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高三 期中 2022-10-14 30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目前,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超过7000种,此类疾病患者多达3.5亿人。有些人携带突变的基因并不表现出病征,但他们的后代则可能要承受严重病痛的折磨,甚至失去生命。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能解决这些疾病的终极武器,有望将致病的突变基因拨乱反正,终于,他们从细菌身上找到了一些基因编辑工具,让这个根治人类遗传病的美好愿景希望变为现实。

众所周知,脱氧核糖核酸(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为螺旋互绕的双链结构。在DNA链条上,一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人们编辑文字那样修改DNA链编码。CRISPR/Cas9是目前最主要的基因编辑工具。从它诞生以来,就因强大的功能,对生物科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编辑植物和动物的基因组成为可能。

CRISPR其实是存在于细菌和古菌体内,用来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一种防御系统,它是DNA分子中一系列重复的序列,并且这些DNA之间存在“spacers”(间隔)。细菌会将病毒的DNA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使这种病毒DNA最终成为CRISPR序列中的“spacers”。总是位于CRISPR附近的基因,被称为Cas基因,他们会产生与CRISPR共同进化的酶。在激活状态下,这些Cas酶能够充当切割DNA分子剪刀,人们熟知的Cas9就是一种有强大切割作用的酶,它在向导RNA的指引下能够对各种入侵的外来DNA分子进行切割。CRISPR可以在同种病毒再次发起攻击时,记住这种病毒并发送RNACas酶来定位和破坏病毒,从而给予细菌保护或免疫力。

新一代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基因魔剪的美称。它在切割DNA后,可以把携带特定基因的新DNA序列嵌入新的“spacers”。自20128擎旗以来,它经常登上生物科技领域的今日头条。从修改植物基因,到改变蝴蝶翅膀的图案,从编辑蚊子抗疟基因,到精确剪切艾滋病病毒……它高效、稳定、廉价的修改和设计能力受到世界各地实验室的热捧,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界炙手可热大将军。虽然专利纠纷、伦理禁区、脱靶效应像地铁入口处的三叉旋转杆,时不时敲打一下CRISPR/Cas9技术的膝盖骨,提醒着别急功近利。但毋庸置疑,以此为重要核心技术的生命科学,已经迎来了爆炸式发展的大时代。2015年,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召开时,还在考虑是否限制将之用于修改人类胚胎;2017年初,这个问题就变成了需要限制用于增强人类功能的胚胎基因修改与设计。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已在食品、医药、农业等多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相关产品也逐步投入使用。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存在多种类型,譬如基因删除、基因插入、突变等,如何做到检测准确、高效且多样是一个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各行各业应给出符合自身行业要求的、精准的、具有操作性的检测标准,以便监管的高效展开。

基因魔剪小试牛刀,但还远没有达到雄霸天下的程度,刚刚起步5年的CRISPR/Cas9技术,还有巨大的应用空间。阻断遗传病,消灭肿瘤,延长寿命乃至物种升级,才是人们的希望之巅。因此,在变成双刃剑之前,基因魔剪还可以大胆地攻城略地

(取材于房琳琳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电影《蜘蛛侠》中,主人公彼得·帕克被一只神奇的蜘蛛叮咬后,他的DNA发生变异,成为了一个运动和感知能力超乎常人的存在。在那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感召下,帕克化身为拯救世界的蜘蛛侠。当然,这样的变种人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想象;但当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日益成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时候,人类将迎来怎样的挑战,是每个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2018119日,国内首份《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研究报告》正式公布。这项调查揭示了中国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认知与态度,为基因编辑技术在中国如何理性、健康地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报告指出,被调查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持积极态度,但较少与家人或朋友谈论基因编辑技术等新兴科技议题,也较少接触相关的信息,因而,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素养的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被调查公众认为自己需要补充和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信息,且有较高意愿使用基因编辑技术预防和治疗重大疾病。

201811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爆了一轮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争议。实际上,早在基因编辑技术诞生不久,此项技术在改造人类基因上的应用就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史学家C教授提醒人们别低估了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即使是严重疾病背后的基因也可能拥有预计不到的功能。无论我们能多么精确地编辑基因,有些东西也不是我们能一编了之的,更别提这项技术本身的安全性了。目前,基因编辑技术亟需在脱靶效应、基因导入系统等方面作出突破。

对于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R教授指出:体细胞改造是对家庭和个人的责任,而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他强调,个人无权决定应该对性细胞中的哪个基因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我们并不清楚一个基因突变到底会引发哪些疾病,又会带来什么好处。而且,疾病或缺陷的定义也是在改变的,今天大家觉得不好叫疾病,但再过两百年可能又觉得是好的了。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W教授则认为一项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引发争论是非常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专家、公众一起参与,会综合考量基因编辑技术的一些所谓危险因素。W教授还认为人们对于所谓的缺陷基因的定义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会随着认识的深入而改变看法,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是否可以编辑生殖细胞的基因是无解的

尽管科学家们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讨论莫衷一是,但是不可否认,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这项技术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开发的产品也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陈晓雪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CRISPR”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产生的免疫武器。
B.是DNA分子中存在“间隔”的重复序列。
C.可以将入侵病毒的DNA替换为自己原有的DNA。
D.可以发送向导RNA和Cas酶来发挥其防御作用。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CRISPR/Cas9”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切割并修改动植物基因的“魔力”。
B.受到了“脱靶效应”等问题的困扰。
C.作为生命科学的核心技术,发展迅猛。
D.被禁止用来修改与设计人类胚胎基因。
3.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很大,难以接近。
B.急功近利: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
C.小试牛刀:本领很大,却只用在了小事上。
D.攻城略地:文中指不断弥补技术漏洞。
4.对材料二中三位科学家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看法,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C教授认为,在编辑导致严重疾病的基因时应该关注基因调控机制的复杂性。
B.R教授认为,性细胞改造是对社会的改造,因此不应该对性细胞做基因改造。
C.W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存在的危险因素将会消失。
D.三位教授都认为,认识的局限性会给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带来不确定的结果。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简析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应如何做到理性、健康发展。
2022-10-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在滁也,自号醉翁,作亭琅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自为传,刻石,亦名其文曰《居士集》。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吊。后以诸子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公之于文,天材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有欲效之,不诡则俗,不淫则陋,终不可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亦不可多得。公于六经,长于《易》《诗》《春秋》;其所发明,多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撰《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取《春秋》遗意,其表、传、志、考,与迁、固[1]上下。

公笃于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朝廷,官其子弟。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后历七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宽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人,至为立生祠。

昔孔子生于衰周识文武之道,其称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虽一时诸侯不能用,功业不于天下,而其文卒不可掩。孔子既没,诸弟子如子贡、子夏,皆以文名于世,数传之后,子思、孟子、孙卿,并为诸侯师。秦人以涂炭之,不能废也。及汉祖以干戈定乱,纷纭未已,而叔孙通、陆贾之徒,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其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而起,则西汉之文后世莫能仿佛。盖孔氏之遗烈,其所及者如此。

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燕许[2]之流,倔强其间,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阏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自退之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以为文。祖宗之治,礼文法度,追迹汉唐,而文章之士,杨、刘而已。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於乎!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取材于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注:【1】固:班固,东汉史学家。【2】燕许:中国唐朝诗人张说和苏颋的并称。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所发明                                   发明:独到阐发
B.功业不于天下                         见:被
C.秦人虽以涂炭                      遇:对待
D.倔强其间                                   倔强:努力振作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在滁也                                或言朝廷
B.宽不弛                                   昔孔子生于衰周识文武之道
C.皆出涕                                与迁、固上下
D.秦人以涂炭遇之                      唐贞观、开元之盛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诡则俗,不淫则陋
不是怪异就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陋
B.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
用《诗》《书》《礼》《乐》补救政教的缺失
C.阏其颓波,东注之海
阻挡那每况愈下的颓势,使它像水入大海一样回归正途
D.天下不知所以为文
天下人不知道写文章的原因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因喜欢颍州而居住在那里,去世后凭借儿子的显贵被追封为兖国公。
B.欧阳修行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所写文章繁简得当,当时无人能及。
C.欧阳修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建树,《五代史》的成就可与《史记》等媲美。
D.欧阳修先后做过七郡太守,为官严明又不失宽厚,在世时百姓就为其立祠。
10.文章最后一段说“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请根据最后两段,说明“文章废而复兴”的几次变化。
2022-10-08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子路》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请结合上述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何才能成为“君子”?
2022-10-1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弟贬宜州

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锋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艰险,另一面也表明黄庭坚此行前途未卜。
B.“别语”句表达了分手就在眼前,词人心里格外悲伤,喉咙哽咽已经说不成句。
C.“已断离肠能几许”用反问的方式,强化突出了诗人漂泊远行的悲痛哀伤。
D.这首词语言虽朴素、平淡,但感情却深厚、强烈,有一种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13.词的后三句用了虚写的手法,下列词句没有使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说一说该字妙在哪里?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荀子在《劝学》中表达积少成多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侈靡误国,节俭兴邦。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言犹在耳。
(3)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4)《谏太宗十四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14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6. 《红楼梦》第五回中《红楼梦曲·终身误》是: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请结合原著内容,解释划横线处的具体含义,并说出本曲以“终身误”为名的含义。
2022-10-14更新 | 29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