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3-22 5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教育的基石。我们的生命应有所觉醒,有所提升。生命教育是人生面临的、也是必须应对的最重要课题。

生命教育要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懂得生命坚守的意义。首先要敬畏自然,追求天地人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和”,强调中和,致中和,天地人和。要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其次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生命的诞生是极其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与爱护。要尊重和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无论经历什么挫折苦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勇于面对,坚强地生活下去。还要尊重他人,守望相助。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中国人民为抗击疫情、遏制疫情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开拓。生命教育要赋予学生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智慧、勇气和能力。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院士,张继先、李文亮、张文宏医生等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生命的开拓”和“生命境界的提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国士当如此。人的生命,也正是在不断进取、不断探索、不断自我挑战中得到开拓和提升,从而变得深沉而辽阔、厚实而隽永。

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爱人以德、传递善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医者如此,教育者也当如此。在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夕,北京大学情况复杂。朋友们都劝他:“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而有碍于自己的名声。”但蔡元培坚定地说:“君子爱人以德,就算失败,也算尽了心。”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哈佛大学校长巴考日前在通知学生撤离校园的邮件中说:“没有人可以预知未来,但希望大家明白,病毒在考验困境中人性的善良与慷慨。选择先利人还是先利己?在这个不尽如人意且杂乱无章的时候,请展现出我们最佳的品格和体面的行为。”他在这里强调的也是引导学生爱人以德、传递善良。

通过这场战“疫”的洗礼和淬炼,我们深刻认识到,生命有“四个维度”,生命教育要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生命的维度。一、生命是有温度的。生命,是具体、多元、鲜活的,会经历高低起伏、顺境逆境,要懂得用时间去疗伤,要学会用哲学、用人文艺术和时代精神去慰藉、去滋养。二、生命是有宽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格、有本领、有担当,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三、生命是有深度的。生命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开拓、不断超越,需要放下自我与得失的纠结,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创新中奉献正能量,四、生命是有长度的。要爱情生命,延长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要重视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争取健康快乐地为祖国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摘编自罗海鸥《生命教育是人生重要课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人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积极参与抗击疫情,遏制疫情的活动。
B.人的生命在不断进取与挑战中得以提升,那些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除外,他们的生命无法丰厚。
C.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珍惜爱护,但为了维护国家正当利益,即使是面临牺牲生命的情形,也应有舍小我为大我的精神。
D.哈佛大学校长巴考认为,病毒能考验困境中人性的善良与慷慨,如果人能预知未来,会展现最佳品格和体面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开篇亮明观点,接着分角度依次论述,最后收束全文。
B.文章引用蔡元培和巴考的话,论证生命教育应该引导学生爱人以德、传递善良。
C.最后一段从生命的四个维度出发,阐述了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非常富有启迪性。
D.文章运用例证法、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充分,逻辑严密,极具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教育要让学生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万物,否则,人就可能遭受自然界的报复。
B.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院士是用实际行动开拓生命、提升生命境界的“国士”。
C.生命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觉醒生命意识,还引导学生充分去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D.尊重并热爱生命,即使忽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也能使其生命更富有宽度。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此后召开的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做出相关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要深入推进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项目。

目前我国大豆亩产只有约130公斤、玉米约420公斤,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分之二。而在养殖业,生猪、奶牛、白羽肉鸡等种源不同程度依赖国外。

(摘自于文静、薛钦峰等《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新华社2021年2月21日电)

材料二:

种子是农业的基石,现代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重要品种如果过度依赖进口种子,将导致我国丧失种子的价格主动权和市场话语权。种业的竞争关系到国家、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高科技战争。如果国外出现极端断供情况,虽然不会一卡就死但确实会影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

握住种业自主权,重在抓好种业创新,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摆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突出位置。

首先,要加大我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建设完善种质资源中、长期库,建立完善的种质资源登记管理制度,健全资源保护体系、鉴定评价体系和共享利用体系。

再次,理顺科企协作机制,改变育种机制与研发模式。我国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组织体系。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政策,打破科研院所和企业界限,加强完善科企紧密合作、收益按比例分享的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组织体系。

(摘自王建《农业芯片要握在自己手里》,《半月谈》2021年3月4日)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李家洋团队发现,当前栽培稻的祖先都是二倍体野生稻,但野生植物按照基因组特征可以分成11类,包括6类二倍体基因组和5类四倍体基因组。其中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具有生物量大、自带杂种优势、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但它们同时也具有非驯化特征,无法进行农业生产。

研究团队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阶段的快速、从头驯化的新策略:收集并筛选综合性状最佳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底盘种质资源;建立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技术体系;品种分子设计与快速化;新型水稻作物推广应用。

目前,这一策略正在变成现实——团队实现了材料收集,攻破了技术瓶颈,成功创制了落粒性降低、芒长变短、株高降低、粒长变长、茎秆变粗、抽穗时间不同程度缩短的各种基因编辑源四倍体野生稻材料。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水稻。李家洋说:这不仅证明我们提出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策略高度可行,对未来创制培育新的作物种类也具有重要意义。有评论认为,这一策略为未来应对粮食危机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行策略,开辟了全新的作物育种方向,是该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性进展。若未来四倍体水稻新作物培育成功有望对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摘自齐芳《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突破》,《光明日报》2021年2月5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子既包括农作物种子也包括畜禽等动物种源,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是今后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
B.种业竞争关系到国家竞争力,种子问题会影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重要种子品种过度依赖进口,导致我国丧失了种子的市场话语权。
C.与二倍体野生稻相比,异源四倍体野生稻虽然具有非驯化特征,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但具有生物量大、自带杂种优势、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D.实践证明,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策略可行性很高,有人认为,这一策略开辟了全新的育种方向,且可能对世界粮食生产带来颠覆性的革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大豆、玉米农产品的亩产量仅相当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三分之二,部分畜禽种源不同程度依赖国外,这些都是我国农业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B.李家洋团队的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研究是一种种业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探索,目标是助推国家握住种业自主权,把农业“芯片”握在自己手里。
C.李家洋团队攻破了技术瓶颈,成功创制了落粒性降低、抽穗时间不同程度缩短等各种基因编辑源四倍体野生稻材料,标志该项研究已处于最后阶段。
D.如果进一步出台政策,打破科研院所和企业界限,完善科企合作的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将会更有利于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研究。
6.如何握住种业自主权,强大我国的种子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你有多重要

孙道荣

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

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

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

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

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

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才发现,车头车尾不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

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

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

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

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

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

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

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

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

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

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拗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他的家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

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
B.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
C.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
D.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8.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顾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业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瑾诛,守仁移庐陵知县。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守仁亲率锐卒屯于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十四年六月,宁王宸濠反。守仁因集众议曰:“贼若出长江顺流东下,则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计挠之,少迟旬日无患矣。”乃多遣间谍,檄府县言:“都督许泰、郤永将边兵,都督刘晖、桂勇将京兵,各四万,水陆并进。南赣王守仁、湖广秦金、两广杨旦各率所部合十六万,直捣南昌。”又为蜡书遗伪相李士实、刘养正,叙其归国之诚,而纵谍泄之,宸濠果疑。十余日诇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绐之。

七月壬辰留宜春王居守,而劫其众六万人,袭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守备虚,攻必破。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联舟为方阵。官军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安阳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有删节)


【注】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②刘瑾:明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③诇(xiòng):刺探,侦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B.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C.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D.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指/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文中的“弱冠”指已成年。
B.进士,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三甲各若干名。
C.兵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D.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不畏强权,正直敢言。他曾因上奏章救戴铣等人得罪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B.王守仁擅长军事。上杭一战中,他佯装撤兵,然后出其不意直捣敌人营寨,制敌获胜。
C.王守仁精于计谋。在平定朱宸濠叛乱时,王守仁审时度势,使用反间计迷惑了朱宸濠。
D.王守仁博学勤思,最终悟得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的道理,就以此创立了阳明学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②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那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竞归。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诗情产生的缘由,春天山间好景美不胜收,使得诗人“赏玩忘归”。
B.“掬”“弄”二字,既见诗人之兴致、童趣,又见夜景之水清月白、花香馥郁。
C.诗人沉醉在春山美景中,本想凭着兴致游玩,却因怜惜花朵会被惊扰而不忍远行。
D.全诗结构谨严,先总述,次近描,后又远写,层次错落有致,使人如临其境。
15.诗的尾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