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 高二 阶段练习 2023-10-27 1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如意楼和得意楼(节选)

汪曾祺

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如意楼的老板姓胡,人称胡二老板或胡老二;得意楼的老板姓吴,人称吴老板或吴老二。上茶馆并不是专为喝茶。茶当然是要喝的,但主要是去吃点心。茶馆又是人们交际应酬的场所。我们那个县里茶馆的点心不如扬州富春那样的齐全,但是品目也不少,计有:

包子。这是主要的。包子是肉馅的(不像北方的包子往往掺了白菜或韭菜)。到了秋天,螃蟹下来的时候,则在包子嘴上加一撮蟹肉,谓之“加蟹”。我们那里的包子是不收口的。捏了褶子,留一个小圆洞,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加蟹”包子每一个的口上都可以看到一块通红的蟹黄,油汪汪的,逗引人们的食欲。野鸭肥壮时,有几家大茶馆卖野鸭馅的包子,一般馆没有。

蒸饺。皮极薄,皮里一包汤汁。吃蒸饺须先咬破一小口,将汤汁吸去。吸时要小心,否则烫嘴。蒸饺也是肉馅,也可以加笋,加切成米粒的冬笋细末,则须于正价之外,另加笋钱。

烧麦。烧麦通常是糯米肉末为馅。别有一种“清糖菜”烧麦,乃以青菜煮至稀烂,菜叶菜梗,都已溶化,咯无渣滓,少加一点盐,加大量白糖、猪油,搅成糊状,用为馅。这种烧麦蒸熟后皮子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看到里面碧绿的馅,故又谓之翡翠烧麦。

其他有千层油糕、糖油蝴蝶花卷、蜂糖糕、开花馒头等,美味之余各有其妙。

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劳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他是学过这行手艺的,是城里最大的茶馆小蓬莱出身)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您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

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既是财东,又是耍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

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其实两家卖的东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账桌边写账,——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一位。”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

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茶馆改酒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他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

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

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他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吃饭的顾客一看见他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口了。

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

(有删改)

文本二:

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趋势,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有些篇近似散文。《白净草原》尤其是这样。都德的《磨坊文札》也如此。他们有意用“日记”“文札”来作为文集的标题,表示这里面所收的各篇,不是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契诃夫有些小说写得很轻松随便。《恐惧》实在不大像小说,像一篇杂记。阿索林的许多小说称之为散文也未尝不可,但他自己是认为那是小说的。——有些完全不能称为小说的东西,则命之为“小品”,比如《阿索林先生是古怪的》。萨洛扬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是具有文学性的回忆录。鲁迅的《故乡》写得很不集中。《社戏》是小说么?但是鲁迅并没有把它收在专收集散文的《朝花夕拾》里,而是收在小说集里的。废名的《竹林的故事》可以说是具有连续性的散文诗。萧红的《呼兰河传》全无故事。沈从文的《长河》是一部很奇怪的长篇小说。它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就像这部小说所写的流水一样。这是一部散文化的长篇小说。大概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有一点像山,而散文化的小说则像水。

散文化的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在散文化小说作者的眼里,题材无所谓大小。他们所关注的往往是小事,生活的一角落,一片段。即使有重大题材,他们也会把它大事化小。散文化的小说不大能容纳过于严肃的、严峻的思想。

散文化小说的作者不大理解,也不大理会典型论。要求一个人物像一团海绵一样吸进那样多的社会内容,是很困难的。散文化小说作者通常不对人进行概括。看过一千个医生,才能写出一个医生,这种创作方法恐怕谁也没有当真实行过。散文化小说的人像往往轻轻几笔,神全气足。《世说新语》,堪称范本。

有些作者好像完全不考虑结构,写得轻轻松松,随随便便,潇潇洒洒。苏东坡所说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散文化小说的作者自觉遵循的结构原则。

(节选自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

文本三: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来,充满着丰盈的生活气息,表明他非常认同民间的日常生活。同时,我们看到,汪曾祺对民间日常生活的深入也并非无限的,他汲取中西古今各方资源对民间生活状态的准确的、富有诗意的言说,他的寻找“最好的说法”的执着与努力,表明他时刻未曾放弃文人意识,他始终持守着自身的个体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又使他避免了向民间生活的过度深入。汪曾祺说:“我认为作家的责任是给读者以喜悦,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也应该活得更好一些,更高尚一些,更优美一些,更有诗意一些。小说应该使人在文化素养上有所提高。小说的作用是使这个世界更诗化。”在汪曾祺看来,美的、富有诗意的生活是丰富生活的组成部分,作家的任务就是将这个部分用自己的方式尤其是通过语言彰显出来,而汪曾祺小说语言的魅力正在于他能够将包孕在民间日常芜杂的生活中的这种美和诗意彰显出来,告诉给人们生活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节选自郭小雨《论汪曾祺小说语言的文化诗性意味》)

1.下列对文本一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介绍两家茶馆和茶馆美食,茶点描述色香味俱全,读来令人满口生津,再引出两个茶馆老板的故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用详略结合的手法来介绍茶馆点心,先不吝笔墨,详细描述包子、蒸饺、烧麦,再极精炼地点出千层油糕、糖油蝴蝶花卷等。
C.胡老板“这些年正走旺字”,生意红火,吴老板却不走运,生意因而暗淡,文章以“如意楼和得意楼”为题,暗示了人物不同的命运。
D.近在咫尺的两家茶馆,精致诱人的点心,行事迥异的老板,平淡的叙述中隐藏着作者的情感和观点,文章风格淡中有味,飘而不散。
2.下列与文本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的《故乡》情节较散,《社戏》也有类似特点,但作者将《故乡》辑录在《朝花夕拾》中,把《社戏》收在小说集里面。
B.《长河》没有情节的起落开阖,缺少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通过平静的叙写,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
C.《世说新语》中的人物描写笔墨不多,往往用寥寥几笔就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气质风度,塑造出来的人物不够典型。
D.苏轼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是说写作贵在自然流畅,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我们学过的《赤壁赋》便具有这种特点。
3.下列对文本二、三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化似乎是世界小说发展的一种趋势,一些作者用“日记”“文札”作为文集的标题,以示区别。
B.散文化的小说一般不写重大题材,常着眼于小事或生活中的角落、片段,创作中也不会对人进行概括、典型化的塑造。
C.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来自日常生活,和他对民间日常生活的认同有关,但他又持守着文化身份,避免过度深入民间生活。
D.文本三中认为将包孕在民间日常芜杂生活中的美和诗意彰显出来,告诉人们生活很有意思,很有意义,这是汪曾祺小说的语言魅力所在。
4.多角度对比是文本一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5.散文化小说(也称抒情小说),是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一种小说文体。请综合文本谈谈汪曾祺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2023-10-27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

材料二: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庄子》

材料三:

(1)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①颗:音sǎng,额。

(2)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 以瞽瞍为父而有舜; 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 而有徵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孟子曰:                                    

【注】①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端;②瞽瞍:舜的父亲,目亩,心术不正,无父道;③微子启、王子比干:二人均为商末贤臣,前者是纣王长兄,后者是纣王叔父。

——节选自读本《性善之辩》

材料四: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 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 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若此论则无过务矣。

夫不敢议法者,众庶也;以死守法者,有司也;因时变法者, 贤主也。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 以此为治, 岂不难哉!

【注】①镆铘(mò yé):又作“莫邪”,古代宝剑名;②骥骜 (jì   áo):古之良马,与周穆王“八骏”之一的“绿耳”齐名。

——节选自读本·《察今》

6.材料四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凡举事A必循法B以动C变法者D因时而化E若此F论G则无过H务矣。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指走向、趋向。“就有道而正焉”的“就”表示靠近、接近,两者用法不同。
B.与,同“欤”,表示疑问。材料二中的“请与之”,《六国论》中的“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三个“与”的词义都不一样。
C.乎,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材料二中的“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庖丁解牛》中的“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三个“乎”的用法不一样。
D.殇子,指未成年而死的人,这属于古代的亡称。古代还有寿称,如女子十三岁称“豆蔻”,十五岁称“及笄”,男子二十岁称“弱冠”,五十岁称“知命”。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告子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就跟水不分东流西流是一样的,孟子同样以水作比,认为水虽然不分东流西流,但要分往上流和往下流,水往下流是水的本性,善也是人的本性,有些水往上流,是由于外界形势对它的改变。
B.《察今》认为治国一定要有法,也一定要变法,不变则乱,乱则失国。而变法的依据是世道,犹如良医治病,病万变,药也万变,如果病变而药不变,那么,从前的“寿民”,只能变成“殇子”。
C.《察今》中认为不敢妄议变法的和对古法亦步亦趋的人,都是不可取的,作者用良剑和良马反面论证,他们只知道追求高古之名,而不讲究实效,这样的人无法成为君王的千里马。
D.《庄子》和《察今》都长于借助寓言说理,都增强了说理的趣味和效果。不同的是《庄子》的寓言婉曲达意,有丰富的解读空间;《察今》却用“以此故法为其国与此同”点明寓言寓意,一语破的,发人深省。
9.翻译教材和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
(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3)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10.材料三(2)中,孟子会如何解答公都子的疑问?请结合材料一回答。
2023-10-2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玄武禅师屋壁

杜 甫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洲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注】①顾虎头:青代杰出画家顾恺之。②沧洲;水滨。借指隐者所居住的地方。③锡:锡杖。④杯度:晋、宋间僧人。⑤惠远:东晋时高僧,住庐山。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主要写诗人在观赏了玄武禅师寺中的壁画后对其内容的再现及自己的观感。
B.诗歌颔联描绘了一幅青天赤日、江海奔流、石林耸立、山岚氤氲的雄浑图景。
C.诗歌颈联用典,就画中的山中鹤和水边鸥而想起的古代高行得道之人的故事。
D.阅读此诗我们不仅能体会出诗人的览物之情,也能窥察出他归隐山林的夙愿。
12.诗人是怎样描写作画者技艺高超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