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内蒙古满洲里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内蒙古 高二 期末 2023-07-24 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西方社会相比较,中国社会最大的特色是以家族为社会活动的中心。在传统的中国,简直可以说,除了家族外,就没有社会生活。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士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围以内。中国的家族意识,是不断向外膨胀的,膨胀得使所有的人间关系,几乎都予以家庭化。君不只称君,而称君父;臣不只称臣,而称臣子;地方行政首长被称为父母官;统治下的百姓被称为子民:最高的理想是四海皆兄弟和天下一家。在这样一个充满家族意识的社会中,人生自然会以光宗耀祖、兴家立业、衣锦还乡为最高的荣誉。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生价值的表现,不在忠,便在孝。中国人相信,只有在家能做孝子的,出仕才能做忠臣,所以说“国之本在家”。

家在人类学上的界说,是由双亲和子女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家,不只是一个生儿育女的地方,其他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事务,都包括在其中,它是一个具有复杂功能的社群。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使经济事务必然包括在家庭的事务范围之内。法本是处理政治事务的,传统的家庭中却有家法。家庭中有任何纠纷,都是自了,家法就是解决纠纷的依据。这些,在传统的中国,都可以在家庭的范围内解决。因为家庭所包括的事务复杂,所以家的结构必须扩大,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面。如果是一个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内所有父系方面的亲属,这在人类学中,称之为氏族,氏族在结构上同于传统的家族。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中,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父子的关系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维持父子关系靠尊卑之序。尊卑属礼,礼是有差距的,往往破坏了家庭间感情的凝合力量。妨碍传统家庭间感情正常发展的另一个原因,是把现代社会中由许多专门团体负责的事务都纳入家庭中。社会性的事务总是排斥私情的。在传统的家族中,公事就是私事,公私的界限很难分清。这一点可以说明,中国人到现在仍在许多方面保持着公私不分的习惯,是有其文化上的背景的。此外,古人讲内圣外王,最完整的一套思想,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什么要把外王的理想建立在内圣基础上?为什么外王与内圣之间并没有任何界限的划分?如果光从思想史上,是无法了解这些问题的。如透过社会文化这一层,就不难看出,这套思想是从传统复杂的家庭社群中孕育出来的。

钱穆曾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说“全部”也许未必,但有相当程度的准确性。所以近代以来,家族意识和家族组织,也变成社会文化问题中最大的问题之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君父、臣子等称谓以及四海皆兄弟、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让家族意识深入人心。
B.传统中国社会中,在家为孝子、在国为忠臣的人生价值追求,成为国家的根本。
C.传统家庭中的家法是处理纠纷的依据,能够在家庭的范围之内解决任何家庭纠纷。
D.家的结构按单系路线扩大,使家庭事务变得复杂,形成父系方面五世同堂的家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兼及古今,思路开阔,不仅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的特征,也提供了解读中国社会文化的另一路径。
B.文章第二段对比家在人类学和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差异,为下文论述传统家族与氏族结构相同提供了依据。
C.文章从尊卑之序和团体事务纳入家庭两方面,阐释了妨碍传统家庭间感情正常发展的原因,论及了传统家族的负面影响。
D.文章引用钱穆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用“也许未必”“相当程度”以示有所保留,体现了作者的分寸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中国,家族是社会活动中心,人们从生至死大多活动在家族范围内,显现中国社会对家族的依赖。
B.家族具有复杂的功能,诸多事务都可以在家庭范围内解决,这种特点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结构和思想文化。
C.传统家族公私界限不清,以致对现代社会处理公私关系产生影响,这种认知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文化的反思。
D.从思想史层面无法认清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学术研究需要转换视角,从社会文化层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2023-07-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满洲里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进入大规模应用现代科技的新阶段,现代科技使文化的魅力更加动人。

科技能把种种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让美好的寓意格外彰显。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其简约大气、未来感十足的表演令全世界惊艳,600多名小演员在雪地上奔跑时,由光影虚拟的雪花伴随着孩子们奔跑,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奥运五环冰雕破冰而出的那一幕更是把破冰二字的内涵彰显无遗,打破坚冰才能打破隔阂、相互靠近、彼此温暖……深刻的内涵表现得真切而自然,这有赖于最新的裸眼3D技术。据统计,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应用的数字科技创新手段多达数十种,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共同助力导演组将艺术创意变成现实。

科技帮助揭开历史的面纱,让我们读懂古人留下的信息。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体现在考古热、文物热、文博热持续升温,相关影视节目大受欢迎。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数千年前乃至上万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生活的?的确,在现代科技诞生之前,即便偶然发现了远古的遗存,人们也难以提取其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而现代科技大大减少了这样的遗憾。通过分析骨骼中的微量元素,考古学家能得知这些古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移民,还能知道其食物来源、健康状况和疾病情况;通过分析土壤中遗存的花粉就能知道当时的气温、湿度等气候信息;通过分析遗存中的植物种子就能知道它们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培育的……所有这些信息加起来就勾画出一幅比较清晰的古人社会生活图像。这是单纯依靠文字记载所不能获取的宝贵信息,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深化历史认知具有重大意义。科学技术应用于文化领域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两个方面。在21世纪,文化创造的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丰富了文化创造的手段,文化彰显了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二者相互融合,交相辉映。

(摘编自张贺《为文化插上科技之翼》)

材料二:

近年来,武汉革命博物馆以科技赋能馆藏资源管理,启动藏品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说,在革命文物保护方面,武汉革命博物馆创新博物馆藏品管理模式,对馆藏文物资料分批次做好文物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建立文物数字账本。

打开武汉革命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点击进入语音导览栏目,观众可以在线获取语音导览,获取私人定制的讲解员。点击全景展馆,观众可以从空中到地面720度观赏场馆全景,还可以进入到展厅内部,细细参观陈列展览,足不出户享受高清游览体验。

在传播方面,武汉革命博物馆积极建设微信公众号、智慧博物馆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可视化等信息技术手段,武汉革命博物馆将微信公众号打造成服务于展前、展中及展后全流程,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博物馆游览平台。另一方面,智慧博物馆综合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找出最受观众喜爱的游览区域、文物,支撑博物馆游览服务、文化推广决策。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展示、直播讲解、智慧博物馆等新方式,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促进革命文化的广泛深入传播。

(摘编自王珏《武汉革命博物馆实现馆藏革命文物智慧管理》)

材料三:近年来,VR(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文博场馆中,让观众可以在线参观。但从模型和容量来看,VR的模型较小,能容纳的内容有限;从参观视角来看,VR只能做360度展示,没有连贯性……

为突破技术瓶颈,让在线博物馆游览更接近线下体验,2021年以来,佛山市开展公共文化设施效能革命专项行动,着力解决设施使用率不高、公众参与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佛山市有关官员表示,佛山探索文博事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建设佛山市AR(增强现实)数字博物馆新互联网平台,对VR进行升级,带来沉浸式的博物馆参观体验,有效拓展了博物馆服务空间。

“VR参观的时候,展陈的内容清晰度不高,即使是放大到最大倍数,仍然比较模糊。而AR可以容纳几千张高清图片和多个时长不超过一小时的高清视频,能够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更为清晰且完整的展示。AR展厅就像真实的博物馆,观众不再局限于博物馆设定的参观内容,而可以看到展厅的每一个角落。佛山市博物馆馆长介绍。

AR展厅,观众可以自由参观,还能对藏品进行任意缩放,甚至比在线下场馆看得更清晰。数据显示,去年5月至今,佛山市AR数字博物馆新互联网平台的参观人次已超过240万。

(摘编自郑海鸥《佛山文博事业博物馆在线上活灵活现》)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近年来在运动会开幕式、考古、博物馆等众多文化领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新手段,取得了显著成绩,体现了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B.文字记载提供给考古学家有关古人的信息有限,而现代科技却给考古学家提供了许多新的考古手段,使他们能了解古人的所有信息。
C.武汉革命博物馆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建立文物数字账本,加强了馆藏文物资料的保护,使革命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深入。
D.佛山积极探索文博事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有效拓展博物馆服务空间,吸引了众多线上观众,线上参观人次已经超过了线下参观人次。
6.武汉革命博物馆和佛山博物馆在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做法?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一个洞

孙犁

蠡县××庄的治安员杨开泰,今年虽只二十五岁,看起来已像三十几岁的人了。那一带环境十分残酷,他的面色,因为长期睡眠不足,显得很干枯。眼里布满红丝,那每一条红丝里,就有一个焦虑,一个决心。从前年起,形势就变了,在庄子周围,敌人的据点远的有八里,近的只有二里。

从此,他就很少睡觉。老婆看见丈夫的脸渐渐黄瘦起来,常常为他担心,每天在饭食上加些油水,劝他早睡觉。杨开泰说:“现在不是睡觉的时候了。就是敌人不出动,我躺在被窝里,想到围在身边有那么些碉堡,有那么多敌人在算计我们,我就焦躁起来了。”

区里的干部,有时夜间来,因为信任,他们选定了在杨开泰家里开会。深夜,杨开泰的脸上越发干枯,眼里的红丝也更加多了。只有他知道,敌人的特务,已经钻进村里来了。在一天夜里,他从屋里走出来,猛一抬头,屋檐上伏着一个人,立时不见了。又过几天,他看见有人在路上划了许多密密的横线,有人走过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来。再过两天,他在一个夜间发现大门的铁链上系着一条黑线,一推门线就断了。

他看到这,明白了。他细心地侦察着,迅速地通知区干部,不要到他家里来。

一天,吃过晚饭,他对老婆说:“不要等我了,我要到外边开会去。”

老婆就一个人先睡了。直到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杨开泰才走回来,他很劳累,脸上有汗迹。老婆说:“你看,又和谁争吵来,脸红脖子粗的。”

杨开泰只是笑了笑。

这一天吃了晚饭,他又对老婆说:“不要等我了,我要到外边开会去。”

老婆只是噘了一下嘴,就先睡了。

这样一天、两天、三天、四天,杨开泰没进屋睡过一夜觉。早饭一熟,他就带着一身疲乏,红着脸,还有些气喘地回来了。第五天早上,他照例笑着问:“饭做好了?”

他老婆坐在灶火前,垂着头,用草棍划着地,没言语。

他又问:“今天叫我吃什么?”

女人突然站起来,脸上挂着泪水,两只眼睛红桃儿一样。她怒气冲冲,急口说:“好,你该吃好东西了!你费劲了!”

杨开泰也就火了,说:“你这是干什么?你!”

老婆狠狠地望了他一眼,到里屋去,趴到炕上哭起来,嘴里数叨着:“十天八天地不在家里睡,还有脸跟我要好吃的吃。你不知家里水没有人给我担,柴没有人给我抱,火没有人给我烧呀……”

杨开泰才明白老婆为什么生气了。他劝着,安慰着说:“结婚已经快五年了,你还不信任我?我不是和你说过,是出去开会吗?”

女人坐起来,擦一擦眼泪说:“你去哄三岁的孩子吧,你去哄那些傻子吧。我问了青救会杨秃,他说这几天就没见过你。”

杨开泰还想解释解释,可是因为过于疲劳,他又睡着了。女人坐在他身边哭泣。

黄昏又来了。平原的村庄,把黄昏看成是一天的年节一样。孩子们从家里跑出来,满街上跑跑跳跳,把白天闭上的嘴张开,把往日可以尽情唱的歌儿唱起。女人们,也站到门口来望望。黄昏很短,一时晚饭熟了,家家先后插上门,然后又吹熄了灯。

杨开泰默默地吃过晚饭,向老婆告假,说:“我听你的话,今晚不出去了,一定在家里睡。只是我要到后院里去转转,一时就回来。”

“好吧。”老婆回答说。

天已经很黑了。他向后院里走去,进了那间破旧的磨棚。他擦着一根火柴,石磨用四根木头支着,他丢了火柴,钻到磨下面去,不见了。

“你给我出来!"他的老婆站在磨台一边喊。原来她偷偷跟在杨开泰后面,看他是不是从后院跳墙过去。她一见丈夫在磨下面,要借土遁逃走,大吃一惊,跺着脚喊:“你给我出来,你个贼兔子,你又想哄我。你出来不出来?我到街上喊去!”

“咳,咳,你嚷什么?”杨开泰赶紧从磨台下面钻出来,老婆赶紧擦着一根火柴,把灯点着,她恐怕丈夫趁黑逃跑。

杨开泰满身是土,低声对老婆说:“既然叫你看见了,我就告诉你。你以为我每天出去玩去了,其实我一个人在这里掘洞,整整掘了五夜,才成功了,里面可以盛四五个人。以后,我们就不必提心吊胆,可以在这里面开会。”

说完,他走回去,把一块木板放下来,又把堆起的土粪铺在上面,就没有了丝毫的痕迹。

灯芯吸足了植物油,爆炸着,女人的疑心去了。她看见丈夫那干枯的脸,充满血丝的眼睛,和那因为完成了一件大事兴奋快活的神气,她也笑了,像八月十五的月,一片乌云从它身边飘过,月儿显得更俊秀了……

“你个贼兔子!”她低声地、害羞地说,“你还不信任我啊。”

……

从此以后,地洞、地道就流传开了。而且在不断地改进着。什么“七巧连环洞”“观音莲台洞”……花样翻新,无奇不有。而这“第一个洞”的创造的故事,也就随着洞的传播而传播着。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除交代了社会背景,写出了抗日斗争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外,还写出了杨开泰的抗战决心和细心。
B.小说多次描写了杨开泰充满“红丝”“血丝”的眼睛,助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并且暗示了杨开泰彻夜挖地洞的劳累辛苦。
C.小说以“第一个洞”为题,突出了杨开泰挖地洞的创造性,地洞、地道自此流传开来,最终形成了地道战的作战方式。
D.这篇小说故事简单,人物不多,但人物性格很鲜明,小说中多处有伏笔照应,语言不失幽默,处处可见匠心。
8.小说中两次写道“你还不信任我”,请结合文本分别分析其含意。
9.这篇小说在平实质朴之外,还透着一股浪漫主义气息,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浪漫气息”。
2023-07-2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满洲里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皇太子即皇帝位。罢浙江布政司参议王和、袁昱,陕西按察司佥事韩善为民。和等坐赃遇赦,吏部奏拟还职,上曰:“士大夫当务廉耻,三人皆贪污,岂可复任方面。”河南新安知县陶镕奏民饥,借驿粮千石赈救,秋成偿还。上谓夏原吉曰:“有司拘文法,饥荒必申报赈济,民饥死久矣。陶镕先给后闻,能称任使,毋责其端擅。”宣宗宣德元年二月,礼部进《籍田仪注》,上观之,谓侍臣曰:“先王制籍田,率天下务农,天子公卿躬秉耒耜,贵有实心耳。不然,三推五推,何益于事!”侍臣顿首曰:“先王制礼有本有文,陛下言及此,苍生之福也。”三年八月,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做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五年春三月,上奉皇太后谒陵,还京师,道中见耕者,以数骑往视之。下马从容询稼穑事,因取所执耒三推。耕者初不知上也,中官语之,乃惊,罗拜。上顾侍臣曰朕三举耒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恒言劳苦莫如农信矣命耕者随至营人赐钞六十锭。已而道路所经农家,悉赐钞如之。上与学士杨溥论人才,溥对曰:“严荐举,精考课,不患不得。”上曰:“此恐非探本之论。若不素教预养,则人才已坏,犹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也。”时有僧自陈修寺祝延圣寿,上斥之,谓侍臣曰:“人情莫不欲寿。古之人君,若商中宗、高宗、祖甲、周文王享国最久,其时岂有僧道神仙之说!秦皇、汉武求神仙,梁武帝、宋徽宗崇僧道,效验可见。世人不悟,可叹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顾待臣曰/朕三举耒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恒言劳苦莫如农/信矣/命耕者随至/营人赐钞六十锭
B.上顾侍臣曰/朕三举耒/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恒言劳苦/莫如农信矣/命耕者随至营人赐钞六十锭
C.上顾侍臣曰/朕三举耒/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恒言劳苦莫如农/信矣/命耕者随至营/人赐钞六十锭
D.上顾侍臣曰/朕三举耒已/不胜劳/况常事此乎/人恒言劳苦/莫如农信矣/命耕者随至/营人赐钞六十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旧官制六部之一,亦称“选部”“民部”,置尚书、侍郎等官,主管文武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B.籍田,天子或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亲执耒耜在籍田上示范性耕作,以示对农业的重视。
C.顿首,古时“九拜”礼之一,又称“叩头”,行礼时,以头触地之后随即拾起而不作停留,其恭敬程度要次于稽首。
D.稼穑,均从“禾”,都是形声字,本指成熟可收割的庄稼,后引申泛指种植五谷或从事耕耘收种等农业劳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饥荒时赈济灾民,官员们往往按法令程序行事,先奏后济。新安县令陶镕急民所困,奏请先调拨驿粮救灾,秋收后偿还,受到宣宗的赞赏鼓励。
B.宣宗认为天子公卿行籍田之礼,不能仅是拿着农具耕个三五来回走过场,还需领会先王制定此礼的初衷在于为天下作表率,一定要真心实意。
C.宣宗认为汉武帝、隋炀帝、唐玄宗在人口繁盛、国力富庶时不知戒慎而大兴土木兵戈,因而导致国家衰败甚至亡国,后世君主当警此鉴。
D.僧人自发陈请修建寺庙来祈祷宣宗长寿,宣宗拒绝了,并将商周贤君与秦皇汉武等对比,来表示对世人执着于神仙僧道以求长寿的不赞同。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当务廉耻,三人皆贪污,岂可复任方面。
(2)其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
2023-07-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满洲里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