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一中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三 一模 2023-04-18 1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下,西方审美范式在全球范围依然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在此现实状况下,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国内教育界、艺术界、美学界深醒。传统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审美最集中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

传统中国画强调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将习画的过程融入对人修身,立德、养慧的过程中,人们学习艺术,先要观赏、游历自然景物,学习古人的经史子集,对古人的智慧虚心涵泳,体会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的境界,体悟万物皆备于我的内涵,然后再描绘自然,抒发性情。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提高个人审美和陶冶道德情操是一体的。

传统中国画家深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秉持孔孟之道,集学识修养与浩然正气于一身。在此基础上,他们从事绘画创作,寄情于画笔,无不是托物言志的一种表露,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表达形式不同,但表述的内容和情趣则是一致的,通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挖掘,他们笔下逐步形成了一类重要绘画体裁,即通过描绘梅、兰、竹、菊、松等具有君子人格的物,来表达自身的高洁情操,以自然对象之美来比喻君子之德,如梅的高洁,兰的清幽,竹的坚韧,菊的风骨,无不代表着君子高尚的品格,于是绘画的过程,便成了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的生命的过程,同时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传统中国画中所蕴含的这些美好寄寓,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

传统中国画讲求画外之功、弦外之音,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功夫在诗外,追求余韵,是一致的,中国画家不是训练成的,而是养成的。中国历代许多绘画大家自小就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筑牢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基,进入人生的中晚年后绘画始有成就,如明代开创传统大写意花鸟画风的徐渭,一生读诗书,曾八次参加乡试,50岁后专注绘画领域;清代画僧朱耷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子孙,从小接受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近代海上画派代表画家吴昌硕,10岁操刀制印,22岁考中秀才,又拜名儒学习辞章,其曾自言“50始学画;家喻户晓的近代画家齐白石,57衰年变法方获成功。

由此可见,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年不断的研习与厚积,是造就传统中国画艺术巨匠的必由之路。中华美育的未来也必然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脉中,是传统的精华与时代的精神相结合淬炼的产物。

当下,有些人认为,文艺工作者的艺品和人品是两分的,创作出所谓好的文艺作品,未必人品也是好的,这与传统中国画倡导欲学作画先学做人的理念判然两途。传统中国画家的培养过程,恰好诠释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对人格的塑造,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时代命题前,我们应该给予传统中国画教育以足够的重视,使其在新时代中华美育体系发展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冯朝辉《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中国画集中典型地表现了中国传统审美,将习画与对人的修身、立德、养慧两个过程融为一体。
B.由于受中国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传统中国画家秉持孔孟之道,在绘画创作时也以笔寄情,托物言志。
C.画家的画与文人的文、诗人的诗,三者所表述的内容和情趣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它们的表达形式。
D.造就传统中国画家并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但必须长期研习与厚积传统文化以形成深厚的文化根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现实状况提倡“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强调传统中国画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传统中国画为何理应成为“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主力军。
C.文章以徐渭、朱聋、吴昌硕等人为例,旨在论证传统中国画家须到中晚年方有成就。
D.文章结尾批评当下有些人的错误观点,强调重视传统中国画教育,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传统中国画先要观赏、游历大自然,提高个人审美;再学习古人的典籍与智慧,陶冶道德情操。
B.传统中国画家往往借美好的自然对象来比喻君子之德,其绘画的过程也是君子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
C.传统中国画中所蕴含的正是中华美育精神的主体内涵,努力培育传统中国画家利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D.传统中国画提倡“欲学作画先学做人”,人品高则艺品高,人品不好的画家注定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等编写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2020年饥饿人数至少新增约8300万,甚至可能新增1.32亿。

对于中国而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安全有底气,但并不代表可以肆意浪费。“舌尖上的浪费”,不但是对粮食资源的消耗,也给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消费互相攀比,公款消费铺张浪费,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等问题比比皆是,“光盘行动”的推行仍然任重道远。

制止餐饮浪费,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危机意识,在全社会推广崇尚节俭的良好风气。另一方面也要出台减少食物浪费等相关法律规定,积极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坚决制止公款消费中的浪费行为,持续推进“光盘行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更要居安思危,对粮食安全始终保持危机意识。中国粮食安全有底气,也容不得任何“舌尖上的浪费”。

(摘编自《中国粮食安全有底气也容不得“舌尖上的浪费”》)

材料二:

我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已经实现“十六连丰”,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突出,粮食增产面临的水土资源、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粮食稳产增产难度日益增大,粮食将长期处于紧平衡。

我国粮食产后浪费严重。除了餐饮环节的浪费外,在储粮环节,有些地方农户因为储粮方法落后造成的损失高达8%;在流通环节,粮食物流企业仓储、物流、装卸、搬运等设施落后,粮食拋撒损失严重;在加工环节,粮食企业过度追求精加工,造成粮食加工成品率低。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仅农户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当下,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全民与社会协调推进的节粮减损新机制,努力形成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科学健康的粮食流通方式和消费模式。

(摘编自刘慧《弘扬节俭美德杜绝粮食浪费》)

材料三:

“菜篮子”“米袋子”是百姓关注的话题。特别是今年,洪涝灾害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高度关注。

“南方地区洪涝灾害对早稻单产产生了影响,不过今年早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目前总的判断早稻有可能丰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增长0.9%,为全年粮食增产奠定基础。

从整个粮食生产看,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目前看,60%秋粮在北方地区,受洪涝影响相对较小。付凌晖表示,近几年农业投入加大,国内抗灾减灾能力增强,全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有条件、有基础。

(摘编自《经济稳定恢复,向好态势持续》)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国粮食生产丰收,但我们对待粮食安全始终要有危机意识,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同时也要重视粮食的节约问题。
B.我国的粮食增产不仅受人口众多而土地资源有限的突出矛盾限制,还要承受来自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C.粮食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追求精加工的行为致使粮食加工成品率低,造成粮食的大量浪费,需要认真思考改进的方法。
D.今年的洪涝灾害不仅引起了社会对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百姓开始对“菜篮子”“米袋子”等民生问题加以关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新版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2020年饥饿人数可能新增1.32亿,这意味着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情况不乐观。
B.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们应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因为那会消耗粮食资源,给环境保护、垃圾处理等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C.由于饮食浪费互相攀比,公款消费铺张浪费,为了面子或排场大量点菜,进而造成人为浪费等问题难以避免,“光盘行动”收效甚微。
D.洪涝灾害对我国秋粮丰收的影响较小,这是因为六成的秋粮生产区在北方,并且国内抗灾减灾能力的增强保障了全年粮食生产的稳定。
6.我国要做好粮食安全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十三推磨(节选)

陈忠实

李十三和他的夫人运动在磨道上。两块足有一尺多厚的圆形石质磨盘,合丝卡缝地叠摞在一起,上扇有一个小孩拳头大小的孔眼,倒在上扇的麦粒,通过这只孔眼溜下去,在转动着的上扇和固定着的下扇之间反复压磨,再从磨口里流出来。上扇磨石半腰上捆绑一根结实的粗木杠子,通常是用牲口套绳和它连接起来,有骡马的富户套骡马拽磨,速度是最快的了;一般农户就用自养的犍牛或母牛拽磨,也很悠闲;穷到连一条狗都养不起的人家,就只好发动全家大小上套,不是拽而是推着磨盘转动了。人说“拽犁推磨打土坯”是乡村农活里头三道最硬茬的活儿,通常都是那些膀宽腰圆的汉子才敢下手的,再就是那些穷得养不起牲口也请不起帮手的人,才自己出手硬撑死扛。年届六十二岁的李十三,现在把木杠抱在怀里,双臂从木杠下边倒钩上来反抓住木杠,那木杠就横在他的胸腹交界的地方,身体自然前倾,双腿自然后蹬,这样才能使上力鼓上劲,把几百斤重的磨盘推动起来旋转起来。他的位置在磨杠的梢头一端,俗称外套,是最鼓得上力的位置,如果用双套牲口拽磨,这位置通常是套犍牛或二马子的。他的夫人贴着磨道的内套位置,把磨杠也是横夯在胸腹交界处,只是推磨的胳膊使力的架势略有差异,她的右手从磨杠上边弯过去,把木杠搂到怀里,左手时不时拨拉一下磨扇顶上的麦子,等得磨缝里研磨溜出的细碎的麦子在磨盘上成堆的时候,她就用小木簸箕揽了。离开磨道,走到箩柜跟前,揭开木盖,把磨碎的麦子倒入箩柜里的金丝箩子,再盖上木盖,然后扳动摇把儿,箩子就在箩柜里咣当咣当响起来,这是磨面这种农活的象征性声响。

“你也歇一下下儿。”

李十三听见夫人关爱的声音,瞅一眼摇着拐把的夫人的脸,那瘦削的肩膀摆动着。他抬起一只胳膊用袖头抹一抹额上脸上的汗水,不仅没有停歇下来,反倒哼唱起来了:“娘……的……儿——”一句戏词没唱完,似乎气都堵得拔不出来,便哑了声,喘着气,一个人推着磨扇缓缓地转动,又禁不住自嘲起来:“老婆子哎!你说我本该是当县官的材料,咋的就落脚到磨道里当牛做马使唤?还算不上个快马,连个蔫牛也不抵……哎!怕是祖上先人把香插错了香炉……”

“命……”夫人停住摇把,从箩柜里取出箩子,把箩过的碎麦皮倒进斗里,几步走过来,又回到磨道里她的套路上,习惯性地抱住磨杠推起来,又重复一遍,“命。”

李十三似接似拒的口吻,沉吟一声:“命……”

李十三推着石磨。要把一斗麦子的面粉磨光箩尽,不知要转几百上千个圈圈,称得“路漫漫其修远兮”了。他的求官之路,类如这磨道。他十九岁考中秀才,令家人喜不自禁,也令乡邻羡慕;二十年后的三十九岁省试里考中举人,虽说费时长了点儿,却在陕西全省排在前二十名,离北京的距离却近了;再苦读十三年后到五十二岁上,他拉着骡子驮着干粮满腹经纶进北京会试去了。此时嘉庆刚主政四年,由纪昀任主考官,录取完规定的正编名额后,又拟录了六十四名作为候补备用的人。李十三的名字在这个候补名单里。按嘉庆的考制,拟录的人按县级官制待遇,却不发饷银,只是虚名罢了。等得牛年马月有了县官空缺,点到你的名字上,就可以走马上任做实质性的县官领取县级官饷了。李十三深知这其中的空间很大很深,猫腻狗骚都使得上却看不见。恰是在对这个“拟录”等待的深度畏惧发生的时候,失望同时并生了,做官的欲望就在那一刻断灭。是他的性情使他发生了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凭学识凭本事争不到手的光宗耀祖的官衔,拿银子换来就等于给祖坟上泼了狗尿。

他依着渭河北部高原民间流行的小戏碗碗腔的种种板路曲谱,写起戏本来了。第一本名叫《春秋配》,交给田舍娃的皮影班社,得了田舍娃的好嗓子,也得了他双手绝巧的“耍杆子”的技艺,这个戏一炮打响,演遍了渭北的大村小庄……他现在迷在写戏的巨大兴趣之中,已有八本大戏两本小戏供那些皮影班社轮番演出……现在,他和夫人合抱一根木杠,在磨道里转圈圈,把田舍娃昨日晌午送来的麦子磨成白面,就不再操心锅里没面煮的事了……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5段中,李十三重复了一遍夫人的话“命……”,暗指他内心一直有当官的念头,写戏本是不得已而为之。
B.年届六十二岁的李十三,推磨时依然哼唱着戏词,作者以这种强烈反差的笔触表现出李十三对民间艺术的痴迷。
C.李十三虽然有很多作品走红,但生活依然拮据,唯一得到的物质实惠就是田舍娃送来的麦子。
D.本文沉郁、慷慨、简劲传神地刻画了中国民间的风骨与正义。
8.小说的主人公李十三是一位写戏本的民间艺人,但作者在文中并未详写他是如何编写戏本、却将大量笔墨运用在“推磨”的细节描写上,这样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
9.经证实,李十三原型生于一七四八年,是陕西地方戏剧碗碗腔剧本的第一位剧作家。作者将李十三的故事写成小说,有何现实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虞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人。喜少立操行,博学好古。诸葛恢临郡,屈为功曹。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上疏荐喜。怀帝即位,公车征拜博士,不就。喜邑人贺循为司空,先达贵显,每诣喜,信宿忘归,自云不能测也。

太宁中,与临海任旭俱以博士征,不就。复下诏曰:“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临海任旭、会稽虞喜并洁静其操,岁寒不移,研精坟典,居今行古,志操足以励俗,博学足以明道,前虽不至,其更以博士征之。”喜辞疾不赴。咸和末,诏公卿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太常华恒举喜为贤良。会国有军事,不行。咸康初,内史何充上疏曰:“臣闻二八举而四门穆,十乱用而天下安,徽猷克阐,有自来矣。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伏见前贤良虞喜天挺贞素,高尚邈世,束脩立德,皓首不倦,加以傍综广深,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处静味道无风尘之志,高枕柴门,怡然自足。宜使蒲轮纡衡,以旌殊操,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疏奏,诏曰:“寻阳翟汤、会稽虞喜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耽学高尚,操拟古人。往虽征命而不降屈,岂素丝难染而搜引礼简乎!政道须贤,宜纳诸廊庙,其并以散骑常侍征之。”又不起。

永和初,有司奏称十月殷祭,京兆府君当迁祧室,征西、豫章、颍川三府君初毁主,内外博议不能决。时喜在会稽,朝廷遣就喜谘访焉。其见重如此。

喜专心经传,兼览谶纬,乃著《安天论》以难浑、盖,又释《毛诗略》,注《孝经》,为《志林》三十篇。凡所注述数十万言,行于世。年七十六卒,无子。

(节选自《晋书虞喜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
B.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
C.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
D.夫兴化致政/莫尚乎崇道/教明退素也/丧乱以来儒雅/陵夷每览子衿之诗/未尝不慨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左,古人在地理上以南为左,江左也叫江南;以西为右,所以江西可以称江右。
B.坟典,即三坟、五典的并称。后转为古代典籍的通称,其中《三坟》指伏羲八卦、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等三部书。
C.十乱,出自“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原指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定叛乱的大臣,后泛指辅佐帝王的有才能的人。
D.《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国君用孝治理国家,臣民以孝立身理家。传说是孔子所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喜年少时就树立德行,博览群书,为人称道。同乡贺循说他高深莫测,太常华恒举荐他为贤良,内史何充也称赞他天资卓越。
B.虞喜贞纯朴实,治学勤勉。他约束自己的行为,树立德行,直至年老也不厌倦,他的勤奋也没有人比得上,可以与古代贤人媲美。
C.虞喜操守高洁,嫉恶如仇。东晋的历任皇帝都曾要征召他委以重任,他都没有赴任,就是因为他对当时晋朝的黑暗统治不满。
D.虞喜专心钻研经传,著书立说。他撰写《安天论》《志林》,又解释了《毛诗略》和《孝经》,著述共有数十万字,流行于当世。
13.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葛恢临郡,屈为功曹。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
(2)宜使蒲轮纡衡,以旌殊操,一则翼赞大化,二则敦励薄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