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5 题号:16975897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送山谷弟贬宜州

黄大临

千峰百嶂宜州路,天黯淡、知人去。晓别吾家黄叔度。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别语缠绵不成句。已断离肠能几许?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注释:(1)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2)黄大临:黄庭坚之兄。(3)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慎阳人,学识品行俱佳。在这里,词人赞黄庭坚就如当年的黄叔度。(4)罍:léi,古代的一种酒器。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锋百嶂”一方面形容到宜州路途艰险,另一面也表明黄庭坚此行前途未卜。
B.“别语”句表达了分手就在眼前,词人心里格外悲伤,喉咙哽咽已经说不成句。
C.“已断离肠能几许”用反问的方式,强化突出了诗人漂泊远行的悲痛哀伤。
D.这首词语言虽朴素、平淡,但感情却深厚、强烈,有一种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2.词的后三句用了虚写的手法,下列词句没有使用该手法的一项是(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B.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C.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有评论家说,本词“听尽空阶雨”中的“尽”字有一字传情之妙。请结合全词内容,说一说该字妙在哪里?
【知识点】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此首送友诗作于淇上,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司士,地方官的属员。②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北,旧为河水分流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送别场景,夜钟声、雁鸣诉说着别离的哀怨,残月渲染凄清之境,这一联表明了全诗凄凉的情感。
B.颔联诗人感慨鸟儿尚且可凭借啼鸣求侣,而自己却要在这美好的春天与朋友分别,表达了作者的哀伤。
C.颈联写作者和韦司士别后的情景,想象了韦司士赴任途中所见到的场景,表达对友人的牵挂。
D.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描写相融合,景象开阔,情感真挚,一气贯注。
2.请赏析这首诗尾联的妙处。
2024-05-22更新 | 15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诗题可以明确,这首诗是韩愈傍晚时分写给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的。
B.首联紧扣标题中的“晚”字写起,首句交代时间,第二句交代人物行为。
C.“晴云如擘絮”采用拟人修辞,与苏轼诗句“岭上晴云披絮帽”的手法相似。
D.颈联中“田野”指田园,“衣冠”借代官场,“兴偶动”“情久厌”直抒胸臆。
2.这首诗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5-05更新 | 167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注】①太华:即西岳华山。②微飙(biāo):微风。③阳艳:亮丽美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说“太华生长松”而不说“长松生太华”,突出环境对青松秉性的影响。
B.“长”“亭亭”“凌霜雪”“百尺高”描绘了挺拔傲岸、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
C.“卖阳艳”运用拟人生动地描写了桃李鲜艳、娇媚的姿容,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
D.最后两句直接告诫韦黄裳要做一个忠心不改、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君子。
2.诗人在这首诗中以衬托的手法多角度描绘桃李和青松,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2023-04-23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