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 高二 开学考试 2023-04-09 5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网络文艺等大众艺术流行的时代,出现偶像以及崇拜他们的饭圏是必然的,也具有无可否认的价值。但当粉丝们把关注的焦点不是放到偶像作品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上,而只是集中到其私生活上就必然跑偏了。为把艺术品公共性价值置于中心地位以及将艺术公赏力的追求视为目标,就需要走出单一饭圈本身的视界,促进下面这些转向的发生和自觉生长。

首先是从盲目的偶像崇拜转向其艺术创作建树欣赏和评析。一名歌手或演员的真正风采不在于颜值或粉丝量,而在于其演唱艺术或表演艺术。当前不少知名演员,除了演好戏、唱好歌以外,还注重参加公益活动,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为社会公共事务尽力,从而形成一种优良的艺术形象延伸到当代社会现实中的美好氛围。粉丝们注重欣赏和评点演员展示的这种银幕艺术形象美质及其社会公益风采,那无论是对于演员艺术表演水平的提升还是粉丝们自身精神品质的涵养,都是有益的。

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选择从固守饭圈私利而转向超越饭圈褊狭界限的公共兴趣的共享和满足。饭圈总是以歌星或影星为中心,这可以理解,但是,不宜以此为唯一正确标准而不承认其他饭圈”的喜爱和选择。如果各个饭圈都能自觉地实施公益行为,那么超越饭圈的褊狭而实现公共兴趣的认同就是有可能的。进一步说,超越饭圈私利而向往更加宽阔的公共利益的集合,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追求。

其实,由影视剧、流行歌曲等大众艺术所拉扯的时尚流,总是会快速地掀起又很快消逝,这要求身处饭圈"的人们,在释放个人喜好时,能够不时回头冷静反思,这有利于涵养对各种时尚流都能随时予以反向思考的反思型人格。要导向这个高远目标,不妨从现在做起。如果更多的“饭圈都行动起来,那么整个大众艺术圈的风气就可能得到改善。当然,要达成整个饭圈风气的整体转化,其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媒体平台在媒体技术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媒体行为的根本改善,以及媒体管理部门行之有效的治理举措,能引导用户更加专注于欣赏或反复欣赏优秀艺术,形成共同欣赏高质量艺术品的公共艺术氛围。

(王一川《跨越饭圈利益束缚,建构艺术公赏境界》)

材料二:

饭圈文化治理,着力进行针对青少年人群的心理建设和审美教育,以帮助其破解因盲目无理性的沉溺而产生的晕轮效应,在某种意义上更迫切,更重要。

青少年因自身价值观尚未建立完全,常会发生角色混淆与认同危机。为了发泄尚未被认可的个体孤独,他们常会发展出某些自认有足够辨识度的个人爱好,追星正是其一。相对于过去对父母、亲友和师长的依恋,心理学家称其为次级依恋。不过,因为心智不够稳定成熟,这种依恋很容易由浪漫堕入狂热。由于和依恋对象的联系大多不够真实,这造成其与偶像的关系最终只能是扭曲的:一方面,他们把自己的梦想与欲望投射到偶像身上,所谓的爱偶像,其实就是爱自己。另一方面,偶像仰望的过程又常令他们有痴迷失落间杂的双重焦虑,进而自我贬损,自我迷失。以致到最后,所谓的爱偶像都成了恨自己。至于有些人在追星过程中完全放弃了甄别,失去了自我,进而自甘接受资本的传销式洗脑;有的人完全放弃了理性的检束,养成一种极端的情绪,这更是一种终生的伤害。

当下,我国有1.58亿青少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进行粉丝应援早已成为他们新的社交方式与娱乐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同情心包容和理解其群体行为背后特定的情感逻辑,针对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作仔细研究和耐心宣导尤其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引导其走向均衡、平和和理性。要让他们知道,有更要紧和更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与此相关,针对性地向青少年输入符合其个性倾向规律的审美观也非常迫切和重要。审美心理学关注人对美的事物的感知与想象,联通的是人的感觉与知觉。与抽象的概念思维不同,尽管多依赖直觉,但因为植基于特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它可以帮助人掌控审美活动的方向。

席勒说:若要把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我们确信审美教育联通着主体的自由意志,具有涵摄生理、心理等多个维度的多元包容特性,它的功用和意义一点都不亚于意志训练和品格训练,应该为全社会共同提倡和积极践行。

(摘编自汪涌豪《亟待展开的心理建设与审美教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饭圈文化”是大众艺术流行时代的产物,有一定价值,但对其危害性要有清醒认识。
B.当前有很多演员德艺双馨,富有正能量,既演好戏、唱好歌,又为社会公共事务尽力。
C.当我们承认其他“饭圈”的喜爱和选择时,就可能超越“饭圈”的褊狭实现公共利益。
D.追星现象在心理学家看来,是一种“次级依恋”,它发展到极点会出现“狂热”状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粉丝们欣赏偶像时,其关注点不仅要放在偶像的私生活上,也要放在偶像作品的美学价值与社会价值上。
B.当我们把关注点放在偶像所创作的艺术形象美质及其社会公益风采时,偶像的艺术表演水平就得到了提升。
C.“饭圈”风气的整体转化既与粉丝们有关,又与相关媒体平台和媒体管理部门有关,其中前者是决定因素。
D.粉丝们进行粉丝应援是其新的社交方式与娱乐方式,但相比人生来说,这些并不是其最要紧和最有意义的事。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中“针对性地向青少年输入符合其个性倾向规律的审美观非常迫切和重要”观点的一项是(     
A.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健康审美观,是需要并通过审美实践逐步积累并养成的。
B.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精神和当代趣味,给青少年以更多且更有针对性的审美训练。
C.一个民族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影响着这个民族、这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和精神风貌。
D.当下青少年中存在“黑红也是红”这类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的畸形成就观审美观。
2023-04-0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这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首个顶层设计。《规划》提出,重点围绕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方向,推出一批新一代农业生物产品。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积极推进高抗优质玉米、大豆粮食作物,开展优质生猪、白羽肉鸡、奶牛等禽畜和水产品良种攻关及科学饲养。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

此外,《规划》重点围绕生物基材料、新型发醉产品、生物质能等方向,构建生物质循环利用技术体系,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以农业秸秆为例,中国一年通过农业生产要产生近9亿吨的农业秸秆,每年除了各种利用之外,还要剩余2亿吨的农业秸秆,按现在相对比较可靠的转化率来看,这2亿吨的农业秸秆就可以生产4000万吨的生物乙醇,相当于4000万吨汽油。

(摘编自平凡《生物农业保障粮食供应,生物能源推动低碳转型》)

材料二

生物农业是指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改造提升作物品种和农产品性能,维持农业系统良好生产力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包括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以生物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有助于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和质量,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我国保存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在作物耐逆、养分高效利用等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着力提升良种培育、生产加工、推广应用等能力,积极推进高抗优质玉米、大豆粮食作物,开展优质生猪、白羽肉鸡、奶牛等禽畜和水产品良种攻关及科学饲养,推进绿色智慧种养和农业转型升级,能更好保障粮食、肉蛋奶、油料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

发展生物农业,有利于全方位、多途径拓展食物来源,更好落实“大食物观”。一方面,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探索研发“人工合成淀粉”“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实现食品工业迭代升级,能降低传统养殖业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健康化、个性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拥有大量的盐碱、酸化、干旱等边际土地资源,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多学科联合攻关,开展地力恢复提升,筛选培育适宜的农作物新品种,有助于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实现保质量、保多样。

我国是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生物产业门类、体系齐全,具备加快发展生物农业的有利条件。深度挖掘利用生物资源,重视生物农业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一定能推动生物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摘编自储成才《推动生物农业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近日,国际期刊《细胞》在线刊发了这一研究成果。

据介绍,条锈菌是一种活体营养寄生的真菌,须依赖活体小麦才能生存。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的真菌病害,具有易传持流行特性,是小麦头号重大生物灾害,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表示,该项科研成果打破了目前小麦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传统思路,丰富了抗病育种可利用的基因类型,开辟小麦生物育种新途径。

(摘编自龚仕建《科研团队发现小麦条锈病感病基因》)

4.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关乎生物农业,是我国生物经济领域的顶层设计。
B.生物农业是包括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等在内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C.作为全球生物资源最丰富,生物产业体系最齐全的国家,我国具备发展生物农业的条件。
D.我国植物免疫团队发现了小麦条锈病感病基因,该科研成果开辟了小麦生物育种新途径。
6.我国大力发展生物农业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孙鞅

杨刚

西北的高天是欢悦的艳明,像发光的蓝水晶,太阳金闪闪,从远际暗暗镶上水晶边沿,烘起一圈宇宙的晕润,如天的冕旒。

于满殿的肃静中,秦孝公端整的扬起他宽洁的前额坐在宝座上。

消息已经宣布了。大臣们摺眼闪眉毛的期待着,故意闭紧嘴唇,显出自己对于责任的敏感,也提醒自己别在新出现的事物面前丢了身份。有的便起始在心里来研究这新事情的称头,色相,对自己,对人家;当然心里虽十分用力把国事提在前面,那尖头的自己老是由国事的膈肢窝里钻出一只刀子样的眼睛来问:“干这种新事于我有什么份呢?那时要把我搁在哪里去?”胆小的朝臣们却多半是伸头缩颈,东张西看,又朝了殿外阶墀底下望,他们是被没有色泽的好奇心所挥动,如山坡上感受了未来风势的群羊。

宰相甘龙颔下飘着半尺长的白须,披在红袍的前胸上;下巴软软垂在胡子的里面。交着手,挺着胸,站在朝廷班首,在他凝聚的眉毛下面仿佛已堆积了一团保卫国家传统的刀剑。他俨然如一尊记路山石立在那里。

杜挚,他永远摸索算盘的手指在神经质的跳动。鼠子样窜着的眼睛东溜西溜仍然又回它的老目的上面去,他皱纹特多的那窄窄前额上时常闪过像云雾一样的东西。“有什么利呢?有什么好处?”一时他的鼠眼窜上了另一个同伴身上,做出寻找同情的神气。但公子虔却失陪,没有招待。他今天穿上了一对新的挖花膝裤,一对亮灼灼的黑靴子,这时候尽望自己的脚,又时时提动衣服。

雪白圆满的脸上攒聚了一堆焦急,微微泛红,他的头巾穗子轻轻颤摇,厚嘴唇翕动着不耐烦。他穿了新膝裤的腿似乎在嚷:“把我搁在这里干什么?我得跨在马上呀!把我的膝裤老是盖着,不能忍受呵。”

威重的大殿如临盆的产母。

阶墀下面的阳光里,直挺挺走来了那位众人所期待的白衣。警惕的三角眼这时是牢牢踞着不动,像是过度矜持,又像是防敌。

孝公的响亮声音在殿上震动,大臣们全都提提脚跟,伸长了脖子:“群臣大夫,我三年求贤要图改造国家,继续先君穆公的大业。贤士公孙鞅不远千里来到我国。他对于我有所献议,但是依据他的献议,我国其势不得不对于例行的旧法加以改革。这是国家百年大计,诸大夫可尽量发抒意见。公孙鞅也可以坦白说话。现在,公孙鞅,你先陈述你的理由。”

公孙鞅稽首,心里禁不住有一点跳,但他把住了镇定,看着孝公说道:“君主,诸卿大夫,怀疑一种行为,那行为就不会完成;怀疑一件事业,那事业就不会有效果。行径高人一等的,世人原不能谅解他;见解独到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訾议。愚人为既成的环境所蒙蔽,聪明人却在事先就见到了。

创始的功业原不能求一般人赞许,等事成了,一般人自会来享受。讲求最高的德行,就不会与流俗相合,要立大业也不必求人人都同意。”说到这里,他顿一顿,眼光将群臣一扫,加重了语气,高声继续说道:“因此,圣人只要能强国,不必取法旧规!只要可以便利人民,不必墨守成礼。”

“说得好!”这是孝公响亮的赏赞。

宰相甘龙这时可急了。他的白胡子抖抖的,下巴肉也颤颤摇动。他扯起沉重的眼皮,从班次里庞然移出沉重的身体走到孝公面前把双手拱着一举,用元老口腔说:“这话不对,不对!圣人不用变易人民的生活就能够施教化,有智慧的人,”他昂然斥了公孙鞅一眼,“用旧法子照样能治理国家!顺着一般人的习惯来施教,不消费力就可以成功,缘着老法子行事,官吏既弄得惯,人民也不觉得烦扰。还有,还有……”公孙鞅见他摇头结舌,便不客气的截住他:

“甘龙这话是世俗一般之见。常人苟且偷安,学者执于旧闻。这两种人只能奉公守法,作个小官儿罢了,哪里能和他们讲到超于旧规以外的事?三代不用同一礼教,却都王了天下,五霸都作了霸王,也各有各的路径。聪明人作法以适应新情势,愚人却为法律所制。有才能的人改革礼制,无用者才被旧礼制捆着呢。”

杜挚尖着两眼看住公孙鞅,心里着实不服气。以班次以地位,杜挚觉得朝臣的眼锋都在逼他说话。他只好走出班来硬着头皮对公孙鞅讲:“我想,除非有一百种利益,法律总不好改变。除非看到有十重功效,工具是不方便改换的。学古总不会学出罪过,按着旧礼走,是不会出岔儿的哟。” 这位先生是管财政的大家,他的账簿写得清楚极了。他说话的时候手指拨上拨下,仿佛在空中打算盘。

公孙鞅最看不起这种奴性的“现实主义”,他冷冷一笑,面对孝公说:“治理国家的方法不只一种。只要于国有利,不须效法古人。试看汤武作了天王并不是学的古法,而夏殷不曾改变古法反而失了天下!反古有何不对,循礼有什么好处呢?”

“对极了!”孝公不知不觉的脱口嚷了出来。只这一声就如命运已经宣判了一样,全个朝廷都哑默无言。

在不受抵抗的局面之下,公孙鞅受命作了秦国的左庶长,执行变法。

(创作于1939年,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变法为线索,全文采用对话的叙事方式推动情节发展,在张弛有度的叙述中展现了各色人物对变法的态度。
B.宰相甘龙“俨然如一尊记路山石”说明他是秦国的元老,是旧制度忠实的维护者,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C.小说中人物刻画细致,性格活灵活现,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方式,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再现了历史人物形象。
D.作为一篇故事新编,本文既有历史依据,也有根据时代背景做出的现实考量,“悬揣生象”是为了更好地凸显主题。
8.面对变法,大臣们的态度各不相同,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归纳并简要分析。
9.文章的标题是《公孙鞅》,而行文中却用大量笔墨描写众位大臣,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怀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说而许之。陈轸曰:“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发兵而攻秦。三年春,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

十五年,秦华阳伐楚,大破楚师。十六年,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遗楚王书曰:“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睢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王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武关,楚王至则闭关劫之,要以割巫、黔中郡。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因不复许。秦人留之。

十九年,楚怀王发病,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二十二年,秦王遗楚王书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楚王患之,乃复与秦和亲。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论之曰:“夫道,善用之则百里之地可以独立,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
B.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
C.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
D.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亲,古代的一种外交策略,指秦国用远交近攻的结盟策略来瓦解当时六国联盟的做法。
B.君,战国时期爵位的一种,是卿大夫一种新称号,封君制延续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传统。
C.薨,君主时代一般指诸侯或者有爵位的大官去世,也可指高等级妃嫔或者封王的贵族去世。
D.荀卿,指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荀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12.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在攻打齐国之前,运用外交手段,派出张仪等人斡旋游说,破坏了齐楚联合的策略。
B.楚怀王对局势判断不当,不听从臣属的谏言,轻信秦国能够遵守约定,导致后来的失败。
C.楚王最终能和秦国和好,一方面迫于秦国的武力威胁,一方面因为秦国对楚国许以利益。
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荀卿的话,旨在证明作为一国的国君应当善于运用治国之道的观点。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
(2)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楚,愿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