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高三上期中(全国版名校)-文言文阅读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3-09-27 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夫人爪之利,不及虎豹;膂力之强,不及熊罴;奔走之疾,不及麋鹿;飞飏之高,不及燕雀。苟非群聚以御外患,则反为异类食矣。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使之知父子兄弟之亲。人知爱其父,则知爱其兄弟矣;爱其祖,则知爱其宗族矣。如枝叶之附于根干,手足之系于身首,不可离也。岂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乃实欲更相依庇,以捍外患也。吐谷浑阿豺有子二十人,病且死,谓曰:汝等各奉吾一支箭,将玩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支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支箭折之。慕利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者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故爱亲者,所以爱其身也;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如是则其身安若泰山,寿如箕翼,他人安得而侮之哉!故自古圣贤,未有不先亲其九族,然后能施及他人者也。彼愚者则不然,攘其九族,远其昆弟,欲以专利其身。殊不知身既孤,人斯戕之矣,于利何有哉?昔周厉王弃其九族,诗人刺之曰:怀德惟宁,宗子惟城;毋俾城坏,毋独斯畏;苟为独居,斯可畏矣。宋昭公将去群公子,乐豫曰:不可。公族,公室之枝叶也。若去之,则本根无所庇荫矣。葛藟犹能庇其本根,故君子以为比,况国君乎?此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必不可,君其图之。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昭公不听,果及于乱。华亥欲代其兄合比为右师,谮于平公而逐之。左师曰:汝亥也,必亡。汝丧而宗室,于人何有?人亦于汝何有?既而,华亥果亡。

(节选自《家范·治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B.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C.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D.彼戎狄也/犹知宗族相保以为强/况华夏乎/圣人知一族不足以独立也/故又为之甥舅/婚媾/姻娅以辅之/犹惧其未也/故又爱养百姓以卫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人教之以礼”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两句中的“是故”含义相同。
B.“岂徒使其粲然条理以为荣观哉”与“而迁徙之徒也”两句中的“徒”字含义不同。
C.“爱民者,所以爱其亲也”与“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两句中的“所以”用法不同。
D.宗室,文中指国君或皇帝的宗族。通常以与皇帝的父母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德之人之所以重视教人礼法,促使父子兄弟间相亲相爱,进而使人们爱其祖宗、爱其家族,是因为依靠家族的庇佑,才能形成合力抵御外敌。
B.吐谷浑阿豺以众箭难摧的道理告诫自己的弟弟与儿子,勠力同心,一致对外,国家方可稳固,反之则无法长久。
C.乐豫有先见之明,他以葛藟为喻规劝宋昭公,建议昭公以仁德亲近诸位公子,这样他们就会成为左右辅弼之臣,无人会有二心。
D.宋昭公不听劝诫,除去诸位公子;华亥想代替兄长之职,在平公处说兄长的坏话并请求驱逐兄长;这些行为最终都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殊不知身既孤,人斯戕之矣,于利何有哉?
(2)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若之何去之?
2022-11-28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自《旧唐书 韩愈传》)


【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B.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C.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D.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
6.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掾曹,古代指分曹治事的属官。汉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
C.法门寺,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1700多年历史。
D.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
7.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曾先后做过宰相董晋的幕府任巡官和徐州张建封幕府的宾客佐僚。
B.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官。
C.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获升迁,还奉诏写了《平淮西碑文》。但李愬对碑文内容不满。
D.韩愈和张籍关系好。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2)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2022-12-17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重点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伐越,会稽,得骨专车,使使问孔子曰:骨何者最大?”孔子曰:“禹致群臣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使者曰:“谁为神?”孔子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社稷为公侯山川之祀为诸侯皆属于王者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在虞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今谓之大人使者曰:“人长几何?”孔子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十,数之极也。”使者曰:“善哉!圣人也。”

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而咫。陈侯使问孔子,孔子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思无忘职业。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砮长尺而咫,先王欲其令德之致,故铭其栝曰:肃慎氏贡楛矢,以劳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别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矢。”试求之故府,果得焉。

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有羊,以问孔子,言得狗。孔子曰:“以吾所闻,非狗,乃羊也。木之怪夔罔两,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羵羊也,非狗也。”桓子曰:“善哉!”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

(选自《说苑·辨物》)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社稷为公侯/山川之祀为诸侯/皆属于王者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在虞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今谓之大人/
B.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社稷为公侯/山川之祀为/诸侯皆属于王者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在虞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今谓之大人/
C.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社稷为公侯/山川之祀为诸侯/皆属于王者/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在虞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今谓之大人/,中
D.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社稷为公侯/山川之祀为/诸侯皆属于王者/汪芒氏之君守封嵎之山者也/在虞夏为防风氏/商为汪芒氏/今谓之大人/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隳会稽”与“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两句中的“隳”字含义相同。
B.“长者不过十”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
C.“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两句中的“昭”字含义不同。
D.“急告民趣治沟渠”与“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趣”字含义不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于防风氏骨头的神话故事讲述得十分清晰,彰显了其学问的高深,因而赢得了吴国使者的高度赞扬。
B.孔子判别死于陈惠公庭院的隼身上的箭为“肃慎氏贡楛矢”,后来陈惠公找到了它,证明了孔子的话是对的。
C.季桓子打井挖到了像羊的东西,于是派人问孔子,说挖到了狗,而孔子根据自己的见识,认为是羊不是狗。
D.孔子知道萍实和商羊预示着大雨将至,要齐侯通告百姓防灾,齐侯按孔子的话去做,于是避免了重大灾害。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别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
(2)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将伐韩。乃起兵,一军临荧阳,一军临太行。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令韩阳告上党之守靳黈曰:“秦起二军以临韩,韩不能有。今王令以上党入和与秦,使阳言之太守,太守其效之。”靳黈曰:“王则有令,而臣太守,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韩阳趋以报王,乃使冯亭代靳黈。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与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拜内之与王,唯王裁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冯亭令使者以与寡人,何如?”赵豹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曰:“夫用百万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十七,何故不为?”赵豹出。王召赵胜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胜对曰:“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赵胜至曰:“敞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曰:“是吾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而不能死,而以与人,不义一也;主内之秦,不顺主命,不义二也;卖主之地而食之,不义三也。”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齮以兵遇赵于长平

(节选《战国策·赵策一》,有删改)


【注释】①平阳君:即赵豹,与赵胜同为赵孝成王的叔父。②勉:同“俛”(俯),低头。③长平之战:秦国胜利赵国惨败,赵国元气大伤,从此走向衰落。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
B.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
C.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
D.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效意思是请献上,“效”与《苏武传》“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的“效”含义相同。
B.拜内中的“内”,同“纳”,《鸿门宴》“距关,毋内诸侯”的“内”也同“纳”,但二者的含义不同。
C.坐受指坐着就可以得到,“坐”与《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的“坐”含义不同。
D.垂涕意思是流泪,“涕”与《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涕”含义不同。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要攻打韩国,分两军逼近。韩王很害怕,派韩阳告诉上党太守靳黈,让他把上党献给秦国来求和,靳黈没有听从命令。
B.冯亭代替靳黈做上党太守后,派人告诉赵王愿意献上上党。而赵豹反对接收,认为这是韩国要嫁祸给赵国,赵王却不以为然。
C.冯亭投靠赵国,让赵国出兵上党之后,又觉得不义,便建议韩王把赵国已出兵占领上党的情况告诉秦国,以解除韩国的危机。
D.秦国发动与赵国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发生,主要是赵王不采纳赵豹的意见以及赵胜等人以为接收上党有大利可图的结果。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
(2)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

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壬午,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闻。癸酉,诏有司:“条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选编自《明史·本纪第八·仁宗》)

材料二:

先是,仁宗尝与侍臣论科举之弊。

杨士奇曰:“科举当兼取南、北士。”仁宗曰:“北人学问远不逮南人。”士奇曰:“长才大器,俱出北方,南人虽有才华,多轻浮。”仁宗曰:“然则将何如?”士奇曰:“试卷例缄其姓名,请于外书‘南’‘北’二字,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南北人才,皆入彀矣。”仁宗曰:“然。如是,则北方学者亦感奋兴起。”

(选编自《明史纪事本末》)

1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B.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C.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D.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是指加在君主名字前,不直称其名,以示尊敬。此种礼节还适用于尊长和逝者。
B.监国,常指皇帝外出时,由太子或重臣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与“摄政”含义完全相同。
C.敕,原指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后专指皇帝诏令。“敕造”即为奉诏令建造。
D.科举,明代科举分四级,其中会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受命分阅奏章时,专取有关军民利弊的奏章陈述;监国时,遇到水旱灾荒,总是及时遣使赈济,仁德之名得以宣扬。
B.成祖起兵后,仁宗凭借万人抵抗五十万军队,守住北平城;面对朝廷的离间之计,仁宗派黄俨暗中传话,成功保全自身。
C.仁宗广开言路,善于纳谏,赐给蹇义等人名为“绳愆纠缪”的银章,便于重臣及时发现仁宗过失,以此为凭上疏密奏。
D.仁宗与侍臣议论现行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杨士奇提出的“封名”、标记“南”“北”、按比例录取等建议十分认同。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
(2)敕自今官司所用物料于所产地计直市之,科派病民者罪不宥。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叔敖,字艾猎,楚人也。

庄王锐于立功,令尹虞丘子言于王曰:“臣为令尹十年矣,民不加治,讼不息,处士不升,淫祸不止。久践高位,妨贤碍能,臣之罪也。见下里之士孙叔敖秃羸多能,君举而授之,则国可使理,民可使附。”于是王以车迎孙叔敖。

叔敖代虞丘子为令尹,始为相时,吏民皆贺。其父老衣粗衣,冠白冠,最后来吊。孙叔曰:“王不以臣不肖,使相楚国,国人尽贺,子独吊之,岂有说乎?”父曰:“然。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足者,患随之;是以来吊也。”孙叔再拜曰:“敬受命。”故孙叔敖为令尹,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常乘栈车牝马,羖羊之裘。从者曰:“车新则安,马肥则,狐裘则温,何不为也?”孙叔曰:“吾闻君子服美益恭,小人服美益倨;吾无德以堪之矣。”

其在楚,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曰:“吾以为其来不可却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无悔而已矣何以过人哉?”

孙叔将死,戒其子曰:“亟封我矣,吾不受也。我死,王必封汝,汝必无受利地。楚、越间有寝丘者,其地不利,其名甚恶,楚人鬼而越人禨。可长有者,惟此。”孙叔死,王果以善地封其子,子不受。请之寝丘,王与之四百邑。其祀,后十世不绝。

论曰: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虞丘子之言曰:久固高位,不进贤能者,诬也;不逊爵禄者,贪也。观虞丘子之进退,可观其所矣。孙叔之为令尹也,舆服不饬,得失裕然。其将死也,犹戒其子,不受利地。观孙叔之始终,可谓无负所知矣。

(选自《四库全书·史部·传记》)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以为/其来不可却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无悔而已矣/
B.吾以为/其来不可却/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无悔而已矣/
C.吾以为/其来不可却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无悔而已矣/
D.吾以为/其来不可却/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无悔而已矣/
2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狱”意思是“案件”,与《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的“狱”含义相同。
B.“窃”意思是“私下”,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窃计欲亡走燕”的“窃”含义相同。
C.“疾”意思是“快”,与《张衡传》中“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疾”含义不同。
D.“举”意思是“兴起、提倡”,与《孟子》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含义不同。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王想要有所作为,虞丘子抓准机会,检讨自己为相十年的过失,力荐孙叔敖,主动让贤。
B.孙叔刚上任时,一老父前来吊慰,称孙叔位高权重、待遇优厚,要礼让知足以免民弃君恶。
C.孙叔不许妻子穿丝绸,不许马吃粮食,坐母马拉的棚车,太过爱惜名声连侍从都看不下去。
D.孙叔死前告诫儿子不能接受好封地,建议去寝丘。子遵父嘱,此后孙家获享十世家族不衰。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君子服美益恭,小人服美益倨;吾无德以堪之矣。
(2)孙叔之为令尹也,舆服不饬,得失裕然。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遂胡服。使王孙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且将以朝,亦欲叔之服之也。家听于亲,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主,先王之通谊也。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天下议之也。夫制国有常,以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以令行为上。今胡服之意,非以养欲而乐志也。事有所出,功有所止。事成功立,然后德且见也。寡人愿募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使緤谒之叔,请服焉。”赵造曰:“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韭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者乱民。是以莅国者不袭奇辟之服,中国不近蛮夷之行,所以教民而成礼者也。且循法无过,修礼无邪,臣愿王之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宓戏、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三王,观时而制法,事而制礼,法度制令,各顺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一其道,便国不必法古。圣人之兴也;不相袭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礼而灭。然则反古未可非,而循礼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邹、鲁无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吴、越无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谓服,便事之谓教。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故圣与俗流,贤与变俱。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选自《战国策·赵策二》,有删改)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
B.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
C.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
D.因民而教者/不劳而成功据俗而动者/虑径而易见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
2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不逆主”与“而君逆寡人者”(《唐雎不辱使命》)两句中的“逆”字含义相同。
B.“俗辟者乱民”与“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两句中的“辟”字含义不同。
C.“臣愿王之图之”与“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图”字含义相同。
D.“因事而制礼”与“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相同。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武灵王决心穿胡服上朝,他表明自己改穿胡服不是为了享乐,他希望王叔也改穿胡服,还想仰仗王叔的威望,促使改穿胡服这件事的成功。
B.赵造反对改穿胡服,他认为胡服是奇装异服,穿奇装异服的人往往心思不正,习俗怪僻的地方往往民心混乱,中原地区的人民不应仿效蛮夷的行为。
C.赵武灵王认为古今的习俗本不相同,历代帝王不相沿袭,夏、商、周三代的圣王,都是根据现实情况来制定法令和礼制,法令制度都顺应潮流。
D.赵武灵王举夏、商衰败的例子,举服饰正统的邹国、鲁国的例子,举风俗特殊的吴、越地区的例子,最终目的是阐述“古今不同俗”的道理。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治国有常,以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②进退之节,衣服之制,所以齐常民,非所以论贤者也。
2022-11-29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死?晏子对曰:此饥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著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曰:何谓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何谓其无德也?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使菽粟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此桀、纣之所以亡也。君如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则汤、武可为也,一殣何足恤哉!

楚文王伐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捃菜。二子出采,见老丈人载畚,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大夫辞曰:取畚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夺吾畚,无道甚于邓。呼天而号。君闻之,群臣恐。君见之,曰: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舍之矣。谢之军门之外耳。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

(选自《说苑·至公》,有删改)


【注】①殣:饿死的人。②捃:拾取。③畚:簸箕。
2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
B.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
C.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
D.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殣之有/君不推此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绣被台榭”与“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两句中的“被”字含义不同。
B.“顾臣愿有请于君”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相同。
C.“君如察臣婴之言”与“察邻国之政”(《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察”字含义不同。
D.“取备信有罪”与“信可乐也”(《兰亭集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3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饿死的百姓,齐景公感慨自己无德,而晏子认为齐景公有德,只是施及对象局限于后宫等,未能施及普通百姓。
B.晏子认为,只要把国君的盛德和公正之心遍布天下,那么国君就会成为汤、武一样的圣君,死亡多少百姓都显得无足轻重。
C.楚文王得知两位王子强夺老者箕备,便令人将两位王子拘捕并准备处死,其后虽有大臣为王子求情,但是楚文王依然决定处死二人。
D.子羔在卫国当政之时,依凭公心判了守门人刚刑,但守门人并未因此怨恨子羔,反而在其遇难时帮其逃脱追捕,说明了唯有公正仁德才能不招致怨恨的道理。
3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菽粟腐于囷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此桀、纣之所以亡也。
(2)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休字子烈。太平三年,孙亮废。十月戊寅,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事,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设御座。己卯,休至,升便殿,谦不即御坐,止东厢。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百官陪位,綝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正殿,改元。綝一门五侯皆典禁兵,有所陈述,敬而不违,于是益恣。休恐其有变,数加赏赐。壬子,诏曰:诸吏家有五人三人为役,听其父兄所欲留,为留一人,除其米限,军出不顷之,休闻逆谋,阴与张布图计。十二月戊辰腊,百僚朝贺,诏武士缚綝,即日伏诛。己已,诏曰: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自建兴以来,时事多故,所尚不惇。其案古置学官,立五经博士,核取应选,加其宠禄;科见吏之中及将吏子弟有志好者,各令就业。一岁课试,差其品第;加以位赏。二年三月,备九卿官,诏曰:自顷年已来,良田渐废,见谷日少,欲求大定,岂可得哉?以群僚之忠贤,若尽心于时,虽太古盛化,未可卒致,汉文升平,庶几可及。诸卿尚书,可共咨度,务取便佳。田桑已至,不可后时。事定施行,称朕意焉。四年八月,遣光禄大夫周奕、石伟巡行风俗,察将吏清浊,民所疾苦,为黜之诏。休锐意于典籍,欲与博士祭酒韦曜、博士盛冲讲论道艺。曜、冲素皆切直,布妄饰说以拒遏之。初休为王时,布为左右将督,素见信爱。及至践阼,厚加宠待,专擅国势,自瑕短,惧曜、冲言之。休虽解此旨,心不能悦,更恐其疑惧,竟如布意,废其讲业。六年十月,蜀主刘禅降魏。七年七月,休薨,谥曰景皇帝。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
B.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
C.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
D.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赞奏/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
3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正殿”与“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两句中的“御”字含义不同。
B.“军出不从”与“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C.“为黜陟之诏”与“陟罚臧否”(《出师表》)两句中的“陟”字含义相同。
D.“自嫌瑕短”与“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嫌”字含义不同。
3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亮被废黜后,孙休虽被恭敬地迎为皇帝,但他明白专横跋扈、掌领禁卫军的孙琳的威胁,对孙琳的陈述表请不敢有违,还多次赏赐。
B.即位后,孙休减轻了那些有多人服役的官吏家中的赋税、服役负担;听到孙琳叛逆阴谋,他与张布共同策划,在举行腊祭时下诏处死了孙琳。
C.孙休在位期间,注意社会风俗教化,根据古制设置学官,设立五经博士,考核录选应选人才,增加他们的恩宠和俸禄。
D.张布排斥韦曜、盛冲,认为二人所讲是虚妄之说,又担心他们向皇帝说自己的过错,就阻止二人进宫,孙休最终放弃了讲论道艺的行动。
3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所以道世治性,为时养器也。
(2)诸卿尚书,可共咨度,务取便佳。田桑已至,不可后时。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文言文阅读
9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文阅读
1-40.65司马光(1019-1086)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5-80.65刘昫等  《旧唐书》  史传文
9-120.65《说苑》  《新序》(《战国策》整理)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3-160.65刘向(约前77-前6)  《新序》(《战国策》整理)  史传文
17-200.65张廷玉  《明史》  史传文
21-240.65史传文
25-280.65《新序》(《战国策》整理)  议论类
29-320.65《新序》(《战国策》整理)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33-360.65陈寿(233-297)  《三国志》  史传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