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期末 2023-02-11 21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躺平,佛系?

2020年五四青年节,B站推出的《后浪》宣传片引起了巨大轰动,然而,真正引起轰动的主要是80后一代。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如此充满自信,傲视天下,具有这种底气,正是那些遇到了经济发展好时代的80后,到处是自由选择的好职业,房价也在家庭首付与个人贷款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然而,根据我的观察,90后一代职场青年普遍对这部《后浪》无感,甚至有点鄙视,中美贸易战的开打、职场就业的困难与房价的飙升,使得离开校园不久的90后,不再有比他们年长十岁的80后那般成功的感觉和膨胀的自信,相反地,困于内卷化、996和各种系统之中的他们,感觉个人无论再努力拼命,依然看不到依稀的未来,升迁、结婚、生子,都成为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于是躺平就成了一种新的活法、新的人生姿态。

从表面来看,躺平与佛系似乎是一回事,同一种人生姿态,其实,内在的差别非常大。首先,佛系青年对佛系人生的选择,是自觉的。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他们开始重新思考与定位人生的价值,有必要那么拼命吗?人活着究竟如何才能快乐幸福、安身立命?于是,少数年轻人改变了自己的活法,从打拼才能赢的积极人生后退一步,变为庄子式、禅宗式的追求内心自由、逍遥自在的人生。相比之下,躺平青年多是被迫的,他们没有佛系青年那种内心的自觉,更不是自愿的选择。躺平,是无可奈何的现实所迫,是不情不愿的权宜之计。佛系既有理性的自觉,又有意志的自愿,而躺平既不自觉,又不自愿,内心深处才有怨恨。

其次,作为一种典范,佛系属于80后,而躺平是90后的特殊文化现象。佛系的人生,需要有一定的生存保障和财富积累,才有潇洒的资本,这只有80后青年才能做得到,对于在职场备受挫折的90后青年来说,未免过于奢侈,他们只能以五不(不买车、不买房、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的消极姿态来应付生活的窘迫,这就是躺平的尴尬内涵,与潇洒自如的佛系青年自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

(摘自《探索与争鸣》,许纪霖华东师大历史教授。)

1.根据材料内容,属于佛系表现的是(     
A.世间安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B.我命由我不由天。
C.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D.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根据材料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躺平,佛系,都是生活的败军之将,都是放弃者,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B.对未来没信心,于是选择躺平。
C.佛系选择退出竞争激烈的名利场,这样也未尝不可。
D.佛系相较于躺平,可以更从容洒脱。
3.文章结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段以“后浪”受80后热捧却不受90后待见作对比,引出的话题。
B.接着,以退为进,具体阐述佛系与躺平的区别。
C.躺平者都是被迫的,佛系者既有自觉又有自愿。
D.“五不”青年的窘迫,体现躺平者的尴尬。
2023-02-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做熟悉的事,做自己能把控的事,要始终坚持做一件事。

时银钢在《天下饶商》如是说

材料二:

心系家乡教育上饶公益大使

——上饶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时银钢

这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乌黑的头发,英俊的脸庞,洪亮的嗓门,魁梧的身材,军人的步履,无不透露着洒脱干练、坚毅务实。他就是上饶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时银钢先生。许多的社会职务,他没那么在乎,他在乎的是人生是否充实、是否有事可做,最在乎的当属上饶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这个称呼背后的爱心付出与责任担当。

他祖籍山东,幼年随父母定居上饶。

1976年,成为光荣的人民解放军侦察兵。由于训练刻苦,表现突出,不到两年便被提拔为武装侦察排长,并选调进入首都北京,给中央领导和军委领导做警卫工作,并多次出色完成重大警卫任务。

1981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医务部任职。期间始终不忘军人使命,多次受到上级领导机关的嘉奖。

20045月,从部队领导岗位退休,怀着三十而立,六十再立的坚定理想,奏响了属于他的人生三步曲:军中骄子,商界精英,公益大使。

不惑之年方踏入商界的时银钢,也有过短暂的迷茫。凭着聪明好学与艰苦开拓,很快又打开了局面,确定了公司发展的重点项目与具体目标,在精心、高效的运作下,经营业绩连续十几年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攀升,营销额、利税额也实现了逐年大幅增长。他的公司多年来一直被地方政府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006年至2016年,他接受北京上饶企业商会的推举,连续两届担任商会秘书长和一届会长。随着事业发展,他对家乡上饶的眷恋之情也与日俱增。心系桑梓,服务饶商。他以商会组织者、“娘家人”的身份,热心服务会员。举办“北京饶商万里行”情牵家乡人共筑饶商梦等交流联谊活动,并发起扶危济困捐赠等活动。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北京上饶企业商会成立庆典及项目考察活动,得到京赣两地党政领导的高度赞许。

201211月,他审时度势,提出组建上饶饶商联合总会的设想,获得了当地党政高层的认可支持,也赢得深圳、福州、厦门等饶商创会会长的热烈响应。随后,他会同其他饶商同仁返回家乡,出资出力,正式注册成立了上饶饶商联合总会,使之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一张响亮名片。

步入花甲之年的时银钢,没有陶醉于功成名就,而是盘算着在退出名利场后,利用有限余生继续为社会奉献光和热。

2016年第三届北京上饶企业商会换届,他毅然辞去会长一职。同时将自己多年打拼、初具规模的实业公司交给了儿子,自己专心做慈善、做公益,造福父老乡亲。

他身在都城,心系桑梓,虽远离故土数十载,仍始终铭记自己是喝信江水长大的,念念不忘回馈家乡。利用几十年来在全国商界积累的人脉网络,配合家乡教育主管部门、红十字会组织、爱心联盟等机构,为支持办学、扶贫济困、见义勇为等慈善事业而奔走呼号、慷慨解囊。

2017年,时银钢欣然接受家乡党政组织的邀请,被推举担任上饶市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担当,工资报酬他分文不取,住房待遇他坚决不要,却投入了满腔热清和一片赤诚爱心。在时银钢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基金会的工作风生水起,成效卓著。

2017年对全市优秀学子资助390.8万元的基础上,2018年继续对全市部分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新生、部分优秀高中毕业生,以及一些家庭困难的优秀教师进行资助,其助学助教金额高达540万余元。

他被人们誉为无偿公益大使,先后多次获得官方授予的上饶市红十字爱心人士上饶十大公益人扬等荣誉称号。

2019年初,被赞誉为三亚见义勇为服务中心团队中层次最高,参与活动最热心,无私奉献情操最高尚,人间大爱的楷模

军人、商人、公益人,时银钢先生用这三种不同的身份演绎了精彩人生,诠释了大爱无疆,传递了家国情怀。

在助学助教的公益道路上,他将继续为上饶这片他深爱的热土倾情奉献更多!热心公益人,在此我们祝您越走越好!

(改编自《人民日报》融媒体新平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时银刚先生的现身说法,体现他为人做事专注务实的人生智慧。
B.文章凸显时银刚先生“公益大使”助学助教方面的奉献,说明他在其他方面贡献寥寥。
C.“军人,商人,公益人”的身份转换,在文中不止一次出现,体现文章前后呼应的特点。
D.时银刚先生热心家乡教育公益事业,已经赢得人们的赞誉和政府的高度评价。
5.下列对材料内容概括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总体以时间为序,写出时银刚先生从平凡中不断进取的传奇人生。
B.2019年以后,关于时银刚先生的事迹介绍较少,可能与新冠疫情防控有关。
C.材料二的结尾,对时银刚先生的公益人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送上了深情的祝福。
D.时银刚先生的善行义举对家乡教育有很大的促进,可惜上饶教育仍存在很多不足,这是他不够作为所致。
6.兔年春节,作为中学生代表,请你为时银刚先生送上新春祝福。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100字左右)
2023-0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

2009513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

2009513日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三:

   读书要善读,更要知行合一。

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2016127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7.对三则材料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以博喻的修辞,强调书籍的作用和意义。
B.材料二强调了读书的态度,重视读书方法,并指出读书的实际用途。
C.材料三只强调了读书的知行合一,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D.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习近平同志对读书的重要指示。
8.借鉴材料一,试着说明大声朗读的好处,至少要列举出三条。
9.材料二中提到“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样排序背后有什么逻辑,请试着阐述。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魔下,未得知名。项渠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③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矩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注释:①干谒,求见。②同“向”。③胁迫。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B.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C.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D.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即用麻葛之类的织物制成的衣服,用来代指平民。古代指平民的词还有“黎庶”“黔首”“元元”“民氓”等。
B.斋戒,指古人在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活动前要沐浴更衣、整洁身心,不饮酒,不吃荤,不游乐,以示虔诚和庄敬。
C.三秦,项羽灭秦后,把秦关中之地分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其所辖地就称三秦。今把陕西的陕南、陕北、关中并称“三秦”。
D.谒,在此处指“谒见”,有觐见、拜见之意,是臣下、属下以恭谨的礼仪拜见君王或上级,拜见时没有一定的礼仪要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出身贫寒,却不甘居人后。先后投奔项梁、项羽都因不受重用而逃走;又投奔刘邦,也因不受重用再次逃走。
B.韩信才华出众,深受萧何赏识。萧何在韩信逃离时,毫不犹豫追回了他,又极力请求刘邦礼待重用韩信。
C.韩信见识独到,颇能看清形势。他冷静分析了刘邦和项羽的优劣形势,指出刘邦夺取天下的关键是民心。
D.韩信足智多谋,善于带兵打仗。刘邦与齐王、赵王合击楚军却大败,韩信收集了败军在彭城击败了楚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2)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
14.韩信见解独到、足智多谋,请结合文本谈谈他认为汉王怎样才能一举平定三秦?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注释:①客:指崔明府,杜甫的朋友。杜甫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多用以专指县令。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C.全诗使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
D.全诗语言质朴自然,诗人选取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待客的兴味与心境。
16.《客至》与《登高》的“潦倒新停浊酒杯”,都通过“酒”的意象来抒发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琶琶行》中侧面描写琶琶女演奏,用江心月白突出音乐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动物经常出现在古代作品中来表情达意。《赤壁赋》中写到动物名称的句子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一轮红日从嶙峋的三危山高峰上升起来的时候,骆驼客指着那里说:“喏,千佛洞就在太阳的西边,鸣沙山的脚下。”我们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三危山尽头依然是的戈壁和沙山。骆驼客看我们焦急的样子,便打趣地说:“千佛洞是仙境,时隐时现,变化无穷,哪能一下子让人看见呢?”我们不满意他的回答,但也无奈。

骆驼带着叮当的驼铃声依然慢悠悠地在沙滩下印刻着它那莲花瓣一样的美丽图案。当骆驼转过一个沙丘时,突然,我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从一个沙丘的夹缝里,不远的峡谷中,隐隐露出一片泛绿的树梢头,犹如绿岛点缀其间,真是别有天地。大家争相指点,喜笑颜开。骆驼这时也加快了脚步小跑起来。骆驼客挥鞭吆喝,却也。它们歪歪斜斜地奔下山坡,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狂饮起来。

此时,我们却完全被眼前的壮观景象陶醉了。不远处,透过白杨枝梢,无数开凿在峭壁上的石窟,像蜂房一样密密麻麻。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画面,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心动魄,赞叹不已。一股涌自肺腑的对伟大民族艺术敬仰爱戴之情。我们跳下骆驼,向着向往已久的民族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跑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______①______。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有喜事要请酒,有丧事要出来助殓,是生活上的互助机构。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______②______。这和我们的亲属圈子一般的。像贾家的大观园里,可以住着姑表林黛玉,姨表薛宝钗,后来更多了,什么宝琴、岫烟,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势力一变,树倒猢狲散,缩成一小团。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______③______。因为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所以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大。

(节选自《乡土中国》)

21.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所以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大。
B.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所以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C.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D.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大。
22.请在文中三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幼儿园到高一,我们遇到过风格不同、神采各异的教师。他们或严厉,或温柔;或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或拖泥带水、不知所云;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或简单粗暴、毁人不倦;或激情飞扬、活力四射,或没精打采、蔫头耷脑……


请选择其中一位印象特别深刻的老师,用心加以刻画,要努力写出该老师的特点,要突出让人印象深刻的动情点。
要求:(1)全文以记叙为主;(2)标题自拟;(3)文中所写的老师以“徐老师”相称;(4)为维护网上阅卷的公平,不得透露学校教师等相关信息;(5)不少于800字。
2023-02-02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传记实用类文本
7-90.65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司马迁(前145-前90)  《史记》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杜甫(712-770)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修辞手法  变换句式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生活体验  材料作文  引语式材料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