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西省怀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山西 高一 期中 2023-04-15 1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个政权的巩固和发展,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建设,科举制度便是突出的一例。科举制度历经隋唐宋元明清诸朝,推行时间长达1300年之久,其选官功能经久而未衰,是中国古代最有效的选官制度。回顾科举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以下特点。

科举是通过设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因此,从唐代开始就注重制度建设的全面性,以确保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如对考试科目的设置、考生资格的确定、考官的选任、考场的管理、阅卷的程序、主管部门的确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科举制度自创建以来,不断在改进、完善之中。可以说,科举制度的建设在1300年间从未间断,即使在废除科举前,清廷为改革考试科目,还特开经济特科,以破格求才。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中,历代对公平取士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科举制度的发展,也是其本身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唐玄宗时,科举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标志着科举考试机构完全从官员铨选机构中脱离出来,取得相对的独立性,这是科举制度向规范化发展迈进的重要一步。历经宋元,自明代始,科举制度的发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即各级考试的规范化,这也是科举制度成熟的标志。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过各种情况,如朝代更迭的动荡,王朝的对峙,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等,但它始终表现出惊人的适应性,科举制度不但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反而形成诸多适应性的特点,例如,元、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他们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摘编自李世愉、贺晓燕《从制度建设看科举制度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科举功名又称为“出身”或“科名”,是指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特定身份和资格。获此者,可由此走向或走上仕进之路、享受相应待遇。科举功名也就自然成为唐以后历代政权选拔人才特别是凝聚和稳定社会最为得力的工具,且这些功能随着科举功名体系的日趋完备而不断强化。

首先,科举功名的影响和吸引力不断提高。科举功名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科举成为当时社会公认的“至公之典”,其所具备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良民都可报考的开放性,使天下士子都对由此实现自身价值及家族地位的上升充满希望,都持续加强了科举对天下士子的吸引力。其次,科举功名体系的不断变化,既有其内在的必然逻辑,又体现出明显的合理性。其中,科举功名由唐代的“平行多元”发展为宋元的“一体多层”,提高了进士的尊贵度及其“综合素质”的适用性,明清功名层级的显著增多,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进士的选拔质量和更好满足了选官对不同层级人才的需要,而且还为低级功名的士子通过逐级考试不断提高功名层次提供了制度保证,由此大大提升了其活力、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再次,科举功名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不断增强。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故统治者必须处理好落第士子的问题。宋代设立“特奏名进士”,明清举人、监生、生员都成为固定功名,就是统治者不断扩大对落第者优抚政策的结果。

(摘编自郭培贵《科举功名制度的变迁及其政治和社会功能》)

材料三:

隋唐盛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制度创新,科举制度创建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的转变。隋唐科举制相较汉魏察举制,在选举内容、公平和方式等方面都有质的变化。

一是选举内容实现了察举重“德行”向科举考“才能”的变化。察举制的核心是由州郡长官、中正等考察士人的“德行”,“以德取人”,辅之以中央“经学”考试。由于“德行”很难考察,“才能”则可以通过考试定等,有利于公平选才,创建科举制就成了人才选拔的必然选择,科举制分科考举子的“才能”,“以文取士”,兼及“时舆”即社会评价。“舍德行而趋文艺”,反映了唐代科举考试、吏部铨选的突出特点。二是逐步建立了考试“至公”的取人制度。唐代进士科三百年取士基本做到了“喻之明镜,喻之平衡,未尝不以至公为之主”。唐代科举制开创的考试“至公”原则,成为后世科举考试追求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了出身决定命运的社会痼疾。三是科举考试科目多样,以选拔各类人才。唐代科举科目多样,大致可分为文举、武举两大类。文举又可分为常举、制举和吏部科目选,有近三百个科目,还有献书、献策授官等取人之法。

科举制的创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制度创新,使得唐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获得发展,显示了制度创新、选贤用能的重要性,从而奠定了中国后世选官制度和文化传统,其中的经验与智慧具有重要历史启示意义。

(摘编自金滢坤《科举制度创建对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元、清等少数民族定鼎中原后,在科举制度的建设上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这表现了科举制度的适应性。
B.科举的客观公正性和所有男性公民都可以报考的开放性等,持续加强了其对天下士子的吸引力。
C.科举功名具有凝聚社会、巩固统治的功能,历代统治者都设法使所有落第士子都拥有固定功名。
D.汉魏时期形成并长期使用的察举制,由州郡长官等考察士人“德行”,“以德取人”不看才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将科举的主管部门由吏部改为礼部,使科举考试机构完全脱离官员铨选机构,这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成熟。
B.明清的功名层级可以通过考试由低向高流动且制度化,体现出科举功名体系内在的必然逻辑和明显的合理性。
C.唐代科举制开创的考试“至公”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出身决定命运的社会痼疾,但于今而言缺少现实意义。
D.历史上,李白、杜甫等人都不是进士出身,但凭进献颂、赋而获得授官,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建设对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及其历经千余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
B.材料二重点阐述了科举功名的内涵,同时通过列举事例分析了科举功名的功能日趋完备和不断强化的具体表现。
C.材料三认为科举制度的创建直接推动了贵族官僚政治向文官政治转变,较之于察举制,科举制在选举内容等方面有质的变化。
D.材料一提纲挈领,总说科举制度建设的历史意义,材料二、材料三进而阐述其功能和影响,三则材料呈现层进式结构。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建设的特点。
5.孙中山认为:“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的考试《科举》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则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请结合材料内容及你对科举制度的理解,简要说明孙中山和李光耀评价科举制度的出发点和影响。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粮行随行的只有一个账房和一个伙计。朱启人说:粮队所经的地方民风强悍……杨三说:如若失镖,我杨三赔偿。朱启人说:这就好,这就好!

第二天一早出发时,杨三骑马在前面开路,挎一口单刀。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一路无事,渐渐地进入湘西。

这一天傍晚,他们在一家车马大店安歇下来。阳光金红金红的。远处,青山如黛。

天色暗了下来,他点燃桌上的桐油灯,摆开棋盘,忽听见隔壁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寂寞感油然而生。要是有个人下下棋,多好,他忍不住走出门,来到隔壁房间的门前。房门敞开着,果然是一个穿长衫的很文弱的中年人在自己跟自己下棋,神情十分专注。杨三咳了一声,那人抬起头来,问:先生找人?杨三在光影中看到的是一张白净的脸,双目有神,便说:冒昧冒昧,我就住在隔壁,听见有棋子的声音,便过来看看。

先生定是好棋之人,旅途相逢,何不来一局?

杨三飞快地扫了一眼房间,说:正好来请教。我叫杨三,是湘潭吉成镖局的,押镖路过这里。那人说:镖局?啊,我听说过,我是个教书匠,叫沙风里,回贵州老家去的。长夜漫漫,在这里摆棋消磨时间哩。

于是,他们坐下来,一边聊天一边下棋。

沙先生回老家省亲?

是的。今年家乡年景很坏。很多田地因久旱无雨,颗粒不收,而粮价飞涨,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些地方竟出现食人肉的惨景。”

老百姓怎么活啊!杨三叹息道。

沙风里说:“政府虽有赈灾粮,贪官层层克扣,老百姓只有望天叫冤。”

杨三说:老百姓走投无路,往往冒险!

沙风里说:先生所押何镖?

大米。

“这大米老百姓如何买得起,简直是粒粒珠玑,享用的只是富豪阔佬,唉。”

一直聊到鸡叫三遍,杨三才恋恋不舍揖别回房。

第二天出发时,沙风里也雇了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和杨三并排而行。

粮行的账房曾暗地里告诫杨三,别让生人同行,以免出事。杨三一笑曰:他一介书生,防他做什么?

一连六七日,沙风里和杨三同吃同住,聊天,下棋,竟如兄弟一般。

车马队进入了贵州境内。沙风里明日将走另一条路,要与杨三分手了。夜里,沙风里用漂亮的行书写下一首七绝赠予杨三:横刀江海世人知,几日纹枰并酒厄,最忆镖师情言重,可怜野老倒悬时。

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东方破晓,然后沙风里拱手揖别杨三,跨马飘然而去。杨三望着渐小渐杳的影子,很是惆怅。

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逃荒的人一拨一拨在眼前经过。

这天午后,行至一个荒僻处,忽然尘土飞扬,从一个山谷中窜出一彪人马。领头的是个连鬓胡大汉,双手握一把单刀,他高喊道:杨镖头,请留下粮车!

杨三说:朋友,我也是受人之托,护镖为生,请借一条路,以后再重重致谢。

连鬓胡说:我们之所以劫粮,实不为已,请留下粮车,可以活一方百姓的性命。

杨三说:如果是我的粮食,你尽管取去。只是镖行有规矩,主动丢镖,罪同叛逆,杨三不愿坏一世英名。

连鬓胡说:杨镖头,那就失敬了。说毕,舞着单刀劈了过来,杨三用单刀撩开。三五回合后,又有几人围将上来,或枪或锤或剑,真正是蹄声如鼓,寒光如瀑。这几个人一边围着杨三,一边策马往后退;杨三既无法脱身,又不忍用绝招伤他人性命,故一时难以取胜。

在一个山的拐弯处,突然听见有人高喊:众弟兄且停手。随着喊声,一马飞来,跨在马上的竟是沙风里!他依旧是长衫,布鞋,两手空空。

杨三一愣,突然愤怒起来:想不到是你,你原来是绿林中人!

沙风里笑着说:不,我以前真是个教书匠。

你跟着我,就是为了这些粮食?

正是。杨先生,这一方百姓已饿死不少了,就等它救命。

杨三冷笑一声:我不相信!你们得了粮食,又去卖高价!我不相信!再说我从未失过镖,岂能毁声誉于一旦?

沙风里正色道:你若让出粮车,可救百姓于不死,是大恩大德,怎么只想着自己的声誉?

杨三握刀的手颤了一下。

杨先生如果不相信我,我可以舍此性命,以彰心迹。说完,从怀中抽出匕首。

慢!杨三大喊一声。

沙风里说:“杨先生留下粮车,如不好回去复命,请留下来,和我们一起救济百姓。”

不。不是不敢,是不能。

……

残阳如血。

吉成镖局归了朱启人,但他好些日子展不开眉头,常自语:杨镖头这样好的武艺,怎么会‘失镖’呢?几万斤雪白雪白的大米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房里有棋子落桌的脆响”“房门敞开着”等细节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沙风里精于设计、善于谋划的形象特点。
B.“不是不敢,是不能”体现了杨三的矛盾心理,根据结尾推测,杨三最后还是把粮食留给了百姓。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讲述了杨三接镖、护镖、失镖的故事,并用沙风里这一形象反衬杨三的江湖侠义精神。
D.小说采用人物对话的形式,使叙事节奏紧凑,突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7.关于文中几处环境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风扬起的尘雾中,镖旗在第一辆马车上自矜而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杨三护镖出行的壮观场面及其自信的性格。
B.“阳光灿烂。远处,青山如黛。”以比喻的修辞描写“阳光”“青山”,烘托杨三暂时放松的心情,为后文二人下棋营造氛围。
C.“一进入贵州境内,到处凄凄惨惨,村墟不见炊烟,路边横着饿殍……”写出了贵州灾民的惨状,与上文沙风里所谈家乡年景的情节相呼应。
D.“残阳如血。”表面上写了夕阳西下,映衬出的晚霞犹如血色鲜红,实际上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突出了人物的英雄形象。
8.“伏笔”是小说重要的技巧之一。本篇小说中,杨三“失镖”,多处设有伏笔,试找出其中三处加以分析。
9.聂鑫森的小说通过描写凡人琐事来体现出悲悯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苏轼以吟诗有讥讪,言事官幸疏狎上。朝廷下御史台差官追取。是时李定为中书丞,对人太息,以为人才难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加意。于是太常博士皇甫僎被遣以往,僎携一子二台卒倍道疾驰,驸马都尉王诜与子瞻游厚,密遣人报苏辙。辙时为南京幕官,乃亟走介往湖州报轼。而僎行如飞不可及。至润州,适以子病求医留半日,故所遣人得先之。僎至之日,轼在告,祖无颇州事。僎径入州,具靴袍,秉笏立庭下。二台卒夹侍,白衣青巾,顾盼狞恶。人心汹汹不可测。轼恐不敢出,乃谋之无颇。无颇云:“事至于此,无可奈何,须出见之。”轼议所以服,自以为得罪,不可以朝服。无颇云:“未知罪名,当以朝服见也。”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献曰:“轼自来恼朝廷多,今日始是赐死。死国不辞,乞归与家人诀别。”僎始肯言曰:“不至如此。”无颇乃前曰:“太傅必有被受文字。”僎问谁何,无颇曰:“无颇是权州。”僎乃以台牒授之。及开视之,只是寻常追摄行遣耳,僎促轼行,二狱卒就直之,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此事无颇目击也。

(选自《孔氏谈苑》)

文段二;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运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选自《东坡志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
B.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
C.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
D.轼亦具靴袍/秉笏立庭下/无颇与职官/皆小帻列轼后/二卒怀台牒柱其衣/若匕首然/僎又久之不语/人心益疑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无颇权州事”与“权,然后知轻重”(《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权”字含义相同。
B.廨,官署,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在汉代,常称都廨、公廨。
C.殛,从“歹”,本义是杀死、诛杀。文中是触犯、冒渎的意思。
D.东封,汉武帝曾东至泰山行封禅事。后“东封”指帝王行封禅事,昭告天下太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一用绘声绘色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时的情景,反映了封建官场的冷酷和残忍。
B.两篇文段记述苏轼的表现大相径庭。文段一中他显得举措迂拙,书生气十足。文段二临别他仍能作诗宽慰妻子,表现其从容大度。
C.文中祖无颇表现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在气势汹汹的皇甫僎面前他大胆地索要公文,不卑不亢回答问题,显示了他非凡的胆识。
D.文段一文末写道“即时出城登舟,郡人送者雨泣”,既形象地表明了百姓们对苏轼的爱戴,也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立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李定为中书丞,对人太息,以为人才难得,求一可使逮轼者,少有加意。
(2)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
14.文中是如何表现皇甫僎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样子的?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出居庸关

朱彝尊

居庸关上子规啼,

饮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飞千嶂外,

榆林只隔数峰西。


【注】①朱彝尊:清初浙江嘉兴人,一生热衷于探访名胜古迹。②子规:即杜鹃鸟,叫声凄凉。③榆林:著名古塞,距居庸关七百多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要出居庸关远游塞北,他伫立雄关之上,听到子规凄凉的啼鸣,不由得触动内心深处的一缕愁绪。
B.次句写诗人在山泉边给马饮水时所见夕阳西下的情景,“低”字透露出视野受阻无法纵目远望的遗憾。
C.第三句写塞外的雨雪之景,在重峦叠嶂之外,雨雪横扫天际,气势磅礴,展现出塞外寥廓壮美的景象。
D.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放眼关外,从苍茫落日到千嶂雨雪,远及榆林古塞,虽句句写景,却是景中含情。
16.这首诗前后感情有较大的变化,试分析第四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