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全国 高一 专题练习 2023-09-16 4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语言文字应用

一、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1. 《涉江采芙蓉》诗中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诗中“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_________,从这种方式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_________ 转为_________,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
2023-09-1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2. 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两句是说,女主人公在江中泽畔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雅洁,心情愉快美好。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是说,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这两句自问自答,感情陡然一转,由欢乐转为悲哀。这是一句深沉的疑问,一声无奈的叹息。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永远异地相思,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写出了一对长久分别的有情人,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更深的担忧涌上心头。
D.此诗借助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而丈夫则远离而不知,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2023-09-14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对《涉江采芙蓉》赏析不恰当的是(  )
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è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
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
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2017-04-17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高一(衔接班)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对《涉江采芙蓉》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选用了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营造了清幽、高洁、欢愉的意境。
B.三、四句起过渡作用,在自问自答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已由欢欣转为失落。
C.“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D.诗人在欢乐的背景上抒写忧伤,以“乐”衬“哀”,使乐更乐,使哀更哀。

三、小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5. 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遍地兰蕙芳草的湖泽间,心有所思的主人公泛舟采莲,画面优美,意境清幽。
B.采莲人自问自答,满腔的热忱及与知心人共同期待美好未来的情景跃然纸上。
C.漂泊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孤单地回头,遥望着故乡:“浩浩”,状写离家之远。
D.有情人同心离居,只能忧伤终老;诗歌流露出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复杂心情。
2023-09-14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6. 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莲是快乐的,女子却是忧伤的,将人物置于美好和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了思妇的忧伤,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忧伤。
B.芙蓉花具有素雅高洁的特点,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C.五六两句与杜甫的《月夜》写法相同,空间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由兰泽中拈花沉思的思妇转到“远道还顾”的丈夫。
D.结尾两句委婉含蓄、间接抒情,通过诉说“同心离居”的无奈,表达了同心离居的忧伤痛苦,控诉了游学求宦风气的罪恶。
2023-09-1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古诗词大全-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诗篇全解 课内练透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7. 《涉江采芙蓉》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