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云南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04-07 13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钱锺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当然,历史想象也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它与艺术想象的不同点,柯林武德说:历史的想象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想象,其目的是寻求事实真相,而艺术家则是为想象而想象”。因此,治学者一定要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可以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总之,治学者需有历史想象力,但不可以做“索隐派”,更不要去“影射史学”。

(摘编自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

材料二:

“历史想象力”,不仅是一个诗歌“写什么”的功能概念,同时也是“怎么写”的本体概念。“历史想象力”要求诗人具有历史意识和当下关怀,对生存、个体生命、文化之间真正临界点和真正困境的语言有深度理解和自觉挖掘意识,能够将诗性的幻想和具体生存的真实性作扭结一体的游走,处理时代生活血肉之躯上的噬心主题。“历史想象力”,应是有组织力的思想和持久的生存经验深刻融合后的产物,这样的诗是有巨大整合能力的诗,它不仅可以是纯粹的和自足的,同时也会把历史和时代生存的重大命题最大限度地诗化。它不仅指向文学的狭小社区,更进入广大的有机知识分子群,成为影响当代人精神的力量。

丰富的想象力,是一切艺术的主要特征。但是,单纯考察想象力是否“丰富”,并不能决定文学作品的价值,重要的还是想象力的质量的高下。诗歌话语固有的具体生存语境压力和词语使用的全部历史留下的语义积淀,决定了我们在衡量诗歌文本中的想象力的价值时,必须同时将其对“历史生存的命名力”考虑进来。所以我们要讨论的有关先锋诗歌“想象力”问题在当下的含义,无疑应当将“历史想象力”作为重点之一。

(摘自陈超《重铸诗歌的“历史想象力”》,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寅恪先生认为治学之时,需借助历史的想象力,入古人之境,才能比较准确、深刻地评论古人的学说。
B.历史想象力有助于研究工作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原材料背后的内在“思想”,有所发现。
C.历史想象的构造性,体现在入情合理地追叙真人真事和赖以说明问题的“想象的共同体”两个方面。
D.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中,这应成为治学者牢记的“信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与艺术想象虚构有相似之处,但仍应确保其真实性。
B.胡适“祖孙的方法”与李大钊论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都旨在说明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C.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而想象力丰富与否决定了诗歌想象力的价值。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针对“历史想象力”这一内容展开,不过二者所涉及的领域并不相同。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历史想象力范畴的一项是(     
A.小说《鼠疫》描写了一个北非城市突发鼠疫后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表现了勇者“知其不可而为之”、坚持正义的精神。
B.瓦特看到开水沸腾,壶盖跳动便猜想有看不见的东西推动了壶盖运动,通过反复观察得出是水蒸气的力量从而发明了蒸汽机。
C.李白在《登太白峰》中写到自己在日落时分登上太白峰,听到太白星向他问候,并且为他打开通向天界的大门,让他与月亮无比接近。
D.莱特兄弟拆开父亲送的“蝴蝶玩具”,大胆设想除了鸟、蝴蝶等动物之外,人工制造的物品也可以飞天,最终发明了飞机。
4.红学研究中曾有过的“索隐派”有哪些错误的做法。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5.怎样衡量现代诗是否具备优秀的“历史想象力”,请结合我们学过的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拳击家

【美】海明威

尼克一骨碌起身,抬头目送末节货车拐过路轨,不见了灯光。他摸摸膝盖,裤子划破了,皮肤也擦破了,两手都擦伤了,眼圈准保发青了,已经感到痛了。

这个扳闸工真是混帐东西!

来啊,小子,那家伙说,我给你看样东西。他上当了,刚走过去,他的双手双膝就磕在路轨旁边了。

水洼地在升起的薄雾里朦朦胧胧。尼克眼睛又痛,肚子又饿,顺着路轨一直走了好几英里,两旁的水洼地还是一个样。后来,前面出现一座桥,桥外是群山,黑咕隆咚的。尼克看见前方有堆火,他立刻顺着路轨小心地走过去,火堆这会儿很明亮,有个人坐在火堆旁望着火,尼克走近,他还是一动不动。

喂!尼克说。

那人抬眼看看。

你哪儿弄来个黑眼圈?他问道。

一个扳闸工揍了我一拳。

从货车上掉下来吗?

不错,我早晚要揍他一顿。

那人瞧着尼克,笑了。在火光下尼克看到他的脸变了相。鼻子是塌下去的,眼睛成了两条细缝,两片嘴唇奇形怪状,在火光下神色同死尸一样。

你不喜欢我这副嘴脸吗?那人问。

尼克不好意思了。哪儿的话。他说。

他们的拳头落在我身上都开了花,可谁也伤不了我,那小个儿说道,听着!叫我阿德好了。

好!

我不大对劲,那小个儿说道,我是疯子。

尼克忍不住想笑出声来。

你很正常嘛。他说道。

不,我是疯子。

你怎么会发疯的?

我不知道,阿德说,你认识我吗?

不认识。

我就是阿德·弗朗西斯。

不骗人?

你不信?

信。尼克知道这管保错不了。

有个人顺着铁道路堤下来,穿过空地走到火堆边。

喂,柏格斯!阿德说道,这是我老朋友柏格斯。

幸会!柏格斯说道。

我是尼克·亚当斯。

黑人柏格斯在火堆旁打开一包东西,往一个平底锅里搁上火腿片。锅烫了,油磁磁直响,在锅里打了几个鸡蛋,不时翻着面。

“亚当斯先生,请你把那袋子里的面包切几片下来吧。”柏格斯从火边回过头来说道。

尼克掏出一个面包,切了六七下。阿德眼巴巴看着他,探过身去。

尼克,把刀子给我。他说道。

别给!亚当斯先生。黑人说道。

那个职业拳击家坐着不动了。

“亚当斯先生,请你把面包给我。”柏格斯要求道。尼克就把面包递给他。

黑人捡起一片火腿,搁在一片面包上,上面再盖个煎蛋。阿德接过三明治,张口就吃。

亚当斯先生的确饿了,黑人说。那小个子不吱声,尼克他慕名已久,知道他过去是个拳击冠军。打从黑人说起刀子的事他还没开过口呢。

弗朗西斯先生,你还要来点吗?柏格斯问道。

阿德不答他的碴,兀自瞧着尼克。

弗朗西斯先生?黑人柔声说。

阿德不答他的碴,兀自瞧着尼克。

我跟你说话呢,弗朗西斯先生。黑人柔声说。

阿德一个劲地瞧着尼克。他拉下了帽檐,罩住了眼睛。尼克感到紧张不安。

你怎么胆敢这样?他从压低的帽檐下厉声喝问尼克。

你不请自来,吃人家的东西,人家问你借刀子,你倒神气啦。你当我们能容忍你到什么地步?

他站起身来,狠狠瞪着尼克,步步紧逼,左脚迈出一步,右脚就紧跟上去。

一瞬间,趁小个子低着头,黑人照着他后脑勺"啪"的一下。他扑倒在地,脸埋在草堆里。黑人抱起他到火边,轻轻放下。

真对不起。他说道。

没关系。尼克看见草地上的棍子,棍子有个柔韧的把儿,重的一头裹着手绢。

我不希望你把他打伤,也不希望他打伤你。黑人笑道。

你自己倒把他打伤了。

每当他这样发作,我总是只好给他来一下。

他怎会发疯的?尼克问道。

噢,原因可多着呐!黑人在火边答道,又给那个昏迷不醒的人铺在脑袋下的衣服捋平。

一则,他挨打的次数太多啦。再则,他结了婚,这下就惹出不少麻烦来了。

这事我倒记得。

可不,有不少人对他妻子看不顺眼,纷纷嘀嘀咕咕,于是两人闹起意见来,有一天,她拔脚出走,一去不回了。他就这样发疯了。

你在哪儿认识他的?尼克问道。

在牢里。黑人说。

他笑了笑,低声又说:我出了牢,就去看望他,我愿意陪着他。

你们都干些什么?尼克问道。

噢,就是到处流浪。

他挣了不少钱吧。

可不。不过,全花光了,要不就是给人夺走了。她给他寄钱呢。

亚当斯先生,我随时都可以叫醒他。请你趁早走吧,实在是怕他见到你又惊动了。你沿着路轨走两英里就看到城了。你最好带一份三明治。黑人这一番话说得彬彬有礼。

尼克离开火堆,走到铁道路轨上去。他竖起耳朵,只听得黑人说得低沉柔和,就是听不出说些什么。后来又听得小个儿说:“柏格斯,我脑袋好痛啊。”

只消喝上这一杯热咖啡就好了。黑人的声音在劝慰。

尼克走上路轨,没想到手里还拿着一份三明治,就放进了口袋。趁着路轨没拐进山间,他站在逐渐高起的斜坡上回头望着,还看得见空地上那片火光。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人物形象十分鲜明,扳闸工的“坏”、拳击家的“怪”、黑人的“柔”以及尼克的单纯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B.阿德在职业生涯中多次受伤,在生活中屡受打击,最后发疯,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和《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截然不同。
C.尼克在一片黑咕隆咚的背景中看到了一个火堆,这个明亮的火堆暗示黑暗中也会有亮光,暗示外面的世界既有残酷也有温情。
D.小说结尾尼克走上路轨后,才意识到手里还拿了一份三明治,表明尼克耳闻目睹拳击家的创伤之后,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拳击家的鼻子、眼睛、嘴唇都变了形,这怪异的外形造成了悬念,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B.小说两次写到“阿德不答他的碴,兀自瞧着尼克”,渲染了紧张的氛围,预示将要爆发激烈的冲突。
C.小说以尼克开篇、结尾,尼克不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还是表现主题的重要人物。
D.小说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在对话中叙述了阿德的人生经历,同时铺垫充分,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8.小说开头画线部分表现了尼克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出现的一类作家。他们认为,只有现实才是真理,可现实是残酷的。海明威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不过,在《拳击家》中,作家叙述现实社会残酷的同时,也写到了其中温情的一面。“温情的一面”有哪些体现?它们各自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3-04-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B.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C.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D.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唐人避太宗之讳而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用法和意义不相同。
B.相生,意为“相互求得生存”。此处的“相”与《孔雀东南飞》中“誓天不相负”的“相”字意义相同。
C.过之,意为“经过那里”。此处的“过”与《孙权劝学》中“及鲁肃过寻阳”的“过”用法意义相同。
D.盖,副词,相当于“大概”。此处的“盖”与《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的“盖”用法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
B.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
C.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
D.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1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
2023-05-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

洪适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

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注】①圉圉:形容巨鱼逃跑的样子。②丙穴,本来是地名,此指鱼穴。左思《蜀都赋》有“嘉鱼出于丙穴”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子月”一句为环境描写,既点明了渔人捕鱼的节令气候,也为下文诸多内容张本。
B.“成虚设”“从它归”写出渔人费尽心思仍一无所获,眼睁睁看着鱼逃跑的窘境。
C.六、七句对仗工整,月、雪意象优美,意境空灵,但“独钓”则流露着淡淡哀伤。
D.渔人作为劳动者,其生活充满艰辛,但作者描写渔人时却融入了赞赏的情感。
16.有人评价这首词描写出渔人生活中“贫也乐”的精神,请结合内容对此简要分析。
2023-04-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