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邹城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语文试题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22-06-27 1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文艺经典”或“红色经典”,是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以来逐渐活跃和流行的一个词语。一般来说,一部作品被视为经典,应当至少经历一个世代即30年的时间检验才可。由此看,经典即那些具有典范性和传世性的作品。红色文艺经典一词的出现和高频率使用,也应当是当代文化艺术中一种审美与艺术需要的反映。

自从鲁迅于1921年7月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中使用“典型人物”概念至今已百年,鲁迅发表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不朽典型阿Q。自此以后,中国文学致力于创造一种具有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之象征意义的崭新典型人物。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在深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情境中,英雄人物横空出世,风云际会。正是晚清以来深重的民族危机情势,迫使现代作家和艺术家自觉地肩负起文艺启蒙的使命,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塑造可以担当民族危机拯救使命的“英雄”人物,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的一个重要使命和美学特色。

如果把红色文艺创作纳入这个现代中国文艺传统整体中去考察可知,红色文艺创作显然把创造这种特殊典型以及让它们在社会公众中释放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当作自身的中心使命去完成。正是在履行这个中心使命的过程中,红色文艺创作中出现了一些在今天看来堪称经典性成就的作品,它们围绕典型这个核心范畴而释放出一些独特的修辞美学特征。第一,典型示范。红色文艺经典在艺术形象塑造上呈现出鲜明特征: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以特殊的个别去透视社会现实的本质,为人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提供了与普通政治、经济,社会等文献观察相比更有感染力的审美范例。如詹建俊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塑造了五名普通战士的英雄形象,他们宛如五座山峰巍然屹立,体现了人山合一的境界,似在宣示现代中国新型历史主体的诞生。第二,转型再生。其显著特征在于,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形成转型再生辩证法,叙述稚嫩或弱小的主人公在神圣帮手指引下转型再生为新型历史主体的过程。这里有着一贯通性的主人公——帮手模式:主人公起初难免稚嫩,但可以自觉接受神圣帮手的导引,团结其他群众,战胜共同的对手,最终成长为新型历史主体。如小说《青春之歌》叙述林道静在卢嘉川和林红等帮手帮助下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型为革命的无产阶级之一员。第三,破旧立断。在主题创作上,红色经典呈现出基于社会进化论的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必然趋势。新歌剧《白毛女》通过白毛女的故事阐述“旧社会让人变成鬼、新社会让鬼变成人”的道理。影片《舞台姐妹》通过舞台姐妹花竺春花和邢月红的不同遭遇,显示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这种修辞美学让新社会取代旧社会的历史性进程释放出审美感染力。第四,洋为中用。这是指艺术创作手法上的援西入中范式,表明大胆借鉴外来文艺样式有助于中国本土文艺焕发生机。大型合唱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歌女《白毛女》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摘选自王一川《典型示范及其他——红色文艺经典的修辞美学思考》

材料二

有相当一批很有成就的当代作家是推崇“红色经典”及其作者的。例如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刘绍棠就是一位在20世纪50年代和新时期之初都写出过有影响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一直深受孙犁的影响,追求小说的诗情画意,而且擅长写乡村女性的朴素之美、美好心灵。他的《蒲柳人家》《蛾眉》都体现出对孙犁风格的继承。贾平凹曾经说过,引导他走上创作道路的,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新时期乡土小说还有厚重,沉雄的一脉。这一脉的代表人物路遥、陈忠实都谈到过《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对自己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虽然现在已经成功走上了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但过去岁月里的苦难经历和奋斗壮歌,已经深深融入了民族的记忆,并成为激励后来者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这意味着,民族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在“红色经典”中,我们不就可以从那些革命英雄的共产主义理想中感受到古老的“大同”理想,从他们的英雄业绩中感受到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从他们不怕牺牲的凛然正气中感受到“舍生取义”的传统气概么?的确,在“红色经典”与传统文化之间,是存在着深厚的精神联系的。

(摘选自樊星《“红色经典”的流传说明了什么?》)

1.下列关于“红色经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经典是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文艺作品,经历了30年以上的时间检验。
B.红色经典是红色文艺创作自觉履行塑造英雄人物典型的使命中产生的优秀作品。
C.红色经典通过独特典型人物透视社会现实的本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D.红色经典影响了很多有成就的当代作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从鲁迅提出“典型人物”概念以来,中国艺术创作就没有逾越塑造典型人物的范畴。
B.《阿Q正传》作为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塑造了现代中国文学的不朽典型阿Q。
C.只要作家以塑造担当民族危机拯救使命的“英雄”人物为使命,就能创作出经典作品。
D.中华民族的苦难经历和奋斗壮歌是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是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中国小说乃至整个中国文艺的使命就是塑造可以担当民族危机拯救使命的“英雄”人物。
B.油画《狼牙山五壮士》虽然塑造的是普通战士的形象,却宣示了现代中国新型历史主体的诞生。
C.歌剧《白毛女》援用西方歌剧这一文艺样式,讲述本土故事,阐述新旧社会不同的道理,取得了成功。
D.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同”理想相似,不怕牺牲和“舍生取义”一致,说明红色经典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4.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是怎样论证“红色经典”的“独特的修辞美学特征”的。
5.结合两则材料,请归纳红色经典能够在当代流传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刘亮程

对于黄沙梁,我或许看不深也看不透彻,我的一生局限了我,久居乡野的孤陋生活又局限了我的一生。

可是谁又能不受局限呢?那些走遍天下学识渊博的人,不也没到过黄沙梁吗?他们熟知世间一切深奥的道理却不认得这个村里的路,我这位农夫有朝一日给他们指一回路真是荣幸莫大。

我全部的学识是我对一个村庄的见识。我在黄沙梁出生,花几十年岁月长成大人,最终老死在这个村里,死后肯定还是埋在村庄附近。这便注定了我生死如一地归属于这片土地,来来回回经过那块地那几间房子,低头抬头看见那一群人。生活单调得像篇翻不过去的枯涩课文,硬逼着我将它记熟、背会,印在脑海、灵魂里。除了荒凉这唯一的读物,我的目光无处可栖。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个章节留给这群没啥文化的人。

我不懂大道,只通一点斜门歪理。我想一个人活下去的理由可能只有芝麻那么小,而这些芝麻小理并不被通常的大道所涵盖。活在大地边缘的这一村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大事,但并不因此活得小里小气。当他们因一个鸡蛋而亲戚为仇、邻居反目,为半截麻绳大打出手、刀叉伤人时,你能说他们心胸狭隘,不该为这些琐碎之事争斗计较吗?那你说他们该计较什么?坐在如此荒远的不为人知的村庄里分析世界局势,还是讨论股市涨跌问题?这些天下大事,哪件比牛啃了他们的庄稼这事更大?当张三为自家麦地先淌进水而甩开膀子堵渠拦坝时,你能说他的拦坝工程比三峡工程小,不伟大?他抢救的可是眼看旱死的一亩二分地的麦子啊,这麦子可是他一家五口的活命粮啊。谁要在这时阻止他,没准他会操起铁锨和你拼命呢。

我在村里住久了,便掌握了这个村庄的很多秘密。比如王家腌了几缸咸菜喂了几头驴,李家粮仓里还有几担麦子,箱子里还有多少钱。但要真正认识一个村庄很不容易,你得长久地、一生一世地潜伏在一个村庄里,全神贯注留心它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事。这样到你快老的时候,才能勉强知道最基本的一点点。在村里溜达一圈走掉的人,如果幸运的话,顶多能踩走一脚牛粪,除此他们能得到什么呢?

那些季节中悠然成熟的麦子,并不为谁而熟,我们收回它们,我们并不是收获者。一年中有一次,麦子忘了回家,我们就得走好几年穷路。那些岁月中老掉的人,常老于一件事情。随便的一件事,就可消磨掉人的一辈子,想想吧,这些事情有多厉害。我不说出来你会以为什么大事耗掉了人的岁月和经历,那些看来很小的事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我们村庄上空飞过的一群苍蝇,对应到世界另一地可能就是一群庞大的轰炸机。我们村里的一声咳嗽,或许才是造成某个遥远国度地震的真正原因。

这个村庄隐没在国家的版图中,没有名字,没有经纬度。历代统治者都不知道他的疆土上有黄沙梁这个村子,这是一村被遗漏的人。他们与外面世界彼此无知,这不怪他们。那些我没去过的地方没读过的书没机会认识的人,都在各自的局限中,不能被我了解,这是不足以遗憾的。我有一村庄,已经足够了。当这个村庄局限我的一生时,小小的地球正在局限着整个人类。

(节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文本二

城市过客

刘亮程

进城谋生的第二天,我便在楼梯上摔了一跤。上楼梯时我不知道脚该抬多高、步子该迈多大。尤其下楼的时候,脚总是不敢果断地踩下去,担心下一个阶梯会不会是空的。这跤使我深信世上最坎坷的路就是楼梯。

本以为在乡下走了多年的坑洼路,走城里的平坦马路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车流如梭的十字街头我总是难以过去,前后左右的汽车和喇叭声使我仿佛置身兽群。我缺乏城市人的从容,城市人不怕车就像乡下人不怕狗。

我想,这座城市的许多尺寸不是按乡下人的标准和习惯设计的,适应它得有一个过程。好在我聪明,懂得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做参照。比如小汽车的门比狗洞稍大一些,进车门时就要比进驴圈时头再低一些;城市缺少尘土,不用常拍打衣袖和屁股,但手不能闲着,要时时摸摸口袋里的钱在不在;街道固然宽阔,但属于每一个人的路却窄得可怜,在人群中拥拥挤挤绕过一辆辆车一个个人时,比任何一条乡间小道都曲折蜿蜒。

城里真好,但我知道我变不成城市人。除了这座城市不给我落户,不给我一间安身的住房外,我还缺乏很多在城市生活的经验和素质。我的老师告诫我,要多向市民学习。我都三十多岁了,要学的东西很多。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只是这座城市的客人,永远是,无论寄住几天或生活几十年,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是变成穷光蛋流落街头。城市没一件属于我的东西。我把楼房当成一座座荒山去爬,那上面不会有我的家。我知道了一些人的名字,但从骨子里我们并不认识,我仅仅是流浪到城市的一个农民。我把地荒在家里,时常在夜半之时,怀念起我的家畜的叫声、我的女儿和妻子。

(节选自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一方面说乡野的孤陋生活局限了自己,一方面又用人人都有局限、整个人类都受局限来自我宽慰,表现出情感上的矛盾纠结。
B.“大地把最艰涩难读的一个章节留给这群没啥文化的人”,“最艰涩难读”是喻指黄沙梁这个地方非常单调、荒凉、封闭、落后。
C.文中说外来人到村里,“如果幸运的话,顶多能踩走一脚牛粪”,这里的“幸运”是反语,实际上是调侃外来人运气非常不好。
D.村庄上空的一群苍蝇可能对应另一地的一群轰炸机,村里的一声咳嗽或许造成远方的地震,这是作者为了使文章妙趣横生而进行的极度夸张。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竟然在楼梯上摔了一跤,认定楼梯是世上最坎坷的路,显示了“我”初到城市时的无所适从。
B.“我”感到城市显然不是为乡下人设计的,过马路这类在城市中稀松平常的事,却让“我”举步维艰。
C.“我”在城市没有户口和住房,所以为自己预见了两种结局:挣一笔钱衣锦还乡或穷困潦倒流落街头。
D.“我”认为自己不论在城市生活多长时间,都只能是城市的一个过客,是一个在城市漂泊的农民。
8.赏析文本一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点和效果。
9.有评论者认为,在作者刘亮程的笔下,黄沙梁“不再是单纯的故乡,而是灵魂憩息的地方”。请根据两个文本内容,探究评论者这样论断的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武王至洛阳;庚子,薨。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王位,大赦。十月,汉献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戊辰,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诏曰:灾异之作,以谴元首,而归过股肱,岂禹、汤罪己之义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八月,孙权遣使称臣。朝臣皆贺,刘晔独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伐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矣。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遂受吴降。丁巳,遣太常邢贞奉策即拜孙权为吴王,加九锡。刘晔曰:不可。陛下德合天地,声暨四远。权虽有雄才,故汉南昌侯耳,官轻势卑。士民有畏中国心,不可强迫与成所谋也。不得已受其降,可进其将军号,不可即以为王也。彼直为侯,江南士民未有君臣之分。我信其伪降,就封殖之,崇其位号,定其君臣,是为虎傅翼也。权既受王位,却蜀兵之后,外尽礼以事中国,使其国内皆闻,内为无礼以怒陛下;陛下赫然发怒,兴兵讨之,乃徐告其民曰:‘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吴民无缘不信其言也。信其言而感怒,上下同心,战加十倍矣。不听。诸将以吴内附,意皆纵缓,独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邢贞至吴,吴人以为不当受魏封。吴王曰:昔沛公亦受项羽封为汉王,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吴王出都亭侯邢贞,贞入门,不下车。中郎将徐盛忿愤,顾谓同列曰:盛等不能奋身出命,为国家并许、洛,吞巴、蜀,而令吾君与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横流。贞闻之,谓其徒曰:江东将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B.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C.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D.我委身事中国/不爱珍货重宝/随时贡献/不敢失臣礼/而无故伐我/必欲残我国家/俘我人民/以为仆妾/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如“戊申晦”,也可以指白天。
B.股肱,本义指大腿和上臂,文中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
C.九锡,皇帝赏赐给诸侯、大臣的九种礼器,表示最高礼遇。
D.都亭,城邑中的驿舍。秦规定十里一亭,郡县治所设都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献帝在宗庙祭祀,祭告列祖列宗,让位给魏王曹丕。虽经上书推辞,曹丕最终还是升坛接受皇帝玺绶,登上帝位。
B.出现日食,有关官员奏请罢免太尉。曹丕认为这是上天在责备君主,归罪朝廷大臣不符合禹、汤归过于自身的道义。
C.孙权派使者向魏称臣,魏朝臣皆贺。而刘晔认为应联合蜀国内外夹击,不出十天,吴国必亡,曹丕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D.邢贞到吴国后,进门不下车,中郎将徐盛深觉耻辱,以至泪流满面。邢贞知道这件事后,认识到吴国不会久居人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令百官各虔厥职,后有天地之眚,勿复劾三公。
(2)诸将以吴内附,意皆纵缓,独夏侯尚益修攻守之备。
14.刘晔为什么反对拜孙权为吴王?请简要说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商山富水驿

杜牧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驿名不合轻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注】①富水驿:原名阳城驿。唐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因指斥奸佞、犯颜直谏被贬,后人为避其名讳将阳城驿改名为富水驿。②戆:刚直而愚。西汉名臣汲黯,因屡次直谏,被汉武帝怒斥“甚矣,汲黯之戆也”。③朱云:西汉直臣,因吁请尚方宝剑以斩奸臣之头而触怒汉成帝,险些被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汲黯被斥一事赞颂阳城刚直忠耿,“戆”字似贬实褒,用以反讽当政者的昏昧。
B.颈联写邪佞之徒唾骂阳城,而阳城清贫如洗还不起一杯酒钱,黑白颠倒可见一斑。
C.尾联直言阳城驿不该改名,应以之警醒经此地往长安的朝天者,点明了写作此诗的目的。
D.全诗有叙有议,借古讽今,表达出作者嘲讽、惋惜而不无忧痛之情,足以告诫今人。
16.这首诗的颔联写法精妙,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