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三 阶段练习 2022-12-01 2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言文明的说法早已有之,但作为一个概念和命题提炼出来进行推广,却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倡导语言生活治理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才出现的。

一提到“语言文明”,大多数人想到的言辞礼貌,不说粗话脏话,或表达形式符合通用规范,研究内容主要涉及“语言不文明”现象,如考察动画片中存在的语言粗俗问题、公共空间存在的语言粗鄙化现象等等。此类研究确实是语言文明的一部分,但似乎还只是涉及语言文明概念的表层,准确地说,是对“文明语言”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认识语言文明,应该将这一概念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个体层次的语言文明,表现在个体在言语行为上注重礼貌形式,避免语言暴力,这一层次属于语用范畴;第二是言语社区层次的语言文明,表现在群体倾向于使用普遍认同的典雅文体,这一层次属于语体范畴;第三是文化共同体层次的语言文明,表现在特定文化共同体有意识地通过母语来提出本土概念术语、建构知识体系和保存文明成果。

从文化视角看待语言文明,实际上是考察语言在文明发展中的建构性作用。文明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承载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能够及时反映文明进步。提出本土术语和原创性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建构文明的主要形式。语言学家李宇明指出:“中国的科学工作者为英文的国际知识供给作出了大贡献,但是并没有为中文的国际知识供给作出同样的贡献,当前应该增加中文的国际知识供给,中文首发制度是中国科研成果中文化的必由之路。”

概念和术语是思考的基本单位,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语言的基础成分。在知识供给中,本土术语的创新通常标志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语言建构文明的一种方式是利用母语生成大量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术语,在文化共同体中广泛传播并逐渐沉淀下来,成为文明体质中的“钙质”。

近代以来,我们从西方引进了大量反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果的概念术语,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文的表达能力,但泥沙俱下带来了“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的问题,食洋不化更导致了牵强附会和生搬硬套的问题。如果我们一直奉行“拿来主义”,长时间以西式思维阐释中华文明,长期以往,就会习焉不察,积重难返,贻害无穷。最理想的解决办法是直接从中国社会本身中抽象出某些概念,建构自己的术语体系,形成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解释框架。

倡导中文知识供给,就是思考如何通过语言符号表征知识体系、承载文明成果的问题。知识创新为语言发展插上现代化翅膀。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加速发展,基因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学、核聚变等领域必然会出现大量的科技术语。我国在许多领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即使我们最先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提出新的假说,如果不敢主动创新术语,不屑于用中文发表科研成果,就无法发挥语言建构文明的功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也应该不断提出新的术语,促进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建设,推进文明复兴进程。

可以说,用中文术语建构新的知识话语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时代课题了。

(摘编自方小兵《从文化视角看语言文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文明和文明语言是有区别的,语言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和命题提炼出来进行推广,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而文明语言的说法早已有之。
B.语言文明分个体层次语言文明、言语社区层次语言文明和文化共同体层次语言文明三个层次,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语用范畴的个体层次语言文明。
C.文明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建构文明的主要形式是提出本土术语和原创性的知识体系,而本土术语的创新通常标志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概念和术语是思考的基本单位,语言建构文明就是利用母语生成大量具有原创性的新概念、新术语,并在文化共同体中广泛传播并逐渐沉淀下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陈说观点时使用“准确地说”“在一定程度上”“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可以说”等说法,体现了其论证的严密性。
B.文章前三段主要谈对“语言文明”的认识,指出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内容中存在的误区以及概念的层次与表现。
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主要论述了用中文术语建构新的知识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D.文章先引出“语言文明”的话题,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论述中体现了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指出中文首发制度是中国科研成果中文化的必由之路,所以我国科学工作者应增加中文的国际知识供给。
B.语言能够及时反映文明进步,从文化视角看待语言文明,实际上就是考察语言在文明发展中的建构性作用。
C.“拿来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文的表达能力,但泥沙俱下也带来了“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的问题。
D.我国只有主动创新术语,倡导中文知识供给,积极用中文发表科研成果,才能更好发挥语言建构文明的功能。
2022-12-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前不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学习困难”门诊登上了热搜,很多网友对此感兴趣并表示相见恨晚——“效果好吗?”“有看‘起床困难’的科室么?”“要是我小时候也有就好了”“请问12岁零251个月的可以就诊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主任朱大倩说,学习困难是在很多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不良结果。

第一种神经发育问题造成的“学习困难”,实际上有一系列的生理原因。这些生理问题在诊断上可能包含“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孤独谱系障碍(自闭症)”等,这些都是和神经系统发育有关的问题。“其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是我们门诊最常见的情况,这些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发呆、畏难,影响了学习成绩。”医生说。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数学障碍等),这些孩子虽然智力正常,但在某项特定的学习能力方面发育落后,影响到相应的学科成绩。

(摘编自澎湃新闻《什么叫“学习困难”门诊?网友自嘲,院方科普……》20228月)

材料二:

“学习困难”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概念最初来源于教育学。随着精神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的不断进步,学习困难被细化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狭义上是指“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包括特定的阅读障碍、特定性拼写障碍、特定性计算技能障碍等;广义上还包括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存在障碍。

需要强调的是,学习困难以成绩低下或者不理想为主要表现,但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环境因素。儿童的家庭不和睦、矛盾冲突多,父母对儿童或过于骄纵溺爱,或过于严苛,都有可能会导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这些环境因素尤其影响儿童语言发育。二是心理因素。国内有调查显示,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占比高达87.8%,包括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精神心理疾病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问题。三是素质因素,包括遗传、不良气质、智力结构和神经心理功能的缺陷等。对着一名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再怎么强调“专心”也是对牛弹琴。只有进行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才能纠正其行为。

(摘编自曾凡林《因人施策破解“学习困难”》光明网20228月)

材料三:

“来到学习困难门诊就诊的孩子之中,还有大约三分之一存在一些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比如‘学校适应障碍’‘焦虑抑郁’等。”医生表示,尤其在中学阶段来就诊的孩子情绪问题的比例很高,孩子在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的状态影响下,导致精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遇到困难容易放弃,缺乏自信,对学习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孩子受到情绪问题和学习退步的双重打击后,甚至会沉迷网络,对学习丧失兴趣,和大人对抗,被家长、老师误解为‘青春期叛逆’。”

摘编自《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

材料四:

杭州一位名叫乐乐的男孩,上了三年级之后,原本的中等成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男孩上课总是开小差,作业拖拖拉拉,考试也经常做不完题……经专业诊断后,发现其智商在中等偏上水平,但专注力测试分数却很低,医生认为他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经过针对性的矫治,半年后,乐乐从“学习困难户”变身成班里的“学霸”。

专家认为,像乐乐这样被耽误的“学霸”,生活中可能不在少数。要而言之,孩子学习困难,成绩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不是“懒”“调皮”之类,而真的有可能是孩子“病”了。

(摘编自海峡都市报《“学习困难”门诊爆火!》 20228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困难”门诊火爆,登上热搜,网友纷纷调侃的背后是对这一新生事物的好奇与关注。
B.学习困难的概念最初来自教育学,后来随着多门学科的发展,其被细划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C.学习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还受到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D.孩子成绩低下丧失兴趣是因为学习困难,只有进行适当的药物和心理治疗,才能改善状况。
5.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及图表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青春期叛逆”与“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都会使孩子的学习状态下滑,由于其外在表现具有相似性,家长和老师常常会弄反二者的关系。
B.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1.9%~3.3%,随着学段的增加,患有抑郁症的中小学生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
C.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8.2%~8.6%,患有轻度抑郁的人数比例也逐渐增多,由此可见,孩子情绪问题逐渐增多。
D.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6%,抑郁平均分数在三个学段中最高,高中生更容易出现学习困难。
6.当孩子出现“学习困难”时,家长该怎么办?请结合材料,谈谈的看法。
2022-12-0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安乐居

汪曾祺

安乐居是北京的一家小饭馆,挨着安乐林。

安乐林围墙上开了个月亮门,门头砖额上刻着三个经石峪体的大字,像那么回事。走进去,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有几十棵杨树。当中种了两棵丁香花,一棵白丁香,一棵紫丁香,这就是仅有的观赏植物了。这个林是没有什么逛头的,在林子里走一圈,五分钟就够了。附近一带养鸟的爱到这里来挂鸟。他们养的都是小鸟,红子居多,也有黄雀。大个的鸟,画眉、百灵是极少的。他们不像那些以养鸟为生活中第一大事的行家,照他们的说法是“瞎玩儿”。他们不养大鸟,觉得那太费事,“是它玩我,还是我玩它呀?”把鸟一挂,他们就蹲在地下说话儿,——也有自己带个马扎儿来坐着的。

安乐居其实叫个小酒铺更合适些。到这儿来的喝酒比吃饭的多。这家的酒只有一毛三分一两的。一毛三他们喝“服”了,觉得喝起来“顺”。

酒菜不少。煮花生豆、炸花生豆、暴腌鸡子、拌粉皮、猪头肉,——单要耳朵也成,都是熟人了!猪蹄,偶有猪尾巴,一忽的工夫就卖完了。也有时卖烧鸡、酱鸭,切块。最受欢迎的是兔头。一个酱兔头,三四毛钱,至大也就是五毛多钱,喝二两酒,够了。——这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现在如果还有兔头也该涨价了。这些酒客们吃兔头是有一定章法的,先掰哪儿,后掰哪儿,最后磕开脑绷骨,把兔脑掏出来吃掉。没有抓起来乱啃的,吃得非常干净,连一丝肉都不剩。安乐居每年卖出的兔头真不老少。这个小饭馆大可另挂一块招牌:“兔头酒家”。

酒客进门,都有准时候。

头一个进来的总是老吕。安乐居十点半开门。一开门,老吕就进来。他总是坐在靠窗户一张桌子的东头的座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这成了他的专座。他不是像一般人似的“垂足而坐”,而是一条腿盘着,一条腿曲着,像老太太坐炕似的踞坐在一张方凳上,——脱了鞋。他不喝安乐居的一毛三,总是自己带了酒来,用一个扁长的瓶子,一瓶子装三两。酒杯也是自备的。他是喝慢酒的,三两酒从十点半一直喝到十二点差一刻:“我喝不来急酒。有人结婚,他们闹酒,我就一口也不喝,——回家自己再喝!”一边喝酒,吃兔头,一边慢条斯理地抽关东烟。这人整个儿是个慢性子。说话也慢。他也爱说话,但是他说一个什么事都只是客观地叙述,不大掺加自己的意见,不动感情。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 ——说那个,没用!有兔头,就不错。 ”

西头有一家姓屠的,一家子都很浑愣,爱打架。屠老头儿到永春饭馆去喝酒,和服务员吵起来了,伸手就揪人家脖领子。服务员一胳臂把他搡开了。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去跟儿子一说。他儿子二话没说,捡了块砖头,到了永春,一砖头就把服务员脑袋开了!结果:儿子抓进去了,屠老头还得负责人家的医药费。这件事老吕目睹。一块喝酒的问起,他详详细细叙述了全过程。

坐在他对面的老聂听了,说:“该!”

坐在里面犄角的老王说:“这是什么买卖!”

老吕只是很平静地说:“这回大概得老实两天。 ”

老聂原是做小买卖的。现在退休在家。电话局看中他家所在的“点”,在他家安公用电话,每月贴给他三十块钱。老聂的日子比过去“滋润”了,但是他每顿还是只喝一两半酒,多一口也不喝。

画家来了。画家风度翩翩,梳着长长的背发,永远一丝不乱。衣着入时而且合体。春秋天人造革猎服,冬天羽绒服。——他从来不戴帽子。这样的一表人才,安乐居少见。他在文化馆工作,算个知识分子,但对人很客气,彬彬有礼。他这喝酒真是别具一格:二两酒,一扬脖子,一口气,下去了。这种喝法,叫作“大车酒”,过去赶大车的这么喝。西直门外还管这叫“骆驼酒”,赶骆驼的这么喝。文墨人,这样喝法的,少有。他和老王过去是街坊。喝了酒,总要走过去说几句话。 “我给您添点儿?”老王摆摆手,画家直起身来,向在座的酒友又都点了点头,走了。

他的画怎么样?没见过。

这天,安乐居来了三个小伙子:长头发,小胡子、大花衬衫、苹果牌牛仔裤、尖头高跟大盖鞋、变色眼镜。进门一看:“嗨,有兔头!”——他们是冲着兔头来了。这三位要了十个兔头、 三个猪蹄、一只鸭子、三盘包子,自己带来八瓶青岛啤酒,一边抽着“万宝路”,一边吃喝起来。安乐居喝酒的老酒座都瞟了他们一眼。三位吃喝了一阵,把筷子一挥,走了。都骑的是亚马哈,嘟嘟嘟……桌子上一堆碎骨头、咬了一口的包子皮,还有一盘没动过的包子。

老王看着那盘包子,撇了撇嘴:“这是什么买卖! ”

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

一九八六年七月五日晨写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的安乐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给全文也奠定了悠闲自在的抒情基调。
B.小说中画家作为文化人却用“大车酒”的方式喝酒,这样写不仅在反差中塑造人物,也说明了安乐居酒水的物美价廉。
C.小说以刻画中心人物为务,酒客们喝酒都各有一个度法,特点鲜明。小说通过对这些中心人物的刻画,来展示平凡人的生活。
D.小说仿佛只是闲叙老酒客们的日常,但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老酒客体现了老北京市民身上的传统文化的印记和人情味儿。
8.小说以“安乐居已经没有了。房子翻盖过了。现在那儿是一个什么贸易中心”结尾,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9.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2022-12-01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已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此言?”

太宗读《刘聪传》,谓侍臣曰:“聪将为刘后起凤仪殿,廷尉陈元达切谏,聪大怒,命斩之。刘后手疏启请,辞情甚切,聪怒乃解,而甚愧之,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朕见此事,可以为深诫。者欲造一殿,仍构重阁,今于蓝田采木,并已备具,远想聪事,斯作遂止。”

太宗尝诏曰:“侈者可以为戒,节俭者可以为师矣。朕居四海之尊,承百王之弊,未明思化,中宵战惕。”户部尚书戴宵卒,太宗以其居宅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之造庙。温彦博为尚书右仆射,家贫无正寝,及薨,殡于旁室。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魏征宅内,先无正堂,及遇疾,太宗时欲造小殿,而辍其材为征营构,五日而就,遣中使资素褥布被而赐之,以遂其所尚。

(节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B.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C.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D.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王所欲者放逸”与“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两句中的“逸”含义相同。
B.“隋炀帝志在无厌”与“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厌”含义不同。
C.“朕安得闻此言”与“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两句中“闻”字含义不同。
D.“比者欲造一殿”与“比及三年”(《论语·侍坐》)两句中的“比”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为,帝王不应为了一己私欲而劳师动众,将劳苦疲累的事情强加给百姓,而要怜爱百姓,经常做到自我节制,顺应民情。
B.魏征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C.唐太宗读了《刘聪传》,对书中故事很有感触,感慨道,“人之读书,欲广闻见以自益耳”,于是,以刘聪这件事为鉴戒,停止修建宫殿。
D.唐太宗体恤节俭的臣下,见臣子居所简陋,下令为过世的戴胄和温彦博修祭拜之庙,又用准备建造小宫殿的木材为病中的魏征造正堂。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
(2)太宗闻而嗟叹,遽命所司为造,当厚加赙赠。
2022-11-2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三、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名校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菩萨蛮

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闹”赋予春光以人情,葡萄绿比喻春水的碧绿如酒醉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B.“两岸草烟低”视线渐远,“青山子规啼”耳力愈聪,两句视听结合,意境壮美。
C.上阕由“迟日”至“子规啼”暗写一日时光不知不觉由早变晚,游人情感亦变。
D.“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春游归来,女主人公难眠也不愿眠,妆残却无人怜。
2022-11-25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