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楚雄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云南 高三 期末 2023-01-15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红色题材创作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了不少优秀红色文艺作品,但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叫好又叫座”的经典之作还是非常匮乏。从表面上看,主题老、题材老、角度老、人物老、手法老,难以吸引今天的受众,更遑论引发心灵共鸣了。从深层次看,乃是因为作家、艺术家的思想力弱化、审美力迟钝、想象力贫乏,更重要的还是创作缺少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近些年,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出现了两种值得反思的倾向,一种是刻意迎合消费主义,还有一种是片面追求艺术的超越性价值。前者受消费市场主导,以娱乐化方式处理历史,于是出现“手撕鬼子”等荒唐闹剧,把残酷革命斗争改装为具有网游特征的冒险游戏,严重违背了历史真实,遭到人们诟病。后者则醉心于对历史进行“另类”想象和阐释,像这样的“当代化”,自然会引发人们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难以产生思想认同与情感共鸣。

在处理革命历史素材时,首先要有历史感,也就是说在对时代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努力还原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人物和事件。其次,立足今天的时代价值需求进行“当代化”,在回归常识、常情、常理中融入人文情怀,保有对理想和信仰的执着追求,发掘最能触动当代读者情愫、最能震撼当代读者心灵的亮点,实现叙事的深度意义。另外,革命历史题材是存在超越性书写可能的,因为生、死、爱等母题都关联着人类生活中悬而未决的哲学命题。譬如我们熟悉的红色经典《白毛女》,既是阶级叙事,其实也是关于女性解放、人的解放的叙事,因此它才会穿越时空,引发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人们的强烈共鸣。

为实现对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的揭示,红色题材往往采用宏大叙事。其特点是对生活进行正面强攻,注重对英雄的塑造,时空跨度较大,试图对社会历史进行某种总体性概括,弘扬时代主流价值。像《东方》《金山银谷》等,都具有史诗气质。当然,通过巧妙的日常叙事同样可以穿透琐碎表象,实现对生活的整体性把握和对时代本质的穿透。像文学经典《百合花》,采用侧面切入的方式,以小见大,讲述“我”借、还一床缀满百合花的被子的故事,表现了军民鱼水深情,讴歌了残酷战争环境下人性的美好。这部作品表现的是宏大命题——解放战争,但是作家没有正面书写战争图景,而是通过发掘日常生活、普通人心灵中的“奇崛”风景,折射了时代的波澜和风云,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小叙事”实现了对时代的宏大书写。

进入和平年代之后,大历史往往以琐碎、平淡的方式呈现,这就给红色题材创作带来了新挑战。以过去红色经典所建立的美学经验来处理当下生活,可能未必完全有效,因此必须建立新的审美范式和叙事方式。总而言之,宏大叙事之大并不在于作品体量的大,也不在于描绘生活图景的大,其根本在于价值内核——通过典型化的事件和人物来诠释时代主流精神和揭示历史发展趋势。因此,前述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积累的由日常叙事抵达宏大历史的经验,对于如何处理当下日常“小生活”、呈现大时代精神具有启发意义。

(摘编自叶立文《当代意识、日常叙事与英雄塑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下,红色题材创作形势大好,优秀作品也不少,只不过,思想、艺术、制作等各方面都很好的经典之作十分匮乏。
B.刻意迎合消费主义和片面追求艺术的超越性价值虽然产生的原因不同,但却是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的两种不良现象。
C.过去红色经典所建立的美学经验对于当今和平年代红色题材的创作已没有什么意义,需建立新的审美范式和叙事方式。
D.红色题材的文艺作品在创作时既可采取宏大的叙事方式,也可采用日常生活的叙事方式,它们均可反映时代风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革命历史素材的处理时,主要从要有历史感、今天时代价值需求的“当代化”及超越性书写等方面来进行。
B.文章第一段先指出红色题材创作现状,再从表面层次和深层层次两个方面分析当下红色题材创作缺少经典之作的原因。
C.文中所举《东方》《金山银谷》作品之例意在论证红色题材的创作往往采用宏大叙事,来揭示出历史本质和时代精神。
D.文末运用对比论证,将宏大叙事的“大”与日常小生活的“小”对比,论证了由日常叙事抵达宏大历史的经验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题材作品中出现的“手撕鬼子”和“另类”想象等情形,均不符合历史的真实性,更谈不上引起人们的思想认同与情感共鸣。
B.当下,红色题材创作存在主题老、角度老、人物老、手法老等问题,原因是和平年代的大历史往往以琐碎、平淡的方式呈现。
C.在进行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时,只要还原了特定历史境遇中的人物和事件,作品就具有了历史感,就能够弘扬时代主流价值。
D.红色题材宏大叙事要通过典型化的事件、人物诠释时代主流精神和揭示历史发展趋势,《百合花》这类“小叙事”则不需要。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连续增长,沙化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连续减少。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一个个绿色传奇世界瞩目,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生态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锲而不舍开展植树造林,让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等活动陆续开展,给大地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绿色。

一手抓造林,一手促保护。“十三五”期间,全国范围内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所有天然林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全国建立起近700万人参与的管护队伍,运用物联网、远程监控和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大力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6%,增长到目前的23.04%。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我国天然林面积达1.4亿公顷,人工林面积达0.8亿公顷。“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增森林面积2500平方公里以上。”

   

(摘编自寇江泽《苍翠绿色扮靓美丽中国》)

材料二:

据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胡俊介绍,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作为一项专门遏制风沙危害的国家级生态工程,于20006月份启动,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7个区纳入工程范围,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综合施策斗风沙。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期用12年的时间累计实施造林营林708万亩,植树1.5亿株,构建起了北京抵御风沙的第一道防线。2013年启动的二期工程截至2020年底,已经完成造林营林187.92万亩。截至目前,两期工程已累计完成896万亩造林营林任务,同时还实现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748平方公里、人工种草9万亩、生态搬迁14934人。

此外,从2012年开始的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突出利用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造林绿化,在五大风沙危害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营造具有防风固沙、景观游憩等多功能森林25.3万亩,使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的治理。

(摘编自王斌《京津风沙源治理累计造林896万亩》)

材料三:

全社会造林。赤水被列入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市)以来,坚持把“退耕还林”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政府组织引导、群众自发参与,新增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总面积达到224万亩,人均林地面积7亩,森林覆盖率达82.51%,成为“全国十大竹乡”。

全方位育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全面加强商品竹林、国储林经营建设,精准有效提升森林质量,累计培育商品竹林110万亩、修复退化林4万亩,现有森林蓄积达521.9万立方米。投资18.5亿元,扎实推进32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

全覆盖护林。探索推广无人机科技巡查、北斗森林防火系统监测,1088名林业管护人员参与,实现人机协同、地空配合,建成林区防火道路2600余公里,构建起了“人防+技防”“天上+地面”立体化管护模式,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

赤水市林地建设充分发挥了百万亩森林固土护坡、涵养水源作用,保证了“十三五”期间全市水土保持率稳定在94%以上,赤水河入境断面流量从90立方米/秒上升至出境断面245立方米/秒,河流省界出水断面水质常年保持类,珍稀鱼类逐年增加,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效持续显现。

(摘编自刘苏颉《贵州“绿状元”!遵义这里森林覆盖率82.51%》)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49年后,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特别是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截至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3.04%。
B.2019年,我国的森林面积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已实现了接近倍数式增长,达到22044.62万公顷,这与我国的有关方针政策是分不开的。
C.从2000年到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平均每年新增森林面积2500平方公里以上。
D.沙化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的多少与森林资源丰富程度成反比关系,沙化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面积的减少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增加。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工林面积达0.8亿公顷。
B.京津风沙治理源工程是一项国家级生态工程,目前已完成了二期工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经完成造林营林187.92万亩。
C.赤水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市),“全国十大竹乡”之一,他们一手抓造林,一手促保护,实现森林管护全覆盖。
D.植树造林,加快国土绿化不仅能治沙、防沙,还能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对改善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6.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我国“绿色传奇世界瞩目”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山凹

李天岑

春宝喝了点酒,他刚躺下就呼呼噜噜睡着了。大脚一脚把他蹬醒,嚷道,就知道喝!

嗯,嗯……春宝嗯着嗯着又呼呼噜噜睡着了。

大脚又猛蹬他一脚,就知道睡,你没睁眼看看各家各户都忙着找门路脱贫致富挣钱哩,你不会也跑跑挣个钱,光穷着!

一句话刺醒了春宝,他说,我又不会啥手艺,干恁些年生产队长就会敲个钟,开个会……你说干啥呢?

大脚说,你明早就去找宝山,要求去他面粉厂帮工。

第二天大清早,春宝就往宝山家去。宝山去年当上了村支书。他为了带头致富,筹了七百五十元钱到宛都光辉机械厂买了台磨面机,既可方便群众,又可挣个加工费。春宝看见宝山先喊了一声支书,宝山眼翻翻没说话。宝山被选举为村支书后,春宝不服气,常在背后说风凉话。所以,宝山猜想他是来看什么笑话的,干脆直说,你几年没登我家门了,今天有啥事吧?

春宝接上说,我想去你磨面机上打工,随便开工资就行。

宝山一愣,你咋想到这?春宝眼扑闪扑闪说,你看,现在村里人人都忙着找门路挣钱,我两手拙,脑子又笨,也学不了什么别的手艺,只能下个力气。宝山一笑,问,你是真话?真话。春宝点着头答。

顿了一下,宝山说,我磨面机上不需用人。你要真不怕下力气,倒是有个门路,昨天我妹妹妮妮从深圳回来个信,说那边建筑工地上最需要搬砖、扛水泥的,不知你干得了干不了?干得了!干得了!春宝毫不思索地说,你给妮妮去信讲,我去!宝山说,你说了不算,你回去给大脚嫂商量商量,大脚嫂同意了你才能去!

春宝背着行李卷行进在往黄龙镇的路上,他要去黄龙镇搭乘公共汽车到县城,从县城搭车去许昌,再从许昌坐火车往广州到深圳。昨晚老婆大脚说可以去深圳,夜里两口子就忙着打点行装起程。

天蒙蒙亮时,春宝从被窝里拱起身子朝窗外一张望,说,又下雪了!

大脚嫂说,雪不隔人。

春宝又躺进被窝里,嘟囔着说,今天就腊八节了。

大脚嫂说,好,好,我起床给你熬碗腊八粥。她说着就准备起床。

春宝还嘟囔着说,再过二十几天就春节了!大脚嫂见他磨叽,顿时一头火,猛踹他一脚,就是快过春节才需要花钱的。大脚嫂觉得不下狠心他不会走,又躺下睡了,不给他熬腊八粥了。他无奈地自己起床烧碗汤喝就起程了。

五公里路,他走了两个多小时。到停车点,他望见木牌子上写着:晴通雨阻。他知道今天班车不会来了,打算步行去县汽车站。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没有带介绍信。回村里开又要走两个多小时,太耽误时间。犹豫着,怎么办?他路过镇政府门口,突然想起本村的大林就在这里当着镇党委书记,让镇上给开不是更管用吗?这样想着他就往镇政府院里走。到院里一瞅,大林正弯着腰铲雪。他喊了一声书记,大林抬头一看是他,回了声春宝哥。春宝心里热烘烘的。听了春宝的来因,大林哈哈一笑说,春宝哥,开介绍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只用带身份证就可以了,车停运了,我下午要去县上开会,带上你吧!春宝激动得把行李卷往地上一搁,抓住一把铁锨加入了铲雪队伍。这事后来成了春宝吹牛的资本,说他与书记一起铲过雪。

大林招待他吃了午饭,下午骑着车子带着春宝往县城去。天黑时,终于到了县汽车站。大林嘱咐春宝找个旅店住下。春宝点头答应,却没有去住,身上只带了二十元钱,哪敢去呀!夜里他抖开行李将被子盖在身上,躺在候车厅的条椅上,这一夜寒冷难耐。天亮了,售票的窗口还是死死关着。八点时,喇叭里广播,全省普降大雪,客车一律停运。他愁上了。想拐回去又怕挨大脚的骂和踹。这时,一声火车汽笛鸣叫,他想,扒火车去算了。谁承想,扒车后才到枝城他就被车警发现给请下了车!

第二天晚上九点多钟的时候,大林等到了派出所所长和从湖北枝城回来的春宝。大林听了派出所所长介绍后,哈哈一笑说,你个春宝呀,真够胆大!接着,大林脸又严肃起来,说这都是我们当干部的责任啊!像春宝哥这样滑稽的事弄不好还会发生,想出去打工没路费的大有人在,要研究个办法。最好有组织地去打工,无序不好。大林扭过脸问春宝,还去深圳吗?春宝答,还去。马上就春节了,过了春节再去吧!大林说得很温和。春宝摇摇头,欲哭无泪地说,不行啊!回家你大脚嫂还会用脚踹我!大林一听,哈哈一笑,原来是怕老婆啊!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三十元钱递给春宝,让他到许昌火车站买去广州的票。

…………

(有删节)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小见大,从春宝这个曾经就会敲个钟、开个会的生产队长身上,读者不难感受到当时农村所发生的变化。
B.小说中有较多的人物对话,对话中的人物语言具有乡土气息,如“光穷着”“干恁些年生产队长”“雪不隔人”。
C.作者在塑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时候,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在文中都有运用。
D.小说中的人物取名极富意蕴,如“大脚嫂”这个称呼能让人想起“祥林嫂”,表明她们都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同一类人。
8.小说中的大林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雪”在小说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注]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乃使使者致万家之于智伯。智伯说,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桓子曰:“善。”

智伯又求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与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谋士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大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

[注]狃:习惯,拘泥。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B.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C.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D.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邑,文中指封邑,古代诸侯给大臣的封地。“万家之邑”指一万户人口的封地。
B.大夫,古代官名。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中又分上、中、下三等。
C.骖乘,陪乘的人。古人乘车,尊者居右边,御者居中间,另有一人居左边陪乘。
D.光,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文中“臣光曰”指司马光的评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分别向韩康子、魏桓子索要土地,但他们两人开始都不肯给,后经身边的人劝说,他们才同意给智伯土地。
B.智伯向赵襄子索要皋狼的地方,但赵襄子坚决拒绝,智伯就联合韩、魏两家军队去攻打,赵襄子于是逃到晋阳。
C.疵发现在晋阳城快被攻破三家能按约分割其地时,韩康子、魏桓子竟不高兴,面有忧色,就断定两人有反叛之心。
D.韩康子、魏桓子与赵襄子三人秘密商议,约好日期一起抗击智伯,后经过激战,杀了智伯,诛灭智伯全部族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