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一 期末 2023-07-09 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蔡义江《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认为自唐传奇始文备众体,虽已成为我国小说体裁的一个特点,但毕竟多数情况都是在故事情节需要渲染铺张,或表示感慨咏叹之处,加几首诗词或一段赞赋骈文以增效果。所谓‘众体’,实在也有限得很。而《红楼梦》则不然,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也兼收了众体之所长外,其他如诗词、曲歌谣谚、赞诔倡语、辞赋联额、灯谜酒令等等,应有尽有。以诗而论,有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等,丰富多彩。这是真正的文备众体,是其他小说中所未曾见的。

黑格尔说: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红楼梦》通过情景交融创造出诗词和画卷结合为一体的优美意境,将作品所表达的爱情和对生命的追求加以文学化、诗歌化。如第二十六回,黛玉被宝玉的小丫头们关在门外,正悲伤难过,恰巧柳枝花朵上的鸟儿啼鸣,听闻此声,不忍再听。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这几句诗词便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把人物的内心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作品后半部分,贾府开始走向末路,文中在此阶段对凄凉的环境氛围时常刻画。贾母带着一家老小赏月之时,夜静月明,笛声悲怨。这样的场景和氛围下,史湘云吟诗道:寒塘渡鹤影,林黛玉紧接道:冷月葬花魂。此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诗情画意的凄凄凉凉的夜色,更是对故事情节下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暗示,可谓是一举两得。当然,文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让人觉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体现。从每个人不同的诗歌出发,就可以很明显地将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进行区别。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人一动一静,一个外向一个内省,一个积极一个悲观,在她们不同的诗词中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些悲情的诗句都是林黛玉所写的,体现着她内心柔弱的心理,渴望爱情。而绝不可能是薛宝钗所言。

《红楼梦》中出现的诗词也都有着深刻内涵。第八回写道: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这一块补天剩下的顽石,后来幻化为贾宝玉,去体验人世间的五味,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空空如也。这样的结局,体现出当时封建制度的衰败,鲜明地表达了曹雪芹从自身得到的感悟。由一家及千万家,曹雪芹通过以点带面,通过描写贾府的兴衰,折射出当时社会中千千万万个贾府。曹雪芹本身就体验过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巨大变故,因而对其中内在规律了然于心。钟嵘《诗品序》曰: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作者在书中也深切地感叹道: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贾府最终彻底败落,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摘编自代明玉《〈红楼梦〉中的诗词探微》)

材料二:

《红楼梦》中有一部分诗词属于休闲娱乐诗词,它们多出自府中女眷或是贾宝玉之口,虽然不及正统诗人,但是也包含着较为独特的魅力。

饮酒宴会诗。在《红楼梦》中,对休闲娱乐活动的描写多为饮酒宴会。在这些聚会中,人物进行了大量的诗词创作。例如,第二十八回,冯紫英邀请多人来家中喝酒,在席间以女儿为主题展开了行酒令活动。冯紫英创作的酒令为女儿悲,儿夫染病在垂危。女儿愁,大风吹倒梳妆楼……;薛蟠创作的酒令为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窜出个大马猴……;贾宝玉创作的酒令为女儿悲,青春已大守空闺。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些酒令均体现出了所作之人的文化修养、品行以及身份定位。

结社诗词。在大观园中,诗作繁荣的一项重要原因为创设了诗社。在诗社聚会中,创作了多首梅花诗、菊花诗、咏白海棠诗等。《红楼梦》中海棠诗社的创设初期就以白海棠为主题进行了诗词创作,例如,探春所作的诗词为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湘云所作的诗词为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等等。另外,在诗社活动中,还以螃蟹、柳絮等为主题展开了诗词创作活动,这些与梅花诗、菊花诗相同,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以及贵族阶级的休闲文化生活。

在《红楼梦》中,休闲诗词大多源自于唐宋诗词,并结合人物性格组成新的酒令或诗词作品。例如,在上文中提到的贾宝玉创作的酒令来源于王昌龄的《闺怨》,主要表达出了闺中少妇的悲伤与忧愁;探春在诗社首次活动中创作的《咏白海棠》来源于苏轼创作的《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又韵》,将梅花孤傲高洁的品质移用与白海棠,赋予了白海棠新意,显示出了人物的高洁情操。小说中多使用唐诗宋词进行再次创作,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点石成金

在小说《红楼梦》中的休闲诗词,一部分用于提升饮酒宴会的欢乐氛围,一部分借助事物抒发人物情感。由于这些诗词的创作者多为古代封建贵族阶级的公子小姐,因此主题有所限制,创作诗词也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休闲方式。

(摘编自胡海燕《〈红楼梦〉中的休闲诗词梳理探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除赞诔倡语、辞赋联额等外,单就诗歌来说就有多种形式,文体形式丰富多彩。
B.黑格尔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在《红楼梦》中得到有力证明,书中一些情境的成功塑造,使小说更具文学性。
C.《红楼梦》中补天顽石幻化成人形,在人世走一遭却最终落得空空如也,主要反映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
D.薛蟠在宴会上作的酒令,与其他人的酒令形成对比,表现了不同人物文化修养、品行等方面的特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备众体”是我国传统小说创作者追求的重要目标,而《红楼梦》真正实现了“文备众体”这一特点。
B.“忽喇喇似大厦倾”有着深刻的内涵,暗示了贾府的悲惨结局,体现了当时封建制度的衰败。
C.《红楼梦》中休闲娱乐诗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有些诗词能够体现封建贵族公子小姐高雅休闲的生活。
D.两则材料以《红楼梦》中诗词为论述对象,大量诗词的引用增强了说服力,提升了文章的艺术性。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中论述的诗词范围的一项是(     
A.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林黛玉《咏白海棠》
B.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薛宝钗《忆菊》
C.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赐)大观名。——贾元春《题大观园》
D.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史湘云《如梦令·咏柳》
4.请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概括诗词在《红楼梦》中具有的作用。
5.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点石成金”的理解及其给我们写作上带来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小波、女人和猪

王喜玲

收完秋,趁个星期天,三婶和三叔去镇上买猪娃。到了镇上,三叔拐到新华书店买了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才跟三婶去南头的猪娃市。三叔是个喜欢看书的小学教师。三婶看书皮上有一头猪,说:“买个猪娃子还用买本养猪的书吗?浪费钱!”

“你懂啥!这是王小波的书!”三叔一脸鄙夷。

“王小波是谁?”三婶问。

“说了你也不认识。”三叔不屑地回答。

“你说了我不就认识了?王小波哪个庄的?”

三叔笑得弯下腰说:“王小波是你大爷!”

“王小波是你大爷哩!”三婶回了三叔一句,白了他一眼。

猪娃市里真热闹。猪叫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各种声音响成一片。经过一番“嘴上往来”,三婶和三叔跟卖猪娃的谈好了价格,于是捆绑、过秤、付钱。猪娃发出长长的、刺耳的尖叫声,直到筋疲力尽。三婶和三叔好不容易才把它绑到架子车上,拉回了家。

捆着四蹄的猪被抬进猪圈。刚解开绳子,只见那猪娃一抖身站起来,尖叫声立马变成了哼哼。三婶往石槽里倒了一盆清水,那猪看也不看,支棱着耳朵,一双乌黑的眼睛环顾着四周,鼻孔呼哧呼哧地喘气,厚厚的拱嘴灵敏地旋动着,熟悉着这里的一切。

三叔家的四方小院收拾得井井有条,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压水井旁边还有一方花池,一簇簇菊花含苞待放。美人蕉有一人多高,宽大的叶子像一把把蒲扇,中间托出红红的花朵,如同燃烧着的火焰……

三婶真是个勤劳、善良的女人,一天到晚丢了耙子拿扫帚,里里外外一把手,把三叔侍候得除了教学看书,什么都不会做了。三婶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识字。其实,三婶真想知道王小波究竟是谁,她多想知道三叔的书里写的是什么。可三叔自己看得津津有味,就是不给她讲。三叔只把她当家里干活儿的机器人了。三婶觉得自己活得像猪,她委屈极了。

日子如流水,又一个月过去了。猪娃每天吃吃睡睡,醒了就在圈里转悠。它时不时立起身子,把前蹄搭在墙头上看院子里的风景。院子西墙根的小菜园正和猪圈对着,种着萝卜、白菜、大葱、芫荽、韭菜……

一天早晨,三叔和三婶吵架了,三婶一生气回了娘家。三叔去了学校,猪饿了一天。晚上,三叔从学校回来,发现三婶竟然没回来。这冷锅冷灶的,三叔很不适应:这人还真和我计较了,结婚这么多年来,她还没有因为生气而住在娘家不回来过,看来这次真恼了!

第二天,三叔起床,做饭,喂猪,喂鸡,忙完这一切,关上院门去了学校。猪吃得饱饱的,浑身是劲儿,竟跳出猪圈,来到了三婶的小菜园,奔向那片每天都让它垂涎欲滴的大白菜。白菜正在卷心,它拱吃了几棵,接着又拱了几棵大葱、蒜苗和芫荽。它还拱倒了鸡笼子,几只鸡扇着翅膀在院子里撒起欢儿来,你追我赶,嬉戏玩耍,还在干净的地面上痛痛快快地拉起屎来。猪还蹿进院子中间的花池打起滚儿来,舒服够了,它躺在宽大的美人蕉叶子下睡着了。

傍晚,三叔放学回到家,打开院门,惊呆了。他发现还在呼呼大睡的猪,蹑手蹑脚地来到它身后,抬起穿着皮鞋的右脚,对着猪的屁股狠狠地踢下去。那猪一下惊醒,立马从宽大的叶子下蹿出去,跳过墙头,竟稳稳当当地落在猪圈里了。

三叔气得喘着粗气,先把鸡笼放到原来的位置,又把鸡一只一只地抱进去。三叔还从屋里找出一根明晃晃的铁链子,用铁链子拴住了猪,恶狠狠地说:“饿你三天,看你还精神不精神!”

三叔收拾好院子,天已黑了,他急忙推出自行车,去了邻村的老丈人家。不大一会儿,三叔带着三婶回来了三婶急忙撂下自己的包袱,拿出手电筒,要出去找猪。三叔坏笑着说:“拴猪我得用铁链子,拴你嘛,用猪就行了!”

三婶生气地说:“你骗我,原来猪没有跑!”

“跑了,真跑了,不信你看看菜园!这会儿我用铁链子拴住它了。”

三婶用手电筒照了照菜园,跑到猪圈外又照了照猪。猪带着铁链子站在窝棚下,看见三婶,它还不停地哼哼。三婶做了饭,夫妻俩一起吃着。三叔对三婶说:“你是不知道,这只猪快成精了。它能跳出猪圈,肉一定好吃。等过年的时候,我学着给你们做‘东坡肉’。”

“东坡肉?东坡是谁?”三婶问。

三叔想笑又忍住了,一本正经地说:“宋朝一个开饭馆的。他用五花肉做的一道菜,好吃极了,就用自己的名字当了菜名,一代一代流传下来了。”

三婶还是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就吊着脸子对三叔说:“我知道你笑话我没文化,我也不想和你吵架。从明天起家务活儿分着干,我要开始学认字了。”

“我没骗你,苏东坡就是个开馆子的,还会做‘东坡肘子’呢!”

三婶冷笑道:“东坡是谁,我会知道的。昨天我堂妹秀秀从县城回来了,我问她王小波是谁,她说是写文章的,还说你看的绝对不是养猪的书哩!”

“哟!还真来劲了!你多大了还学认字?拉倒吧!”

“咋?我今年四十二岁,秀秀说山东有个老太太六十四岁才开始认字,十年写了四本书啦!”

“别听秀秀的,她净出馊主意,认字不容易啊!”

“不,我就要学认字,字典和《看图识字》都买回来了。饭是我做的,锅碗你得刷啊!”说完,三婶把碗往桌子上一放,打开带回来的包袱,掏出了她的书……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婶和三叔去买猪娃,三叔却先到书店里买了养猪的书,这让三婶不高兴,认为他浪费钱。
B.小说对三婶家小院的描写非常细致,渲染了一种优美的氛围,同时烘托了人物形象。
C.三婶想知道书里的内容,三叔不告诉她,这让三婶很生气,为后文三婶要认字读书作铺垫。
D.三婶和三叔吵架后,三婶回了娘家,结果家里院子被猪搞得一团糟,三叔认识到三婶的重要性。
7.关于文中三婶和三叔谈论“东坡肉”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叔对三婶不知道东坡是谁感到好笑,一本正经骗三婶,说明三叔鄙视三婶。
B.三婶虽然不知道东坡是谁,但是听出了三叔话里的戏谑,对此她很不高兴。
C.三叔坚持说东坡是开馆子的,对此三婶用“冷笑”回应他,说明不相信他的话。
D.“东坡是谁,我会知道的”,三婶的话斩钉截铁,展现了她要读书认字的决心。
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三婶的人物形象。
9.结合小说内容,请分析“王小波”“女人”“猪”的具体内涵,并说明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顺宗永贞元年秋八月癸丑,西川节度使南康武王韦皋薨。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刘辟使诸将表求节钺,朝廷不许。征刘辟为给事中。刘辟不受征,阻兵自守。宪宗元和元年,上欲讨刘辟而重于用兵,公卿议者亦以为蜀险固难取,杜黄裳独曰:辟狂戆书生取之如拾芥耳臣知神策军使高崇文勇略可用愿陛下专以军事委之。勿置监军,辟必可擒。上从之。戊子,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五千为前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同讨辟。高崇文屯长武城,练卒五千,常如寇至,卯时受诏,辰时即行,器械糗粮,一无所。崇文军至兴元,军士有食于逆旅,折人匕箸者,崇文斩之以徇。刘辟陷梓州,执李康。三月,高崇文引兵自阆州趣梓州,刘辟将邢泚引兵遁去,崇文入屯梓州。辟归李康于崇文以求自雪,崇文以康败军失守,斩之。丙子,严砺奏克梓州,丁丑,制削夺刘辟官爵。东川节度使韦丹至汉中,表言: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必能有功。夏四月丁酉,以崇文为东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夏五月,刘辟城鹿头关,连八栅,屯兵万余人,以拒高崇文。六月丁酉,崇文击败之。庚子,高崇文破刘辟于德阳;癸卯,又破之于汉州。秋七月癸丑,高崇文破刘辟之众万人于玄武。甲午,诏凡西川继援之兵,悉取崇文处分崇文遂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军不留行。辛亥,克成都。刘辟帅数十骑西奔吐蕃,崇文使高霞寓等追之,及于羊灌田。辟赴江不死,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宪宗平蜀》)

【注】①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大,在节度使死后,有下属自立为留后的情况。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辟狂戆A书生B取之C如拾芥耳D臣知神策军E使高崇文勇略可用F愿陛下专G以军事委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卿,可指丈夫,亦是“三公九卿”的简称,泛指朝廷中的高官,文中指后者。
B.卯时,古代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时辰,并分别用天干命名,卯时相当于现在的5点到7点。
C.“一无所阙”的“阙”指“缺少”,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的“阙”含义不同。
D.处分,文中指调度、指挥;现在常用来指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照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川节度使死后,刘辟自称留后,命令将领上表替他请求颁发符节,朝廷没有同意;朝廷征召他做给事中,他拒不受命,并且拥兵自重。
B.刘辟攻陷梓州,俘虏了李康,后来李康从刘辟处逃回后,向高崇文请求洗雪自己的罪过,但高崇文认为他丢失城池,不可饶恕,斩杀了他。
C.刘辟在鹿头关驻守,总共八个营栅,驻守的军队有一万多人,用来抵抗高崇文,却被高崇文打败。其后高崇文一路势如破竹,多次击败刘辟。
D.高崇文攻克成都后,刘辟败逃,向西投奔吐蕃,高崇文派遣高霞寓等去追击他,追到了羊灌田,刘辟走投无路,跳入江中,后被生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崇文客军远斗,无所资,若与梓州,必能有功。
(2)崇文遂长驱直指成都,所向崩溃,军不留行。
14.高崇文能够顺利平定刘辟之乱,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其三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注】①新丰:在陕西临潼县东北,离华清宫不远。②霓裳:指《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改编的舞曲。千峰:指骊山的众多山峰。③《旧唐书·安禄山传》:禄山体肥,却能在唐玄宗面前表演胡旋舞。旁边的宫人拍掌击节,因为舞得太快,节拍都乱了。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二前两句描写唐朝探使从渔阳回到长安的情景,突出了战事紧张、激烈。
B.其二中,三、四句暗含时间上的变化,反映了“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变。
C.其三“万国”句写全国都沉浸在歌舞升平中,表面祥和,实则暗藏危机。
D.“倚天”写宫殿高大之状,与《阿房宫赋》中“隔离天日”表意相似。
16.两首诗歌的三、四句都写到了“舞”,它们分别指向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含意,但却寄寓了共同的思想,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