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江西抚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江西 高二 期末 2017-07-19 2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0字,让菊成了他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因了陶渊明,菊也就有了高洁、清雅、坚贞、淡泊等象征意义。不过,陶渊明之采菊,不单是喜欢菊花的美丽,在这背后,存在一个深远而丰富的文化传统。
菊是中国的特产。不过,古人最先关注的,不是菊的审美特点,而是菊有什么用。对此,屈原已经给出了答案,他在《离骚》中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可见,菊是可吃的。事实上,这也正是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全书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上品有药120种,其中草类71种,菊花即属此列,位居菖蒲之后、人参之前,排名第二。“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自此,菊花作为一味中药,长久地存在于医家典籍之中,如《金匮要略》治疗中风的方剂中,就有菊花。
两汉时期,菊花是求仙好道之人食用的药物之一。唐代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药香草部》专列菊,其中记道:“《神仙传》曰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散得仙。”到了明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段文字变成:“神仙传言康风子、朱孺子皆以服菊花成仙。”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还记录了一种“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莲汁樗汁,和丹蒸之,服一年,寿五百岁。”效力的确惊人,惜乎缺乏实证。
六朝文人,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多有诗文吟咏。魏文帝曹丕曾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并作一书,其中提到:“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除了养生成仙,六朝文人还赋予菊其他文化意义。钟繇之子钟会的观点最具代表,他认为菊有五美:“黄华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君子德”和“象劲直”,使其具有了高蹈的道德价值。此外,所谓“黄华高悬”“纯黄不杂”“冒霜吐颖”,同样大有审美意味。
陶渊明未能免俗,或者说,他不能超越这一文化传统。现存陶诗125首,几乎篇篇有酒,提到菊花的却只有5处,除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尚有《问来使》:“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向使者打听家里所种菊花的长势。《饮酒二十首》之七:“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九日闲居》:“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这两处皆写菊花酒,着重其养生功用。还有《和郭主簿二首》:“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褒扬松菊之高洁坚贞。显然,菊的这些特点和意义,在陶渊明之前即已具备。其高逸贞洁的喻意,因为陶渊明,得到了极大彰显。
(摘编自李修建《陶渊明与中国菊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菊是中国的特产,而在六朝以前它的功用只是用来吃的,这在《离骚》中就可以找到例证。
B.包括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内的历代编著中,有不少服用菊花得以成仙、延寿的记载,只是这些记述缺乏实证。
C.除了普遍认为菊花能够养生延寿外,六朝文人在诗文的吟咏中,还赋予了菊以高蹈的道德价值和审美意味等文化意义。
D.陶渊明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菊的喜爱,以及菊的养生功用等特点,在他之前的历代诗文中已经具备。但菊其高逸贞洁的喻意,却由陶渊明赋予。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菊成了他专属的文化符号,唐人已将菊称为“陶菊”或“陶家菊”,可见其影响之大。
B.“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证明菊在六朝以前最主要的功用就是食用。
C.菊花的药用价值早就被古人所认识,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上品,而后它长久存在于医学典籍中。
D.比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中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可以发现李时珍略去了柏实散,强调菊花的功效。
3.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菊最早的关注,是它可以吃、有药用以及养生等实际功用,而后才在诗文中把它作为审美的意象加以表现。
B.古人把菊作为一味中药长久地记录在医家典籍中,反映了古人在行医实践中对菊的药用价值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C.魏文帝将菊花作为礼物送给太傅钟繇,希望钟繇食用菊花延长寿命,说明对菊养生延寿功能的认识在宫廷也存在。
D.钟会写出了菊的五美,并赋予菊以道德价值,体现菊的审美意味,这使他的文章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写菊作品中的佳作。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古文阅读。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调临江军司法参军,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祐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曰:“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纯礼泣下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 “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祐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立额买扑,破田畴,发墟墓,厚赂乃已,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曰:“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俟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曰:“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推鞫:审问,审讯。 立额买扑:缴纳额定的赋税,租赁土地。
6.对下列句子中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程颐独器 之许:赞许。
B.追官勒停旋:不久。
C.蔡京朴鲠直恶:恶劣。
D.蔡京将强 之致:招引。
7.7.下列对文中画线加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B.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C.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D.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赠宝文阁待制官/其子孙二人/
8.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朴鲠直刚正,敢于直言。因进言应当将隆祐太后废置于瑶华宫这件事,而遭受审讯。
B.李朴指陈时弊,认为不可败坏心术。他指出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不矫正,后患无穷。
C.李朴不畏权贵,拒绝高官。蔡京想招引李朴,答应让他担任帝王侍从,李朴却坚决拒绝,蔡京没有加害李朴。
D.李朴官位不高,但名扬天下。他先后担任过临江军司法参军、西京国子监教授、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县令、承事郎等职,就职之处都留下了好名声。
9.9.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朴曰:“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纯礼泣下。
(2)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诗歌鉴赏。
晓巡北圃七绝
白玉蟾

蜂蝶如知春欲归,雨余莺亦缕金衣。
东风尽把杨花剪,吹作满城轻雪飞。

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
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
13.第一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14.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景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赏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蜀相》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_____”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2)王国维认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3)鹤汀凫渚,_______;桂殿兰宫,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邂逅
[俄罗斯]克拉夫琴科
1964年春天的一天,我在一位战友家做客后,从农村回到城里。离城里已经没多远了,这时我看见前面有一个人。他穿着一件破旧的短皮大衣,脚上套着一双胶皮毡靴,头上戴着护耳皮帽。他沿着路走,小心翼翼地。我迈大了步子,赶上了他。我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向他打招呼。
“进城吗,大伯?”我问道。
“是啊,孩子,进城去。”他点点头。
“那正好,我们同路。办什么事情?不保密吧?”当我们并排走时,我好奇地问。
“去打证明,孩子,我需要打张证明。”他叹口气说。
“什么证明呀?”
答话之前,他先用手捂着嘴咳嗽了一声,又聚精会神地望了我一眼,再悄声细语地对我说:“孩子,我要一张写着我儿子格里沙还活着的证明,还要盖上大印。”
“既然还活着,那要证明干什么?”我感到很诧异。
“一切的不幸,都是由于……”沉默了片刻之后,他低声说,“我的格里沙已经不在了。他牺牲了。阵亡通知单我都收到了。”
“既然牺牲了,那你为什么……”我惊讶的问道。
“我这就告诉你,孩子,一五一十地对你讲,”他匆匆忙忙地说,“我这就……”
又有一段时间,我们默默地走着。
“阵亡通知单是谢苗给我送来的,他是我们的乡邮员,”老人突然说起话来,“有一天,我在院子里面整修草棚,我的老伴生病了,躺在小木屋里。就是这样,我只读到他牺牲得很英勇,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再往下读,又有什么意思呢?我虽说是个庄稼汉,但也懂得,没有死亡的战争是不存在的,我自己也参加过战斗,尽管,我悲痛得都要大声疾呼了。而对老太婆,你要怎样去解释呢?这是没法向她解释清楚的。她是做母亲的人……这你知道,对于做母亲的人来说,活着的意义也就是为了孩子。于是,我把阵亡通知单撕掉了,并告诉谢苗,这件事情叫他不要声张。战争还在进行。在农村,得到了阵亡通知单的人,就不可能再知道部队的消息了。可我的老伴还在等,我也和她一起在等。战争结束了。有的人回来了,有的人不在了,”老人心情沉重的叹口气,“后来,我想出一个主意,——是谁指点的,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就对老太婆说,我们格里沙没有回家,因为要在部队继续服役。把他留在部队是工作需要,因为他大学毕业了,会说外国话。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没有写信,这是【规定,是部队纪律。开始时,她不相信,久而久之,也就信以为真了。医治母亲心病的良药,莫过于期望了。而这事……”老人绝望地摆了摆手,“在我们那个村子,每到晚间,老太婆们便喜欢聚集在一起叙谈。有一次,当我的老太婆谈起格里沙的时候,一个小孩插话,听说有一种专供侦察兵使用的通信系统,据说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寄信回家,不会损坏。他还拿出一本什么样的书,说书上写得清清楚楚。于是,老太婆马上热泪盈眶。只要一提到儿子,她不是哭诉不停,就是默默发呆。昨天她又病倒了。要是我没有给她带去这张证明,她肯定活不成的。”老人悲伤地摇摇头,“要能开到这张证明就好啊……”他沉默一会儿,“要开个证明,证明上应该这样写:尊敬的阿格里宾娜·玛克西莫夫娜,您的儿子格里沙在部队服役……还要盖上大印。你看怎样,孩子,他们能给我开证明吗?”
我掩上大衣衣襟,用肯定的口吻说了一句:“会给你开的,大伯。”
16.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中的“我”是一位多次立下战功的军人,不仅喜欢长时间在别人家做客,而且喜欢把大衣敞开,让胸前的奖章都露在外面。
B.老人在说要打一张儿子还活着的证明时,先捂嘴咳嗽,再望“我”一眼,最后悄声细语,表明老人谨慎、不愿张扬的心理。
C.老人在收到儿子阵亡通知书后,虽然很悲痛,但他知道儿子为谁而死;而其妻子不通情达理,于是老人没有办法只好瞒着她。
D.小说结尾写“我”“用肯定的口吻”回答老人问题,说明“我”一定能帮助老人打一张其儿子还活着的证明,哪怕与法规不符。
E.本篇小说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我”与老人的对话构成,这样写可以使得情节紧凑集中,节省了解说相关事件的笔墨。
17.小说开头从路遇老人写起有什么好处?
18.小说中“我”的情感从前到后有哪些变化?请概括分析。
19.有人建议把标题“邂逅”改为“证明书”,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宿白的特别之处
(1)“我没什么特别的嘛。”每当问及学术成就,中国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宿白总是摆摆手。
(2)北京蓝旗营,普通的住宅,不大的房间,老式沙发,木头桌子,一切就像宿白的口头禅那样——“没什么特别的”。虽然之前有过电话沟通,但说起考古生涯,老先生还是连连退缩:“都是些该做的事儿,没什么好采访的啊。”面对记者不依不饶的“纠缠”,宿白笑了,开始用略带东北味儿的口音讲起了自己的“想当年”。
(3)1922年,宿白出生在辽宁沈阳。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初创,宿白“应时而生”。后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年轻的宿白想文史哲“通吃”,于是经常跑去听外系的专业课。后来,他在古代城市、墓葬、建筑、佛教考古、版本目录学、印刷史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无不得益于此。
(4)1951年,淮河支流颍水上游要修建白沙水库,库区内各类遗址的抢救性发掘紧锣密鼓。宿白回忆起关于这“第一铲”的感受简洁直白:“那时正值冬季,但在深埋于地下的墓穴中竟也未觉寒冷。当时大家的热情很高,很专注,也就不觉得冷了。”
(5)1952年1月中旬,发掘工作结束。如果说田野发掘是考古学的基础,发掘报告则是将基础材料与研究相连接的桥梁。1957年,宿白执笔的发掘报告《白沙宋墓》出炉,成为新中国考古报告的奠基之作。当时,历史考古学草创,研究方法与报告编写无例可循,宿白在书中确立起一套开创性的标准,严格区分报告主体与编写者的研究。
(6)20世纪50年代,国家希望对全国的文物状况做一次普查。1959年宿白的实地走访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次正规的文物调查。调查期间,他留下的文字记录、测量数据、绘图与照片成为研究藏传佛教的重要材料。
(7)“1988年,西藏的同志告诉我,近三十年来部分寺院损坏严重,让我赶快整理之前的调查笔记,以备日后重建文物时作参考。”宿白解释他的另一部名作——《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的由来。宿白在前言中写道:“写的时间,实际也是我读书学习的时间,边读边写,临时抱佛脚,差错难免,只盼能有益于以后的工作,也就不顾及其他了。”话很谦虚,但学界一直将其视为藏传佛教考古的经典之作。
(8)采访中,巧遇宿白的一位高足——安家瑶,当今考古界主心骨级的专家。作为宿白79级的硕士研究生,聊起和恩师在敦煌石窟做调查的经历:“老师对学生很严格,我们在石窟里做调查的时候,天天都要写记录、画图,老师还要把记录收上去批改,连字写得不端正都批评,天天如此。”对于读史书,安家瑶也说:“老师要求我们天天读史书,读的时候可能记不住什么,但一旦遇到相关的遗迹遗物就会马上回想起来。”
(9)“那你现在还读吗?”宿白突然插话问道。
(10)“读的读的。”这位已是花甲之年的学生连忙从沙发上欠起身子回答。
(11)宿白的“要求”不单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在生活细节上,他也经常“管闲事”
(12)“他就像一个家长。”安家瑶这样评价老师宿白,“学习他要管,日常习惯也要管。先生严格要求我们,自己也身体力行。”她告诉记者,出去实习,宿白和学生们一样到食堂打饭,从不开小灶。有人想请发掘队吃饭,他也极少答应,在他看来,考古发掘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不是吃吃喝喝拉关系。
(13)“面对这样严格的老师,学生有了不同意见该怎么办?”记者问。
(14)宿白插话:“有不同意见就讨论呗。”
(15)安佳瑶坦言:“他对学生管得很严,但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他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定论,一直鼓励学生有新想法,只要能找到确凿证据证明想法,他都会接受。”
(16)记者想让宿白对现在的青年学生说一点寄语。老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一定要珍惜做学生的时光,多读书。想做其他事情,毕业之后有的是时间,但可以踏踏实实读书的时间只有学生时代,过了就没有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多读些有用的书。”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准确的两项是
A.宿白家相当清贫,住宅普通,房间不大,老式沙发,木头桌子,这样写既表明当代社会学者不富有,又与宿白的考古专家身份相符。
B.文章对宿白考取北京大学之前的事情几乎没有写,而是重点叙述他参加工作以后的事,这样其实不能全面彰显宿白这个人物形象。
C.作者在记叙宿白的事迹时,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这能使我们对于事情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也符合人们的认识习惯。
D.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宿白,其中正面描写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活动来进行。
E.最后一段写宿白先生对青年学生的寄语,这些寄语既是宿白先生人生经历中的感悟,又富有现实意义,对当前青年学生也有教益。
21.宿白的特别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析说明。
22.文中第(11)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请概括分析。
23.现代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具有怎样的关系?试结合本文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24.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西班牙队被智利队打败,曾经的黄金一代跌落神坛,这结局让许多球迷 大快人心
B.生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使年轻的父母入不敷出。这就要求家长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如数家珍,不能盲目跟风攀比。
C.他不能同人 锱铢必较的算账,不过单是这缺点,也就使这人变成更可爱的人了。
D.金色的松林、碧绿的峡谷、雪白的冰川……组成一个童话世界。这样的景致,让任何一个 设身处地的人都会深深感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2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应该发挥广大教师的充分的作用,让他们在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的教学期间各显其能,使我们的课程改革顺利渡过深水区。
B.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C.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是采取比较缓慢而稳妥,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尽量减小退休政策调整对社会和有关人员所带来的影响。
D.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百周年,一些欧洲国家正在积极准备,试图利用这一机会吸引游客,发一笔战争旅游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武隆因境内的武龙山而得名,                                    。至今青龙桥头还住着两户农民,代替老虎守护“天坑”“天桥”,被称作“虎民”。
① 因与广西一地同名,于明朝1380年改“龙”为“隆”,寓意兴隆,但当地人状物取名还是多喜欢用“龙”字 ② 正如长白山上的老山参旁边,总会有蟒蛇盘踞一样,在“大炼钢铁”之前,武隆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在天生三桥上终年有老虎守护 ③ 因此武隆人尊老虎为“山王菩萨”,礼敬有加,感谢它们千百年来很好地为武隆护卫住了大自然的馈赠 ④ 其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 ⑤ 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蜿蜒排开,遮空蔽日,龙气森然 ⑥ 每到夜色降临,老虎对着“天坑”方向的万丈深洞嘶声吼叫,山林震荡,百兽变色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⑥②⑤
C.④①②⑤③⑥
D.④①⑤②⑥③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27. 请指出画线句子所涉及的成语及与之含义相近的成语,并用平实的语言表述该句所包含的作者的创作思想。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谈到剧本创作时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28. 分析下面表格的内容,根据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将下面的文段补充完整。每点不超过20个字。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75年 1995年 2015年(预测)
全世界 11 23 36
发达国家(地区) 6 6 6
发展中国家 5 17 30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预计到2015年,______。 其中_______。由此可见,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9. 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5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语言文字应用
4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6-190.4其他小说  戏剧
20-230.65传记实用类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6-120.4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140.4
四、名篇名句默写
15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24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25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260.65连贯  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270.4谈观点,写评论  熟语(含成语)语言表达
280.4表格/图表语言表达
六、作文
290.65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