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三 开学考试 2023-09-15 1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愿意为一块霉菌付多少钱?

也许你在出价之前希望获得更多信息,霉菌的大小、颜色和状态如何?

这块霉菌的直径约为1英寸,颜色为灰绿色,位于两块玻璃片之间,由干净的胶带封装。霉菌很老,已经死了,它不会有任何实际用途,它对你的价值如何?

你的估值很可能接近于零,你甚至可能会为了不把霉菌带回家而付钱。

2016年12月7日,这块不可食用的真菌在纽约邦瀚斯拍卖会上卖出了46250美元。它被称为“原始青霉素霉菌文化”。

1928年,医学研究员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正在研究葡萄球菌,这是一种导致咽喉疼痛、病肿和败血病的细菌。在休假结束时,弗莱明注意到,一个装有细菌的暗养皿发霉了——这是一次意外污染。值得注意的是,霉点周围有一个没有细菌的圆圈,莱明意识到,这些霉菌一定生成了某种杀灭或抑制细菌的物质。这种霉菌就是黄青霉菌,是得到科学理解的第一种抗生素来源,邦瀚斯拍卖会上的拍品是弗莱明1955年送给邻居的,因为邻居帮他阻挡了几个盗贼,这份样本由弗莱明签名,并且附有他和管家写给邻居的信。

也许比你最初的估值多一点,你可能愿意为了拥有一段医学史而支付几百美元。如果你是一个精明的投资者,你甚至可能支付几千美元。但你不太可能支付46250美元。

这个买家和其他竞拍者争取的是同一事物,他们对于霉菌的背景有着相同的认识。那么,为什么他们为它赋予了不同的财务价值?因为价格不等于价值。不同的竞标者为相同的拍品赋予了不同价值。我们可以将这些主观估值看作竞争性真相。一个人的估值可能低于另一个人的出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错误的”。

在拍卖会之外,我们往往认为商品或服务拥有固定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它的价值,不过,这个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许多人本能地认为,一辆汽车的价格应该接近于汽车内部材料和组装工作的成本,我们还会考虑到管理和营销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空间,综合得出的就是这辆汽车的合理价格。

不过,当我们考虑一些简单的例子时,这不想法就无法成立了,毕加索的油画是由一个人在几天内创作的,一架飞机的制造则需要几千个工时,为什么首者比后者贵?

假设由200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花了很大力气开来了一块翡翠,而我在利比亚登山时发现了一块一样的翡翠,你会为前者支付更高的价格吗?

如果1000人用一年时间制造了一台将冰块黏在一起的机器,他们的劳动会使这台机器拥有价值吗?

正如每个例子展示的那样,定价不能仅仅基于生产工作,相反,一件事物的价格取决于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和弗莱明霉菌的售价类似,它取决于我们的主观估值。

以带有不锈钢钩环的50毫米标准杜领锁为例,如果我需要为存放所有个人财富的库房上锁,我可能愿意为这把锁支付很高的价格。不过,如果制造商仅仅根据我的情况定价,它就不可能卖出许多把锁。它还需要考虑为健身房更衣柜和后院里的用自行车的买杜领的人,或者将其锁在巴黎大桥上用作纪念的人,它需要考虑富人和穷人、匆忙的人和有时间转悠的人每个买锁的人愿意支付的价格可能稍有不同。

根据所有这些不同的主观估值,经济学家推导出了“需求曲线”,当价格较低时,购买的人会很多;当价格上升时,潜在买家的数量会下降,经济学家将其与“供给曲线”相匹配,后者描给了制造商愿意以不同价格生产和销售该商品的数量。理论上,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是令供给和需求恰好相等的价格。

所以,我们的主观估值——我们关于财务价值的竞争性真相——决定了市场价格。

此外,财务价值的竞争性真相对于贸易非常重要。我们交换或买卖事物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它们具有不同的估值。如果苹果种植者对店内苹果的估值和顾客相同,他就不会卖苹果了。由于一个苹果对于农民的价值低于它对于附近厨师的价值,因此两个人可以找到一个都能接受的价格。

世界上的大多数财富都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原油对于加利福尼亚土地所有者没有直接用途,但他可以用远高于自己主观估值的价格将其卖给炼油商。3亿个平板电脑对于电脑公司股东没有太大用处,但他们可以用低于我们个体主观估值的价格将这些设备卖给我们,使所有人感到满意。关于财务价值的竞争性真相使我们这个物种变得富有。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一块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灰绿色霉菌,即使了解其背景后,一般人应该也不太可能支付46250美元购买它。
B.“这个想法就无法成立了”中的“这个想法”,指的是人们本能的认为商品或服务价格是成本与合理利润空间总和的价格。
C.毕加索的油画比一架飞机贵的例子与弗莱明霉菌的例子都说明了定价不仅取决于生产工作,还取决于人们共同认可的价值。
D.作者认为,就像顾客和农夫对于苹果估值不同从而保证了贸易进行一样,人们对于财务价值的不同估值,让人类这个物种变得富有。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霉菌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对于同一种且有着相同了解程度的事物,不同人的主观估值也是不同的,但这其中并不存在谁对谁错。
B.“我可能愿意为这把锁支付很高的价格”,可能是因为这把锁保护着“我”全部个人财富,“我”对它的主观估值很高。
C.“描绘了制造商愿意以不同价格生产和销售该商品的数量”,可见与购买者一样,制造商们也会对商品进行主观估值,而这种估值也影响着市场价格。
D.从文中各个事例可以发现,价格不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实际价值,而是由人们对于事物的主观估值决定,这种主观估值是维持市场价格的唯一决定因素。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十段观点的一项是(       
A.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相结合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才成为价值。
B.著名投资人菲利普·费舍曾批判:股市充斥一群人,他们晓得所有东西的价格,却不晓得任何东西的价值。
C.著名的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提出了“柠檬市场”理论,认为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价格失灵。
D.现代经济理论: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就是价值,它可视为是能够公正且适当反映商品、服务或金钱等值的总额。
4.经济学有另一个概念“客观估值”:所有世界上的物品,都是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而价格只是围绕这个本质的、客观的价值上下波动的一个现象。这一观点与文本内容不符,甚至相悖,请你结合此观点简要阐释本文中“主观估值”的特征。
5.作者怎样证明人们的主观估值影响价格?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3-09-1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喊山人

吴海涛

“哟呵……呵……”一声声吆喝,极有穿透力地回荡在古老的山野之间。

山的主人是“山神”。山神庙里的山神主宰山里的大事小情、婚丧嫁娶、开山动土,山里人逢年过节都要向山神祈福。渐渐地,有了喊山的习俗。十里不同俗,童年时,故乡保持着这种传统。

喊山人是村里的壮汉,声音高亢,具有穿透力,声音里蕴含着大山人的豪迈、朴拙、倔强和强悍。他正是我本家堂二哥,刚从部队退伍的山里娃,年轻力壮正当年,头戴白羊肚毛巾,内穿白色上衣,外套光板羊皮袄,腰系一条红布,透出了年轻人的活力。

喊山是在山神庙的戏台上。每年春节,村民们便开始登台唱山东梆子大戏,①人们自行粉墨一番,生旦净末、吹拉弹唱,不输城里大戏。开锣前,看着天上的太阳,戏把头要喊山,内容就是祈祷家乡风调雨顺,平安大吉,祈祷大山丰收,喊山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主持。

“山神爷,恰建正月初三吉日,祈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喊山人,我堂二哥,大声重复老先生的话,如悠悠的歌声,传向冰扑的河流,带着水音,飞向耸立的山岭,碰撞在高耸的山峰,撞在坚硬的峭壁上,又折回,悠悠荡荡传回山神庙。这声音像撞在那棵千年的树上,波浪式地此起彼伏,荡荡悠悠又回到了山神庙的戏台,传回到山村人的心里。

一阵急促的锣鼓点,打在老百姓心里,回响在空旷寂寞的大山里。戏曲喊动了冬天沉睡的大山,喊醒了猫冬的山乡人民,喊醒了封闭僻静的小山村。突然,大戏台下,一个迈着沉重步伐的人走向台中央,挥手向台下示意:安静。瞬间,台上台下鸦雀无声,村主任走上舞台,向全体村民动员:“乡亲们……封闭多少年的山村,经村里决定,为造福子孙后代,年后各家出工,在村边开凿一条走出大山的隧道……

“哗——”山里人们用力鼓掌。“正月十八”是个吉祥日,开凿山洞的乡亲们都来了,带来了铁锤、钢钎、爆破的炸药。工地插上了多面红旗,父老乡亲们头戴柳条编的安全帽,腰系麻绳,集合在将要开凿的大山下,满怀信心地等待命令。

开山是有规矩的,动工前要祭祀山神,祈祷保佑平平安安。堂二哥是爆破手,因为在部队里学习过爆破。此时他带领乡亲们烧上香,摆上三牲、三素、三果大供,跪在大山面前。堂二哥大喊:“山神爷,村里后生给您磕头了!”

喊山人求神的喊声悠悠荡荡传向大山深处,碰撞到大山峭壁后,又飘飘洒洒地传回开山人的耳膜。

堂二哥下令:“爆破凿眼开动!”

伴随着有节奏的“叮咚”声,开凿地眼开始了!老少搭配、父子搭配,一凿三摇,准确地打在钎杆上。

炮眼打好了,爆破人员开始装药、连线。

堂二哥手拿铁桶喇叭,向山上的爆破手发号施令,让他们检查炮眼的电线连接是否安全,检查好后退到安全的地方。

随即,堂二哥手拿大喇叭开始喊:“周围的老乡亲,开始放炮,请大家远离炮区!”堂二哥开始倒数:“十、九、八……三、三、一,起爆!”“轰轰隆隆”的爆炸声响彻云霄,回荡在大山、回响在原野,惊飞的鸟腾空而起,浓浓的尘埃弥浸了大山。

跑停了。周围的乡亲听到了报数人的喊声,欢呼声响彻环抱的群山。

“叮咚,叮咚”的锤声伴奏着春天的序曲,和大山人开凿大山的心跳融为一体

夏天,一场场暴雨,冲刷出一道道沟,给施工增添了难度,潮湿的涵洞里泛着闷热,山上渗透的雨水、劳动中辛勤的汗水,交织在一起,非常难受,年轻的小伙赤身在抡锤,汗水、雨水、泪水,从额头滴落在腮边,流到嘴里,混合的水是苦的,是涩的,也是甜的。从肩上取下毛巾,用颤抖的手擦一把汗,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堂二哥,③堂堂的汉子,流下了是感动,也是激情的泪水,他默默地仰起头,双手紧握在一起,用力吐上一口口水,抓起锤把抡了起来。

涵洞里,怪声此起彼伏,向外运石子的人肩担、手推,来往有序。突然,一块巨大的石头拦住了去路!

郑万山大爷年纪七十有三,是一位淳朴憨厚的老人,一辈子与大山打交道,开山采石有丰富的经验。前些年带人开山起石板,在村里首屈一指,人称“石把头”。他与十八岁的孙女些子结成了“对子”,些子掌锤,老把头掌钎。老人家深知,雨季石头是不稳定的,常有滑坡现象,昨晚的一场大雨,虽然把青山洗涤得无比清新,但其中也潜藏着危险。老石正是一个有心人,一边休息,一边观察石头的动静,突然,他看到一块巨石有移动的迹象,说时迟,那时快,他大喊:“小心!躲开!”一个箭步冲上去,把巨石即将滚落处的小羊倌推到一边。几乎同时,老石匠用手中的工具,微微点了一下正滚下的石头,千钧一发间,石头竟改变了方向,年轻人躲过了一难!然而,随巨石滚下的另外一块,却砸中了老石匠的腿和腰,经医生诊断,老石匠腰和腿粉碎性骨折,失去了站立的能力。

可,乡亲们开山凿洞的心没倒。

通车那天,人们在山神庙旁古柏下又搭上了戏台,市领导为通车剪彩。

而那万山大叔,长眠在离隧道不远的山坡上。

我背着母亲缝的铺盖,斜跨泛黄的军包,从这个隔绝了多少个世纪的涵洞里走出,走向了更远的世界。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吆喝声开头,既照应了题目“喊山”,凸显其嘹亮,具有穿透力的特点,又开启下文对于喊山习俗的介绍。
B.喊山人是村里的壮汉,喊山日期一般都在吉日,喊山仪式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主持,由此可推知喊山的重要性。
C.文章两次描述喊山之声,第一次声音最终折回山神庙,传回人们心里;第二次只传到人们耳膜,这表明开山行动不会顺利。
D.喊山人堂二哥退伍军人的身份,村主任动员村民开凿大山的隧道,市领导为通车剪彩等,使文章具有了一抹政治色彩。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句①中“自行”表现出大山人对戏曲形象的重视,希望展现自身高超技艺。
B.语句②诗一般的语言写出春之初,初开隧道时大山人内心的愉悦与欣喜之情。
C.语句③中堂二哥“感动”“激情”的泪水来自村民热火朝天的辛勤劳作。
D.语句④单独成段,既与老石匠无法站立形成反差,又点出隧道开通的重要原因。
8.关于“郑万山大爷”这个段落,写出了作者多种情感,请加以概括。
9.文章题目为“喊山人”,为何处处都能感到“我”的存在?请结合文章简要阐述。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天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叶民有心,而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进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下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徙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下有之。”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

(节选自《韩非子·难三》

材料二: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曰:“善为政者若之何?”仲尼对曰:“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子墨子闻之曰:“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叶公子高岂不知善为政者之远者近也,而旧者新是哉?问所以为之若之何也。不以人之所不智告人,以所智告之,故叶公子高未得其问也,仲尼亦未得其所以对也。"

(节选自《墨子·耕柱》

【注】①叶公子高,楚国大夫,姓沈,名诸果,字子高,封地在叶,所以称叶公。②路寝;君主居住的正屋,此指建有齐景公正室的高台,即路寝之台,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尧A之贤B六王C之冠也D舜一徙E而成F邑G而尧无H天下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是“使……到来”,“烛之武退秦师”的“退”是“使……退”,两者用法相同。
B.倍,指背弃,背叛,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倍”词义相同。
C.恃,依靠,依仗,与现在所说“有恃无恐”“恃才傲物”两词中的“恃”词义不同。
D.智,通“知”,知道,了解,与《老子四章》中“知人者智”中的“智”词义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公子高、鲁哀公及齐景公均向孔子请教治国的方略,同一问题孔子给出不同答案。子贡对此不解,后经孔子解释,才知三国人心向背不同。
B.圣明的君主善于在细微处发现小的坏事,在小事上实行轻罚,所以民众没有大的阴谋与动乱,这值得那些只知依赖效仿舜的君主们学习。
C.墨子认为叶公子高不懂的是如何达到“近远者,新旧者”这一目的的方法,但其提问时并未让孔子明白自身的疑惑,故其没有恰当提问。
D.面对孔子对叶公子高有关政事的回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有的人认为孔子的回答属于亡国之言,而墨子则认为孔子属于无效作答。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
(2)善为政者,远者近之,而旧者新之。
14.有人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请结合材料一阐述其为何有此论断。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①这首诗写于景祐三年(1036)岁末,作者被贬夷陵,元珍、表臣都是峡州的官员。②敌国,指春秋时的楚国,夷陵古属楚,另一说三国时,吴蜀战争于此。③邻翁,指处士何参,居于县舍之西,多知荆楚故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夷陵偏僻荒凉,鸡狗在山中乱跑,年关之时,诗人生活陷入困苦。
B.颔联展现夷陵的风土人情,女子发髻古朴,巫师载歌载舞,庆祝谷物丰收。
C.颈联句诗人思接古今,追忆起这里昔日的繁盛雄姿,增强了夷陵的历史感。
D.本诗写得平实有味,富有生活情趣,虽无一句抒情,但处处浸透诗人情感。
16.本诗尾联与杜甫的《客至》中“背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都是以酒款待邻翁,请简要分析其中蕴含情感的异同。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自己接到任命诏书想要赶快应召,但“________”想要留下照顾祖母,又不被允许,处境“ ________”。
(2)《神农食经》记载茶的功效“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而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说明陆游喝茶不为提神之效。
(3)小明看完《长安三万里》后,了解到少年杜甫的事迹和胸襟,但不知道杜甫之后的情况。刘老师认为他可以从古诗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________________ ”就是杜甫晚年的真实写照。
2023-09-1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看到一个热搜的话题,“安徽一算命网红3年非法盈利200多万”,这不禁让我想起科学上的不确定性这个话题。

相较于不确定性来说,人们_     (1)      ,因为确定性提供的是简单的答案,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我们内心恐惧不确定性,这也就给某些能够提供确定性答案的“算命大师”提供了存在的空间,毕竟他们声称可以提供绝对“确定”且简单的答案,他们用某种愿望替代了赤裸裸的现实,而这几乎是一种伪科学。它用科学总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说法来适应人们强烈的情感需求,提供给人们的是我们缺少而又盼望得到的对人的力量的幻想,它宣称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求、医治疾病等,甚至它会高调宣布 (2) ,而自己才是真正的“科学”。

与此相对的是,①证科学提供确定性的答案,又何其难也。②即使说不确定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③但是人们无法接受科学的不确定性,④而且往社会要求科学家提出明确的确定性,⑤比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一种疾病能不能完全被治愈等等,⑥如果科学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确定性,⑦人们就会往往去寻找替代的说法和主张。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丙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湘大的四周没有高山,一眼望去的是些低矮而平级的丘陵,这里的人家,①不像喜欢抱团聚居的瑶村,而是三三两两,散开在各个山洼中,很多还是独门独户,房子基本都掩映在青林间,跟人捉迷藏似的。有时你在林子里转来转去,到了人家的屋前还不知道。突然间爆出的一声大吠,就会吓得你一跳。心魂甫定,你一边后退,一边与狗对吼,狗愈发来劲了,咆哮着追出来,几乎被咬到。主人这时会恰到好处地出来,喝住黄狗,然后笑着跟你打招呼。

站在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是重重叠叠的苍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绿,则像国画大师,醉酒后随意洒上去的笔墨。山坳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几根新发芽的昂藤,不过得以青翠的山色为背景,一旦高出山脊,②就淡了,虚了,散了,飘渺了,与云天一色,再也看不见了。

山洼的荒塘里,白水的中央,则娇娇俏俏地擎几枝新荷,像是舞台上一群少女,在音乐响起之前摆出的一种造型。动心之处,似乎比柔柔弱弱的花更胜二三分。最奇的是,每口池塘的水面都俏立着这么一群精灵,难怪湘潭被人称作莲城。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重重登叠、娇娇俏俏、柔柔弱弱”,说说它们和“重叠、娇俏、柔弱”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几乎”,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他们用某种愿望替代了赤裸裸的现实,而这几乎是一种伪科学。
(2)狗愈发来劲了,咆哮着追出来,几乎被咬到。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活动有方,五脏自和”。——范仲淹

②“努力发展体育事业,把我们的国民锻炼成为身体健康精神愉快的人。”——朱德

③“我们要以体育促团结,为国际社会汇聚正能量,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合作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

第三十一届大运会在成都召开,不仅促进了国际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为世界各国青年搭建起广阔的国家交流舞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1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6-90.65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墨子(约前468-前376)  韩非子(前280-前233)  《韩非子》  诸子散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欧阳修(1007-1072)  即事感怀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表达题组
20-220.65一般词语  标点符号  语句(语段)表达效果  词义表达题组
六、作文
230.4引语式材料  竞争 合作  生命关怀  强身健体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