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4-06 1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的不合时宜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眉”以“似蹙非蹙”状之,现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举止言谈不俗”,“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选自关四平、陈默《谈<红楼梦>的人物出场艺术》,有删改)

材料二:

作者对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他那特别敏锐和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他那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加以渲染。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惟妙惟肖地写出他对黛玉、宝钗、晴雯、袭人、平儿、香菱等各种不同类型女性所持有的不同感情和态度,使其丰富多彩的各个层面立体地不可分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独特的人物,极其鲜明又朦胧模糊,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勾勒,而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生活细节把林黛玉的敏感、尖酸的“小性儿”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主要人物的性格是反复刻画、渲染、衬托,而对一些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如贾琏与鲍二家的私通,让两个小丫头放风,凤姐、平儿回来,两个小丫头,一个吓得“回身就跑”,一个见躲不过,“越性跑出来,笑道:‘我正要告诉奶奶去呢,可巧奶奶来了。’”只这个简单的细节,就把两个性格不同的丫头勾画出来了。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第四卷,《<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有删改)

材料三:

不同人物之间性格的对照可以使彼此之间的性格“区别得更加鲜明”,相互起衬托作用,而带有较高审美意义的人物性格的外部对照,应当是《红楼梦》式的对照,对照的双方都应当具备丰富的性格内涵,只有这种对照才是高级的对照方式。

那么这种高级的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呢?这里的关键是必须从外转入内,即依赖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和美丑的二重组合,并且,典型性格内部的对照,很少只是单纯的一组对照关系,它往往形成多组对照关系,并形成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在这个对照系统中,“杂多”的性格元素,通过一定的中介,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这就是性格整体中的二重组合单元,这些二重组合单元,在性格内部积极运动,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形成丰富复杂的性格。以项羽为例,他的性格就是一个复杂的对照系统。钱锺书先生汇集《史记》中其他人物对项羽的评价,找出项羽多种性格元素的两极对照,他说:“‘言语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猾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项羽丰富复杂性格系统包括善与恶、残暴与仁爱等多种性格的二重组合单元,而由于两极对照中又有心理中介与感情中介的联系,因而形成犁然有当的性格运动。

在成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主要人物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次要人物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例如《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具有自己复杂的性格对照系统,而次要人物晴雯、袭人等,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对照系统。以袭人为例,她既恪守奴才的本分,全心全意地尽奴仆之职,但也流露出对自己“奴才命”的不满。她对主子极其温顺,似有逢迎之嫌,但她又同情刘姥姥,惜老爱贫,似无势利之心。她对宝玉既有“从”也有“爱”,既有奴仆对主子卑微的恭顺,也有青春少女对恋人真实的痴情。袭人性格内里包含着美丑、善恶的对照,这种对照是由很多二重组合单元互相交叉构成的,因此,袭人的性格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袭人的性格塑造与晴雯的性格塑造,都是非常成功的。她们两人形成一种性格对照,让人感到她们的性格虽然清晰,但又不是一览无余,没有人为的对照痕迹。这就因为她们自身的性格是丰富的,其内部也有对照,也有联结,也有统一,深层结构中蕴涵着许多一家独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既确定又不确定,既复杂又深邃。这样,她们的性格外部对照,由于自身性格内涵的丰富,而获得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一部作品的形象体系,尽管作家可采取多种对照手段,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和组合。

(节选自刘再复《红楼梦悟》,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场定型”就是指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从总体上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的一种方法,可以使小说中的人物在亮相的瞬间形象鲜明,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B.对中心人物,作者采取了“出场定型”的方法,如对贾宝玉,从服饰、容貌、内心之情等方面为其“定型”;对林黛玉,先总写她给人们的整体感觉,然后细描其“貌”“神”“心”。
C.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不仅是通过惊险的故事情节,作粗线条的速写勾勒,更是通过日常的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反复刻画出来的。
D.在人物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中,“杂多”的性格元素经过一定中介就可以分别形成不同组别的对立统一联系,即性格整体中的二重组合单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塑造人物善于以形写神,如对林黛玉“眉”“心”的描写就写出了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聪明颖悟的“神”。
B.材料二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典型的事例将工笔细描与简笔速写两种塑造人物的方式进行对比阐述,使文章的论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C.材料二论述了《红楼梦》塑造人物的多种方式,虽然塑造方式不同,但是塑造出的人物性格却很鲜明,甚至无关紧要的人物轮廓也很清晰。
D.材料三中的人物性格对照原则有性格外部对照和性格内部对照方式两种,作者以袭人和晴雯之间的各有不同、相互映衬,论证了次要人物的塑造成功需要来自外部的对照和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眼里王熙凤的出场定型。
B.《红楼梦》中两首《西江月》,概括了宝玉的性格特点,一出场就给我留下一个不仅蔑视世俗、不慕功名利禄,还徒有英俊的外貌、不学无术的总体印象。
C.相较于《红楼梦》式的对照方式,中国戏剧中常用的脸谱化对照方式,是单一化性格之间的外部对照。
D.《鸿门宴》中项羽的英勇霸气与天真轻信、刘邦的能屈能伸与虚情假意、范增的干练精明与心浮气躁是一种高级的对照方式。
4.材料三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蒋勋先生评价《红楼梦》时谈到,这些人物都是“正邪两赋”之人,没有截然的好,也没有截然的坏,所以不必苛求,这和材料中的观点不谋而合。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人物言行事迹,阐述这种《红楼梦》式性格对照。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杂景(节选)

茅盾

让我们再回到农村的风景罢——

这里,绿油油的田野中间又有发亮的铁轨,从东方天边来,笔直地向西去,远得很,远得很;就好像是巨灵神在绿野里画的一条墨线。每天早晚两次,火车头拖着一长列的车厢,像爬虫似的在这里走过。说像爬虫,可一点也不过分冤枉了这家伙。你在大都市车站的月台上,听得——的一声歇斯底里的口笛,立刻满月台的人像鬼迷了似的乱推乱撞,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那时你觉得它快得很,又莽撞得很,可不是?然而在辽阔的田野中,开着短窗远远地看去,它就像爬虫,怪妩媚地爬着,爬着,直到天边看不见,消失在绿野中。

晚间,这家伙按着钟点经过时,在夏夜的薄光下,就像是一条身上有磷光的黑虫,爬得更慢了,你会替它心焦。

还有那天空的铁鸟,一天也有一次飞过。像一个尖嘴姑娘似的,还没见她的身影就听得她那吵闹的噪音,飞得不很高,翅膀和尾巴看去都很分明。它来的时候总在上午,乡下人的蒲屋顶刚刚升起了白色的炊烟。戴着大箬笠,穿了铁甲似的蒲包衣(乡下人夏天下田,都穿这特别的皮包衣,犹之雨天穿蓑衣或棕衣),在田里工作的乡下人偶然也翘头望一会儿,一点表情都没有。他们当然不会领受那铁鸟的好处,而且他们现在也还没吃过这铁鸟的亏。他们对于它淡漠得很,正像他们对于那爬虫

他们憎恨的,倒是那小河里的实在可怜相的小火轮。这应该说是一了,因为有烧煤的小火轮,也有柴油轮——乡下人叫作洋油轮船,每天经过这小河,相隔二三小时就听得那小石桥边有吱吱的叫声。这小火轮的一家门(上海话,一家子的意思),放在大都市的码头上,谁也看它们不起。可是在乡下,它们就是恶霸。它们轧轧地经过那条小河的时候总要卷起两道浪头,泼剌剌地冲打那两岸的泥土。这所谓浪头,不过半尺许高而已,可是它们一天几次冲打那泥岸,已经够使岸那边的稻田感受威胁。大水的年头儿,河水快与岸平,小火轮一过,河水就会灌进田里。就在这一点,乡下人和小火轮及其堂兄弟柴油轮成了对头。

小石桥偏西的河道更加窄些,轮船到石桥口就要叫一声,仿佛官府喝道似的。而且你站在那石桥上就会看见小轮屁股后那两道白浪泛到齐岸半寸。要是那小轮是烧煤的,那它沿路还要撒下许多黑屎,把河床一点一点填高淤塞,逢到大水大旱年成就要了这一带的乡下人的命。乡下人憎恨小火轮不是盲目而没有理由的。

沿着铁轨来的爬虫怎样像蚊子的尖针似的嘴巴吮吸了农村的血,乡下人是理解不到的;天空的铁鸟目前对乡村是无害亦无利的;剩下来,只有小火轮一家门直接害了乡下人,就好比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他们也知道对付那水里的土劣的方法是开浚河道,但开河要抽捐,纳捐是老百姓的本分,河的开不开却是官府的事。

刚才我不是说小石桥西首的河身特别窄么?在内地,往往隔开一个山头或是一条河就是另一个世界。这里的河身那么一窄,情形也就不同了。那边出产土强盗。这也是非常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只有锄头和菜刀。可是他们却有一个军师。这军师又不是活人,而是一尊小小的泥菩萨。

这些土强盗不过十来人一帮。他们每逢要开市,大家就围住了这位泥菩萨军师磕头膜拜,嘴里念着他们的,有时还敲法器,跟和尚的法器一样。末了,土强盗伙里的一位——他是那泥菩萨军师的代言人——就宣言今晚上到东南方有利,于是大家就到东南方。代言人负了那泥菩萨到一家乡下人的门前,说是了,他的同伴们就动手。这份被光顾的人家照例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也不会有的,土强盗自然也知道;他们的目的是绑票。住在都市里的人一听说绑票就会想到那是一辆汽车,车里跳下四五人,都有手枪,疾风似的攫住了目的物就闪电似的走了。可是我们这里所讲的乡下土绑票却完全不同,他们从容得很。他们还有仪式。他们一进了泥菩萨军师所指定的人家,那位负着泥菩萨的代言人就站在门角里,脸对着墙,立刻把菩萨解下来供在墙角,一面念佛,一面拜,不敢有半分钟的停顿。直到同伴们已经绑得了人,然后他再把泥菩萨负在背上,仍然一路念佛跟着回去。

第二天,假使被绑的人家筹得了两块钱,就可以把人赎回。

据说这一宗派的土绑匪发源于温台(此处所谓温台,指浙江省旧温州府和台州府的辖区),可是现在似乎别处也有了。而他们也有他们的哲学。他们说,偷一头牛还不如绑一个人便当。牛使牛性的时候,怎地鞭打也不肯走,人却不会那么顽强抵抗。

(发表于1933年,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隆隆的震响中,“这家伙”喘着大气冲来了,火车在城市里跑得快;而在辽阔的田野中,火车跑得慢,像爬虫一样。
B.乡下人对小火轮的憎恨是因为它们会冲打泥岸,威胁到岸边的稻田,烧煤的小火轮还会把河床一点一点填高淤塞。
C.一副可怜相的“土强盗”,没有枪炮,只有锄头和菜刀,他们借助所谓的泥菩萨军师,绑票还有一套所谓的“仪式”。
D.“土绑匪”有他们的“哲学”,他们说偷一头牛还不如绑一个人便当,因为人不会像牛使牛性一样那么顽强抵抗。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喘着大气冲来了”“怪妩媚地爬着”,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车运行的不同状态。
B.“翘头”描写了在田里工作的乡下人看飞机的动作,“一点表情都没有”表现出他们对飞机的“淡漠”。
C.都市里的“绑票”与乡下的“土绑票”完全不同,文章通过鲜明对比来表明乡下“土绑票”并不是真正的“绑票”。
D.《乡村杂景》运用生动而富有乡土气息的语言,从一个侧面叙写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乡村的情况。
8.茅盾主要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期乡村的哪些景象?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乡村杂景》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倾向,请结合文本简要举例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B.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C.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D.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往往有名有字,一般自称时称名,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河北”指黄河以北地区,“河”这里特指黄河。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前面,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投壶”是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投入酒壶中,投中多者为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敌未灭,何以家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些言论,成功地塑造了岳飞高大的形象,体现了岳飞崇高的思想境界。
B.岳飞不仅治军从严,严格训练,严肃军纪,而且有情有义,非常关心爱护自己的部属,朝廷颁发下的犒劳,也都平均分给部下将士。
C.岳飞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他善于以少击众,善于发挥众人的智慧,有勇有谋,因此有胜无败。就连他的敌人也赞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D.虽然岳飞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但是他性格过于正直刚烈,争论时不给别人留余地,最终因此蒙受灾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14.岳家军的军法如此严格、军纪如此严明,为何即使这样依然有很多人去参加岳家军收复故土呢?
2023-04-0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

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国心眼。燕子楼①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②夜景,为余浩叹。


[注]①燕子楼:唐徐州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情)为佳人在宅邸所筑小楼,②黄楼:徐州东门上的大楼,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造。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写景时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跳鱼和泻露衬托出了环境的静谧。
B.“小园行遍”写梦醒后游园,表现了词人游园时的欣喜与执着之情。
C.结句遥想未来,词人设想后人看到黄楼后也可能会为自己发出感叹。
D.词人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境界清幽,风格婉约又有清旷之感。
16.上阕和下阕在表达方式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反驳冉有的自我辩解,首先引用周任的话:“______________”进行反驳,这句话意思是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表象联想就是表象之间彼此互相引起的。《琵琶行》中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比喻民众抗敌恢复失地的意志不可阻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炊烟袅袅牧人归”。儿时的故乡,还是______的生活状态,悠悠升起的炊烟,自然成了催人回家的信号。看到炊烟,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便想到了收工。女人们因念着孩子和家务,总是行色匆匆地走在最前面;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不紧不慢缓缓地走在后面;暮归的老牛随着主人______,看到路边翠嫩的野草,憋不住,总要歪着脖子啃几口,高兴了还要“哞、哞——”地喊几声……故乡的傍晚充满韵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黄昏迈着轻捷的步伐,悄悄地从天边走进了村庄,把无限的清幽和甜美倾情地带给了故乡。餐桌展开温馨的胸怀。静静地立在庭院里,把清香的米饭与可口的菜肴无私地呈现给家人。村子里不时响起犬吠和妇女的唤儿声。有的人家还在场的一角点燃了麦壳、秸屑,以生烟驱赶蚊虫。这时候一家人最全,大人小孩圈坐在一起,扇着蒲扇,边吃边聊,安闲而和谐。

偶尔,有萤火虫一闪一闪地飘忽着,常常被孩子们捉进瓶子里,提在手里显摆、把玩。远处,传来了一阵阵二胡和竹笛声,______,像从深山幽谷流出来的清泉,也像从河边吹来的凉爽的风,让吃饭、乘凉的人们感到特别的惬意。

18.请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的辛劳,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
B.男人们拉着农车,扛着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的辛劳,缓缓地走在后面
C.男人们拉着农车,扛着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不紧不慢地走在后面
D.男人们拉着农车和铁犁,有说有笑,仿佛回顾着一天,不紧不慢地走在女人后面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成:“为家人准备好了的清香的米饭与可口的菜肴摆放在立在庭院的餐桌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和动物都少不了睡眠,但对于生物体来说,种群不同,  ①  。比如马、牛等动物睡眠时间相对较短,蝙蝠一天大概有20个小时在睡觉,而人类基本上需要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在睡眠过程中,人体进行新陈代谢,通过睡眠节约能量,恢复体力;而充足的睡眠在促进肝脏排毒的同时,体内还会合成很多抗体,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心理学家还发现,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换过程是在睡眠中进行的,睡前如果进行一些知识的系统化梳理,通过睡眠是有助于增强记忆的。

大量证据显示,长期每晚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会大大增加患病的风险,比如罹患心血管疾病、过早死亡等;而不规律的睡眠时间越多,  ②  。一般说来,睡眠质量好的人比睡眠质量差的人引起免疫力下降的风险更低。研究发现,即使睡眠受到轻微干扰,也可能影响身体对抗感冒病毒的反应。因此,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  ③  

21.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7个字。
22.请对上面的材料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
2023-04-06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在写到如何绘画大观园时,薛宝钗的言谈展现了高超的绘画造诣,认为“如今画这园子”,即使就起稿构思而言,也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以供参考借鉴;二是需结合作画纸张“地步远近”的特点,“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如此,“方成一幅图样”。

《红楼梦》中薛宝钗关于图样起稿构思“两个阶段”的见解,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学习与生活的认识,对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茅盾(1896-1981)  其他散文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脱脱等  《宋史》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苏轼(1037-1101)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熟语(含成语)选择+表达
21-220.65情境补写  概括要点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