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云南 高一 期中 2022-07-24 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踏绿而用踏青青色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之中推崇青色?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之上。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门类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而习展子虔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二人,更是将青绿山水推到了盛唐画坛最受欢迎的绘画门类,后人将二人合称为大小李将军,并称李思训为山水画北宗之祖。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亭台楼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传统服饰当中青色的运用同样十分常见。清代青色系服饰的色彩种类大致有蓝色、月白、品月、宝蓝、石青、绿色、碧色、缥色、青莲、雪青、元青、苍青。但是由于织物容易腐坏,保存难度较大,清代以前的织物保存完好的较少,对服饰色彩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仍可以从古代人物画中找到青色服饰的具体形制。例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能够看到穿碧色、石青、绿色、缥色的侍女、乐伎和舞姬;《宋仁宗后坐像轴》中身穿正青色翟衣的皇后。

青,在先秦时期被儒家归类为五正色之一,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在此基础上将青赋予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之中的象征含义。作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品性之一,被中国人保留至今,而青色也跟随着在思想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说文解字》和刘熙的《释名》之中又分别被解释为青,东方色也生也,象物生时色也。古人为何要将色彩与方位时空相互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和中国古代为农耕文明有关。

《尔雅·释天》中将又称为青阳,这是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织造在经纬之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为了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就将苍、蓝、碧等统称为青。
B.中国的传统绘画在有了青山绿水的样式后,才呈现出富丽堂皇的局面。
C.青花瓷的“青”各有不同,由于其文化内涵的不同,青料分为回青、石青等。
D.“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象征“四方”的东方,也象征“四时”的春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论证条理清晰,首尾呼应,逐层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B.文章用《诗经》《劝学》等论据,论证了“青”在古代诗文中大多以叠词形式出现。
C.文章通过古代人物画中的服饰研究,论证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青色运用十分常见。
D.文章论证选材广泛,从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论证了中国人对“青”的青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青、石绿对山水灵气的表现,使中国古代青山绿水画《千里江山图》富有韵味。
B.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出土的工艺品、服饰、画作等去研究“青”的具体颜色种类。
C.“青”跟中国农耕文明有关,它既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蕴含东方审美的精神特质。
D.中国人喜爱青色,既是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
2022-04-03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冰雪运动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参与冰雪运动已成为中国人新的消费方式,我国正成为全球主要的冰雪消费市场。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冰雪运动参与率已达26.95%。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冰雪季和北方,在南方,多地开办了室内滑雪场、滑冰场,开展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相对容易普及的运动,因地制宜发展冰雪运动。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来投资机会。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休闲娱乐等冰雪相关需求会更多。场馆建设、装备制造等也面临升级,向更多数量、更高质量发展。普华永道中国体育行业主管合伙人周星说:在场馆方面,我国现有标准冰场654个,比2015年增加了317%,雪场803个,比2015年增加了41%,这就是投资热点的推动;服装和装备方面也受到了冰雪消费的驱动。董希淼表示,金融机构应针对冰雪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力度,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推出更多针对冰雪市场和冰雪运动的个性化产品,支持冰雪消费市场更快发展、转型升级。

(摘编自《汇聚改变世界冰雪运动格局的蓬勃力量》,《光明网》2022221日)

材料二:

奖牌只是一种标志,显示冰雪运动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受喜爱的程度和开展的广度,其终极目的是,鼓励更多人参与运动,强身健体,既提高生活质量,又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并提升文明高度。

如何推广冰雪运动,是后冬奥会时代需要专注进行的一项工作。在这方面不妨借鉴挪威经验,结合我国的环境,让冰雪运动的文化基因在公众中传播,让更多人喜欢冰雪运动,参与和从事冰雪运动,形成全民运动的氛围和时尚,在此基础上推进和提升中国冰雪运动的水准。

冰雪运动是挪威人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从小就被父母带到雪里和冰上玩耍。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挪威有500万人口,注册滑雪运动员为3000人;中国有14亿人口,但注册滑雪运动员不到300人,这说明在冰雪运动的普及上,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幅员辽阔,适合冰上运动的环境和地区不只是东北,还有华北、西北。此外,我国还有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和传统。还需充分发挥优势,提高冰雪运动的普及度。

(摘编自《提升冰雪运动能力,需要哪些要素》,《光明网》2022223日)

材料三:

中国的冰雪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北方地区生活的赫哲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获得冰雪的新知识和新技能,逐渐培育了与雪共存、与冰共生、乐享冰雪的生活方式,培育了独特的冰雪民俗。例如,冰雪意味着中国最大的节日的临近,代表着团圆、希望和人们对春的期盼;再例如,在北方冬季经常见到堆雪人、滑雪橇、寻冰凌、冰帆、冰爬犁、狗拉爬犁、马拉雪橇、看冰灯、打雪仗等游戏活动,人们在民俗中享受着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馈赠。与冰雪共存共生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我国冰雪文化基因,冰雪运动也随之悄然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中国冰雪运动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冰雪运动文化应在奥林匹克平台上与其他文化形态展开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应该认可不同的冰雪运动文化在精神层面是内在融通的。冰雪运动均源于自然,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其文化根脉是相通的。从源文化的演化进程看,它们都是由人们对冰雪的美好情感衍化出活泼的冰雪游戏,再经过技术提炼而诞生,是自然与人类文明相融合的产物。不同的冰雪文化都表现出同样的精神气质。人们在观赏冰雪运动时都能领略到人类在冰天雪地中奋勇抗争、顽强拼搏的精神,都能感悟到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运动美感。不同的冰雪运动在很多技术表现形式上极为相似,比如,中国的冰上抢等与西方的短道速滑溜冰车冰橇花样冰戏花样滑冰等。

(摘编自《中国传统冰雪运动的人文价值与文化互融》,《社科网》202221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已带动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冰雪消费市场。
B.我国冰雪运动不再局限于冰雪季和北方,许多地方也在因地制宜地发展冰雪运动。
C.我国应借鉴挪威经验,结合我国环境,让冰雪运动的文化基因在公众中传播。
D.冰雪运动虽名称不同,但在技术表现上极相似,如“花样冰戏”与“花样滑冰”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场馆建设、装备制造等能及时升级,中国的冰雪运动就会快速地发展起来。
B.开展冰雪运动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提升文明高度。
C.冰雪运动体现了不同冰雪文化中共同的精神气质:奋勇抗争、拼搏精神等。
D.冰雪运动的源头是冰雪游戏,从冰雪游戏中提炼技术后诞生,是自然与文明的融合。
6.如何让我国的“冰雪运动”获得更好的发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萍

(同时)爸。

周冲

周冲       客走了?

周朴园       (点头,转向蘩漪)你怎么今天下楼来了,完全好了么?

蘩漪       病原来不很重——回来身体好么?

周朴园       还好。——你应当再到楼上去休息。冲儿,你看你母亲的气色比以前怎么样?

周冲       母亲原来就没有什么病。

周朴园       (不喜欢儿子们这样答复老人家的话,沉重地,眼翻上来)谁告诉你的?我不在的时候,你常来问你母亲的病么?(坐在沙发上)

蘩漪       (怕他又来教训)朴园,你的样子像有点瘦了似的。——矿上的罢工究竟怎么样?

周朴园       昨天早上已经复工,不成问题。

周冲       爸爸,怎么鲁大海还在这儿等着要见您呢?

周朴园       谁是鲁大海?

周冲       鲁贵的儿子。前年荐进去,这次当代表的。

周朴园       这个人!我想这个人有背景,厂方已经把他开除了。

周冲       开除!爸爸,这个人脑筋很清楚,我方才跟这个人谈了一回。代表罢工的工人并不见得就该开除。

周朴园       哼,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周冲       我以为这些人替自己的一群努力,我们应当同情的。并且我们这样享福,同他们争饭吃,是不对的。这不是时髦不时髦的事。

周朴园       (眼翻上来)你知道社会是什么?你读过几本关于社会经济的书?我记得我在德国念书的时候,对于这方面,我自命比你这种半瓶醋的社会思想要彻底的多!

周冲       (被压制下去,然而)爸,我听说矿上对于这次受伤的工人不给一点抚恤金。

周朴园       (头扬起来)我认为你这次说话说得太多了。(向蘩漪)这两年他学得很像你了。(看钟)十分钟后我还有一个客来,嗯,你们关于自己有什么话说么?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周冲       (犹豫地)爸爸。

周朴园       (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

周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周朴园       什么?

周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周朴园       哦。

周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给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蘩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蘩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萍       (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蘩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蘩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半晌。]

周朴园       (看表)还有三分钟。(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周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周朴园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周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周朴园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周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7.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节选这一部分的戏剧冲突集中体现在周朴园的家庭内部,即蘩漪、周冲与周朴园之间的矛盾。
B.在《雷雨》整部剧中,蘩漪和周朴园的正面冲突共有四处。节选部分中周朴园逼蘩漪喝药是他们之间的第一次正面冲突。这次冲突表现出了蘩漪积极、主动且有力的反抗性。
C.节选部分刻画了周朴园作为资产阶级专制家庭里大家长的专横自私、冷酷无情的性格侧面。
D.周冲和周萍有非常大的性格差异:周冲内心有着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想象,并因此表现出对父亲的质疑和反抗;周萍则有胆小懦弱的一面,更多地屈服、妥协于这个家庭的专制秩序。
8.品读关于蘩漪的舞台说明,说说她的心理变化过程。
9.周朴园为什么认为蘩漪有病,一定要为她治病?
2022-07-24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阳武人陈平事项羽,殷王反,项羽使平击降之。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将吏。平惧,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挺身间行,仗剑亡,渡河,归汉王于修武,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是日,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如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曰:“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平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王果意不信钟离眛等。

夏,四月,楚围汉王于荥阳,急;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汊。亚父劝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项羽使使至汉,陈平使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五月,将军纪信言于汉王曰:“事急矣!臣请诳楚,王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量,曰:“食尽,汉王降。”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去。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项羽自知少助,食尽,韩信又进兵击楚,羽患之。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大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从之。

五年冬,十月,汉王追项羽至固陵,与齐王信、魏相国越期会击楚;信、越不至,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坚壁自守,谓张良曰:“诸侯不从,奈何?”对曰:“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齐王信之立,非君王意,信亦不自坚;彭越本定梁地。始,君王以魏豹故拜越为相国,今豹死,越亦望王,而君王不早定。今能取睢阳以北至谷城皆以王彭越,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信家在楚,其意欲复得故邑。能出捐此地以许两人,使各自为战,则楚易破也。”汉王从之。于是韩信、彭越皆引兵来。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灭楚》,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B.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C.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D.举进见/楚使/即佯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
11.下列对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与《鸿门宴》中“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中“参乘”意义相同。
B.长者,文中指地位显贵的人。《齐桓晋文之事》中“为长者折枝”一句中的“长者”也是这个意思。
C.大牢,即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文中“大牢具”是指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属待客的最高礼节。
D.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攻打荥阳时,汉军处于劣势,不得已选择割地求和,亚父看出这是进攻的最好时机,但项王仁义,不愿意趁人之危,没有听从,这让亚父非常愤怒。
B.汉王把四万斤黄金交给陈平,由他全权处理,不再过问金钱的支出问题,可见汉王对陈平的信任,陈平也不负所托,顺利离间了项羽和钟离眛等人的关系。
C.在楚汉约定平分天下之后,项羽选择东归;汉王在属下的劝谏之下决定趁着楚军疲惫不堪之际,乘势一举夺取天下。
D.事态紧急之时,纪信乘上了汉王的车子,诈称投降,楚人欢呼雀跃,以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不料汉王趁乱从西门逃走,项王盛怒之下烧死了纪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
(2)楚兵且破,二人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可立致也。
2022-07-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