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宜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高二 期末 2023-02-25 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是Being,艺术是Should,科幻就是把想象和现实的碎片连接在一起,休谟说过,很多因果关系是习惯和风俗造成的,而不是真正的推理,逻辑造成的。休谟之问,即所谓从“是”(being)能否推“应该”(should)亦即“事实”命题能否推导出“价值”命题,这就是智能的起源。

BeingShould的结合就是休谟之问的融合,是科幻的完美体现,《星球大战》就是很好的例子,解决了BeingShould的问题,强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就会打通,就会出现科幻电影中那种匪夷所思的机器人。我们一直在研究人机交互和人机融合智能。它们的区分为:人机交互是“人的生理+机”的物理;人机融合智能是“人的智慧+机”的智能。人机融合智能,就是把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形成安全、高效、敏捷的信息处理机制。

机,处理事实;人,负责价值。所以,人机融合智能可以破解休谟之问——事实与价值的统一问题。人机融合智能,主要研究如何在人、机器及系统之间实现最优智能匹配,这涉及人机协同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其优化,其研究目的是使整个人机环境系统更可靠、更高效、更敏捷。

所有的科幻如果不接地气,不与科学结合,那么这种科幻将是虚无缥缈的,没有根基的,科幻不是文学,而是科学+艺术,美国属移民文化,它继承了欧洲的科学精神(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融入了印度和中东的神学(人和神之间的关系),也部分地融入了中华文明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的作用思想。所以,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比较厉害,科幻也离不开态势感知所包含的三个层次——感知、理解和预测——感知需解决物理数据和主观知识的融合,理解需解决公理和非公理推理的融合,预测需解决直觉和逻辑决策的融合,这三个融合是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所表达的内容。

科幻的创作过程,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理性很难创造,感性很难精确。运用理性创造一个新的颠覆性的事物非常困难,而感性很容易做到。感性能够把表面上无关的事物关联起来,但理性很难做到这一点。人机融合的未来,非常值得期待。

(摘编自刘伟《从火星着陆与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看人机融合未来》,有删改)

材料二:

机器与有机体之间存在一种深刻的相似性,它们都是由一些功能各异的部分构成的整体,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都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功能失常和组织解体。因此,笛卡尔和维纳等哲学家主张通过机器来理解有机体,形成了有机体的机器概念;康吉莱姆和西蒙栋等哲学家则倾向于通过有机体来理解机器,发展出了机器的有机体概念。然而,当他们以不同方式将机器等同于有机体时,却违背了我们的一种根深蒂的常识:机器与有机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因为机器的行动目的是人类设定的,而有机体的行动目的是内禀的,所以有机体具有真正的能动性,而机器只能听从人类的意志和命令。

笛卡尔和维纳在把有机体还原为机器的同时,却又把人类价值置于一个崇高的位置。他们都持有这样一种人本主义信念:将机器与人类对峙起来,让人成为机器的主人,而不是被机器奴役,维纳不无担忧地指出,机械化的发展将会让整个世界成为一部超人般的机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险,为了给个人权利和自由留下空间,就必须限制机器在社会中的应用。

与之相反,机器的有机体概念认为机器总是与人类协同演化,人类的解放同时也是机器的解放,西蒙栋批判了笛卡尔将技术客体视为无意义的物质装置和维纳将机器视为具有敌对意图的事物的观点,认为这是把文化与技术对立起来了,然而技术恰恰构成了文化的一部分。在西蒙栋看来,异化的根源是机器的使用和建造的分离,劳动者成为机器的消极的操作者,而不再积极参与机器的建造、发明和重构。这意味着,通过参与机器的设计,把人类和生态需求整合到机器的具体化过程之中,将会克服机器与人类的异化。因此,问题的关键就不在于限制机器的应用,而是重新设计并加速机器的应用。

(摘编自夏永红《机器的能动性:从笛卡尔到西蒙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习惯和风俗造就的因果关系并非真正的推理,从“是”推出“应该”则为智能的起源。
B.人机融合智能成功破解了休谟之问,形成了更为安全、高效、敏捷的人机环境系统。
C.运用理性很难在看似无关的事物间建立关联,感性在科幻创作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D.机器不能等同于有机体,因为机器只能接受设定的行动目的,并不具备真正的能动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作品中匪夷所思的机器人并未出现,表明休谟提及的“价值”与“事实”并未真正统一。
B.好莱坞科幻电影能成功地将态势感知三个层次要素完美表达,这与美国的移民文化密切相关。
C.笛卡尔和维纳将机器与人类对峙起来,是因为他们有人本主义观念,反对机器在社会中的应用。
D.西蒙栋反对将文化与技术对立起来,因为只有技术融入文化,才能解决机器与人类的异化。
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材料一中关于“科幻作品”特点的一项是(       
A.索恩为了设置《星际穿越》中的科学场景,在加州理工学院召集科学家进行研讨,与会者包括物理学家、太空生物学家等。
B.即使抽取出电影《阿凡达》中涉及的科学内容,《阿凡达》仍然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水准较高的故事情节。
C.《流浪地球》创下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最好成绩,引发观影热潮,获得一致好评,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科幻大片。
D.美国文化中对未来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现在和过去的把握,而美国科幻电影大多数是和这种文化趋向相吻合的。
4.材料二第一段使用了比较论证,试举出两处加以分析。
5.对于人机融合,两则材料在态度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随军散记(节选)

沙汀

一天早饭过后,贺龙将军开始在火盆边慢条斯理地换着衣服。

秘书是一个相当天真的年轻人,熬不惯沉默。他先是吃吃地笑着,后来终于孩子气地扯起乱谈来了。他亟于要表白出来的,是关于一个新从延安学习回来的断臂团长参加大小黄龙战斗时的勇敢行为。他模仿着那位勇士的神情,真像面前有架坦克那样,骂道:“扔他妈哟!”同时左手做了一个向下抛掷手榴弹的动作……

这时贺龙将军也忍不住笑将起来。他已经穿好衣服,正在扣上身的纽扣。

“这不算,”他笑着说,“你还没有看见他当红四师师长时候的情形呢。那才叫勇敢!一次在鄂西作战,敌人一师人追我们,他一个人带一班人断后,就蹲在山口上,面前摆起这么大一堆手榴弹!”他比比手势,依旧扣他的纽扣去了。而在一切都弄妥帖之后,他又重新夸奖着那位团长,承认他是一个好干部。

“这简单得很,”他着力地说,“是不是好干部你要在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去看他。好的他一定坚持,一点也不悲观动摇。贺炳炎这个家伙就越打越硬,尽管环境极端困难,他也拿得出劲来!”

为了使他的意见在人们的头脑里立得住脚,贺龙是很喜欢举例子的。他接着叙述了一段大小洪山的故事。那个时候他们刚从洪湖拖出来,非常疲惫,而追击的敌人当然不会想到他们需要休息。但是,要停下来反攻吧,也有问题,他们还没有弄清敌人的番号。于是他把捉俘虏的任务摆在贺炳炎的面前,限他一天办到,他真的很快就办到了。

“你不要看他一只手吧,”贺龙又得意地补充道,“就是现在打起架来,你两个人也打不过他呢。”因为我们好奇的追问,他更用一种抑扬有致的愉快调子叙述了一通他的身世。湖北松滋人,就在长江边上住。只有一个父亲。自己原是在一家铁匠铺当学徒,因为松滋附近便是苏区,这个小铁匠忽然愿意替红军喂马了。

“可是喂了几天,”贺龙将军微笑着,“大家嫌他太小了,都不要。他还哭了他妈一场。我恰恰去碰见,就说,好好好,把他拨到宣传部去提浆糊桶子吧。那时候他才十四五岁,又不肯长,这么点高,不搭板凳就会把标语贴歪!”

正说得上劲,那个被贺龙描写的对象,忽然走进来了。矮而粗大,黑眼仁相当小,炯炯地射着闪光。一眼便可以看出是个心直口快的人。穿着整饬,他把右臂的空袖筒那么服服帖帖地塞在荷包里面,乍看起来你会以为他不过是在努力搜取东西,或者不过是一种习惯了的姿式而已。

一看见他我们就更加忍不住笑将起来。而且仿佛做戏一样,秘书又把他抛掷手榴弹的精彩动作表演了一番,这引得对方难为情地笑了。

我请他告诉我延安的轰炸情形。他简略地说了几句,而接着,却自动搬出沿途碰见的一大堆极不愉快的事件:许多坏蛋威吓老百姓,抬高物价,等等。其间一个小鬼拿着一卷电报走进来了。

这样的电报几乎每天总有一次,报告着晋西北以至大青山一带的战斗情形。但是贺龙将军并不立刻看它,他依旧倾听着断臂团长的洪亮的谈吐,而且一直带着那种愉快的神情,仿佛是在倾听一个亲骨肉谈说自己的冒险经历一样。直到那位健谈家因为觉得不合适而微笑着停歇下来的时候,他才把那一卷电报逐份看了下去。他盘着一条腿坐在炕沿,右手撑在炕上,支撑着他那略微倾斜的身体。

他有时皱皱眉毛,摇摇头,或者长长地松一口气,而在看到最末一份电报的时候,他忽然轻声地朗诵起来了:“白汝斌现已到达包头西乌拉山一带,并已在离包头五十里之地,集合人枪百余。不久可能增至二百以上……”他读着,眼角的笑纹逐渐扩展开来,终至于笑出声气来了。他坐直他那充满精力的魁梧的身体,用右手连连敲击着电报,一面环视着我们,笑道:“你们看顽固派有什么办法呀!……”

他是笑得那样酣畅,至于呛咳起来了。停停,他又夹着笑声继续说了下去:“这个白汝斌还是他妈一条腿啊!他一出去就会搅出一个队伍来。而且在包头附近!太有趣了,正在谈顽固派!”

仿佛刚才做过繁重的工作那样,他十分舒畅地嘘了一口长气,重新展阅起电报来,但却从未停止过他那种显然是被抑止着的无声的哑笑。而这种笑,无疑只有那些饱尝世间甘苦,而又具有坦白胸怀、崇高理想的人才会有的。他笑得那样纯真而又深澈。

等到看完全部电报以后,他更显出一种沉迷在美丽幻想里的表情,微仰着头,深思地眨着眼睛,然后自语似的笑道:“这个白跛子真太有意思了!……正在谈顽固派!……”

(有删改)


【注】①顽固派:指顽固反共的国民党。

文本二:

沙汀在描绘贺龙的形象时,既没有把他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超人”,也没有把他写成粗犷蛮强的草莽英雄或江湖侠士,而是作为革命军队的普通成员,一个平凡而又伟大、可亲而又可敬的革命战士。作品概括了这个人物多方面的革命品格:既在民族战争和阶级斗争等大的方面表现了他鲜明的爱憎——对民族敌人、阶级敌人烈火般的憎恨以及对党、对干部和群众的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又在日常工作和战斗生活中,表现了他的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的广博的社会知识、他的革命的人情味等。在刻画性格时,作者善于选择富于典型意义的情节和场面来展示人物内心的变化,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充分地揭示了贺龙心灵的美、他的浓郁的人情味,从而形成其真实而富于美感意义的英雄性格。

(摘编自《沙汀<随军散记>:解放区报告文学的典范之作》)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来展开情节,直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令读者印象深刻。
B.文本一对贺炳炎的外貌描写,简明而细致。他虽然其貌不扬,但他的闪光的小黑眼仁却令人印象深刻。
C.文本一多处写到了贺龙的笑,既体现了人物爽朗的个性,又表现了人物对敌人蔑视的态度。
D.文本二说贺龙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与“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在文本一中有多处体现。
7.关于文本一中秘书两次描写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综合运用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年轻秘书的形象。
B.秘书虽然是次要人物,但是侧面表现了贺炳炎,并且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
C.秘书第一次模仿贺炳炎抛掷手榴弹的情节,既表现出秘书的可爱,又表现出贺炳炎的英勇。
D.秘书第二次模仿贺炳炎抛掷手榴弹时,贺炳炎难为情地笑了,这说明贺炳炎腼腆。
8.“贺龙是很喜欢举例子”,文本一中贺龙列举了贺炳炎的哪些事例?请简要梳理并概括贺炳炎的形象。
9.报告文学是用文学 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请结合文本二划线处的评论,简要分析文本一作为报告文学,在塑造贺龙这个英雄形象时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形象性。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朱珍,徐州丰人也。少与庞师古等俱从梁太祖为盗。珍为将,善治军选士。梁败黄巢、破秦宗权、东并兖郓,未尝不在战中,而常勇出诸将。太祖[注]与晋王东逐黄巢还过汴馆之上源驿太祖使珍夜以兵攻之晋王亡去珍悉杀其麾下兵。义成军乱,太祖遣珍以兵趋滑州,道遇大雪,珍趣兵疾驰,一夕至城下,遂其城。义成军以为方雪,不意梁兵来,不为备,遂下之。太祖还汴,留珍攻郓州。珍去郓二十里,遣精兵挑之,郓人不出。朱裕诈为降书,阴使人召珍,约开门为内应。珍信之,夜率其兵叩郓城门,朱裕登陴,开门内珍军,珍军已入瓮城而垂门发,郓人从城上磔石以投之,珍军皆死瓮城中,珍仅以身免,太祖不之责也。

梁攻徐州,遣珍先攻下丰县,与李唐宾等屯萧县。梁兵攻掠四方,唐宾常与珍俱,与珍威名略等,而骁勇过之,珍战每小却,唐宾佐之乃大胜。珍尝私迎其家置军中,太祖疑珍有异志,遣唐宾伺察之。珍与唐宾不协,唐宾不能忍,夜走还宣武,珍单骑追之,交诉太祖前。太祖两惜其材,为和解之。珍屯萧县,闻太祖将至,戒军中治馆厩以待。唐宾部将严郊治厩失期,军吏督之,郊诉于唐宾,唐宾以让珍,珍怒,拔剑而起,唐宾拂衣就珍,珍即斩之,遣使者告唐宾反。使者晨至梁,敬翔恐太祖暴怒不可测,乃匿使者。既夕,乃引珍使者入见,太祖大惊,然已夜矣,不能有所发,翔因从容为太祖画。明日,佯收唐宾妻子下狱。因如珍军,去萧一,珍迎谒,太祖命武士执之。诸将霍存等十余人叩头救珍,太祖大怒,举胡床掷之曰:方珍杀唐宾时,独不救之邪!存等退,珍遂缢死。

节选自《新五代史·朱珍传》


注:太祖为后梁太祖朱温,后文的晋王为后唐庄宗之父李克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与晋王东逐黄巢/还过汴馆/之上源驿/太祖使珍夜以兵攻之/晋王亡去/珍悉杀其麾下兵
B.太祖与晋王东逐黄巢/还过汴/馆之上源驿/太祖使珍夜以兵攻之晋王/亡去/珍悉杀其麾下兵
C.太祖与晋王东逐黄巢/还过汴馆/之上源驿/太祖使珍夜以兵攻之晋王/亡去/珍悉杀其麾下兵
D.太祖与晋王东逐黄巢/还过汴/馆之上源驿/太祖使珍夜以兵攻之/晋王亡去/珍悉杀其麾下兵
11.下列对本文与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五代史》是一部私修正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同是纪传体史书。
B.乘:义为“冒着”,与《登泰山记》中的“自京师乘风雪”中的“乘”含义相同。此处是指冒着箭矢攻城。
C.馆厩:馆,指的是高级客舍、宾馆;厩,与房舍有关,本义为“马圈,马棚”,后可泛指牲口棚。
D.舍:常见含义有两种,一是房舍、屋舍,二是以三十里为一舍,本文中的“舍”应取第二种含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败黄巢、破秦宗权、东并兖郓的战役,朱珍均参与其中,勇冠诸将;驰赴滑州时,不避大雪,催促士兵赶路,一夜即逼近城下,出其不意打败义成军。
B.攻打郓州,朱珍起初派精兵挑战,郓人闭城不出。后来错信了朱裕的诈降中了圈套,导致全军在城内覆灭,朱珍只因为身份特殊被免职,太祖没有责罚他。
C.太祖和官员敬翔知悉朱珍犯下的罪过,先假装把唐宾的妻儿关进监狱以稳住朱珍。后前往朱珍军营,朱珍毫无察觉地去谒见,太祖这才命令武士逮捕他。
D.面对部将霍存等十多人叩头为朱珍求情的局面,太祖非常愤怒,举起胡床掷过去,反问他们为何不在朱珍斩杀唐宾的时候及时制止朱珍犯错,挽救朱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珍信之,夜率其兵叩郓城门,朱裕登陴,开门内珍军。
(2)唐宾部将严郊治厩失期,军吏督之,郊诉于唐宾,唐宾以让珍。
14.请结合文本,简要梳理朱珍和李唐宾关系的变化。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列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致酒行

李贺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注释】①主父:即汉朝时的主父偃,久不得进,后终得汉武帝信任,官至齐相。②空:只。③请恩泽:据《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时被旅店主人轻视对待,仍悠然独酌,后至长安当了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马周代常何条陈二十余事,皆合太宗心意,后被授监察御史。④拏云:凌云,比喻高昂的志趣。⑤呜呃:悲叹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零落栖迟”与“一杯酒”连缀,略示以酒解愁之意,主人持酒相劝祝客人身体健康,呼应标题。
B.主父偃西入关,郁郁不得志,资用匮乏,屡遭白眼,诗人以之自比,“困不归”寄寓了久羁异乡之情。
C.本诗运用了主客对话方式:“吾闻”的“吾”指持酒相劝的主人,“我有”的“我”指诗人自己。
D.主人用马周的典故,劝慰诗人政治出路不只有一种途径,像马周一样敢于“直犯龙颜”就会得到赏识。
16.此诗与李白的《将进酒》均为劝酒之作,都含有怀才不遇之愁。《致酒行》结尾四句与《将进酒》结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