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辽宁 高一 期中 2023-09-08 25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推演了一条原则,叫作心理的距离。什么叫心理的距离呢?比如说海上的雾,乘船的人在海上遇到大雾,是一件不畅快的事,乘客喧嚷,人们心焦气闷。但换一个观点来看,海雾却是一种绝美的景致,你姑且聚精会神去欣赏,这不是一种极愉快的经验吗?这两种经验完全起于观点的不同。在前一种经验中,海雾和你关系密切,距离过于接近,所以你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在后一种经验中,你把海雾摆在实用世界以外去看,使它和你的实际生活中间存在一种适当的距离,此时,你能用客观的态度去欣赏它。这就是美感的态度。

艺术是最切身的,是不能脱离情感的。就超脱目前实用的效果说,科学家也和艺术家一样能保持距离,但两者的超脱是不相同的。科学是一种最不切身的(就是说最重客观的)活动,艺术却是一种最切身的(也就是说最重主观的)活动。之前我说过,观赏美的形象时需失落自我,何以现在又说艺术是最切身的活动呢?这两句话不但不冲突,而且归根到底还只是一句话,艺术不能脱离情感。情感是切身的,在美感经验中,情感专注在物的形象上面,所以我忘其为我。

艺术能超脱实用目的,却不能超脱经验。艺术是最切身的,是要能表现情感的,所以观赏者对于所观赏的作品不能不了解。如果他完全不了解,便无从产生情感的共鸣,便无从欣赏。了解是以已知经验来诠释目前事实,如果对于某种事物完全没有经验,便不能完全了解它。反过来说,我们愈能拿自己的经验来验证作品,也就愈能了解它,欣赏它。我们每读到好诗文时,就惊讶作者先得我心,觉得非常快慰。希腊雕刻家造神像时,还是以凡人为模型。但丁描写地狱,也还是拿我们的世界做蓝本。凡是艺术作品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惟其是旧材料,所以旁人可以了解;惟其是新综合,所以见出艺术家的创造,和实用世界有距离。比如吹皱一池春水一句词所用的字都是人人所认识的,春水的景象也是人所常见的,不过把这六个字综合在一起却是冯延巳的新创。艺术家尽管自己不落到人情世故的圈套里,但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大艺术家不了解人情世故;艺术尽管和实用世界隔着一种距离,可是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

如果距离消失,欣赏者就由审美的态度回到实用的态度了。欣赏者对于所欣赏事物的态度通常分为旁观者分享者两类,旁观者置身局外,分享者设身局中,分享者往往容易失去我和物中应有的距离。一个旁观者看见演曹操的戏,看到曹操的那副老奸巨猾的样子,不觉义愤填膺,提起刀就要走上台去砍那位扮演曹操的演员。一般演戏者,扮演到使观众忘其为戏时,技艺已算到家了,但是观众在忘其为戏时便已失去美感的态度,像上文用刀砍扮演曹操的演员是由美感的世界回到实用的世界去了。看戏到兴酣之际鼓掌叫好,一方面虽是表示能欣赏,同时却也已离开欣赏的态度而回到实用的态度。这都是距离的消失。

照这样看,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这不显然是一种矛盾吗?事实上确有这种矛盾,就是布洛所说的距离的矛盾。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保持适当距离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审美感受,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

(摘选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心理的距离》)

材料二:

在近代文艺运动中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争执也颇为激烈。写实主义偏重模仿自然,要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材料,用客观的方法表现出来,它最忌讳掺杂主观的情感和想象。理想主义认为艺术和自然是相对的;它是人为的,创造的,虽拿自然做材料,却要凭主观情感和想象加以选择配合;艺术要把自然加以理想化,不能像照相那样呆板。我们既然明白距离的原则,那么这两派的争执也就不难解决了。艺术是一种精神活动,要拿人的力量来弥补自然的缺陷,要替人生凿出一个避风息凉的处所。它和实际人生应该有一种距离。主观的经验需经过客观化而成意象,才可表现为艺术。至于经验的选择也不免有意地或无意地受情感和想象的支配。所以严格地说,凡是艺术都带有几分理想性,都必是反对极端的写实主义的。极端的写实主义在理论上很难成立。写实者也还是人而不是相机,既然是人就无法把情感和想象完全丢开。所以,写实主义不免带有若干理想主义。一般写实派作者的弊病在于把距离摆得太近,甚至完全失去距离。理想派的弊病则在于距离太过,纯任理想而藐视现实,结果往往不是空疏,就是荒渺无稽,使人无法了解,所以不能引起兴趣,打动情感。我之前说过,凡是艺术都要带有若干理想性,都是反对写实主义的,这并非说现实世界的东西绝对不能拿来做艺术的材料。现实世界的事物虽然和实用关联太密,距离太近,但是经过艺术家的剪裁,它也可以落到适宜的距离上面。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聚精会神欣赏海雾带来的愉悦感,说明美感的态度是一种超出实用的客观态度。
B.在美感体验达到忘其为我的境界时,艺术家便处于无情感参与的“失落自我”的情形中。
C.读者要欣赏一部作品,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是必须建立在他对该作品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D.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虽然都取材于生活,但是在是否掺杂主观的情感和想象上却针锋相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只要与我们生活经历相贴近,就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B.心理距离的远近极其重要,如果心理距离太近,会导致审美情感过重,实用性过强。
C.文章列举希腊雕刻家以凡人作为模型造神像的事例,意在证明艺术是不能超脱经验的。
D.正因为极端的写实主义像相机那样呆板,所以他们创作的作品丢开了情感和想象。
3.结合材料,下列现象最符合审美体验中“不即不离”观点的一项是(     
A.有网友因憎恶反派施加于主角的种种恶行,跑到演员微博账号下谩骂演员本人。
B.舞台剧演出时,编导在演员表演区和观众区之间划一道线,警告演员不得越过。
C.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着面具,说话时还带着歌唱的声调,观众看得如痴如醉。
D.在自己欢喜时,感觉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感觉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西游记》中的人、事、景、物大多运用了“幻中求真”的手法,请运用材料一中“不即不离”观点对此手法进行简要赏析。
2023-09-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品石做人

曾宪涛

小区是新小区,新上房的邻居们还都不熟悉,只能以貌取人。老孟皮黑,貌丑,便都瞧他不起,甚至爱理不睬。

老孟是灵璧人,来彭城已三十多年。灵璧石天下闻名,被乾隆封为天下第一石。老孟虽离开家乡,但对家乡的石头情有独钟,且很有研究,造诣很深,被圈里人称为赏石专家。

彭城距灵璧很近,当地人都喜欢灵璧石,搬新居的邻居,不少人都想买块灵璧石摆在家里,所谓时(石)来运转。当知道了老孟的能耐,便转变态度与他套近乎,想请他帮忙买石。老孟也不计前嫌,来者不拒。

高老师跟老孟一个单元,从没嫌弃过他,态度一如既往,只是对石头不感兴趣。倒是老孟主动找他,要帮他选块好石,说:室无石不雅,居无石不安。还说了番品石做人的高论:灵生石无论深埋山中,还是尊坐厅堂,都镇定自若,不卑不亢,豁达从容,宠辱不惊,这也是做人的境界。

高老师年轻,很容易被说动,双休日,两个人开车来到灵璧,老孟领着进了一石农家,满院皆石。

老主顾来了,有新采的好石吗?老孟高喊。

石农看起来跟老孟很熟,忙过来引他们到一块满是泥土的石旁,指着说:才送来的,看像不像麒麟?

高老师看半天也没看出麒麟,只轮廓像老虎狮子或什么怪兽。

老孟问价钱,石农道:老主顾了,别人一万,给你五千,这是块五彩石,稀有,品相质地都强,整好了能值几万。

高老师不太情愿,心说一个四不像咋值这么多钱。老孟看出他的心思,对石农说:我们再看看,回头再谈。

石农便去招呼别人了。待石农走后,老孟对高老师神秘地道:这石头你横过来看。照老孟的指点,高老师果然看出一只凤,特别是老孟手指的凤头,简直惟妙惟肖。老孟悄悄说:他是没看出,不然,甭说五千,五万也不卖,玩石头靠的就是眼力!你刚好又有个女儿,这只凤往厅里一摆,真是没得说了。

老孟叫来石农,讨价一番,又便宜了五百。高老师对老孟感激又佩服。

石头买回来,清洗打磨,做好底座,往客厅一摆,形神兼备,一只凤眼,栩栩如生,谁见了都赞叹不已。

高老师有个初中时的同学自远方来,还带来个赏石高手朋友,是要去灵璧淘石头的。高手一见凤石,先是惊叹,细细端详后问:什么价买的?高老师说了价钱。高手摇头道:不值,石头是动过手的。指着凤头,这是人工做出来的。

高老师一惊:你看值多少?

动过手就不值钱了,权当工艺品吧,也就两三百。

高老师脸色难看,半晌才说:回头我问问老孟。便说了老孟带他买石的经过,高手说:玩石头靠的就是眼力,他不具备,也不能怪他。高老师想起老孟也说过眼力的话,他帮好多人都买了石头,难道只自己这块看走眼了?他提出去看看别人家的石头,朋友和高手都同意了。

先去了对门小成家,小成的石头花了三千元。高手看罢也说是动过手的。小成顿时拉长了脸,一块儿又去看其他几家,没想到高手都说是动过手的。大家就起了疑心,这就不能说是眼力问题了,怀疑老孟与石农有勾结。

事后高老师见老孟几次想问,因为有了猜疑,反倒不好意思了。想起他那些品石做人的高论,感觉真是讽刺。

邻居们从此不再找老孟买石,又跟先前一样白眼对他。还说人是一面相,咋就会信他呢?自认倒霉吧!

看来玩石头靠的就是眼力,识人更要眼力。

不知老孟知不知道这事,反正人不找他,他不解释。对别人的白眼,他似乎也习惯了,仍和当初一样,泰然处之。

过没多久,小成带来一位外地客商,熟人介绍的,客商说公司修建花园,需要采购一批奇石,只要石头好,愿出大价钱。小成把他带到家里,没想到客商一眼看中了他的石头,愿出更高的价钱。小成当然答应,又带他来看高老师那块凤石,客商竟出价一万。

高老师想,碰上冤大头了,心中有些不忍,暗捅小成:我想原价让给他算了,不亏就行。小成摆手挤眼,事后说:还有你这样的,愿打愿挨,玩石头全在眼力,咱又没骗他。

邻居们那些动过手的石头,竟全被客商以高出原价买走了。老孟还是帮他们赚了钱,但大家依然总不肯原谅他,因为这不是他眼力的问题。

那以后,高老师一直感觉做了亏心事,对不起冤大头,见老孟就来气。老孟却还跟原来一样,这天在门口遇见,硬塞给他一张报纸。

高老师进了家门才打开报纸,报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京都奇石拍卖会,一块酷似凤凰的灵璧石,竟拍出百万天价。他惊呆了,因为照片上的奇石咋看都是他那块凤石,而拍主就是同学带来的那个赏石高手。

他打电话给同学,同学在电话里说:老同学,你不也赚了吗?有赚就行,想赚大钱,要有眼力呀!好啦,我叫朋友再给你些补偿。

高老师冷冷道:不必!便挂断电话。他在心里感叹,要看透这世界的人和事,真不知该要有怎样的眼力。

再见到老孟,他就像啥都没发生过一样。

他又想起了老孟那些品石做人的话。

(选自《小说选刊》2022年第2期)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师因为从未嫌弃过老孟、对老孟一如既往的信任而受到老孟的认可。老孟为了感谢高老师对他的知遇之恩,主动带他去灵璧买石。
B.老孟带着高老师去灵璧买石,老孟是石农的老主顾,他经常带着朋友去照顾石农的生意,可以看出老孟是一个热心友善、扶危助困的人。
C.高老师和小区邻居们一样轻易就相信了赏石高手的话,除了反映出他没有眼力外,也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在作祟。
D.赏石高手在看到高老师及其邻居家的石头后,说石头都“动过手”,这一细节描写暗示了赏石高手身份存在问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品石”为线索组织材料、串联人物,情节集中,以短小的篇幅展现了世间百态,具有高超的艺术技巧。
B.小说抑扬结合,富于变化,在老孟对高老师及邻居情感的变化中,展现了老孟这一平凡人物的闪光点。
C.小说情节起伏,一波三折,从老孟被嫌弃到被套近乎,从老孟识石到高手骗石,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语言朴实,贴近生活,在生活化的语言场景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反映人间百态,耐人寻味。
8.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玩石头靠的就是眼力”,但含意有所不同,请根据文意,谈谈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
9.小说以“品石做人”为标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人说本文的主人公是高老师,有人说是老孟,你认为是谁?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张仪欲穷陈轸,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梏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侯之车迎之。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①陈轸:善于辞令,先后在秦国和楚国做官。以往张仪游说楚王时,曾遭陈轸反对。②犀首:战国魏官名。公孙衍曾为此官,故借称公孙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B.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C.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D.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犀首谢陈轸”中的“谢”是谢绝,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不同。
B.“道称疾而毋行”中的“疾”是疾病,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的“疾”不同。
C.“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中的“封”是封赏,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的“封”相同。
D.侯,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侯爵为其中第二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轸路过孙衍魏国时求见公,公孙衍起初并不想见他,陈轸问公孙衍为何没有政事可做,陈轸为其出谋划策,要把天下的政事移交给公孙衍。
B.陈轸让公孙衍坐在李从出使楚国的车上,从而让魏王生疑,然后再对魏王说要去拜见燕国、赵国的国君,并向魏王要求准备车辆整治行装。
C.当各个诸侯国客居魏国之人把公孙衍出使燕、赵的消息告诉各国国君后,齐、燕、赵、楚都把政事委托给公孙衍,魏王让公孙衍做了魏国相国。
D.张仪钦佩陈轸的才华,就让魏王召他来做相国,陈轸想要去,但他的儿子认为这件事情谋划得很深,不可以不详察,希望父亲能认真考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
(2)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
14.陈轸的儿子为了阻止陈轸接受魏王的任命,献上了怎样的计策?请简要概括。
2023-09-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狱中对月

宋琬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注]①作者因被人诬告而被捕入京,系狱三年。此诗乃狱中所作。②长安:此指清朝都城北京。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耿耿”写星星明亮,“丁丁”言时间推移,叠词的运用有音乐之美。
B.颔联作者因忧愁得太久,泪水已经流尽;有时他还借酒浇愁,借望月思念亲人。
C.颈联以栖乌绕树而飞感到冰霜之苦,含蓄表达了作者久被囚系难以归家之痛。
D.诗人善于借眼前之景衬心中之情。例如“哀雁横天”句就是以哀景衬哀情。
16.前人评此诗尾联“含蓄而自有深情”,请对此加以解说。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一个真切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帝王与百姓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司马光来信中对新法冠以“征利”罪名,王安石加以反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9-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的新技术、新应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新人们的认知。在这种背景下,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日前,旨在推动机器人在制造业、农业、建筑、医疗、教育等领域进行应用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已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其实,如若仔细复盘我们的生活,机器人的身影已。现实生活中,我们和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人打过交道。餐厅里,有呆萌的送餐机器人,甚至负责烹调美食的大厨都可能是炒菜机器人;田野里,有像长了眼睛一般的除草机器人,不但能准确分辨出草和农作物,还能精准地除去杂草;车间里,有整齐划一地挥舞着的机械臂,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成品;医院里,有可以完成精密手术操作的手术机器人……这些与生产生活的行业,正是机器人+要深化应用的场景所在,因此,人们对将融入千行万业的机器人产业所能创造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三个短句,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可以适当增删字词,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从修辞与行文结构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2023-09-08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继越来越贵的网红奶茶之后,雪糕也早已脱离了“好吃不贵”的印象,迈入“网红新贵”之列。“老网红品牌”哈根达斯、DQ等逐渐被年轻人淡忘,“网红新贵”如钟薛高、双黄蛋、芝士冰激凌等顺势而生。

不少“新晋网红品牌”,动辄十几块、二十几块的价格,远远超过传统老牌雪糕定价,这也令不少网友大呼“吃不起”。此时,      ①      ,社交分享,打卡成了购买雪糕的主要功能,雪糕在如今早已成为一种享受型休闲食品。但不少人面临的,      ②      ,一面是“吃不起”的现状。助推这些“网红新贵”价格上涨的因素常常包括跨界联名、老牌情怀、健康品牌、网红带货、明星效应等。

这么看,      ③      ,而是被人为地塑造成了时髦、流行的消费符号。所谓“万事皆可雪糕”雪糕这个载体本身,即变成了一种有着审美意味的零食。这也是为什么雪糕的“溢价”严重,它不只是饮食行业的一种商品,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一种“文化产业”,和奶茶一样,被寄寓一种年轻化、休闲化的内涵。

21.下列句子中的“打卡”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打卡”,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司领导再次强调,员工忘记打卡的要向部门主管说明理由。
B.高三(5)班的同学们每日在早读前都打卡正能量励志句子。
C.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今天一大早我们就在这里打卡。
D.青年通过打卡,跟上自己所在文化圈层的步伐,并赢得认同。
22.请在文中空缺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9-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著书法家汤临初《书指》云: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这句话阐述了学书的过程,体现了他对中国书法艺术中的思考。


       汤临初对书法艺术的阐述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08-29更新 | 7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刘向(约前77-前6)  《新序》(《战国策》整理)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修辞手法  变换句式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词义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任务驱动型作文  哲理·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