”等朴实无华及富于地方特色的语言,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而又不失真情。
8.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八爷,使八爷这一形象有血有肉,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八爷的形象特点。
9.小说以“碗匠和他的碗”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月丁丑,车驾至定州。丁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上将发,太子悲泣数日,上曰:“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汝当努力行此,悲泣何为?”命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少詹事张行成、右庶子高季辅同掌机务,辅太子。长孙无忌、岑文本与吏部尚书杨师道从行。壬辰,车驾发定州,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命长孙无忌摄侍中,杨师道摄中书令。

李世勣军发柳城,多张形势,若出怀远镇者,而潜师北趣甬道,出高丽不意。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壬寅,辽东道副大总管江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折冲都尉曹三良引十余骑直压城门,城中惊扰,无敢出者。营州都督张俭将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首数千级。丁未,车驾发幽州。上悉以军中资粮、器械、簿书委岑文本,文本夙夜勤力,躬自料配,筹笔不去手,精神耗竭,言辞举措,颇异平日。上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是日,遇暴疾而莞。其夕,上闻严鼓声,曰:“文本殒没,所不忍闻。”命撤之。时右庶子许敬宗在定州,与高士廉等共知机要,文本薨,上召敬宗,以本官检校中书侍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辽东》)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
B.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
C.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
D.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余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惟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丑,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十四位,前一位是甲子,后一位是戊寅。
B.高丽,朝鲜半岛古代国家之一,我国多沿用来指称朝鲜或关于朝鲜的事物。
C.詹事,古代官名。秦始置,詹事即给事、执事。掌管皇后、太子家事。
D.检校,古代官名。加“检校”官职并非正式拜授,相当于“代理”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辽东本是中国的土地,隋朝四次出兵而不能收回,太宗东征是想替中国牺牲的子弟报仇,替高丽人洗刷君父被杀的耻辱。
B.士兵们不求功勋赏赐,只愿能效力战死辽东,因此太宗碰到生病的士兵,就召到御榻前加以抚慰,让他们接受治疗。
C.太宗留下太子镇守国内,让刘、马周等贤俊大夫辅佐他,而自己则让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人随他东征辽东。
D.岑文本管理军中的物资、军粮、装备及财务会计等后勤事宜,他尽心国事,日夜辛劳,筋疲力尽,得急病去世,太宗很难过。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计。
(2)其夕,上闻严鼓声,曰:“文本殒没,所不忍闻。”
2022-06-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