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 高三 期末 2023-02-01 2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了牢固的制度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了丰裕的物质基础。

党的二十大明确将“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历史主动,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原则、目标和关键点,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发展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享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做大共同富裕的“蛋糕”,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创造不竭动力。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筑坚实制度基础。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鼓励与扩充第三次分配。要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蛋糕”切好分好,防止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统筹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之间的关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成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孙璇吴肇光《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光明日报》20221130日)

材料二: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戴维·古德曼曾在中国多个城市生活。在他看来,现代化的定义、路径和模式没有一定之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通过创造更多机会,不断提升民众生活水平。”

走访中国多地后,法国国际问题专家布鲁诺·吉格感慨:“中国的实践正推动西方研究者反思其既有观点,比如‘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好的国家治理’。中国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表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定义了“现代化标准”,但西方现代化导致了包括贫富差距悬殊在内的严重不平等问题。中国正在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化解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模式。”

“各国需要为更加公平的财富分配而努力。”秘鲁学者卡洛斯·阿基诺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树立了榜样。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英国政治评论员卡洛斯·马丁内斯认为,中国为促进收入、教育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企业有序发展采取措施,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取得积极成果,有效改善了民众生活。

(摘编自曲颂周輖陈效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国际社会看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2年11月30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物质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政治保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共同富裕——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精神力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C.戴维·古德曼看中国现代化——现代化没有一定之规
D.卡洛斯·阿基诺看中国现代化——中国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解决贫困问题的榜样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有政治保证,也有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和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
C.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要构建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D.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英、法、澳等西方国家的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观点虽有差异,但都认为在共同富裕方面为各国做了示范。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引述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作为立论的起点,为文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文论述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B.材料一采用总分式结构,第4至第7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四个维度阐述如何“立足新时代伟大变革,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C.材料一第4至第7段虽然是并列式结构,但顺序并不能变换,因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分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关键。
D.材料二作为新闻,从国际社会的视角看待中国式现代化。材料选取了四个国家的五位学者和政治评论员的看法,很有代表性。
4.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富裕,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精神富裕的具体内涵。
5.我们为什么不走西方式现代化的道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有相逢

李娟

春天的桂林,多雨。烟雨中的山水最为迷人。

清晨,微风细雨中乘着一条小船游漓江,细雨落在身上,分不清是雨还是雾,空气清新如甘泉。青山如黛,江水如蓝。山都不高,也不陡峭,有的如小鹿,似碧螺,有的如蘑菇端坐在漓江之畔。山水青翠,令人神清气爽。想起诗人韩愈的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水边多凤尾竹,随着微风摇曳着身姿,在碧波中照影儿。江边停着一张竹排,竹排上蹲着戴着斗笠的渔翁,一口一口悠闲地抽烟,竹排的另一头蹲着两只褐色的鸬鹚,静静地望着江水发呆。渔翁将长竹竿伸向鸬鹚,它们就一头扎进清凌凌的江水里,不一会又游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条小鱼,渔翁拿出一个竹篓,一手抓住它的脖子,它乖乖地将小鱼吐进竹篓里。鸬鹚神奇的本领,让孩子们看得出神。

乘着小船沿漓江顺流而下,孩子们每人手里一支水枪,忙着互相打水仗,笑声与水声打成一片。

午后,我们乘车离开桂林市去了阳朔,一路柳丝如烟,陌上花开。阳朔是一座山水环绕的小城,几分安逸,几分宁静。

入住一家古朴雅致的民宿,大厅里有红木的茶台,茶杯几盏,竹椅几把。雕花的大床,推开木窗就看见几竿翠竹,映在粉墙上,窗外风雨潇潇,都是一幅水墨丹青。

阳朔的西街多榕树,沧桑的老树有几百年了吧,几个人也合抱不过来。大树绿阴如盖,无数根须低垂着,仿佛大树的血液,它们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微风习习,榕树下一片清凉世界。白发的老人们聚在一起在树下聊天,或者无言相对静坐着。大树的枝桠上蹲着几只黑色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或歌唱或低语。忽然想起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画,画着黑色的小鸟,画旁写着:“鸟是好鸟,就是话多。”令人忍俊不禁。

走进西街深处,见有一座古朴的院落,木门开着,围墙上有砖雕的漏窗,几枝粉红的樱花从墙上探出头来。这里是画家徐悲鸿先生的故居。走进安静的院落,就看见一棵高大的玉兰树,郁郁葱葱,足有二十多米高。一树白玉兰盛开,花香袭人。徐悲鸿故居的牌匾是他的夫人廖静文题写的。抗战期间,画家徐悲鸿为躲避战乱,曾在小院居住了四年,当地人常常遇见他背着画夹,畅游阳朔的身影,他也与秀美的山水结下美好的情缘,他在这里创作了《漓江春雨图》《漓江风景》等名作。

院中有一尊徐悲鸿的铜像,是他中年的模样,宽阔的额头,微笑着,深情的目光注视着一树玉兰,注视着他钟情的山水。走进屋内,墙上有他的画作《漓江风景》《骏马图》等。有一幅素描的自画像,是他二十岁的模样,眉目俊朗,眼神凛然,他坐在椅子上,微微仰着头,似乎在憧憬着。这是青春少年才有的眼神,心怀梦想,桀骜不驯,志向高远。那时的青春,就像是照在身上正午的阳光,明晃晃地耀眼。他说,好的画家,一定要一意孤行。面对绘画,他我行我素,只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对艺术执着与痴迷,一往情深。

夕阳西下,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漓江边散步。兴坪山似画,阳朔水如晶。余晖洒在江面,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清澈,石子清晰可见,孩子们脱了鞋子,卷起裤脚,站在清凉的水中嬉戏,水花四溅。我和朋友坐在岸边的石阶上,看着他们在水中游戏。孩子大声呼唤着,妈妈,水一点都不凉,快点下来呀……

漓江两岸,树木葳蕤,春花烂漫,余晖将游人染成金色。山水有相逢,终会到桂林。秀美的漓江山水吸引了画家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也多次来这里作画。

吴冠中笔下画过漓江四季美景,漓江春雪,漓江新篁,江上渔舟,写实与写意虚实有度,淡雅娴静,有一种东方审美的意蕴和韵味。

想起画家吴冠中先生的画作《漓江山水》,那一年早春在阳朔,他和妻子来江边作画。一帧黑白的照片里,两人都穿着毛呢大衣,下雨了,江边的风大了起来,她一只手为吴冠中撑着雨伞,一手为他撑着画架。吴冠中站在伞下,不顾风雨潇潇,依然全神贯注地作画,忘了风雨,忘了衣服已经被雨水淋湿。

中年的爱情那么动人、暖心。她是他的左手和右手,缺一不可,不离不弃。她是那个在雨中为他撑伞的人,在雨中陪伴他作画的人。人世深情,都在默默无言的相依相伴里。

住在阳朔西街,晨起,独自去江边漫步。薄雾如纱,山水苍茫,静谧悠远。不远处的江畔有几户人家,屋顶上正升起袅袅的炊烟。在江水的转弯处,一群野鸭子自在地游来游去。山水之间有人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人间静美的画卷。

晨曦里,一个人在小巷游走。昨夜落过小雨,青石板路越发显得洁净清幽。有卖花的中年女子挑着担子迎面走来,她的叫卖声旖旎婉转。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她头上包着蓝花布的头巾,担子里插满桃花、樱花、铃兰、白百合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仿佛挑着一担春天。

我跟着她的脚步,慢慢走,嗅着淡淡的花香,在阳朔的春天里,我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只做一朝的赏花人。

(有删节)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描述所见所感。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将桂林和阳朔如画的山水呈现在读者面前。
B.大榕树“无数根须低垂着,仿佛大树的血液,它们重新回到大地深处,与泥土紧紧相连”,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C.文中引用古代诗人的名句,如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等,增加了文采。
D.本文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相间,富于变化;运用比喻、比拟和对比等修辞手法,表达形象生动,语言富有诗意。
7.关于文中游漓江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桂林山水时绘色绘形,运用比喻手法,突出雨中景物青翠的特点。
B.描写漓江两岸的山,像小鹿、碧螺、蘑菇和碧玉簪,令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C.作者交代乘着小船游漓江,也就表明了作者的观察点是在船上,移步换景。
D.作者使用较多笔墨描写鸬鹚捕鱼,是因为鸬鹚捕鱼的本领神奇,孩子喜欢。
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内涵。
9.文中写吴冠中作画妻子打伞的两段,如果删去似乎也不影响文章的完整性,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欲南定河内,问(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曰:“寇恂文武备足,有牧民御众之才。河内富实,南迫雒阳,非寇恂莫可使也。”上拜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治矢百余万。

建武二年,寇恂为颍川太守,便道之官,郡大生旅豆,收得一万余,以应给诸营。

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颍川,捕得,寇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今见恂,必手剑之。”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恂曰:“昔蔺相如屈于廉颇者,为国也。”乃嘱咐县盛供具,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上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座,欲起相避。上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受赐,极欢宴,遂同载车出,相与结厚。

隗嚣死其将高峻拥兵据高平帝入关将自征之寇恂时从上议遣使降之帝乃谓恂曰“卿前止吾此举,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恂奉玺书至高平,峻遣军师皇甫文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卒多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今欲降之,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降。诸将皆贺,因曰:“敢问戮其使而降城,何也?”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者也。今来不屈,无心降耳。”诸将皆曰:“非所及也。”

(节选自《东观汉记》卷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隗嚣死/其将高峻拥兵/据高平/帝入关/将自征之/寇恂时从/上议遣使降之/帝乃谓恂曰/
B.隗嚣死/其将高峻拥兵据高平/帝入关/将自征之/寇恂时从/上议遣使降之/帝乃谓恂曰/
C.隗嚣死/其将高峻拥兵据高平/帝入关/将自征之/寇恂时从上/议遣使降之/帝乃谓恂曰/
D.隗嚣死/其将高峻拥兵/据高平/帝入关/将自征之/寇恂时从上/议遣使降之/帝乃谓恂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秦代郡的长官名,汉代更名太守。“守某地”就是做某地太守的意思。
B.河内,广义泛指黄河中游北面的地区,狭义则专指河内郡,文中即此意。
C.斛,古代量器名。一斛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一斗相当于现在的6千克。
D.腹心,也说心腹,有亲信之义,现在也常用,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帝想要平定河内,邓禹主动推荐了能文能武的寇恂,皇帝派寇恂去那里做太守兼任大将军,上任后不负所望,表现出色。
B.寇恂因杀了执金吾贾复的部下,贾复想报复,寇恂有意回避他;他这样做是向蔺相如学习,为了国家利益而宁肯屈服廉颇。
C.寇恂将自己与贾复结仇的情况报告给皇帝,最终经过皇帝亲自调解,两人化敌为友,一起同车出行,并且结下了深厚友谊。
D.通常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寇恂偏不按常理行事杀了高峻的使者,出乎部将的意料,高峻却立即投降,寇恂解释了原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复以为耻,过颍川,谓左右曰:“吾今见恂,必手剑之。”
②恂遣谷崇以状闻,上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座,欲起相避。
14.寇恂所做的哪些事情能看出他是一个机智有谋略的人?请简要概括。
2023-01-19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弋阳道中遇大雪

陆游

我行江郊暮犹进,大雪塞空迷远近。

壮哉组练从天来,人间有此堂堂阵!

少年颇爱军中乐,跌宕不耐微官缚。

凭鞍寓目一怅然,思为君王扫河洛。

夜听簌簌窗纸鸣,恰似铁马相磨声。

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傍晚时分行走在弋阳道中,弥天大雪如同气势雄壮的军队从天而降。
B.五、六句写诗人看到年轻士兵喜欢在军队中玩乐,放浪不羁不愿受到军官的管束。
C.七、八句写诗人倚鞍望天心中怅然,愿为君王收复中原失地的念头一直存于心中。
D.最后四句写诗人夜晚听到窗纸的簌簌响声联想到战马铁甲磨擦声而起来饮酒高歌。
16.诗人夜深难眠情绪激昂,又觉得胸中有“十万兵”,诗人产生这样的联想的缘由是什么?请结合本诗并联系陆游的《书愤》或其它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简要分析。
2023-01-1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宫女的视角写她们对秦始皇盼望、焦虑和失落的心理。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真是痛心的事。
(3)杜鹃鸟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其意象文化意蕴丰富,如倾诉悲苦哀怨之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1-19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而写成分期连载的十四篇文章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那时年轻,有点_________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借“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的不成熟的想法,_________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那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新闯的领域中,这样要求也是_________。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23-01-19更新 | 4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当当,钟声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节,石榴花没有开得那么红,那么大。如果秋天来了,爸爸还要买那样多的菊花,摆满在我们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厅的花架上吗?

爸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我有四个妹妹,只有两个弟弟。我才12岁……

20.文中回忆父亲,多用“爸爸”,而少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1.从文中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点的?
22.文中第一段多用问句,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1-19更新 | 3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69年,屠呦呦受命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

1972年,发现青蒿素;

1973年,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明确的疗效;

1982年,屠呦呦的《青蒿素的化学研究》公开发表;

1986年,青蒿素成为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

探索与创新之路是漫长的,需要探索者具备哪些素质?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1-1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丹东市等两地大石桥市三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政论文  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90.65抒情性散文  李娟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4班固(32-92)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陆游(1125-1207)  写景抒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变换句式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0-220.65鉴赏人物描写手法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奋斗 励志  任务驱动型作文  探索 创造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