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高二上期末(统考)-四省联考考区-信息类文本阅读(多文本)
全国 高二 专题练习 2023-05-28 1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世界文学视野中,中国的网络文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类型文学传播创新样式。网络文学以青春的姿态奋发向上,展现出成长的蓬勃。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2亿。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文学网站驻站作者数量多达百万以上,且逐年增长。作品总数已超过2000万部。

在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网络文学创作类型不断细分,创造性发展,持续性改进,用以满足更多读者的多元化需求。网络创作从最先的幻想为主,走向更多分类,目前分类有200余种。在众多的分类当中,孕育了巨大的创造力,成为网络文学旺盛生命力的重要表征。

从网络文学内容生成的发展轨迹看,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更加注重提升创作品质。现实题材创作得到更多重视,更多作者加入现实题材创作中。在理论评论的持续发力下,幻想类、历史类作者在创作中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管网络文学作者素质有高有低,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然而随着政府部门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相关文学团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引领作用,网络文学逐渐向主流化、经典化迈进,并以其广泛的传播,提升了大众阅读指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网络文学自生成起,自发、自觉地探索,形成了市场化、商业化发展模式。众多文学网站的兴起,汇聚为网络文学行业,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蔚然成风,以欧美、“一带一路”国家为代表的落地传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网络文学从生成之日起,天然具有海外传播的因子。早在2001年,起点中文网的前身“中国玄幻文学协会”开启了中国网络小说海外传播之旅。经过漫长的十几年的探索发展,新时代伊始,国家对“文化走出去”项目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网络文学乘新时代的春风,开启了海外传播的新征程。

(摘编自肖惊鸿《网络文学:丰富世界网络文学创造》)

材料二:

“文章”一词在魏晋以前就大量使用,但内涵复杂,直到司马迁的《史记》才首次在文章学意义上使用“文章”一词。魏晋以后,人们更是广泛地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章”一词了。如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有“文章”专论。据陈书良统计,作为文章学的集大成论著,刘勰的《文心雕龙》共享“文章”一词26处,除了几处表示“典章制度”“德行”意思外,大多表示“文辞、作品的泛称”“文采、声律”,这是在文章学意义上广泛使用“文章”一词了。

文章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探讨如何写好文章,所以讲文章艺术是文章学的根本要义。魏晋南北朝文论追求文章艺术,辞采要求漂亮。刘勰《文心雕龙》着书的出发点即探究“为文之用心”(《文心雕龙·序志篇》),即如何写好文章,所以对文章艺术非常重视。刘勰专门设有“丽辞篇”,主张“丽句与深采并流”(《文心雕龙·丽辞篇》),当然这主要是对骈体文的要求。对于其他各式文体,刘勰也强调文采。刘勰又设“章句篇”“练字篇”“附会篇”,专门探讨文章的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等方面的技巧问题。可以说,重视文章艺术是魏晋南北朝文坛的普遍风气。

一门学问如果仅仅是散发式的片言只语,那还是处于不自觉的萌芽阶段,只有上升到自成体系的理论层面,才标志着这门学问真正成立。在魏晋以前,《史记》《汉书》等也有不少地方谈及文章,但只是零散的片言只语,不成体系。曹魏以后,出现了专门的文章学论述。曹丕的《典论·论文》可以说是中国文章学史上第一篇专论。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任防的《文章缘起》是专门的文章文体学论著。这些专论虽然篇幅不多,但从其所涉内容来看,俨然是中国文章学的专门论著。至于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体大思精”的文章学巨著,其内容包含文章本体论、文章文体论、文章创作论、文章批评论。哪怕以今天的学术体系标准来衡量,《文心雕龙》也是当之无愧的体系完整严密的文章学理论著作。

一门学问的成立,还要看它对当时和后世有没有影响。如果只是曾经出现过,随后销声匿迹,只是昙花一现,那这门学问并没有“立”起来。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文章学理论,对当时和后世文章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唐宋文章(包括骈体文和散文)的兴盛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文章学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分不开。理论上,比如唐宋古文运动讲文道关系,从“文以明道”到“文以载道”,再到“作文害道”,这实际是《文心雕龙》“道术之辨”的延续。清代袁枚说:“唐以前,未有不熟精《文选》理者,不独杜少陵也。韩、柳两家文字,其浓厚处,俱从此出。”(《随园诗话》卷七)刘熙载:“韩文起八代之衰,实集八代之成。”(《艺概·文概》)许涟说:“三唐奥窔,未有不胎息六朝者。”(《六朝文挈原序》)上面三人的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唐代文章成就之所以如此之高,离不开魏晋南北朝文章学的滋养。

(摘编自吴中胜《〈文心雕龙>是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标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网络文学拥有巨大的创造力和潜力,不管是从作者数量还是从作品数量上看,网络文学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B.中国的网络文学虽然开辟了类型文学传播创新样式,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作者的素质、作品的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
C.“文章”一词最早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但最初并没有文章学上的意义,就连《文心雕龙》中也依然有“典章制度”等意思。
D.挚虞的《文章流别论》、任昉的《文章缘起》的虽篇幅不多,但从其涉及的内容看,可以算是中国文章学的专门论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部门网络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比如能对其加以管理和引导,还可以进行有关项目扶持。
B.网络文学的发展模式一开始就具有市场化、商业化的特点;网络文学的发展是以文学网站为基础的。
C.文章应当讲求艺术这一观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非常受重视,而且在当时是普遍风气。
D.《文心雕龙》体系完整严密,对当时和后世的文章创作影响深远,是文章学成立的标志。
3.下列选项中的“文章”,不属于文章学意义上的“文章”的一项是(     
A.青黄杂糅,文章烂兮。(《楚辞·九章·橘颂》)
B.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
C.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
D.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
4.请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内容给文章学下定义。
5.网络文学如何才能成为“一门学问”?请结合材料内容阐述你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国故城小城西门的外建筑基址群,近日正式被确认为稷下学宫遗址。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东周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盛景就是以齐国稷下学宫为中心。

关于稷下学宫的位置,多部历史文献都指向齐故城西门外,不过没有言明究竟是在齐故城大城西门外还是小城西门外。另有说法认为,稷下学宫在小城南门外,或稷山之下。但中国历史上所办官学,都附属于政治中心,往往处于国家中枢的西侧,因此稷下学宫不会建在荒郊的稷山下,只会处于齐故城附近。而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除了齐故城小城西门外这处建筑基址群,其余文献言及的地方,均已排除。

考古发现,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紧贴小城而筑,小城城壕直接把其圈护在内,可见两者是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如图所示)田氏代齐后,把宫城从大城内迁到小城,同时决定兴建稷下学宫。如此,既把官学置于肘腋之处,便于利用和控制;也将之与中枢相隔,内外判然有别。从这样的设置中可以看到,田氏代齐迁都与建设稷下学宫并举,争霸天下的雄心昭然若揭。

(摘编自蒋肖斌《稷下学宫遗址确认,那是中国最早的大学》)

材料二:

为什么是在稷下学宫发生了百家争鸣?除了稷下学宫为学者们提供了优厚的待遇,还和当时的历史条件、学术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

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其标志就是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道家、儒家和墨家。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是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以百家争鸣为主要标志。

这两个阶段是前后衔接的,没有中断过。如果更加具体、细致地考察,就会发现学术思想在先秦时期并非匀速发展,而是越到后期发展越快。在前一阶段,学派数目还不多,主要是儒、道、墨三家,而且都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彼此之间交流较少。到了第二个阶段,百家争鸣才真正展开,并迅速达到了高潮。

前一阶段学术思想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交流条件。首先是交通不便,列国之间都是山川阻隔,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即便坐车也要很久才能到另外一个国家。更重要的是,学者们分散而居,彼此隔绝。学术思想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各种思想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促进。战国中期以前,一直缺少一个固定的场所,以便学术思想的交流、争辩。齐桓公田午创立稷下学宫,使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个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学者们交流,一百多年间容纳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因此,进入稷下学宫时期,严格意义的百家争鸣才真正开始,可以说,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主要就是在稷下学宫中进行的。

(摘编自朱子钰等《没有稷下学宫,就没有百家争鸣》)

材料三:

稷下学宫历经150余年,与古希腊的雅典学园几乎同时出现,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高等大学堂之一,在中华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稷下学宫所处的时代背景广阔而复杂,发展历程艰难曲折,所涉史实多、容量大,取舍难度也非常大,此前缺少地下文物和文献资料的支撑。将这一重要的历史题材制作成一部高品质的纪录片,十分考验创作者。

《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以5集的体量探寻稷下之学,通过多种视听语言较好实现了古今对话,展现出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创作者将思想的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纪录片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将两千多年前稷下学宫的漫长历史与丰富内涵展示出来,让人们在真实、具体、美好的体验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该片以稷下学宫发展史及影响轨迹为主线并贯穿始终,重大事件标注公元纪年,以增强历史感和清晰度。时间上,由战国时期延展到汉武帝时期;空间上,由齐都临淄而至秦汉都城,真实展现了稷下学宫如文化大树一般的巍峨雄姿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同时,围绕重点人物讲故事,通过具体鲜活的历史人物故事,最大限度展示历史场景,还原稷下之学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内涵,以人物之间的师承关系和相互影响来串接史实、丰富主线,使所有人物和故事紧紧围绕稷下学宫展开,鲜活生动、引人入胜。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也是该片的追求。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贯穿在重要历史节点和历史人物命运的转折处,观众可跟随专家的讲述,加深对稷下学宫历史及其深层次文化肌理的认知。该片还以点睛之笔,将一些与稷下学宫相关的成语典故,如一鸣惊人”“门庭若市”“孙庞斗智”“滥竽充数等,融入故事中,既突显主题,又增强了可看性。这些精心的构思和丰富的呈现穿插交织,较好地实现了历史题材的创造性转化,让观众获得酣畅淋漓的视听感受。

(摘编自王志民《用影像展现稷下学宫的历史内涵》)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田氏代齐后,将稷下学宫内迁至小城肘腋处,这种做法便于田氏加强对官学的利用和管控。
B.先秦学术思想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在战国中后期以百家争鸣为标志达到高潮。
C.稷下学宫的创立改变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为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D.稷下学宫中学者们的争鸣方式,与《人应当坚持正义》所体现的古希腊的问答,辩论传统相似。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稷下学宫称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在还原其考古勘探和发掘过程时辅以图片说明,较材料二、三更加直观。
B.材料二开篇点题,以设问方式引出话题,认为若没有齐桓公田午创立的稷下学宫,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百家争鸣就可能不会出现。
C.材料三认为《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的创作者克服了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为历史纪录片高质量影视再现开拓了创新路径。
D.三则材料以稷下学宫为中心话题,分别介绍了稷下学宫的遗址所在、学术意义和影视呈现,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
8.下列选项,有助于确认“稷下学宫遗址”实际位置的一项是(     
A.西汉刘向《别录》记载:“齐有稷门,齐城门也。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
B.东汉徐干《中论》有云:“昔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而尊宠之。”
C.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叹曰:“故稷下扇其清风,兰陵郁其茂俗。”
D.北宋司马光在《稷下赋》写到:“高门横闶,夏屋长檐,樽罍明洁,几杖清严。”
9.《孟子》记载孟子与告子二人曾在稷下学宫围绕“人的本性”多次论辩。请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10.一部纪录片如何才能做到对复杂而庞大的历史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文心雕龙·诠赋》谓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再者,人们在日常使用的器物上进行辞赋创作,雅趣所至,多有题咏。皇甫谧《三都赋序》认为赋“文必极美”“辞必尽丽”,器物与辞赋的联姻,是“物之魅”与“文之美”的结缘。

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曹丕《典论·论文》曰“诗赋欲丽”,刘熙载《艺概·赋概》曰“赋起于情事杂沓,诗不能驭,故为赋以铺陈之”,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枚乘的《七发》有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古人以桐木为琴,选材是制琴的第一步,接着再进入到演奏的阶段。琴在汉代极受贵族、文人士大夫喜爱,桓谭《新论·琴道篇》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而由蔡邕焦尾琴的典故,既可见选材之难,又可见蔡邕精于琴道。琴是士人言志的重要器物,嵇康《琴赋》甚至认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他们都重视书写制作乐器的材料的生长环境,至于其他器物题材赋也多如此。

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唐代李德裕曾作《画桐华凤扇赋》,序曰:“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赋以扇为描写对象,而扇上有鸟,全文先写鸟之高洁,既而针对班婕妤《团扇诗》的哀怨,作者认为扇用以消暑,而不去做女性的道具。与班氏哀怨天凉“弃捐篮笥中,恩情中道绝”不同的是,作者说,“虽清秋之已至,常爱玩而忘餐”,扇有了更高的价值,其品格得以升华。唐时张九龄《白羽扇赋》,以“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作结;元代赵孟頫《纨扇赋》曰“苟行藏之任道,愿俟时乎安之”都已脱离宫怨,注入沉雄之气,在反复铺排中,烘托、抬升器物的气格。

三是争奇斗巧,广纳异域器物。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西方世界有着物质上和文化上的交流,西方不少器物也流入中国,并进入辞赋写作领域。汉末曹丕曾作《玛瑙勒赋》《车渠杭赋》,《玛瑙勒赋》序文曰:“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车渠杭赋》序文:“车渠,玉属也,多纤理缛文。生于西国,其俗宝之。”玛瑙勒、车渠杭在当时都是新奇之物。及至明清,新器物涌入中国者更多。新器物、新科技是近现代文明的象征,它们进入作品赋予辞赋新的生命。赋的铺排令新来器物的特征、性能全面展示出来,带来奇趣,更添新知。

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体,北朝魏敢说“会领作赋,始成大才士”(《北史·魏敢传》),器物是物质文明的表征,研究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蒋晓光《器物之魅与辞赋之美》)

材料二:

画像石(或砖)在当时的建筑、雕塑、壁画上,都是五彩斑斓的。今天不断发现的汉墓壁画和泥俑证实了这一点。后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描述当时地面建筑的雕塑绘画说:“图画天地,品类群生,杂物奇怪,山神海灵。”

与这种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被后代视为类书、字典、味同嚼蜡的这些重皇大赋,其特征也恰好是上述那同一时代精神的体现。“赋体物而浏亮”,从《子虚》《上林》到《两都》《两京》,都是状貌写景,铺陈百事,“包括宇宙,总览人物”的。尽管有所谓“讽喻劝诫”,其实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仍在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天上人间的各类事物:山如何,水如何,树木如何,鸟兽如何,城市如何,宫殿如何,美女如何……

文学没有画面限制,可以描述更大更多的东西。尽管是那样堆砌、烦琐、拙笨、呆板,但是江山的宏伟、城市的繁盛、物产的丰饶、官殿的巍峨、服饰的奢侈、鸟兽的奇异、狩猎的惊险、歌舞的欢快……在赋中不无刻意描写,着意夸扬。这与汉代画像石、壁画等等的艺术精神不正是完全一致的么?它们所力图展示的,不仍然是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充满活力、自信和对现实具有浓厚兴趣、关注和爱好的世界图景么?它表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后,对世界的直接征服和胜利,这种胜利使文学和艺术也不断要求全面地肯定、歌颂和玩味自己存在的自然环境、山岳江川、宫殿房屋、百土百物以至各种动物对象。汉代文艺如此之心胸开阔,气派雄沉,其根本道理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器物与辞赋之间关系亲密,表现为辞赋可以描写器物,文人可以在器物上创作辞赋。
B.刘熙载认为赋能表现较为复杂纷乱的内容,故而赋能与器物有机结合,而诗则不能。
C.新器物赋予赋新生命,赋能展示新器物的特点,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D.汉赋的主要内容在于极力夸扬、尽量铺陈各类事物,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辞赋与器物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画桐华凤扇赋》以扇为描写对象,脱离了宫怨,故而使扇的品格得以升华。
C.汉赋体现了汉代的繁荣、自信与活力,可作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D.汉赋虽然具有堆砌、烦琐、拙笨、呆板等不足,但是也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
1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凡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胜: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B.孙梅《四六丛话叙》:“赋一物则究此物之情状,论一都则包一朝之沿革。”
C.刘熙载《赋概》说:“赋兼叙、列二法:列者,一左一右,横义也;叙者,一先一后,竖义也。”
D.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最早提出汉赋“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1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5.请结合材料分析“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在汉赋中的体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出来的礼俗。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市之后,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也是滋补作家的肥沃土壤。在中国,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活领域的特色,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段的乡村,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其生活呈现为最基本的形态: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与抗争,写出他们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节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删改)

材料三: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归隐山林源于志士或诗人对世俗社会人情世故的厌恶,更是对乡土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而甘享乡居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最形象的注解。

其二,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思亲本身就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正是这种乡土情结的存在,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但乡音始终未改。对于故土,国人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其三,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项羽为何乌江自刎?从这句诗中可窥其因。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是人的欲望和价值扩大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事业的成功只有得到乡人的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耀。

(节选自高申贵《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有删改)

1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的生活富于地方性,具有域内接触多,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相对孤立的特点。
B.相较于现代社会对契约的重视,乡土社会的信任是从熟悉中生成的,具有可靠性。
C.从乡土社会里能得到不逾规矩而从心所欲的自由,这种自由优于法律所保障的自由。
D.乡土情结的产生与农耕文明、儒家思想密切相连,很多古诗文都表达了这种心理状态。
17.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向城市的人们无限思念家乡,割舍不下与乡土的情感,所以文坛上众多作家创作了大量的乡土小说作品。
B.一般的“乡土文学”作家笔下的乡间世界具有独特性和较浓的“乡恋”色彩,而莫言笔下的乡间世界基本上是在同一空间内展开的。
C.“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这可作为证明乡土社会“熟悉性”的论据。
D.刘邦的《大风歌》中“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从乡土情结类型上来说属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
18.费孝通先生指出:“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上述三则材料阐述的内容与“乡土”密切相关,却各有侧重,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要产生文艺高峰或文艺杰作,就需要一定的生成环境和主体条件。

②首先,文艺高峰的筑就,特别需要建设国家体制和管理上的自由环境。邓小平同志说过: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中外文艺史上的文艺高峰生成经验都告诉我们,这样来自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两方面的艺术自由,才有助于文艺杰作的自由生长和趋于成熟。

③进一步看,还需要实现艺术家和相关社会各界的思维方式的自由。国家体制和艺术管理上的自由度,可以进而为艺术家的思维方式的自由,特别是其中的情感、思想和想象力等的自由驰骋,创造充足的条件。同时,这里也应当包括为同时代文化思想界的思想自由提供必要的保障。也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需要正确处理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保障思维方式的自由,就可以让艺术家充分伸展其情感、想象力和思想等,令其在广阔的天地里高高飞翔。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这种自由的跳跃鸣叫翱翔俯视方能让艺术家挥洒出自身杰出的艺术创造力和非凡的审美智慧。

④同样,艺术家的社会使命感也应当是催生文艺高峰的一项必要的主体条件。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环境条件下,面对来自艺术市场的急功近利的诱惑,艺术家更应当树立社会使命感,即自觉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超越个体利益之上的集体使命或共同体职责来。在真正杰作的背后,必定能发现艺术家所自觉背负的自觉的社会承诺或民族义务的。

⑤还需要指出,真正的文艺高峰应当既来自对本土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而同时又能敢于突破它,锐意予以创新,直到结出崭新的艺术果实。这意味着,继承传统而又善于创新,构成文艺高峰生成的艺术家素养条件。《红楼梦》的价值,突出地表现在,它一方面是既往中国古典文学的若干类型或样式的艺术成就的集大成,另一方面是它们的一次大突破或大改造,其结果是把中国古典文学一举而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最高峰。假如没有本土传统的继承,文艺高峰的生成显然就丧失掉本根;而假如没有新突破,就只能成为经典的笨拙复制品而已。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敢于突破或创新,站到艺术变革的潮头,甚至引领艺术的最卓越创造力前行,文艺高峰的生成才具有了可能性。

(摘编自王一川《中外文艺高峰观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二:

①托尔斯泰的多卷本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是举世公认的经典小说。它获得了文学创作上的空前成功,但也留下了值得人们探讨的不足与教训,作品反映了各政治集团和各阶层的思想情绪,还提出了许多社会、哲学和道德问题,传达出深刻的历史、哲学思想、我国先贤曾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世界的良心,又有先贤说托尔斯泰作品的全部精髓就是人道主义托氏站在了时代思想的最高度与最深度基于此,我们认为托氏在宏观立意上是成功的,值得后世作家效法。

②但是,托氏在微观操作上让后人颇有微词。他似乎有好为人师、乐于说教的嗜好。在长篇中,大段冗长的叙述颇为常见,而且,不时喜欢脱离开描写而大发宏论。这与文学的特质不合。但是这只是长篇的微观操作的瑕疵,从整体而言托氏的细节描写是形象化、个性化的,否则不可能成为公认的经典巨著。

③文学作品要有骨有肉,骨,即是立意,是思想;而肉,即是细节描写,由细节使作品丰满,具体可感。微观操作还要让作家的情感即喜怒哀乐爱恶欲通过细节与具体描写充分表现。

④我国当代多卷本长篇小说的创作情况与托氏老人恰好相反,多为宏观立意未获成功。例如《红旗谱》共三部。从整体而言,第一部《红旗谱》写得成功(后半部二师学潮在整体结构上已有游离主旨之嫌),第二部《播火记》在立意上逊色于《红旗谱》,而第三部《烽火图》立意水平并未回升。造成这种每况愈下局面的原因并非一端,但小说作者在整体构思与立意上缺乏宏观意识与宏观把握是主要根源。

⑤多卷本长篇小说宏观立意的把握与成功是一个艰难的课题,可以说,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当代小说家尚未征服这一高峰”。

⑥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留存有许多短篇经典,在这里姑且以鲁迅为例。鲁迅的《呐喊》《野草》及杂文整体上皆为经典著作,历史已经作出结论。而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与《阿Q正传》为世界文坛公认的经典之作。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它们篇幅虽短,但容量颇大,它们是宏观立意、微观操作二者统一与成功的典范。

(摘编自赵俊贤《中华民族期待文学创作的高峰之作》)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由是产生经典作品的重要条件,它主要是指国家要在体制和管理上为艺术家的创作营造自由环境,从而保障其在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方式、思想的自由。
B.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艺术家要创作出经典作品,就必须树立高尚的社会使命感,自觉背负社会承诺或民族义务,抵御来自艺术市场的急功近利的诱惑。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虽然传达出了深刻的历史、哲学思想,体现时代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但在细节描写上有明显的瑕疵,所以算不上真正的经典作品。
D.篇幅长短并不是评价作品是否经典的尺度。长篇小说可以成为经典,比如《红楼梦》;短篇小说也可以成为经典,比如《阿Q正传》。
2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保障创作思维方式和思想上的自由,作家可以不必考虑政治立场。
B.本土民族文化是经典作品产生的沃土,艺术家只有做好传承,才可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
C.我国当代小说家尚未征服宏观立意的把握这一艰难课题,这是当代没有出现经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原因。
D.两则材料在论证观点时都用到了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说服力强。
21.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庄子“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从而写下《庄子》。
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所以写下《离骚》。
C.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著《史记》
D.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而写下《归去来兮辞》。
22.简要谈谈材料一第五段的论证思路。
23.两则材料都谈到一部经典杰作产生的一些条件,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