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省安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陕西 高二 期末 2023-07-05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原文化是农业文明的产物,这一文明来自黄河的孕育和滋养。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工具落后,土地的性质往往决定着文明的性质。根据20世纪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成果,人们一般认为,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发端于仰韶时期。

仰韶文化始于公元前5000年,终于公元前3000年。这一时段恰好与传说中的神农氏行世时间相一致。神农氏是中国上古时期以农立名的圣王,也被称为农业之神。关于他的活动区域,《说文解字》云: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人们一般据此认定这位农业之神起于陕西岐山。但《帝王世纪》又有不同的讲法,将现湖北随州境内的厉山当成了神农氏的故乡。另外,在《管子·轻重篇》中,又有神农氏活动于山西西南部的记载。如其中言:神农作耕五谷于淇山之阳。在此,如果历史文献是无法改变的,对这种不同的记载我们只能做出以下的判断,即神农氏作为中国上古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象征,哪里有农耕存在,哪里便是他的家乡。同时,从陕西岐山、湖北随州、山西陵川所构成的地理三角看,它们其实共同勾勒出了一个中原地区早期农业的地理轮廓。或者说,以黄河为中心,这三个地区分别在西、南、北划定了上古时期中原农业文明的边界,并顺着黄河向东方广袤的华北平原敞开。

从历史文献看,神农氏之前,中原先民获得生存资料的主要方式是采集和狩猎。神农氏表证的农业实践代表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中原人民从单向地依附自然,转向以人力再造更适于人类生活的自然。在这一转折过程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业耕作技术的教化问题。如《易·系辞》云:神农氏作,断木为帮,探木为来,来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中国社会自春秋以来,教化就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连。但是,就农业文明总是起于对土地本性的认识并立足于生产工具的改进而言,最根本的教化则必然是技术性的,即只有通过技术解决了人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

正是因此,在中国这个重农同时重德的社会,关于农业生产技能的教化是奠基性的,它构成一切道德文化的基础。同时,农业生产本身就塑造着人类独特的行为方式和对个体、社群、环境的道德责任和情感要求。从这个角度讲,在上古时期,神农氏对人民的农业技能教育,已孕育了中原民族道德和精神生活的萌芽。

在中国上古史上,第一个以农耕立国并奠定了此后数千年传统的中原王朝是周朝,按照正史,我们一般认为周王朝的勃兴,主要是因为殷商晚期帝王的暴虐以及有周一代开国之君的仁德,但这种对于王朝兴废的道德化解释明显缺乏说服力。那么,合理的解释会是什么?显然,周王朝的胜利,在于农业生产方式使其积聚了强大的经济和人口实力,形成了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型政治制度和文化。这种建基于农业文明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使其在与殷商游牧或游农的生产方式及文化的对抗中占了上风。

(摘编自杨云香《农业文明对中原文化的孕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献对神农氏故乡的记载上的矛盾现象表明,神农氏是一位象征上古时期中原农业文明而被杜撰出来的人物。
B.神农氏是上古时期一位具有高度智慧的代表人物,各地为了争夺神农氏这个历史资源,对他的活动区域有不同看法。
C.上古时期,中原农业文明的地理范围是一个以黄河为中心,并由岐山、随州和陵川三地所构成的封闭三角轮廓。
D.农业文明依赖对土地本性的认识并立足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所以技术性的教化对农业文明的发展就起到了最根本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重点阐述仰韶文化时期神农氏的生存方式,最后阐述周代农业文明的兴起。
B.文章第二段论证神农氏的活动区域,使用了《说文解字》《帝王世纪》《管子·轻重篇》三个文献的内容作为论据,然后得出观点,论证严密。
C.文章第三段引用《易·系辞》里面有关神农氏活动的文字记载,论证中国社会自春秋以来,教化就与道德教育紧密相连的观点。
D.文章第四段阐述了农业技能教育与中原民族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第五段对周朝兴起的道德原因提出了质疑,使论证更加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的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成果表明,早在距今7000多年前,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就已开始产生了。
B.中原地区的先民,在进入农业文明之前,曾经经历过一段相当长的依赖“采集和狩猎”获得生存资料的时期。
C.农业文明的产生标志着中原先民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按照主观意愿改造自然的能力。
D.中国古代社会的教化由农耕技术和道德两个层面构成,而且在文明的早期,道德的教化更带有根本的性质。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创新创业是中关村不朽的灵魂。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起步,发展成为第一家国家资助创新示范区,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创新新成果。科兴公司自主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盼尔来福.1”,是全球第一个获准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研发的大容量锰酸锂动力电池在行业中第一个实现了国产化,电池结构完全独创,被应用到北京50多辆纯电动公交车上,成功实现了全球第一次大规模的电动公交在零排放”“零故障运行。在中关村,聚集了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高端领军人才,其根源在于中关村营造出的适合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摘编自钟观《中关村:探索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材料二:

十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面向经济主战场,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推动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组织全国精锐力量开展科研攻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

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持续二十多年三横三纵技术研发,形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较为完备的创新布局,加快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研发攻关。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复兴号高速列车投入运行,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引领、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北京、上海技术交易合同额中,分别有70%和50%输出到外地。169家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占全国比重为9.2%。

(摘编自《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材料三:

加强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到十四五时期末,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达到35%。力争到2035年,技能人才规模持续壮大,素质大幅提高,高技能人才数量、结构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

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完善项目制培养模式,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高技能人才实施差异培养项目。鼓励通过名师带徒、技能研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技术交流等形式,开放式培训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工艺改造、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

鼓励和引导企业关心、关爱技能人才。支持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际,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引导技能人才向欠发达地区、基层一线流动。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高技能人才的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各级政府要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按规定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各地要按规定发挥好有关教育经费等各类资金作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摘编自《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研发出结构完全独创的大容量锰酸锂动力电池,这表明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
B.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在中关村,他们被中关村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
C.近年来,我国增加了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也从1.91%增长到2.44%,这是我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重要举措。
D.科技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科技作为支撑,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也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关村在自主创新方面,一直努力成为先行者,如科兴公司就自主研发出全球唯一一个甲型H1N1流感疫苗。
B.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变化,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决策者。
C.坚持“四个面向”,对于我国形成支撑发展和保障安全的科技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格局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D.近年来,我国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到2035年我国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三成,而且素质将大幅度提高。
6.哪些举措可以有效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井

陆星儿

一个人的生活与生命,就像一口井,谁也无法估量井水的深浅,井的蕴藏量是个谜。

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是盲目的,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我们不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最能够做什么最应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能否做出成绩。我想,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盲目,像一条漂在海面的船,看不见岸,不明方向,手里的桨,东划划西划划,船好像总在游动,其实,它只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打漩,走不出更远的距离,但人已经感到很累了。于是,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会轮流地消磨意志和自信。这是最容易停滞不前的时刻,以为自己只能如此了或只有这些力量不会再有作为了。这也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再没有比看不到前景看不到希望更令人沮丧的了。所以,人生最大的幸运,莫过于恰如其分地确确实实地发挥自己。

那么,恰当地、确实地发挥靠什么?靠自己。靠不屈的坚韧。

我有体会。坚韧像钢铁的钻头,一个劲地往自己这口井的深处掘,井水就会源源地冒出来,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当然,坚持不懈这四个字,写起来说出来很容易,但真要数年如一日地埋头苦干,是需要相当多的东西支撑着的,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是压力。一个人如果没有来自内在或外在的压力,就会轻飘飘的,做事像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往往什么也得不到。我感到最强大的压力是失败是挫折是打击。其实,失败、挫折、打击是人生最沉重的压力,会把人压得透不过气,仿佛有一座座大山把所有的路都挡住了,让人绝望让人却步。但就是在这样的一座座大山的背后深藏着人生的转折之路,就看我们有没有勇气攀越大山勇气是对付压力最有效的武器。人所以活着,就靠一口气。气,是生命的标志,也是生命质量的标志。人得争气,得追求一种旺盛的坚强的生命质量,任何时候都应该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具有这样的精神状态,所有的压力就会变成强大的动力。有了这样的动力,一定会做出超常的成绩,你会发现一个你并不认识的自己,你会惊喜地看到你原来是很能干的很聪明的很有潜力的。

可以说,人生的过程,是个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是个不断挖掘自己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是很有潜力可挖掘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人生的过程,就是站在自己的井台上打水的过程,就看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对待自己。如果,你认为自己这口井里的水很多,拼命地打勤奋地打,一桶一桶的,不管风吹雨打,只要不停顿,始终能打出水,你真的无法估计你的这口究竟蕴藏着多大的容量。当然,重要的是拼命是勤奋是不管风吹雨打是不停顿……而这样坚韧持久的动力,一定是来自内心的,一定是由痛苦不堪的压力转化的。所以,在经受了压力并体验了由压力变动力再由动力产生成果的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我对失败挫折打击已不那么惊慌也不那么沮丧不那么抱怨,并学会很自然地要求自己咬咬牙直直腰再干一次再来一遍,只要有再一次”“再一遍的不屈不挠,只要不犹豫地把手里的桶继续放入自己的井里,不怕苦不怕累地往上提水,这样,任何失败任何打击不仅不能压垮人枯竭人,反而会使人更加饱满并拥有更多的生命之水,有生命力的是柔韧的斩不断的源源不绝的。

一个有价值的生命,一定是竭尽全力地使用自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一定是充分地体现出自己。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在大海中漂流看不见岸不明方向的船,比喻人生的盲目,作者以此说明人生是茫然无序的,不要一味找方向。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恰当地、确实地发挥靠什么?靠自己。靠不屈的坚韧”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认为,一个人能否有所作为,可以取得多大的成就,关键在于对自身潜力的认识和认识潜力后所付出的行动的多少。
D.全文多用长句议论说理,主要是为了切合探讨人生这样严肃的话题,并产生一种说理严密透彻的效果。
8.作者为什么认为“勇气是对付压力最有效的武器”?
9.这篇文章运用的主要的写作手法是象征。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的,并说明运用象征手法的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简子相梁并卫,有罪而走齐,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之。是以得三人来。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周天子使毛伯求赙求金于诸侯,《春秋》讥之。故天子好利则诸侯贪,诸侯贪则大夫鄙,大夫鄙则庶人盗。上之变下,犹风之草也。故为人君者,明贵德而贱利,以道下。

子路持剑,孔子问曰:由,安用此乎?子路曰:善吾者以善之,不善吾者固以自卫。孔子曰: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内,而闻千里之外。不善以忠化,寇暴以仁御,何必持剑乎?

智伯还自卫,三卿燕于蓝台。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智果闻之,谏曰:主弗备难,难必至。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异于是。《周书》有之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今主一谋而愧人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毋乃不可乎?嘻,不可不惧!蚋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弗听,自是五年而有晋阳之难,段规反而杀智伯于师,遂灭智氏。

(选自刘向《说苑·贵德》,有删改)

[注]①智伯:春秋时晋国大夫,谥号为智襄子。②三卿:智伯、韩康子、段规三人。燕:通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B.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C.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D.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为出之”与“其出人也远矣”(《师说》)两句中的“出”字含义不同。
B.“犹风之靡草也”与“靡有朝矣”(《氓》)两句中的“靡”字含义相同。
C.“善吾者固以善之”与“崤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D.“故无大患”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患”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简子曾经担任高官,获罪逃到齐国,仍有三个门客誓死追随他,这是因为他曾经对这三个门客雪中送炭。
B.管仲听了孟简子的叙述后,感叹自己没有对别人施恩,因此会陷入困境;文章认为,君子应该淡泊名利。
C.《春秋》批评了周天子为利而遣使向诸侯求取金钱的行为。本文认为,天子不能重利,否则会引起一连串的后果。
D.智伯曾在宴会上对韩康子和段规无礼,智果认为灾祸将自此起;智伯却打算先对段规动手,结果智伯反为段规所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以忠为质,以仁为卫,不出环堵之内,而闻千里之外。
(2)今主一谋而愧人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毋乃不可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