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珠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一 期末 2023-07-30 13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医药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药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具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医药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我的梦想是: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的斗争中,中医药学将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节选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对于中医学理论而言,我们可以将之看作为临床医学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其中临床医学经验源自对各种人体生理与疾病现象的观察,如感受风寒会出现恶寒发热之症状,服用麻黄会发汗等。长期积累的临床实践成就无疑是中医学发展的原动力,但其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与文化无关。然而,医学并不是众多散在经验的集合,只有在主动接受并系统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与哲学思想之后,构建一个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才成为可能。在中医学理论创生之初,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与思维方式就已经与中医理论相互融合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中医学的理论,正是飞速发展的临床医学成就与传统文化不断互动的产物。这一过程是中国先民基于临床医学现象观察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具有着有别于他种医学的文化属性。

中医学理论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理论形式、内在结构与基本框架构建的影响。细究之,大致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为中医学所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象思维来概括,这是不同于西方逻辑思维的中国原创思维方式,是由中国典型的农耕文明特点所决定的。正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学发展道路的不同。的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鲜明的思想特征,是形成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基础与核心。与排除个体内容的逻辑思维相比,象思维的方法以涉身的、具体的类比类推,避免了形式逻辑与抽象概念对具体事物的过滤与切割,从而获得更大的开放性与普适性,保留更多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不失哲学的深度与广度,更加适应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

其二,为中医学之核心观念。华夏先民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在长期的博物活动与生存经验的积累中,对在世的自然、生命与人事形成独特的生存体验和认识方式,促进了中医哲学的形成和系统化,从而交织了中医学的核心观念。中医学的核心观念,主要包括从中医学角度全面理解人与生命之本质的生命观、身体观,理解人与天地之间和谐统一关系的天人观,解释与把握人的健康、疾病的本质和规律的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等。中医学的核心观念是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元观念,具有理解上的条理性和影响上的根本性,直接决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的方向选择以及中医学理论形态与价值标准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根本保证。

其三,为中医理论中所借用的中国古代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同样也必然受到社会哲学思潮的影响,这是由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属性所决定的。战国至秦汉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奠基期,通过对传统哲学思想与理论的主动吸纳,中医学借用气、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结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核心观念,共同构成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框架,这是中医哲学的核心内容。在此后的中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直受到时代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社会主流学术思想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也必然会影响到医学理论的发展,并在其中留下痕迹。从历次中医理论的发展来看,都是在中医临床实践经验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从时代主流学术思想中寻找到适合的理论工具而完成创新。

(节选自张宇鹏等《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内涵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针对某一疾病的发展和症状的变化情况,往往采用专门指定的药物加以治疗诊断。
B.中医临床医学经验来源于对各种具体疾病现象事实的描述,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
C.更关注具体事物形象的中医学象思维方式,因摒弃了西方逻辑思维而具开放性与普适性。
D.中医生命观等核心观念,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发展方向的选择起到主导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长期积累的临床实践成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源泉,青蒿素的发现就是其显著的成果。
B.随着中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与之逐渐成为紧密相连的整体。
C.与中国农耕文明相异的海洋文明影响了西方的思维方式,相较而言它更偏向逻辑思维。
D.中医学理论发展受社会哲学思潮的影响,根本原因是中医学理论具有特定的文化属性。
3.两篇材料都谈到了中医临床经验,但目的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依据材料二,请分析下面的文字中体现的中医学理论的文化内涵。

传统中医选择对活体进行动态全面的整体观察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式,也就是透过外在具体现象去分析内部的变化,通过实践类推,形成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的疫病生成观,以及病从心起治心”“修养的修心养性观等。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雷雨(节选)

曹禺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吗?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鲁待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  那双方面都好。再有,我要问你的,你自己带走的儿子在哪儿?

鲁侍萍  他在你的矿上做工。

周朴园  我问,他现在在哪儿?

鲁侍萍  就在门房等着见你呢。

周朴园  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  (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励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  (沉静)他还是我的儿子。

鲁侍萍  你不要以为他还会认你作父亲。

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鲁侍萍  什么?

周朴园  留着你养老。

鲁侍萍  (苦笑)哼,你还以为我是故意来敲诈你,才来的吗?

周朴园  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那么,我先说我的意思。你听着,鲁贵我现在要辞退的,四凤也要回家。不过——

鲁侍萍  你不要怕,你以为我会用这种关系来敲诈你吗?你放心,我不会的。大后天我就带着四凤回到我原来的地方。这是一场梦,这地方我绝对不会再住下去。

文本二

我想再谈谈人物,谈谈人物的复杂性,人物关系的复杂性。为什么这段戏要这样写?是要显示周朴园这个人另一部分的性格。有人问是不是你同情这个资本家了?不是,因为这是一个人物,他必然有这一面。总之,从这些人物身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们的性格是有层次的,有发展的,有两面性的。

(选自《曹禺谈<雷雨>》,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雷雨”交代了作品的自然环境,也象征着压抑的旧中国,预示着即将发生大变革。
B.“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说明侍萍三十年相貌变化大到周朴园都认不出。
C.“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既体现侍萍愤恨的心情又体现她的认命,这是人物矛盾之处。
D.周朴园保持着旧习惯,是他对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怀念,也是想要弥补自己犯下的罪过。
6.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台说明可以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加点处“愤怨”,紧承上文“悲愤”,细腻地表现出侍萍情感的变化。
B.语言描写可以刻画人物性格。侍萍说“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谈”,说明她要揭露周朴园的真面目,体现了她的骨气。
C.戏剧语言有很多潜台词。文中提到“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暗示了三十年前除了周朴园赶她出去,还有周家其他人。
D.戏剧节选符合“三一律”,在雷雨之夜,在周宅之中,周朴园与侍萍挤压三十年的矛盾急剧爆发,带给读者心灵上的震撼。
7.“冲突是戏剧的要素之一,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请结合节选部分,概括分析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冲突。
8.周朴园是《雷雨》中的重要人物,请你结合文本二的相关评价,从不同角度分析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

(二)

臣为丞相,治民三十余年矣。逮秦地之狭隘。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罪一矣!地非不广,又北逐胡、貉,南定百越,以见秦之强。罪二矣!尊大臣,盛其爵位,以固其亲。罪三矣!立社稷,修宗庙,以主之贤。罪四矣!更剋画,平斗斛、变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王之得意。罪六矣!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万民戴主,死而不忘。罪七矣!若斯之为臣,罪足以死固久矣!上幸尽其能力,乃得至今,愿陛下察之!

(选自李斯《狱中上书》)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千里                      举:攻克,占领。
B.功到今                      施:实施。
C.政教                         饬:整顿。
D.以主之贤                  明:显示。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B.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C.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D.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破燕/赵/夷齐/楚/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缪”,为谥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评价性称号。
B.五帝,“五帝”有不同的说法,《史记·五帝本纪》中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C.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也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
D.斗斛,斗与斛。文中泛指量器。旧时,十升为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
1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开宗明义,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证明客于秦有利,秦以客而强。
B.李斯认为若秦国“弃黔首、却宾客”,等于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危害极大。
C.李斯担任秦相,治理百姓三十余年,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修筑驰道,兴建游观之所。
D.李斯在《狱中上书》中罗列自己的七宗罪,认为自己罪有应得,希望皇帝网开一面。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资之金玉,使游说诸侯。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中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香菱咏月·其一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香菱咏月·其三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14.下面对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首联写了寒秋之夜天宇上的一轮明月,以“皎皎”写月色,“团团”摹月形。
B.“翡翠楼边”“珍珠帘外”之类,对偶固然精切,词藻却华艳,不免有肥辞瘠义之嫌。
C.第二首诗“新奇而有意趣”,咏月而又咏人,两者水乳交融。笔法老练而又寓意遥深。
D.江上游子、倚栏佳人虽也被明月照见,但无边的夜月与不尽的愁思却是独属香菱一人。
15.请简要赏析诗句“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