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 高一 开学考试 2023-07-10 1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学主义( Scient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877年。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必然结果。科学通过技术所释放出来的自然力,充分展示了它的外在价值。人们开始认识到,科学比上帝更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对科学寄予厚望,并开始用科学观念来审视人自身及宇宙,从而逐渐创立了一种崭新的机械世界图景。应该承认,此时的科学主义所倡导的仍是一种科学意识、科学精神,反科学主义批判的也不是这种科学主义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科学文化霸权的确立,以及科学理性对人文关怀的疏远,使得在西方社会兴起了一股反科学主义的思潮。他们认为现代社会的种种疾病正是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和工业主义等流行和统治的结果。反科学主义者从自己的学术主张出发,界定了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科学主义。著名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英语词典》曾定义为:科学主义是认为自然科学方法应该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包括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主张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方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显然这种界定已与科学主义的原意相去甚远,含有明显的贬义。当然,对当代科学主义概念的界定不仅限于此,它随着反科学主义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立场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出以下三点:即主张科学范围无疆、科学方法万能、科学知识独尊。

反科学主义者认为:从近代自然科学中所提炼出来的机械的、还原的、分析的世界图景及其方法,一旦成为人们行动的准则,就必然会造成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对人类社会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现代社会对人文关怀的疏远,使人产生异化。胡塞尔曾指出,科学危机的直接后果是整个自然科学迷失了方向,从事于科学技术活动并享受其成果的现代欧洲人迷失了方向,不再清楚科学对于人生已经意味着什么,能意味着什么。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胡塞尔的批评为欧洲人文主义对科学主义的批判定下了基调。他的学生海德格尔·马尔库塞都循着这条道路从不同的侧面对科学主义所造成的人文失落展开猛烈的批判。海德格尔指出,处于技术威胁中的现代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离开了存在的乐园,远离了真理的境域,处于无限的无家可归的状态。现代技术为人提供了阳光充足、方便舒适的住房,而人仍然可能无家可归。马尔库塞则指出:工具理性在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统治,使现代工业社会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从对西方反科学主义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反科学主义者反对的是以科学技术理性为核心的文化模式、思想模式和社会模式在现代社会的统治。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于阻止核试验或生物工程的研究,而在于关注科学与技术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活动方式或作用方式,关注科学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他们大多数表现出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的忧虑,是站在弘扬人文精神的立场上来反对科学主义的。

(陈俊《反科学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危害》

材料二 人文,就是人为了观察自身,探索自身,修正自身,提升自身;科学,则是人通过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最终通过理论和技术为人服务。一者始于人,归于人,一者始于自然,归于人,两者最后都要在人身上实现融合,即便在历史时间的轴线上出现生长差异,不一定时刻同步,但也必会相互追赶,最终携手,达于至善。

强国固本,科技和人文必须融合生长,携手并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必须以科技强国,又必须以人文固本。不以科技立国,就不能在日渐拥挤、竞争激烈的地球上保身立足,不以人文固本,就不能在日益多元化的世界中坚守民族身份和传统信仰。所以,有人说,没有科技的国家,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的民族,不打自垮。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技强身,人文强心,要实现一个国家和民族震古烁今的大目标、大功业,科技之强健有力躯干和人文之浩瀚涵容灵魂需融合为一处,不分彼此,才有可能攀上历史的新台阶,在前无古人的新区域,缔造建设前所未见的新文明。

创造创新,科技和人文必须融合生长,相互滋养。新的文明必须建筑于成千上万个思想创造和浩如繁星的物质创新之上。这些创造和创新,大如国家的体制,中如城市的管理,小如企业的制度,微如产品的改进,不论从历史的经验中考寻,还是从广泛的调研中搜索,都要依托受限于现实科技的载体,论证于千千万万具体个人的感受和评价。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一个高效的体制,一个可行的管理方法,一个受到欢迎的产品,都必须是科技和人文的高度结晶体,实践方案必都施行于科技平台,执行效果亦必求问于万千庶民。在创造创新的过程中,没有人文的科技是残缺的科技,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唯有倚重对方,才能更好地建树自身。

个体实现,科技和人文必须融合生长,兼备为用。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追求。当今时代,没有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离得开手机、电脑、互联网、汽车,科技已经成为承载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工具,科技保障了我们最共性、最基础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努力融入现代社会,获得相应的资源保障,享受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没有这些保障,我们会感到极大的不适。但仅拥有这些,又绝不足以让我们获得自由和幸福,因为技术带来的便利能帮助我们升华物质生活质量、提高工作生产效率,但还并不足以帮助我们破除思维边界、拆除思想藩篱、触摸深层灵魂。当科技的边界得到更大的横向扩展,我们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也就需要得到更纵深的挖掘。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要依靠科技变得强大,这样我们才能按照我们的文化和传统有尊严地在地球上自由生存;建立在现代科技上的顶层设计、管理方法、组织制度和产品创新,要有历史的浑厚淳朴感和更多的人文关怀,这样,由人创造创新出来的东西,才能获得人心的支持而长青不衰;我们在物质生活方式上的选择越多,可以乘坐航空器飞行的距离越远,就越要增加灵魂的质量和定力,因为一个微末的偏差可能让我们离自己的初衷更加遥远。

《李华:让科技与人文融合生长》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一的内容不符合的一项是(     
A.西方反科学主义思潮出现,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负面效应,科学文化在社会上确立了霸权地位,科学理性疏远了人文关怀。
B.反科学主义对当代“科学主义”进行了界定,但这种界定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他们因观点和立场的不同而在界定概念时各有所侧重。
C.科学主义原来并非贬义词,反科学主义者也并非反科学,他们并不否定科学的价值,也不反对那些符合伦理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
D.现代工业社会的统治,使现在的人和社会单向度发展,使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使人不再想象或者追求与现实不同的另一种生活。
2.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材料一“反科学主义”的理由? (     
A.科学主义会使人盲目崇拜科学,失去对科学的怀疑和反思精神,反而压制科学精神。
B.科学主义可能诱发人的各种物质需求,使人耽于享受,而失去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C.科学主义会导致人们滥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D.反科学主义者不反对科学精神,他们是站在弘扬人文精神的立场上反对科学主义的。
3.根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某教授宣布基因编辑婴儿诞生,类似的事件是反科学主义者所强烈谴责的。
B.我们应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对于国家与个人的意义,正确地处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C.科技强身,人文强心,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相较而言,人文比科技更为重要。
D.如果不理解反科学主义的实质,人们可能以反科学主义的名义妨害现代化建设事业。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材料一中引用了胡塞尔的话“只见事实的科学造成了只见事实的人”,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郑行健

赵科长从外地旅游回来,到家时大街上已是灯火阑珊。第二天起床晚了,但一向敬业的他,还是在午前赶到所里上班。

旅游地的“回头货”派送完毕,他来到自己的科室,科里仅打字员小钱一人在办公室。赵科长在自己那张老板桌后坐下,像平常一样以“君临”的眼光环视一下整个办公室。忽然感到有些异常。再定睛一看,对了,是那只烟缸。

这是一只很普通的玻璃烟缸,放在靠门招待来客的沙发茶几上。敦实的圆形底座,厚厚的缸壁,壁沿上一侧凸起的把手,雕成一条弓形的鲤鱼,红色的鱼身翘头翘尾,朝天的鲤鱼嘴因努力而张成一个小圆。

那是他的前任科长升迁后留下的。赵科长对前任的旧物很有一番心灵感应:那烟缸,底座圆润沉稳,似乎在隐喻他平时为人处世的门道;而那缸沿上的鲤鱼,又在预示着有朝一日会鱼跃龙门。因此,赵科长对这只烟缸,是另有一番青睐在心头。

其实赵科长不但自己不抽烟,而且在内心深处对抽烟的人还有反感:吞云吐雾扮什么酷?自己上瘾不算,还要强迫别人吸你的二手烟!不过作为久经历练的“老江湖”,赵科长在场面上可是丝毫看不出有这种情绪的。他甚至还会很大度地对自己的部下说:我这个人是烟灰堆里熬出来的,不怕熏,你们想抽只管抽。

幸好赵科长的部下一个都不抽烟。

赵科长的办公室里一共三个部下。小钱是进单位不久的女青年,自然不抽烟。而小周,是他看中了从基层一手提拔上来的。这小子人挺机灵,办事有眼锋。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如此活络的人居然也不抽烟。说到抽烟,小周甚至还呈现出深恶痛疾的表情。还有一位部下是外边打招呼进来的,大家叫他“潜力股”,手机上炒股炒得飞起来,但在赵科长面前,倒也唯唯诺诺,顺从听话,说起抽烟,当然也是连连摇手了。

因此,办公室里这只烟缸就成了一件摆设的工艺品了。但因赵科长对它别有钟情,大家也都对它爱护有加。有时有客人来到办公室,赵科长也会从抽屉里拿包“软中华”来招待人家,将一尘不染的烟缸递到客人面前。但只等客人一出门,小钱就会马上停下打字的工作,起身将那只烟缸里的烟蒂烟灰倒干净,再用小毛巾把烟缸擦拭得通透锃亮,就像一只造型奇特的玻璃小雕饰,倒也别有情调。

而今天,赵科长看到那只烟缸,里面竟然有一层烟灰三个烟蒂,缸沿上那条鲤鱼身上,也有烟渍未擦清。“唔?”赵科长疑惑的眼光从烟缸转到小钱身上。

小钱只管打她的字,嘴角撇了一下:“无效劳动,做也白做。总不见得一天到晚都服侍那只烟缸吧。”

这小妮子有病啊?正想着,“潜力股”从门外一边和人讲话一边推门讲来:“……赶紧割肉!三十六计走为上。跌到两千点,再抄底!你听我的,包你杠头开花,不输反赚,——噢哟,科长回来了?”说着就要将夹在手指上那根香烟的烟灰掸掉,一看科长正诧异地看他的香烟,顿时有些尴尬,但随即又坦然了,落落大方地将烟灰掸在烟缸里。

“科长驾到,有失远迎——”人未进屋,小周的声音已经飘了进来。进了门,小周忙不迭地从口袋里掏出香烟,一支扔给“潜力股”,一支叼在自己嘴上,又拍出一支要扔给赵科长,手抡到一半缩了回来:“对了,科长不抽烟的。”趁势将手拢在嘴边,歪了头接吸“潜力股”点过来的火。

今天怎么了?大家都吃错药了?一丝愠怒爬上赵科长的心头。这时,孙副所长推门进来,打着哈哈对赵科长说:“老赵啊,你也不必这么急么,晚几天移交不碍事的。”

“移交?什么移交?”赵科长一头雾水。

孙副所长和赵科长是老朋友了。见赵科长还蒙在鼓里,忙凑到他耳边告诉他,说,其实你前次到海南岛考察,时间隔得还不长,这次又安排你去九寨沟调研,完全是奖励性质。实在是所里的后备人才像排队一样一长串了,而你年纪已偏大,所以前天所里办公会议正式决定,让你提前退居二线,一切待遇不变。科里工作由李工接替。这个决定所里私下里都传开了,就你旅游去了不知道。末了,孙副所长又打着哈哈说:“这下你们这只烟缸可有用武之地了——接任的李科长,可是根老烟枪啊!”

赵科长一下子全明白了。小周这时马上接嘴:“对对对。嗅这个,唉——老领导你倒享福了,三份报纸两开茶,科长待遇照单拿。我们可不知要熬到哪年哪月哩!”说罢,将吸剩的烟蒂,狠狠地塞进了烟缸上那鲤鱼努力张圆的嘴里,还用劲按了按。

这时赵科长的感觉,就像是一大包烟熏腾腾的香烟,统统塞进了他的嘴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科长回家的第二天起床晚了,但“一向敬业”的他还是在“午前”赶到所里上班,作者的遣词造句中不乏讽刺之意。
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赵科长习惯以“君临”的眼光环视整个办公室,这透露出他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的内心想法。
C.赵科长虽然内心深处反感抽烟,但很“青睐”前任科长留下的烟缸,三名部下对此心领神会,都对烟缸“爱护有加”。
D.小周说不知道“要熬到哪年哪月哩”,说完将烟蒂“狠狠地”塞进鲤鱼嘴里,这或许是他升迁希望破灭后的泄愤之举。
7.关于文中“潜力股”和小周抽烟、谈论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潜力股”和别人谈话的内容,与上文介绍他热衷于手机炒股一事形成了前后照应。
B.“潜力股”由尴尬迅速转为坦然,是因为眼前的赵科长毕竟已不再是先前的赵科长。
C.小周人未进屋,先对“科长驾到,有失远迎”表示歉意,可见其本性稍微厚道一些。
D.文本通过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将抽烟、谈论的情节描摹得绘声绘色,如闻如见。
8.文本以“烟缸”为题,起到了哪些方面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9.汪曾祺认为:“写小说就是要把一件平平淡淡的事说得很有情致。”本文可以说实践了这一主张。试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高祖九世之孙也。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起于宛,时年二十八。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而诸将贪惜财货,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众乃从。朱鲔攻温,大破之。于是诸将议上尊号。马武先进曰: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大王虽执谦退,奈宗庙社稷何!宜且还蓟即尊位。光武惊曰:何将军出是言?武曰:诸将尽然。至中山,诸将复上奏曰:大王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光武又不听。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速欲正号位乎?"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行至鄗,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闹,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光武六月已未,即皇帝位,建元为建武。二年春正月庚辰,封功臣皆为列侯,大国四县,余各有差。博士丁恭议曰: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帝曰:古之亡国,皆以无道,未尝闻功臣地多而灭亡者。乃遣谒者即授印绶,策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敬之戒之。传尔子孙,长为汉藩。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
B.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
C.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
D.古帝王封诸侯/不过百里故/利以建侯/取法于雷/强干弱枝/所以为治也/今封诸侯/四县不合法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祖:古代帝王的谥号,一般是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的追尊名号。
B.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帝王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庶人不准设置宗庙。
C.四夷:古时华夏民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分别指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D.博士:古代官名,秦汉时期掌管书籍文典,后来也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者精通一类技艺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达郾县、定陵县后,光武帝尽皆征调各营的兵力,可是众将却贪恋财物,想分拨一部分人留下来防守。
B.马武认为如果天下没有主宰之人,即使有孔子、孙子这样的人担任丞相、大将,也可能不会有益于天下。
C.耿纯认为刘秀违背众人愿望,不正名号和身位,士大夫们的希望、打算落空,就会有离去归家的念头。
D.文章结尾博士丁恭关于居于上位而不骄傲、持守节义谨严法度的一番言论,在今天仍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2)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
14.刘秀能登上帝位的条件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月夜》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禁于长安时所作。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首联一个“独”字,写尽了妻子孤单落寞的凄楚情状,也与颔联的“未解忆长安”、尾联的“双照”照应。
B.杜诗与高诗中的“寒”字都渲染了冷清孤寂的氛围。杜诗表现出妻子望月之久,思念之切;高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寂。
C.《月夜》一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工,笔法婉曲。《夜作》用语质朴浅近,精炼含蓄,寓情深微悠远。
D.杜诗和高诗都表达出诗人思乡怀人的情感,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结束天下乱离的悲哀,期待能四海安定。
16.杜甫的《月夜》在表达情感时采用了“对写法”,即诗人从对方落笔,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从而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高诗在这一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赏析两首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