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期末 2022-07-25 2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精神的经典是就经典的价值而言,经典的精神是就经典的内涵而言,经典的精神支撑起精神的经典。这种精神不少是由经典作家自己说出来的,但更多的是潜藏在经典文本之中,需要读者去感受和挖掘。这种精神说到底是人的精神,人将自己的精神对象化于经典之中,人的精神品位决定了经典的精神品位,但我们是通过阅读来解读人的精神,而不是直接从人的行为中来解读人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代言工人阶级利益的理论境界。经典成其为经典,是由于它有着究天人之际的大境界,有着为先进阶级代言的大胸襟。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规律,拨去了历史领域的迷雾。经典著作蕴含着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磅礴气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无产者的圣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却都出身于有产者,他们都自觉成为为工人解放而奋斗的领袖。从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强烈关切,懂得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利益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坚持长年诚实研究、经受实践历史检验的科学态度。40年磨一剑,没有电脑、网络,没有搜索、复印、打印工具,却创造了经典。《资本论》第2、3卷,是马克思身后由恩格斯整理编辑出版的,其原因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公布他的经济学方面的伟大发现之前,是以多么认真的态度,以多么严格的自我批评精神,力求使这些伟大发现达到最完善的程度。以至于生前来不及拿出去出版。经典不因时光的流逝而失色,反而历久弥新、愈益醇厚。今天,我们捧读100多年前写作的经典著作,仍然为其折服,这就是经典的质量。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不计得失顶住压力、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人格力量。马克思研究利润、资本和财富,却没有用于自己赚取利润、增值资本、积累财富,还不时需要恩格斯的接济才能维持生活,但他无怨无悔,写出了理论版的《悲惨世界》。1848年革命后的德国,那种旧有的在理论上毫无顾忌的精神已随着古典哲学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没有头脑的折中主义,是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直到极其卑劣的向上爬的思想。恩格斯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写作出《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论》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精神产生100多年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经典精神的时代条件不同了,但我们仍然需要学习精神的经典、坚守经典的精神,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让精神境界更加纯真、精神世界更加美好、精神品格更加高尚,都应当而且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感受精神的魅力,汲取精神的动力,寻求精神的定力。

(节选自颜晓峰《精神的经典与经典的精神》)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青年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需要读懂马克思的深邃理论、革命实践和人生追求,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走近马克思,读懂马克思,练就过硬素质,不负使命重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马克思在青年时期就确立起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人生航向,从开始为《莱茵报》撰稿起,就将他的一生都投入了写作。他的言论深深打动了当时广大民众的心灵,更让当时的统治阶级惶恐不安,而这并不仅仅来自马克思的文采,更来自他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青年阶段可以说是信仰形成的关键期,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年轻时的邓小平同志把《共产党宣言》视为共产主义的入门老师,由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正确道路;习近平同志在延安的知青岁月中,时刻不忘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树立了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新时代青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在学之愈深、信之弥坚中享受真理的味,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马克思是理论家,更是实践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进行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有所区别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和文字,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错误的理想、思想、制度。正确的理论要能够结合具体的发展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阐明,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克服重重困难奔赴延安、相会延河之滨和宝塔山下追求真理,为的是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青年听党指挥不偏向,紧跟党走不动摇,把青春汗水挥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为的是中国人民能够富起来强起来。实践证明,只有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其价值才能真正体现,人生才能更加出彩。

最能体现马克思主义价值的当属中国的革命、建设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成功实践向世人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一段名言: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实际讲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正是更好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最好的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青年学习成长提供了力量之源。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新时代课题需要时代新人去解答。在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波澜历程中,新时代青年生逢其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进程中,新时代青年责任重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辉煌征程中;新时代青年使命光荣。新时代青年是开创民族复兴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青年,读懂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在理论的高峰上望一望,用实践的镜子照一照,用人民的尺子量一量,用时代的筛子滤一滤,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理论特色,在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征途中书写新的青春篇章,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节选自夏斌文《青年如何读懂马克思主义的三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拥有“究天人之际”的大境界,因此他能够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
B.缺乏高科技的办公设备,导致马克思有两卷《资本论》没能在生前发表。
C.当代青年要实现个人价值,就必须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融合在一起。
D.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理论由于没有进行实践,产生了许多错误的思想和制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的精神是精神的经典的基础,没有经典的精神就不会产生精神的经典。
B.马克思拥有赚钱的方法却没有用于自身,是为了强调这种人格力量值得青年学生学习。
C.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已经改变,但它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不断挖掘。
D.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读懂马克思理论的精髓,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的一项是
A.马克思拨去历史领域的迷雾,创作出《资本论》。
B.恩格斯逆当时的时代而行,写作出《反杜林论》等著作。
C.邓小平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走上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道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奔赴延安,追求真理。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该怎样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2021-02-01更新 | 31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本一:

这里晴雯等忙命关了门,进来笑说:“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唠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麝月笑道:“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是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说着,一面摆上酒果。袭人道:“不用围桌,咱们把那张花梨圆炕桌子放在炕上坐,又宽绰,又便宜。”说着,大家果然抬来。麝月和四儿那边去搬果子,用两个大茶盘做四五次方搬运了来。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宝玉说:“天热,咱们都脱了大衣裳才好。”众人笑道:“你要脱你脱,我们还要轮流安席呢。”宝玉笑道:“这一安就安到五更天了。知道我最怕这些俗套子,在外人跟前不得已的,这会子还怄我就不好了。”众人听了,都说:“依你。”于是先不上坐,且忙着卸妆宽衣(己卯本点评:凡吃酒从未先如此者,此独怡红风俗。故王夫人云:“他行事总是与世人两样的”,知子莫若母也)。

一时将正装卸去,头上只随便挽着纂(cuán)儿,身上皆是长裙短袄。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倚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划拳。当时芳官满口嚷热,只穿着一件玉色、红青、驼绒式三色缎子斗的水田小夹袄,束着一条柳绿汗巾,底下水红撒花夹裤,也散着裤腿。头上眉额编着一圈小辫,总归至顶心,结一根鹅卵粗细的总辫,拖在脑后。右耳眼内只塞着米粒大小的一个小玉塞子,左耳上单带着一个白果大小的硬红镶金大坠子,越显的面如满月犹白,眼如秋水还清。引的众人笑说:“他两个倒像是双生的弟兄两个。”袭人等一一的斟了酒来,说:“且等等再划拳,虽不安席,每人在手里吃我们一口罢了。”于是袭人为先,端在唇上吃了一口,馀依次下去,一一吃过,大家方团圆坐定。小燕四儿因炕沿坐不下。便端了两张椅子,近炕放下。那四十个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窑的,不过只有小茶碟大,里面不过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国,或干或鲜,或水或陆,天下所有的酒馔果菜。宝玉因说:“咱们也该行个令才好。”袭人道:“斯文些的才好,别大呼小叫,惹人听见。二则我们不识字,可不要那些文的。”麝月笑道:“拿骰子咱们抢红罢。”宝玉道:“没趣,不好。咱们占花名儿好。”晴雯笑道:“正是早已想弄这个顽意儿。”袭人道:“这个顽意虽好,人少了没趣。”小燕笑道:“依我说,咱们竟悄悄的把宝姑娘林姑娘请了来顽一回子,到二更天再睡不迟。”袭人道:“又开门喝户的闹,倘或遇见巡夜的问呢?”宝玉道:“怕什么,咱们三姑娘也吃酒,再请他一声才好。还有琴姑娘。”众人都道:“琴姑娘罢了,他在大奶奶屋里,叨登的大发了。”宝玉道:“怕什么,你们就快请去。”小燕四儿都得不了一声,二人忙命开了门,分头去请。于是袭人晴雯忙又命老婆子打个灯笼,二人又去。

(选自《<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文本二:

《红楼梦》的意蕴中有一个层面: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过去很多人讲《红楼梦》都认为曹雪芹的世界观是讲一切归于空虚,人生没有意义。我认为这个看法可能不符合《红楼梦》的实际状况。曹雪芹的世界观体现在《红楼梦》中是把“有情之天下”作为人生的本源性存在,作为人生的终极意义之所在。“有情之天下”就在实在、生动、鲜活的生活世界之中。曹雪芹用“情”照亮了空,因此人生是有意义的。一部《红楼梦》给予读者的“悟”就在于此。怡红院群芳开夜宴,超越等级制度、等级观念,不分彼此,不拘形迹,自由平等,自由人和奴隶一起狂欢,那就是“有情之天下”。

(节选自叶朗《<红楼梦>的形而上的意蕴:有情之天下就在此岸》)

6.下列对小说《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是写丫头们在怡红院为宝玉举办一次私人家宴以庆贺生辰。
B.“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是“怕出大错误”,这是麝月善解人意地替林之孝家的解释。
C.“散着裤脚”写人物的衣着休闲,宝玉和芳官着装相仿,表现宝玉和芳官的关系融洽。
D.芳官右耳戴玉耳钉,左耳戴镶金大坠子,写出她追求时尚,及比其他丫头更高的地位。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版本多,文中“己卯本点评”表示本回材料出自脂砚斋点评的手抄本系列,其点评有助于读者解读小说。
B.第六十三回群芳开夜宴是承接第六十二回白天庆生结束来写的,塑造了勇于反抗、寻找快乐体验的青春儿女群像。
C.小说人物众多,却繁而不乱,语言描写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如袭人在文中主持安席和请客夜宴时都显得端方持重。
D.曹雪芹笔墨锦绣,异彩纷呈,有时却极简而通透,如文中渲染欢乐的气氛,仅多次重复一个“笑”字,便意趣盎然。
8.占花名儿是行酒令的一种,即把签放在签筒里,每根签上画一种花草,题一句诗,并附有饮酒规则。作者在写宝玉夜宴时提议要“占花名儿”,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9.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红楼梦》的意蕴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的理解。
2022-01-29更新 | 45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所著《权书》《衡论》《机策》,文多不可悉录。《心术》曰: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覆于前而色不变,麇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待敌。凡兵上义,不义虽利不动。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且夫天下之变,常伏于安,田文所谓子少国危,大臣未附,当是之时,而无腹心之臣,可为寒心哉!昔者,高祖之末,天下既定矣,而又以周勃遗孝惠、孝文;武帝之末,天下既治矣,而又以霍光遗孝昭、孝宣。盖天下虽有泰山之势,而圣人常以累卵为心,故虽守成之世,而腹心之臣不可去也。宰相韩琦见其书善之,奏于朝,召试舍人院,辞疾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卒。赐其家缣、银二百,子轼辞所赐,求赠官,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蜀。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节选自《宋史·苏洵传》,有删改)

文本二: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B.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C.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D.或曰/机者/创业之君/所假以济耳守成之世/其奚事机而安用夫腹心之臣/呜呼/守成之世/能遂熙然如太古之世/矣乎未也/吾未见机之可去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B.泰山,又名岱宗,是五岳之首,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成为帝王告祭的神山。
C.武帝,这里指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是刘彻死后的庙号。
D.秘书省,官署名。东汉时期设置,不同朝代管理事项有所不同,北宋前期掌常祭祀祝版,置判省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闭门苦读。苏洵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后来几次考试,都没有考中,于是将家中的书全部焚烧,关门闭户勤奋苦读。
B.苏洵受人赞赏。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他的二十二篇著述得到了翰林学土欧阳修的推荐。
C.苏洵熟悉兵道。苏洵认为:用兵崇尚正义,不正义的,虽有利也不应发兵;善于用兵的将领,要使士兵无所顾忌,却要有所依恃。
D.苏洵著作颇丰。苏洵著有《权书》《衡论》《机策》等文;与姚辟一起修礼书,编《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有文集二十卷、《谥法》三卷。
13.把文本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14.苏洵去世后,皇帝为他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的诗歌,完成各题。

问菊

林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注]①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②蛩:蟋蟀。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想知道秋天的信息,众人皆不知,只有问东篱下的菊花,将诗人自己的情怀赋予了菊花。
B.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菊花不与百花争艳、深秋开放的特点。
C.颈联交代菊花生活的环境,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寞、相思之情。
D.尾联是在菊花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意,用拟人手法视秋菊为知己并与之谈心,赞美菊花的“孤标傲世”的高洁风格。
16.这首诗名为“问菊”,有人却评价它“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那么林黛玉到底为什么而愤懑呢?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点)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与秦都是自取灭亡,他认为“____________”,则六国能抵御强秦;“____________”,则秦可传递万世。
(3)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物质,小说生命的血液流淌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故事主线是它的神经中枢系统,小说的灵魂不是主题的简单归纳,而是小说中___________的精神光照,是小说的核心价值。文学研究者通常会从作品的不同角度去____________它的思想艺术价值,这本质上就是对作品灵魂的探寻,作品所建立的艺术空间和作品自身的气血脉络只是给研究者提供了基础和土壤,对作品灵魂的探幽析微和精准捕捉,才是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自清代以来,《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全部小说灵魂的信息密码。时至今日,现有的红学研究著作依然难以穷尽“红迷”的艺术梦想,红学研究领域_____________是四季繁茂,一代代研究者___________,每一代人都会有新的发现、所有的发现都指向了小说灵魂的纵深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流光溢彩       发掘       仍然       前赴后继
B.异彩纷呈       发掘       仍然       前仆后继
C.流光溢彩       发现       依旧       前仆后继
D.异彩纷呈       发现       依旧       前赴后继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清代以来,《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小说灵魂的全部信息密码。
B.自清代以来,《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小说全部灵魂的信息密码。
C.自清代以来,围绕《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全部小说灵魂的信息密码。
D.自清代以来,围绕《红楼梦》产生了无数的研究文章,有的文章对《红楼梦》主题的归纳始终只能提纲挈领,却未能概括出小说灵魂的全部信息密码。
20.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哦,香雪》)
B.钟扬的学生就像古代的门客一样“各显神通”。(《“探界者”钟扬》)
C.党八股里面藏的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毒物。(《反对党八股》)
D.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故都的秋》)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直播带货很火,促进了经济,但也出现了不少乱象。

套路一:。张女士说:一开始主播说优惠商品马上上架,但随后主播开始介绍其他商品,接着又介绍直播间的各种活动,20多分钟后我想要的商品才上架。几乎每个主播都会用这种话术延长消费者的购物时间。

套路二:依靠演技吸引消费者关注。不要再贴了!在一场直播带货中,女主播在直播间大声嘶吼,试图阻止男主播降价倒贴的行为,而男主播自称为了粉丝,甘愿赔本补贴。他们因此互相推搡,甚至摔话筒。。这些商品的价格相比其他电商平台,并没有太大优惠,有时甚至比别的平台贵。

套路三:。有消费者指出,有的直播间观众人数有几千,但上架的商品少有人购买;而有的直播间观看人数只有几十,上架的商品却频频被秒杀。从业者张先生解释道:为提高直播间热度,很多直播间使用机器人刷人气,事后再退款。这几乎已成行业潜规则

21.在材料画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字。
22.针对材料中的某种套路,拟写一条消费警示语。要求:表达鲜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8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完成作文。

林清玄《心无挂碍,无有恐惧》一书中:“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了能看见自己的污点……”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自身发展的当代青年以启示,结合你的经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7-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篇章结构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6-90.6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古代白话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苏洵(1009-1066)  脱脱等  《宋史》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咏物言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一般词语  修辞手法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谈观点,写评论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引语式材料  探索 创造  自我定位  反思 反省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