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模拟预测 2022-11-14 81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70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丰厚滋养,使民法典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②民法典明确立法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分编中有专门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权益的保护规定,如有关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要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同样,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表述:礼之用,和为贵。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中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睦、和谐观念。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文化滋养,很多理念已深深融入民法典条文中。

④诚信体现社会道德准则,也是民法典的重要原则。《论语》中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诚信不仅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修为,也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民法典合同编第五百条规定,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自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为秉持诫实、恪守承诺的道德规范提供了法律支撑。

⑤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特点。《逸周书·大聚》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分则中也有充分体现。例如,在物权编中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在合同编中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在侵权责任编中,设有专门章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进行规范。民法典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传承和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民法典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的有益成果,因而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B.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华传统美德,民法典中多条规定都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扬。
C.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民法典分编专门对某些群体权益保护中有明确的条款规定。
D.儒家强调“信”,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道德基础;民法典规定,民事活动主体都要遵循诚信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段末有总结,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B.文章围绕我国民法典,多角度论证了民法典对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等的重要作用。
C.第③段引用《中庸》《论语》文句和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阐明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的理念融入了民法典条文中。
D.第⑤段运用引证法、例证法,既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传承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美德。
3.根据文本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民法典规定的一项是(     
A.云南怒江州某法院公开审理七年级学生辍学案。全州53户家长或监护人因没有履行法定责任被责令送孩子回校接受义务教育。
B.伍某3岁丧母,父亲去外省当上门女婿,伍某随奶奶长大,40多年后,父亲突然回来,身体病弱,生活困难,伍某可以不供给生活费及医疗费。
C.张某把仿制玉镯按正品价卖给李某,后来李某发现了;虽双方在交易时己签定了买卖合同,但李某不能自认眼拙,自担损失。
D.浙江郑某在明知是危险废物且没有处置资质的情况下,私自收集、贮存、处置废旧铅酸蓄电池达5吨,国家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都非常需要经济外循环,通过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来发展自己国家的经济,这是经济外循环的优势。但是,经济外循环持续的时间越久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就越是严重,因此发展经济内循环非常有必要。与以前扩大内需的提法相比,内循环显然更加动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因此,从2020年起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将变为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也就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逐渐向内需与出口并重过渡,国内供给和需求形成良性循环。内循环或将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映射的产业趋势。

(摘编自盂凡君《我国启动内循环实现经济独立》)

材料二

世界对我们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了五种压力、五个坐标面的变化——第一,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进入了衰退期,我们的出口碰上了天花板。第二,从2006到2015年,10年WTO里各种贸易纠纷案件,1/3是跟中国打的,因为中国的出口突飞猛进,等于占领别的国家的市场,所以摩擦不断。但这个摩擦和美国现在和我们搞贸易摩擦、贸易战是两回事,那属于WTO常规的经济次序里产生的摩擦。第三,从2012年以后中国的劳动力边界条件变了,整个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这几年劳动力成本提高一倍以上。第四,中国在这样的大工业发展中,油电煤气运包括城市土地成本都提高了很多,比较优势开始减弱。第五,生态环保的压力增加,对环保的治理成本也大大提高。

面对这些变化,中央审时度势,从2013年提出了新常态,2014、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了过去以出口拉动为主的状态,转化为供给平衡的状态,多余的供给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一套循环措施出来以后,中国的经济其实就在往内循环方向走了。

(摘编自黄奇帆《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和中国经济双循环》)

材料三

第三次城市大洗牌属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被动反应。外贸受阻一些明星城市顿时黯淡。4万亿救市计划,大量项目出台,让内陆城市受益不少,强省会抬头。内循环的伏笔,早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但人们往往忽略了一暗线:美联储以降息作为应对。北京、深圳、杭州借着低息资本的流入,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最大赢家。高层关于内循环的完整表述是:“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并未动摇。所以内循环不是闭关锁国,而是备份我国。说回到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3位大赢家,理解北京、深圳腾笼换鸟,以及杭州弯道超车,有助于我们理解内循环,这也是我国备份我国,以及第四次城市大洗牌的关键。

(摘编自《内循环带来大震动》)

材料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起飞与繁荣很大程度是依赖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引入了国际资本、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方式及市场化观念,而且让中国最为优势的劳动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进入国际贸易的分工体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全球接轨,不过,到现在为止,与美国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相比,中国的内需扩张只能是在有限的程度进行。14亿人口当然具有无限大的市场,但这更多的是潜在市场或潜在的消费力。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与北美国家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中国的城乡差别、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别、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居民的消费力的差别都很严重,有些农村居民刚刚从贫困线上走出。如果没有重大制度改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让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全面提升,他们的潜在消费力是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力的。

还有,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外向型经济是在逐渐调整,但其代替的是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以此来拉动中国GDP增长。但这种增长是以房价快速上涨及居民负债快速增加为代价的。目前房价高的城市,许多居民每月收入还了住房按揭贷款之后,可支配可消费的收入非常少。同时由于住房价格是一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而价值高的住房掌握在少数人手上,这必然会让整个社会财富分配越来越不公。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力相对水平越来越低。中国的内循环经济是建立在中国居民消费力不足、经济房地产化、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等基础上的,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内需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难以确立。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又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重大制度改革,特别是基础性制度的改革。所以,要建立中国的内循环经济体系,有人认为应该以确立内需体系、解决三农问题及加快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但无论是三者并进,还是单头进行,要取得重大进展,都得以市场法则为依归。内循环经济的确立,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市场化体系能否成熟,市场能否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并以市场法则来化解中国生活中一系列的中长期问题,否则内循环经济可能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摘编自易宪容《内循环经济的实质与未来发展》)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我国外向型经济所遭受的多重压力与变化,中央从2013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循环措施,我国经济就在往内循环方向发展了。
B.北京、深圳、杭州在4万亿救市计划的“内循环”中借着大量项目的出台,实现产业升级,成为第三次城市大洗牌的最大赢家。
C.材料二、材料四的比照发现,经济“内循环”并未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这是在疫情下世界经济趋势中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D.材料四看,中国确立以“内循环”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市场化体系还不成熟,需要一系列的基础性制度改革。
6.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这一决策有哪些层面的依据?
2022-11-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深造

白龙涛

义盛泰,虞城最大的百货行。老板任蕴清有件宝物,是努尔哈赤戴过的一枚鹿骨扳指。上海双线胶鞋厂老板朱友航用五万双胶鞋来换,任蕴清眼皮未抬:祖传之物,岂可交易!

朱友航笑哂:侬这个门槛精,当成命根子了?”

任蕴清真正的命根子是独子任志明。明少爷原在河南大学就读,因参加反日游行,被任蕴清拉回家中,专事经商。

初见明少爷,他身穿英国呢料西装,脚蹬德国爱顿皮鞋,修长的手指将算盘拨拉得噼啪作响。朱友航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俊朗的少爷。

我认作干儿如何?侬亏不了我在教育部里有相熟的,可为小赤佬申请官费留学。朱友航将茶饮尽,去国外留学深造,以明世界大势。”

外寇纵横,夷族错落,还是伏处深居,经商置业为好。任蕴清叹息一声,关掉了留声机。

虞城仄狭地界能做甚大事?朱友航鼓凸双眼,“做生意也要到上海滩闹腾闹腾。任蕴清闭了眼,不再理会。

晚饭后,两位故交杀完一盘棋,夜幕就拉上了。任蕴清将一把铜锁交与管家,继续下棋。不大会儿,楼上传来茶盏破碎的声音。管家下楼,将一把钥匙交给任蕴清,附耳道:“老爷,明少爷歇了。

朱友航一脸骇然,将棋盘拨拉到地上,骂道:任老胖,侬腐朽愚钝至极!说罢拂袖而去。

虞城沦陷,市民和溃军潮水般南逃。任蕴清竖起门板,关门歇业,几十号人躲在商行里屏声敛气,听风望雨。

一日,明少爷立窗前南望,目睹日伪罪行,旋即回到柜台,一把将算盘摔得珠子四散。任蕴清将茶盏用力一蹾,瞥向儿子,却碰到了两道寒光。晚上,他亲自给儿子的卧房上了锁。

日伪给义盛泰摊派了一万双胶鞋两千匹洋布的任务,一个月期限。自虞城沦陷,朱友航就一次也没来过,任蕴清愁得满嘴燎泡。明少爷自荐到上海购买胶鞋和布匹。

是夜,任蕴清向楼上走去。儿子房间里灯火忽闪,任蕴清愣了一下神,推门进去,明少爷慌忙将一卷《中华民国现势图》塞到枕下。

走哪条线?

去时,可走陇海线到连云港,再乘船到吴淞口,购货后原路返回,万不可走南京、芜湖水路途经皖南地界,那里正闹新四军哩。

切记!

任蕴清被儿子凌厉的目光蜇了一下,他稍作踌躇,从袖筒里拿出一个紫檀木盒,递给儿子。明少爷迟疑了一下,接过来,打开,一枚包浆浑厚的鹿骨扳指静静地躺在盒底。他扑通跪地,泪流恣肆,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交与朱友航。任蕴清喉结耸动一下,可换五万双胶鞋和若干布匹。

言罢,任蕴清起身向门外走去。在门口,他犹豫了一下,抓起铜锁向楼下走去。

翌日一早,明少爷带领管家出城而去。任蕴清站在窗前,眼望南方,倏然,两滴清泪夺眶而出。

半月后的一个傍晚,管家踉踉跄跄奔进义盛泰,长跪不起。

老爷,明少爷他——管家头在地上磕得咚咚作响。

莫慌,细细说来。任蕴清将管家搀起。

前日途经芜湖,明少爷让我去操办饭食。回来,明少爷和货都不见了。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立住,眼里亮光闪闪,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爬上嘴角。他招呼来众人,分发了银两和物什,携老伴儿出城而去。

1965年劳动节,虞城西大街的供销社家属院里来了一个干瘦的上海老头儿。他打听到了任蕴清的家,小心翼翼地敲门。门开,任蕴清仔细打量眼前的不速之客。

任老胖,我是朱友航。

朱猴子?任蕴清一把抓住客人的手,急忙吩咐老伴儿沽酒备肴。

饭桌上,任蕴清给朱友航斟满酒,说:朱兄,多年未见,来,干一杯。

朱友航环顾一周,说:明少爷呢?快让干儿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岔开话说:这些年,朱兄一直在上海?

“No,no,上海沦陷后,我随儿子去了美国,他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五年前,我们举家回国,儿子去了大西北搞科研——去年那朵蘑菇云,就有儿子的功劳。朱友航一脸得意。

儿子有出息!任蕴清挑起大拇指。

朱友航转身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紫檀木盒,推到任蕴清面前,说:物归原主。

任蕴清打开盒子,鹿骨扳指的光让任蕴清眼里霎时起了雾。

明少爷到上海第一天就认我做了干爸,我可是给了干儿双倍的货哟,他几时从上海回的虞城?

任蕴清身子晃了一下:在芜湖,他带着胶鞋和布匹奔了新四军……

朱友航一脸惊讶地说:哎哟,那可不得了了,干儿现在在哪里高就?

……

最小是个团长了吧?侬赶快让他过来陪我喝酒。

任蕴清端起一杯酒,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一个拉了宝石蓝幔子的橱窗前,哗一下拉开幔子:一帧黑白照片里,身着戎装的明少爷笑得很灿烂,鲜红的烈士证将他的脸映衬得红彤彤的。

留在朝鲜了。任蕴清将酒泼洒在地上。

朱友航泪水夺眶而出,浑身颤抖不已,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挺直腰板,举起右手,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注)①门槛精:精于算计之入。②小赤佬:上海方言,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文本二

在太行山上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铜壁铁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父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注)①《在太行山上》,合唱歌曲,桂涛声词,冼星海曲,作于“七七事变”爆发后。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或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文本的背景都设置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特殊时期,都有中华儿女在国家的紧要关头深明大义、报效祖国的事迹。
B.小说中有两次特写明少爷的眼神,“两道寒光”“凌厉的目光”,这目光中有他对父亲当时不问国事、只顾一己安危的不满。
C.任蕴清和朱友航虽为好友,却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有很大不同,但最终二人因共同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而冰释前嫌。
D.谈扳指——换物资——还扳指,“扳指”串连故事情节。结尾处对话交代人物的结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8.小说的标题“深造”内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两个文本表达家国情怀有相似的地方,但因文体不同而有差异。请从文体特征、表达方式、艺术手法方面比较并简要分析。
2022-11-11更新 | 52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七年,郑与晋盟鄢陵。八年,楚庄王以郑与晋盟,来伐,围郑三月;郑以城降楚。楚王入自皇门,郑襄公肉袒擎羊以迎,曰: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君王迁之江南,及以赐诸侯,亦惟命是听。若君王不忘厉、室王,桓、武公,哀不忍绝其社稷,锡不毛之地,使复得改事君王,孤之愿也,然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惟命是听。庄王为却三十里而后。楚群臣曰:自郢至此,士大夫亦久劳矣。今得国舍之,何如?庄王曰:所为伐,伐不服也。今已服,尚何求乎?卒去。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庄王闻,还击晋。郑反助楚,大破晋军于河上。十年,晋来伐郑,以其反晋而亲楚也。

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伯宗谏晋君曰:天方开楚,未可伐也。乃求壮士得霍人解扬,字子虎,诓楚,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降,三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令呼宋。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将死,顾谓楚军曰:为人臣无忘尽忠得死者!楚王诸弟皆谏王赦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取材于《史记·郑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
B.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
C.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己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
D.晋闻楚之伐郑/发兵/救郑其来持两端/故迟/比至河/楚兵已去晋/将率或欲渡/或欲还/卒渡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三十里而后舍”中的“舍”字与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字含义相同。
B.“令宋趣降”与“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
C.“三要乃许”与“虽与府君要”(《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要”字含义不同。
D.“若之许我”与“若入前为寿”《鸿门宴》)两句中的“若”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庄王围困郑国三个月,郑以城降楚,郑襄公肉袒擘羊出迎并表达了自己的诚意。
B.楚群臣不满庄王“得国舍之”,楚庄王解释讨伐郑国是为了使不驯服的国君屈服。
C.解扬答应庄王的要求,登上楼车叫宋国投降是为了让楚王放松警惕、迂回完成任务。
D.解扬理解的“信”,即想尽办法完成君王的命令,与庄王理解的“信”是相同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不能事边邑,使君王怀怒以及弊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
(2)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宋虽急,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闲游(其一)

(唐)韩愈

雨后来更好,绕池遍青青。柳花闲度竹,菱叶故穿萍。

独坐殊未厌,孤斟讵能醒。持竿至日暮,幽咏欲谁听。

城东闲游

(唐)刘禹锡

借问池台主,多居要路津。千金买绝境,永日属闲人。

竹径萦纡入,花林委曲巡。斜阳众客散,空锁一园春。


(注)①《闲游》(其一)写于元和十二年,韩愈因在文章中用语不当,由中书舍人降职为右庶子。②“讵”表反问,“怎么”的意思。③《城东闲游》写于诗人被贬归来,闲居洛阳时。
14.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韩、刘两首诗歌的体裁判断,两首诗歌都可以收录进《唐宋近体诗集》中。
B.韩诗第三、四句描写柳絮飘飞,悠然自适;菱叶穿过浮萍亭亭玉立,生机勃勃。
C.刘诗五、六句描写竹林小径幽深曲折,犹如诗人被贬闲居,内心愁肠千结,充满着怨愤之情。
D.《闲游》(其一)风格可概括为清新平易,而又有起伏;《城东闲游》风格可概括为清雅委婉。
15.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两首诗歌诗题中“闲游”所寄寓情感的不同。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自己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辽阔江面来去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气概。
(3)“桥”作为一个经典意象,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屡见不鲜,写桥的名句不胜枚举,如“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延国、王秀丽的报告文学《张桂梅》是一部奋斗者的信仰之书,作品内容丰富,①       流露出崇高的师德大爱。读者能从作品中领悟到,这个因忘我而大半辈子匆忙得近乎踉跄的人,是因为灵魂里有“真金白银”,有闪光的信仰和目标,才得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她舍弃现实世界浮躁、实惠的诱惑,把认准的事情做到底。她带着满身的病痛为山区女孩教育成长 ②      ,为贫困儿童健康成长鞠躬尽瘁,是一个有坚定信仰的楷模。

书中谈到,张桂梅在工作中发现:教育落差、资源有限扩大了教育不公,而消除这种不公的利器就是公平普惠的教育。她把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指导教师不断矫正个人好恶,秉持公平公正之心,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她决心知识改变山村孩子的命运,隔离贫困代际传递,让更多大山深处的孩子沐浴在文化教育恩泽之中。她是一棵树,扎根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园里,用自己的浓荫为孩子们遮风挡雨,用文明、感恩、自强的乳汁哺育下一代,通过改变农村女孩去改变山村,泽被后代。张桂梅的故事是当代中国故事的一部分,而作者围绕张桂梅的信仰大爱与生命尊严来书写呈现,将她燃烧自己为山区贫困女孩点亮人生之路的故事③       ,为读者奉献了一部弘扬崇高、传递大爱、感人至深的优秀作品。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9.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字词“真金白银”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扑灭山火的现场背上背篓,向火而行的“摩托骑士”成了最美志愿者。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屈原吟唱出的动人诗句。
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之间的“厚障壁”实在是太难了。
D.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俗话说:多运动,少生病。还有人说:运动是生命的滋润剂,健身是青春的美容师。 如今,①            ,随之而来的运动损伤风险也增多了。日前,一条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的新闻冲上热搜,引起了网友的讨论。过度运动真的会让人体肌肉溶解吗?那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横纹肌溶解②              :心肌、骨骼肌、平滑肌。其中,骨骼肌又称为横纹肌,分布于人体四肢、颈、肩、胸、腰、背、喉咽部、眼球外及面部等处。横纹肌溶解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坏死后,肌红蛋白等内容物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的代谢紊乱及组织器官功能损伤的综合征,同时引起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医学专家表示,一般运动后肌肉都会有酸痛感,但是普通的肌肉疲劳和横纹肌溶解的程度不同:前者③          ,后者即使经过休整调节仍会持续出现肌痛、肌无力和深色尿等临床经典三联征,如未能及时诊治,病死率很高。

所以,运动也不能一味蛮干,要注意采用科学的健身方法:运动前要热身,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根据身体实际采取合理的运动方式,避免突然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古人读书,取科第犹为第二事,全为明道理,做好人。——(清)孙奇逢《孝友堂家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宋)王安石《洪范传》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立德与成人或立德与成才,你是如何看待的?读完上面材料,你有哪些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11-11更新 | 60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零诊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7-90.4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双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韩愈(768-824)  刘禹锡(772-842)  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0-210.65修辞手法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220.4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  品德修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