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一模 2023-09-30 3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放眼全球,所有伟大文明的起源,无不伴随着神话幻想支配的文明奇观:埃及金字塔与斯芬克斯像,巴比伦神庙庙塔,迈锡尼的黄金面具,中美洲玛雅金字塔,等等。对照之下,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既不在巨石建筑方面,也不在贵金属的冶金术方面,而是突出表现在切磋琢磨的玉礼器传承方面。如凌家滩5300年前80公斤巨型玉猪,北方红山文化玉雕神祖像与南方玉雕羽冠神徽之类。还有延续五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经济作用的西玉东输路线——“玉石之路”。

②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文明起源期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袤,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希腊半岛孕育出的偏于一隅的文明古国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到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③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礼神祭祖要以玉器为中介?以玉和帛为至高价值的国教信仰,究竟源于何时何地?研究表明,此类国家信念体系,建立在中国文明独有的两种物质的互动基础上。从文明的基因构成看,先于青铜时代王权国家,还有一个更早更深远的玉器时代,该时代铸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注定给文明发生提供不变的价值导向。诸如完璧归赵、卞和献玉璞、周公手持玉璧玉圭和祖灵展开现场对话等故事,读书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能有效反思其所以然。其实,这和一万年来玉文化在东亚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史前玉文化的点线面传播过程靠什么因素得以实现?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具体讲,以玉为神,以玉为天,以玉为永生不死的象征,这是一整套神话信念体系。此类观念的跨地域传播,在距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没有金戈铁马的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该过程要比秦帝国武力统一中国,早出整整两千年,其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不言而喻。

④以往的国学传统受制于文献史学观,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场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唯有走出已有的书本知识的束缚,跟随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不断出现的轨迹,才能走进前文字时代物证符号认知的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要对大量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并由此展开辨析解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文本编码与再编码的本土化理论。

⑤对“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这个重要命题,现已逐渐形成更为细化的认识推进:璧、琮、璜,加上锥形器和冠形器的完整玉礼体系,早在五千年前的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率先完成。良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此种认识的递进,又推出基于环太湖地区田野调研的考察记类著作《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2021年),让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探讨,揭示出在无文字时代发生过的重大文化传播现象对文明起源的意义。而如果要追问为什么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没有出现在中原和北方,却唯独孕育在长三角地区,那一定和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率先驯化出稻米,并在七八千年前开启养蚕缫丝生产等物质积累优势有关。

(摘编自叶舒宪《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不像其他文明那样表现于巨石建筑或贵金属冶金术方面。
B.“化干戈为玉帛”这句古语中蕴含的华夏文明价值观把中国人凝聚于一个文化共同体中。
C.以玉帛为最高价值的国教信仰源于玉器时代,这个时代神话信念体系得到了跨地域传播。
D.玉文化首先孕育于长三角地区,促使夏商周玉文化的形成,良渚文化后辗转传播到中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在起源期的覆盖区域上的对比,引出了中国为什么以玉为礼神祭祖的中介的话题。
B.文章第二段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语,论证了华夏文明的最高价值观就是“化干戈为玉帛”。
C.《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细致探讨了“玉文化先统一中国”,揭示了玉文化的传播对文明起源的意义。
D.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对比使论证充分而有力,举例则使中国文明的特点更突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在玉文化传承方面表现突出,与史前玉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B.以玉为神、为天、为永生不死的象征的观念的传播,是精神统一的过程,它在秦帝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
C.西玉东输的玉石之路已经存在五千余年,最初它依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如今它仍然发挥着经济作用。
D.对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予以辨析和解读,有助于人们理解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
2023-09-3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 China Space Station)是我国建设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

1992年,我国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19991120日,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于1121日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

20031015日,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在轨飞行21小时后,于1016日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

200510月,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首次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收官。

2008925日至2013611日,神舟七号八号九号十号发射成功,并完成指定任务。

2016910月间,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接连发射升空,结成组合体并进行了长达30天的载人飞行。

2017年实施的天舟一号任务使我国掌握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宣告完成。

2019719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指定位置。

202055日长征五号B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

2021429日至917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完成在轨测试验证,天和核心舱满足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20225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20227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2022111日,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11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

材料二:

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了流体物理、材料科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实验柜,支持开展重力掩盖下的材料凝固机理等物质本质规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实验研究。以材料科学为例,一般材料的制备过程都是先把材料加热,熔融成流体,这个过程会受到重力影响。

“在空间站上,我们可以研究材料没有重力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能反过来促进地面上材料科学的研究、材料的加工,提升效率、提高质量。”中国科学院院士顾逸东表示。

材料三:

对话飞天英雄花——军旅作家王毅专访女航天员王亚平

王毅: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了,作为中国女航天员的代表,你有怎样的感想?

王亚平:特别激动。这次大会让我感受到了新时代女性自强不息、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精神面貌,也认识到新时代中国妇女的使命和担当。实现中国梦,需要包括妇女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广大女性要建功新时代、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扬帆新征程、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王毅:成为一名飞行员,尤其是航天员,肯定要吃很多苦,你是怎么过来的?

王亚平:从17岁报考长春空军飞行学院开始,两件事始终形影不离:一是紧张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二是不为常人所知的严酷训练。人生本来就是在不停的挑战过程当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当航天员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改变它的环境,也不会因为女性到来而降低它的门槛。我当时的信念是,只有坚持,只有不断地挑战,才能触摸得到宇宙中的星辰。航天员的生活单纯而又规律,不仅仅要学习海量的知识,还要进行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接受几乎苛刻的零失误、零差错的考核,要求全身心的投入,不能出现任何的走神。那几年间是数千小时的刻苦训练。在八大类几十个训练科目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离心机训练,航天员要承受8G值的过载,需要非常强大的意志力才能熬过去。

4.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E.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功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是最终建成天宫空间站所必需的重要条件。
B.王亚平在不停的挑战过程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反映出新时代我国妇女所具有的使命担当精神。
C.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就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中去,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
D.离心机训练时航天员要承受8个G值的过载,所以这个科目是最具挑战性的,也给航天员的印象最深。
6.2022年11月3日,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成功的原因。
2023-10-05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娃的心娃的胆

陈忠实

司令跪倒在黄河水和沙滩相接的水边。眼前是翻卷着泥浪的黄河河面,右首是陡峭冷峻的悬崖石壁。身后,十余位师长、团长、营长和众多随员也相继跪倒。稍远处,十余匹战马石雕一般撑蹄昂首。三叩之后扬起头来,司令涕泪交流。

每到清明,他都不忘给逝去的先祖烧香叩拜。现在,他以从未有过的庄严、肃穆和痛彻心脾的悲怆,跪倒在黄河滩上,为着八百个尚未完全成年的关中子弟的英灵。

这儿刚刚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八百个士兵,就从右前方的悬崖峭壁顶上跳进了黄河。他们的手榴弹扔完了,子弹打光了,肉搏之后刺刀拼弯乃至断折了,有的连枪也拼丢了。他们被两倍于自己的鬼子逼到这悬崖上,这八百个中国士兵从崖顶跳进了黄河。八百个娃娃呀!全在16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是3个月前从关中乡村征召来的农家子弟,有的还是司令老家邻村的乡党……现在都跳到黄河里去了。

就在这个刚刚组建的新兵团结束军事训练即将参加会战的时刻,他亲自去看望了这些他习惯称为小乡党的士兵。司令曾经想到,这些娃娃肯定将成为日本鬼子难以招架的对手,他们之中肯定会有人进入军队各级指挥岗位,乃至成为将军。当然,也免不了死亡和伤残……他唯独没有料到这种结局。

司令仰头朝崖头山顶上望去,浓厚的暮色里一片模糊。突然,身后传来随员惊讶的声音:“河里——一杆旗!”当三个卫兵把那面旗和相连的尸体拉到沙滩上的时候,随员们全都惊呼起来。

司令自己也惊呆了——

军旗旗杆的钢质尖头,从一个日本鬼子的胸膛刺进去,从背脊处穿出;中国旗手的双手死扣着日本鬼子的脖子;旗杆上的中国西北军的军旗已经撕裂,暮色里看不出颜色。

司令默默地脱下军装上衣,蹲下身去,捏着衣襟擦拭旗手的脸膛。旗手圆睁着的眼睛和鼓出的眼球,显示着他憋着多深的一股仇气、鼓着多大的劲儿啊!

司令从腮帮子擦到下巴的交界处时,突然发出一声惊叫:“三娃!是你呀!”旗手左腮和下巴棱儿交会处,有一块大拇指盖大的暗红色的痣斑。那次给新兵团作完讲演,司令直接朝列队的士兵走过去。司令盯住一个浓眉大眼方脸的士兵,士兵举手行一个军礼,铿锵有劲地开口:

“报告孙司令,我是蒲城人。”

司令稍一愣怔:“你是杨军长的老乡。”随即扬起头,面对士兵,提高嗓门说:“蒲城出忠臣啊!全中国都知道杨虎城将军的忠肝义胆。蒲城还出过一个忠臣叫王鼎,他效法春秋时史鱼尸谏,留下劝谏皇上不要签割地赔银的卖国条约的遗书,悬梁自尽了。王鼎尸谏皇上,死忠;杨将军兵谏,大忠。人说蒲城包括整个渭北水硬土硬,长出来的麦子,秆儿硬麦芒也硬,麦子磨出来的面粉也是性硬,这样的麦子养出来的男人女人能不硬气吗?”

会场一片肃然中。

司令问:“你怎么知道我姓孙?”

士兵笑着说:“满蒲城人都知道俺杨军长把兵交给你带了……”

司令仍然对着蒲城籍士兵问:“家里都有啥人?”

“俺妈俺爸,俺婆俺爷,俩哥一个妹子。”

“你妈能舍得你当兵?”

“俺妈哭哩!俺爸把俺妈训住了。”

“你婆呢?”

“俺婆心宽,走时还叫我念她教的口曲儿呢!”

“啥口曲儿?念一念,让我和大伙儿听听。”

士兵清清嗓子,大声诵念起来:“啥高?山高,没有娃的心高。啥远?海远,没有娃的脚远。啥大?天大,没有娃的胆大。”

司令听得慷慨激昂,士兵们热烈鼓掌。司令说:“心——高,脚——远,胆——大。这才是关中娃陕西娃的本色。”

“俺爷还会唱戏哩,逢年过节搭台子唱。”士兵更得意了。

“教给你了没?”

“我能唱几段。”

“那你就唱几句。”

士兵拉开了架势,吼唱起来:“两狼山哎——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哎——

为国家啊——何惧——一生……”

司令已经热泪盈眶,颤着声问:“你叫啥名字?”

“三娃。”

司令抚摸了这个小乡党下巴棱儿上的那块暗红色的痣斑:“我把你也记住了。你婆教你的口曲儿,你爷教你的戏词,我听一遍就都记下了……”

六年之后,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八日,武汉中山公园,接受日本投降仪式举行。陆军上将第六战区司令孙蔚如一身戎装,高大威武地坐在受降主官的位置上。冈部直三郎双膝跪地,双手举过低垂的脑袋,托着那把制造杀戮制造罪恶的指挥刀。孙蔚如走过去,从匍匐在脚下的冈部直三郎的手里收取了这把战刀。那一刻,他的眼前浮现出三娃捅穿日军士兵胸膛的军旗,耳边响起三娃他婆教给三娃的口曲儿。还想到了母亲。

三年前,在即将东出潼关进军中条山之前两日,他回家向母亲告别,跪倒在母亲膝下,说不能尽孝了。母亲只说:“当兵就要打仗。国家遭人欺侮哩。这是尽大孝哩,你要打赢回来。”大约一个月前,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孙家,母亲喜极而终。

(有删改)

文本二:

到了80年代中后期,陈忠实的创作开始关注特定的文化构成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对人的性格、命运的影响。他的小说有着浓厚的关中文化背景,以反映关中和陕北的文化差异为主要特色。他的小说始终围绕着关中塬上的农民以及农村生活来书写,从短篇小说集《乡村》以及中篇小说《蓝袍先生》《四妹子》等到后来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都向读者展现了关中独特的乡风民俗以及乡村世界中各色人物,反映了关中农民的所思、所想,呈现出对关中乡土文化的执着的坚守。

(摘编自《语文报·高考版·陈忠实:具有民族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对黄河河面浊浪翻卷、悬崖石壁陡峭冷峻、战马昂首挺立等场景的描写,营造了雄壮悲怆的氛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B.小说将司令祭拜英灵的场景与八百名年轻士兵参军、训练、战斗、牺牲等情况交错进行叙述,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情节曲折有致。
C.冈部直三郎跪服缴械,与前、后文司令跪拜英灵、跪别老母亲形成对比,突出侵略者的外强中干和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的英雄气概。
D.抗战胜利,我军受降,这场景是无数英烈用生命换来的;而英雄已逝,从而表达了对英雄的痛惜与缅怀,使小说主题内蕴更深刻。
8.小说结尾处写孙司令回忆母亲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文本二中说陈忠实的创作“关注特定的文化构成和文化背景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影响”。请结合文中娃娃兵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氏文集》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亦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后百有余年,韩、李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注:①苏氏文集:即苏舜钦文集。苏舜钦,字子美,宋初著名散文家、诗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②韩、李:指韩愈,李翱。③酒食之过:庆历五年苏子美用卖故纸的公款宴请宾客,被御史中丞以“监守自盗”的罪名弹劾。④以言语声偶擿裂:摘取古代典籍中的文句,再用声调平仄、对偶等方法拼凑成文章。擿裂,剔取割裂。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B.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C.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D.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斯文,金玉也”的“斯文”与《兰亭集序》中的“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含义相同。
B.文中“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的“宝”字和“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的“怪”字,都是意动用法。
C.文中“韩、李之徒出”的“徒”字与《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中的“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的“徒”字含义不同。
D.文中“子美之齿少于予”的“齿”字与《师说》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齿”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正当他遭受排挤挫折、流离困窘时,文章就已流传于天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翱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开始兴盛。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酒食之过”遭弹劾而被罢官,后来任湖州长史死去;当初攻击驱逐他的人却被保全,得到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担任显要职务。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
(2)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2023-09-2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