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2高二下期末(自主命题统考)-信息类文本阅读
全国 高二 专题练习 2023-12-05 5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方志敏最后的七个月

①在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有缘访问了方志敏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又重读了他狱中的文稿,感触颇深,为之震惊

②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方志敏被命率孤军北上,兵败。1935115日,他已与参谋长粟裕带八百人冲出重围。但他说,作为领导人,我不能丢下后面的部队,便又返身回去,被捕。他知必死,为免与敌啰嗦,遂索一纸,写下:革命必能取得最后胜利,我愿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便再不多言。敌押他到上饶、南昌等地示众,他戴镣铐,昂首立于台上,凛然不可撼。当时在场的一美国记者报道:个个沉默不语,连蒋介石总部的军官也如此。这种沉默表示了对昂首挺立于高台之上的毫无畏惧神色之人的尊敬和同情。

③方志敏自129日被捕,到86日就义,在狱中共七个月。开始,他只求速死。但敌想以高官厚禄诱降他,就将他移至优待牢房。于是他便改变主意,拖延时间做两件事:一是争取越狱;二是以笔代枪,写文章。越狱需要外应,可是他接不上关系,眼见每天都有一批批的战友被拉出去枪毙,他由孤军便又变成了孤身,只好一人背水作战,去做狱吏和高级囚犯中国民党人的工作,帮他传送出了珍贵的手稿。他在狱中写了《可爱的中国》《狱中记实》等十二篇文章、著述,共十三万六千字。我们可以算一下,他1月底被捕,先是被来回转移示众,3月中自才相对安定下来,到86日就义,大约一百三十天。这期间仍要不断应付敌人的提审,要做团结动员难友的工作,做争取狱吏的工作。他无任何资料,又要防敌突然搜查。他戴着脚镣手铐,又有十多年的痔疮,流血化脓,不能平坐。每天平均要完成一千多字,这是何等的意志力?这些手稿到他死后五年才辗转送到党在重庆的机关。叶剑英含泪读罢即赋诗道:血染东南半壁红,忍将奇迹作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文山是文天祥的号,叶帅将方比之文天祥,实不为过。

④他的狱中文稿,提到最多的是,随时准备死,怎样死,死前再抓紧为革命做点什么。当然,和死相对应的还有。为谁而活,怎样活。这是抢分夺秒,在敌人的屠刀下书写的一部生死书,一篇人生解读录。同室中还有独臂将军刘畴西等三个红军高级干部,他们吃饭、下棋、谈天、写文章。他们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令我吃惊。死是无疑的了,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砰的一枪,或啪的一刀,我们常是这样说笑着。他们准备好了临刑前呼的口号,每天牢门一响,就准备敌人上来打开脚镣,拉去枪毙。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敌之残忍,居然懒得打开脚镣,推出枪毙后连镣同埋。多年后,人们就是凭着脚镣上的号记,才确认了烈士的身份。

⑤文稿中有一大部分是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矛盾,揭示民族的苦难。佃户向地主租田,一般都四六分,地主坐得六成。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地主手里。佃户生活受饥挨冻,甚至不能生存。每到年关,被逼租逼债,卖妻鬻子,吊颈投水一类的悲惨事不断发生。他以自己出生的村子为例:共有八十余户,其中欠债欠租,朝夕不能自给的就有七十余户。比较富的只有两户。他家是一个中农,还要租种地主的地才能维持生活。男孩子只能勉强读个私塾。他少年时印象最深的是父母为他读书举债的愁容。中国农村的衰败、黑暗、污秽,到了惊人的地步。所以农民造反是必然的,到年关时,常主动催促地下党举行暴动。看罢文稿,我们明白了他在死亡面前,为什么这样从容。原来他是在为民族赎难,明知是死,也要飞蛾扑火,以身殉国。

这次因为我们政治领导的错误和军事指挥的无能致红十军遭受怀玉山的失败,我亦之被俘,囚禁于法西斯蒂的军法处,历时已五个来月了。何时枪毙,明天或者后天,上午或者下午,全不知道,也不必去管。在没有枪毙以前,我应将赣东北苏维埃的建设,写一整篇出来。我在这炎暑天气下,汗流如雨,一面构思在写,一面却要防备敌人进房来。我下了决心,要在一个月内,写好这篇文字。他在临死前两个月写成了一万五千字的《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为党史研究留下了珍贵的资料。黑暗的监狱不但不能夺走他的志向,反而成了他冷静思考问题的地方,这不得不让后人震惊。

⑦他的《在狱致全体同志书》自叹再也不能为党工作,沉痛自责。(最后一战)没有下决心硬冲过去,……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死命。”“我们虽在狱中,总是祈祷着你们的胜利和成功!他自知生之无望,但对事业仍不改初心,这是最让人落泪的地方。在《可爱的中国》一书的结尾,他甚至用诗一般的语言来写自己的身后事,充满了浪漫、憧憬,而无一丝的悲哀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我的精神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忱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⑧方志敏死时才只有三十六岁,他的英魂还一直在身后留下的文稿中游走。读方志敏的文稿,让人联想起许多狱中文章。这是在特殊年代、特定背景下的作品,是时代、人格、事业、生命相撞击的火花。文天祥的《正气歌》,瞿秋白的《多余的话》,彭德怀的《我的自述》等,这些文字,不但内容高洁,就是成稿过程之艰难曲折,也足够为一部传奇。其时他们都是以命相押,以死相抵,只愿留下事实,留下思想,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这意义远超于我们纪念某一个具体的事件。因为一个人总会死去,一些事总会过去。而现在我们读史,看到的只是各种不同的灵魂,只有人格和精神不死。

人类永在进行寻找文明的新长征,这些文稿是征途上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选自梁衡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直接引用美国记者的报道,借侧面描写衬托方志敏烈士的鲜明形象。
B.第③段构思精巧,详写手稿写作之艰难,略写手稿的传送过程,详略得当。
C.第⑧段引用文天祥的名句,意在呼应第③段,强调爱国主义精神一脉传承。
D.全文多处引用文稿原句,多层面诠释了方志敏的精神品质,读来真切感人。
2.第①段中说,重读方志敏狱中文稿,“为之震惊”,请概括作者“震惊”的原因。
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结尾句的理解。
4.第⑦段中写方志敏面对死亡时,“充满了浪漫、憧憬而无一的悲哀”,类似的情景在《红岩》中也有多处体现,试举一例说明。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荣国府的经济账》前言

陈大康

①捧读《红楼梦》,各人关注的重点会互不相同。有人感兴趣的是贾氏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发展史,有人为波澜起伏的情节进展而兴奋,有人津津乐道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情感经历及其归宿,也有人着眼于书中小人物的命运遭际。各种解读《红楼梦》的著作不知凡几,其中也有涉及经济的内容,但多为就事论事式的议论,基本上未分析书中已有交代的经济细节,并未展现贾府整体经济框架及其运行机制,也未从各人物所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交叉点上做审视。

②《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多有经济利益关系网络中的特定位置,它是各人物的思想、言语、行动以及人物间相处准则的重要决定因素,书中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王熙凤愿出面帮张家退亲,就是因为可坐享三千两银的谢礼,而此事引发的后续效应,是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赵姨娘央求马道婆作法魔魇王熙凤与贾宝玉,原因就是明日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荣国府的一场风波就是因这原因而被引发,而且它作为一条伏线贯穿于许多情节。

③在刻画人物形象时,恰到好处地加入经济内容的烘托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贾母将李纨的月钱提升到二十两银子,王夫人在金钏儿死后决定让玉钏儿拿双份月钱,都是她们为平衡府内矛盾与人物关系的深思熟虑的谋略。【A】要付医生一两诊金时,作者让宝玉吩咐麝月: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作买卖,算这些做什么!这正是宝钗所批评的膏粱纨绔的形象注脚。曹雪芹也运用这一方法刻画另一主人公林黛玉的形象,纠正了读者可能产生的她同样不通俗务的错觉。庆贺宝玉生日那天,林黛玉与宝玉说了番体己话: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在读者的心目中,黛玉的形象是清高孤介,超凡脱俗,可是由这段描写却可以知道,她居然在估算荣国府的收支状况,这并非是偶尔为之,而是已成每常闲了时的重要功课。黛玉每日价不是只在谈诗论文,曹雪芹的这段描写,显示了这个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④有的经济问题作者是安排了明线描写,最典型的如月钱,它在书中引发的风波可真不少,上自王夫人,下至普通丫鬟,大小人等都卷了进去。【B】有关经济的描写,不仅是某些情节进展或人物形象刻画的需要,其中有些已被作者处理为全局性的结构安排。

⑤【C】使人佩服的是,《红楼梦》中不仅有大量的前后左右可相互照应的经济数据,而且它们虽散见于各情节中,却非孤立状态式的存在,而是附着于作者描写的经济管理制度与管理机构,一起构成了经济体系。【D】尽管它在故事发展过程中只是断断续续地无斧凿痕迹地点滴显示,但我们阅读《红楼梦》时会时常体会到这个经济体系的客观存在。

⑥《红楼梦》的创作能做到这一点,其原因就在于曹雪芹在那样的封建大家庭中生活过,昔日繁华的大家族生活的积累,使他对这类信息的理解要比一般人更为深刻。他创作《红楼梦》写到有关经济生活的内容时,可以做到信手拈来,自然妥帖,不像有些作品是靠临时杜撰拼凑,无法根据它们构建经济体系,因为那些数据互不匹配,破绽百出。曹雪芹这一创作特色的形成源于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积累,故而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经济生活体系能成功地映射到作品中。恩格斯在给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论及巴尔扎克作品时曾写道: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红楼梦》在经济描写方面的成功,也同样可使读者获得类似的收益

⑦本书以逐步显化《红楼梦》中的经济生活体系为旨归,侧重点是经济,并按其逻辑顺序展开叙述,同时也注意这些经济内容的描述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毕竟是一部小说。

(有删节)

5.第⑥段中“类似的收益”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本文内容,推测《荣国府的经济账》一书中最不可能分析的《红楼梦》中的情节是(     
A.刘姥姥进府B.元妃省亲C.香菱学诗D.探春理家
7.下列文字应放在原文中的哪个位置?(     

提及“月钱”,人们就会想到王熙凤挪用众人月钱放债的故事,其数目是三百两银。荣国府二门内从主子到丫鬟的月钱数都有“定例”,各位主子能使唤不同等级丫鬟的数目也有明确规定,根据这些基数略做计算,可发现其总数也正是三百两左右,这说明曹雪芹关于王熙凤放债的数目并非随手填写。

A.【A】处B.【B】处C.【C】处D.【D】处
8.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本书涉及《红楼梦》中经济的内容并不只是就事论事式的议论。
B.经济利益关系是《红楼梦》中人物间相处准则的重要决定因素。
C.读者往往认为,林黛玉是不知经济、不通俗务的,人物形象不够丰富。
D.曹雪芹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有助于他在小说中构建经济体系。
9.本篇前言既介绍该书的特色,又给读者阅读《红楼梦》以指引。请结合本文的行文思路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在当今智媒时代,互联网世界中妖怪文化的传播路径拓展和表达方式更新,正日益成为妖怪学研究的新兴领域。以“传统民俗的互联网表达”“新兴表演项目”“数字民间艺术”“数字米姆传播方式”为代表的数字民俗,已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形塑身份认同和丰富文化生活的层面发挥重要影响。视听媒体和社交短视频的广泛应用,为妖怪文化的数字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扩散、全民内容生产、网络部落重组三方面。

②第一,在传播路径层面,视听媒介和社交短视频等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妖怪文化传播的主流途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拓宽了妖怪文化的传播范围,依托互联网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妖怪资源动态数据库,“社会行动者本身构成了信息的开放式资源,或者说各种各样的动态数据库”;二是推动了妖怪文化的快速增殖,利用网络节点传播的优势提升了妖怪文化的传播效率;三是赋予妖怪文化新的时代价值,通过组合影像、文字等碎片化信息形成综合立体的多媒体表达。与此同时,各个社交媒体建立了紧密的资源交换网络,使得彼此之间“能够在第一时间形成信息联动,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几何级数,还扩展到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受众领域”,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妖怪文化在现代大众传播中的广度和深度。

③以哔哩哔哩平台的妖怪文化传播实践为例:该平台吸引了不少从事妖怪研究的专家学者入驻,面向大众讲授关于中国妖怪学的知识和轶事,推动古老的妖怪文化重返大众视野。比如,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开设的“中国志怪神魔小说”课堂,该课程系统梳理了中国志怪小说史,并聚焦《西游记》《聊斋志异》两部作品进行重点阐释,致力于构建“中国文学的妖怪宇宙”;北京大学陈连山教授开设的“宝藏《山海经》”课堂,对《山海经》中的山川神兽、奇国异人、神仙谱系加以解读,并结合大量动态视频和精美插画还原出上古神话世界的风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妖怪文化经由大众的传承、共享与传播而获得了新生。

④第二,在内容生产层面,以社交短视频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深刻改变着妖怪文化的生产机制。在书写时代,人们倾向于通过权威的文本记录习得关于妖怪的既定知识,而在如今的虚拟世界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崭新的妖怪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以社交短视频平台为例,一方面,社交短视频使大多数民众获得了关于妖怪文化的话语表达权,“这种赋权的、参与式的、个人化的媒介”,使大众由妖怪文化的旁观者和转发者,转变为生产者和表达者,从而催生了丰富有趣的妖怪文化内容的新型表达;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交短视频自身的碎片化娱乐化、互动性等特征,生产者可能对妖怪文化素材进行剪裁、拼贴和过度加工,并以此来谋求流量最大化,从而人为造成妖怪文化的歪曲,甚至催生虚假的谣言。

⑤哔哩哔哩平台上的全民妖怪内容生产,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热衷妖怪文化的用户制作上传的妖怪谱系及知识介绍,如“一头棒豆腐”的《山海经妖怪动画》等,这些博主通常与画师进行合作,以视觉技术呈现关于妖怪的历史知识,二是来自其他文化领域用户的跨界内容生产,例如古风汉服博主“四月晨晨”对《西游记》中的玉兔精、蜘蛛精、桃花精等进行了古装场景演绎,时尚博主“嘉了个玲”依据《山海经》的文字记载复原了巴蛇、陵鱼、酸与、毕方等50余个妖怪妆客造型,三是影视爱好者基于影视作品中的妖怪素材进行的剪辑和再加工,比如“白娘子的演变史”、“《捉妖记》小白萝卜软萌瞬间”等,这些视频中不乏剧情配乐俱佳的优秀作品。同时,普通观众在观看分享视频、弹幕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也作为参与者促进了妖怪文化的数字再生和新型表达,由此千年妖怪文化传承与当代互联网用户之间搭建起了一条通道,推动古老的妖怪文化在当代重焕活力。

⑥第三,在网络社区形态层面,围绕妖怪文化而聚集起来的青年群体,正在形成一种由“浮动的边界与成员”组成的临时性的“网络部落”。与过去围绕血缘、地缘、宗教信仰等因素组织而成的部落群体不同,数字媒介技术打破了传统地理意义上的空间阻隔,呈现出信息传递多元化、文化碎片化、观点分裂化等新特点,在客观上促进了以文化和情感为核心的,结构相对松散的网络部落的兴起。换言之,网络部落是一种由网络用户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实践,通过观念、情感以及生活方式临时聚集而成的新型部落。身处世界各地的妖怪文化爱好者们,以虚拟在场的方式投入到各种妖怪文化的生产交流实践里,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集体身份认同和深度情感共鸣。网络部落的重组,不仅激活了当代妖怪文化生长的内在动力,也为我们理解青年流行文化和数字文化带来了有益启示。

10.请综合上文内容,为“妖怪学”下一个定义。
11.下列不能对上文第①段划线句的观点构成论据支持的一项是(     
A.动画片《大闹天宫》经过3D数字技术处理后重新在各大影院上映。
B.《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被改编为电影《倩女幽魂》成为经典。
C.中国互联网游戏平台上有大量以《封神演义》为题材开发的手游。
D.《中国奇谭》由B站出品,并在全平台播出,成为现象级动画作品。
12.下列观点无法由上文推断得出的一项是(     
A.妖怪文化在现代大众传播中广度和深度的提升有赖于紧密的社交媒体资源交换网络。
B.中国古代志怪神魔传统典籍在它们诞生之时的传播使得妖怪文化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C.从书写时代到当下虚拟文化网络时代,大众扮演着妖怪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色。
D.全民妖怪内容的生产建立起了一条千年妖怪文化传承与当代互联网用户之间的通道。
13.请梳理上文第⑥段得出“网络部落的重组,不仅激活了当代妖怪文化生长的内在动力,也为我们理解青年流行文化和数字文化带来了有益启示”这一观点的前提条件。
14.妖怪文化在中国有着古老的历史,上文列举了《山海经》《西游记》和《聊斋志异》等记载了相关内容的古代典籍。由于科学知识的不足,古人妄信妖怪的存在,并且基于“天人感应”等观念赋予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将天地自然出现的怪异现象理解为君王“失德”所致。请从这个角度阐释《聊斋志异》中成名儿子“魂化促织”的情节。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放眼全球,伟大文明的起源,无不伴随着神话幻想支配的文明奇观:埃及金字塔与斯芬克斯像,巴比伦神庙庙塔,迈锡尼的黄金面具,中美洲玛雅金字塔等等。对照之下,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既不在巨石建筑方面,也不在贵金属的冶金术方面,而是突出表现在切磋琢磨的玉礼器传承方面。如凌家滩5300年前80公斤巨型玉猪,北方红山文化玉雕神祖像与南方玉雕羽冠神徽之类。还有延续五千多年,至今依然发挥经济作用的西玉东输路线——玉石之路

②与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文明起源期覆盖的地理范围非常广袤,与尼罗河、两河流域和希腊半岛孕育出的偏于一隅的文明古国截然不同。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能够不分地域、族属、语言的巨大差异,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一句古代熟语已道出此中奥秘,那就是认同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如《论语》所记孔子的发问: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国语》中观射父对楚王解惑祭祀原理的玉帛为二精说,若套用普通百姓都能挂在嘴边的一句则是——黄金有价玉无价

③需要认真思考的是,为什么礼神祭祖要以玉器为中介?以玉和帛为至高价值的国教信仰,究竟源于何时何地?项目研究成果表明,此类国家信念体系,建立在中国文明独有的两种物质的互动基础上。从文明的基因构成看,先于青铜时代王权国家,还有一个更早更深远的玉器时代,该时代铸就的意识形态和话语,注定给文明发生提供不变的价值导向。诸如卞和献玉璞、周公手持玉璧玉圭和祖灵展开现场对话等故事,读书人早已司空见惯,却未能有效反思其所以然。其实,这和一万年来玉文化在东亚大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史前玉文化的点线面传播过程靠什么因素得以实现?靠的是共同的史前神话信仰的认同力量。具体讲,以玉为神,以玉为天,以玉为永生不死的象征,这是一整套神话信念体系。此类观念的跨地域传播,在距今四千年之际覆盖到我国大部分地区。这是一个没有金戈铁马的精神统一的渐进过程。该过程要比秦帝国武力统一中国,早出整整两千年,其重要的文化史和思想史意义,不言而喻。

④以往的国学传统受制于文献史学观,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场先于甲骨文汉字而存在的文化整合和凝聚过程。唯有走出已有的书本知识的束缚,跟随第四重证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不断出现的轨迹,才能走进前文字时代物证符号认知的广阔天地。这就意味着要对大量史前考古遗址和文物进行再学习,并由此展开辨析解读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化文本编码与再编码的本土化理论。

⑤对玉文化先统一中国这个重要命题,现已逐渐形成更为细化的认识推进:璧、琮、璜,加上锥形器和冠形器的完整玉礼体系,早在五千年前的环太湖的长三角地区就已率先完成。在良渚文化之后辗转传播到中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此种认识的递进,又推出基于环太湖地区田野调研的考察记类著作《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2021年),让玉文化先统一中国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细化探讨,揭示出在无文字时代发生过的重大文化传播现象对文明起源的意义。如果要追问为什么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没有出现在中原和北方,却唯独孕育在长三角地区,那一定和一万年前长江流域率先驯化出稻米,并在七八千年前开启养蚕缥丝生产等物质积累优势有关。

⑥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哪个文明像华夏这样信奉君子如玉人格理想,也没有哪个文明像华夏先民那样养蚕缫丝。文明发生的独特道路,必然催生本土独有的话语,而今也将催生出中国自己的文化理论体系。

(节选自叶舒宪《文明探源的交叉学科视角及方法论创新》)

15.第③段中的加点词“司空见惯”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16.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明起源期的文化奇观不全突出表现于巨石建筑和贵金属冶金术方面。
B.认同华夏文明特有的最高价值观,使中国人能够凝聚到一个文化共同体中。
C.以玉帛为最高价值的信仰,靠认同力量跨地域传播,距今四千年前覆盖全国。
D.完整玉礼体系率先完成于环太湖地区,迅速奠定了夏商周玉礼符号的基础。
17.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18.有人认为,《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极其重要、生死攸关的象征物,贾母将其称为贾宝玉的命根子。请结合本文观点对其文化意义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意义重大。

近年来,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另一方面,工业减碳尽管成绩显著,但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偏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看来,“十四五”期间,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势在必行。

(摘编自韩鑫《工业减碳,发展增绿》)

材料二:

记者:要尽早达峰,关键要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即碳强度降下来,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具体目标?

何建坤:实现碳强度持续大幅下降,一方面要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煤电、钢铁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结构节能;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实现技术节能。

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我国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5%左右。

记者:要实现尽早达峰,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何建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作为重要措施,并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这是当前最为务实的举措,也是最紧迫的任务。“十四五”期间,要强化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坚决控制煤炭消费。

(摘编自孙秀艳、寇江泽《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低碳的时代。

在何建坤看来,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他解释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曾指出,全球要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2050年要实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而中国宣布的碳中和目标就是对全球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贡献。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70%来自于工业生产或生成性排放,30%来自消费性排放,但未来随着工业生产效能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性排放的比重有可能会提高,来自消费端的低碳化需要老百姓改变消费习惯,过低碳生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则表示,以低碳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远不止于能源转型,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都是题中之义。

他说,目前我国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在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应对还相对分散,缺乏系统化准备。如果从绿色金融等角度来布局能源转型,会给能源低碳化带来新的驱动力。当下,除了气候、环保领域外,应该动员全社会助力低碳。

王一鸣还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关于低碳目标的思考。他说,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双轮驱动,一个是数字复苏,另一个是绿色复苏。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如果经济的数字化水平提高了,碳排放会大幅下降,但目前我国关于复苏两翼的协同作用还没有深度关联,也缺乏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这都需要尽快启动,以迎接一个即将到来的低碳社会。

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认为,一个国家的低碳转型,政府要有态度,全社会都要有觉悟,每个公民都要尽义务,才能够实现。

(摘编自刘世昕《两个目标彰显低碳转型决心,中国驶入减碳快车道》)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体现为2019年碳排放强度超额完成了2020年的目标。
B.我国在工业减碳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势在必行。
C.为实现尽早达峰,需要从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和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两方面入手。
D.中国向世界宣布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此举将为在2050年全球温升不超过1.5℃目标的达成作出贡献。
20.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构建绿色工业低碳体系,不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是为了工业可持续发展。
B.只要扭转我国工业牛产一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就能迎来低碳时代。
C.绿色发展理念只包括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四个方面。
D.中国经济复苏将促进数字复苏,经济的数字化水平提高了,碳排放会大幅下降。
2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制煤电、钢铁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可以使碳强度下降。
B.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非化石能源消费逐步取代煤炭消费,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是实现“尽早达峰”最为务实的举措。
C.使数字复苏和绿色复苏深度协同关联,制订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计划,是迎来低碳社会的有效对策。
D.一个国家实现低碳转型,需要全社会助力,政府要有态度,全社会都要有觉悟,每个公民都要尽义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篇“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离骚》中所写的以鸷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

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于是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

再次,《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曾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这一看法,说明他很推崇屈原讽谏、争义的胆气。《史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代史。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

《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屈原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李长之先生曾把汉朝的建立说成是“楚文化的胜利”,李泽厚先生认为,对汉代文化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屈骚传统”,这个见解十分深刻。

(摘编自吴汝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释》)

材料二:

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所以如此,正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再也看不见这种“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泼地保存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

王夫之解释《九辩》时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这段话也很重要,它点明了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它指出楚辞是“绍古体”,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见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确乎是远古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第三,“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

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项羽被围,“四面皆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西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这一点。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不抓住这一关键,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

(摘编自李泽厚《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

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以《史记》记史,屈原以《离骚》抒情,两人虽然精神追求相左,但是在审美观上有着相同的尚奇倾向。
B.因为受到了《离骚》抒情性的影响,所以《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
C.儒家更强调理性和人伦秩序,较之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怪力乱神”的踪迹在儒家文化中难以寻见。
D.楚辞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其源远流长,风格自由狂放,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
2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表现悲剧的崇高美,《离骚》《史记》的创作都侧重展现善与恶的对抗斗争。
B.从《史记·酷吏列传》批评汉武帝对人民的高压政策可看出司马迁的讽谏精神。
C.楚辞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道德规范和约束,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
D.楚汉浪漫主义和先秦理性精神作为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主宰了两汉美学思潮。
2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班固认为,《离骚》“弘博深刻,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
B.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C.朱熹:“《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
D.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而为传记”,均具有开创性。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其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人们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等进行观察、探索并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古代先民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此后,随着人们测量技术的日益提高及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加强,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农业生产作为一项人类依据自然节律与农作物生长规律而开展的经济生产活动,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即在于把握农时。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也由此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

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且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

(摘编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材料二: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

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

(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

材料三:

立冬,不仅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更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之意。民间素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中医认为冬季是进补的最好季节,但不是人人都可以补,需要根据体质进行个体化滋补。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以温补阳气的食物进行调理,提高机体耐寒能力。而西瓜、黄瓜、苦瓜等因偏凉性,应少吃。

(摘编自秦伟利《二十四节气里藏着你的健康密码》)

材料四:

中医认为,防病的关键还在于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的生命来自自然界,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的身体会产生影响。中医主张人要注意契合自然的节奏,实现人与外在世界的和谐。如春天气温上升,人的身体也渐渐形成外张的态势,气血由内部浮向体表,皮肤松弛,汗腺舒张,容易产生湿症,必须防湿;夏天天气燥热,此时人容易急躁不安,要有所抑制;秋天是收缩的季节,人的气血由外部而潜向内里,皮肤紧缩,汗腺收紧,这时要注意水的补充,食物要清淡;冬季多有寒症,如伤寒、关节疼痛,由于室外活动少,长期封闭,容易消沉,必须注意调节。

(摘编自叶朗、朱良志《寻求整体平衡的中医》)

2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测定始于西周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
B.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导致了部分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
C.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起点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D.古人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
26.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立冬应不吃偏凉性食物,需要以温补阳气的食物进行调理,来提高耐寒能力。
B.冬季是进补的季节,每个人在冬季滋补后都可以达到“冬季进补,来年打虎”的效果。
C.人与自然平衡是中医防病的唯一关键所在,人要依据季节特点进行调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D.中医主张要契合自然的节奏,如春天防湿、秋天注意补水等,以达到人与外在世界和谐。
27.下列谚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B.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C.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
D.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一些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做前提;由前提得出的那个判断,叫做结论。论证,是用某些理由去支持或反驳某个观点的过程或语言形式。一个简单的论证就是一个推理,其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其论点相当于推理的结论。从论据导出论点的过程即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一个复杂的论证则是由一连串不同的推理构成的,表现为一个推理系列。不过,论证和推理有一个实质性的区别,即推理并不要求前提必须为真,假命题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例如:“如果所有的金子都不是闪光的,那么所有闪光的东西都不是金子。”而论证的目的在于说服对方接受或拒绝某个主张,因此论证过程不仅要合乎逻辑,论据也必须真实。

根据论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论证可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演绎论证是依据有效的推理形式,从已经接受为真的一般性命题(作为前提)出发,推出某个或某些个别性真命题(作为结论)的过程或形式,其论据与结论之间有必然关系。例如数学中常用公理、定理进行的“证明”。归纳论证则是沿引一些事实性例证,推出某个一般性命题的真,或推出某个新的个别性命题的真的过程或形式,其论据与结论之间有或然关系。归纳方法,包括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例如:“铜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铁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铜铁都是金属,所以金属加热之后体积就会膨胀。”该论证运用了简单枚举法,其论据都为真,但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为真。为进一步证实该结论,还需要样本量更大的精细观察和实验,而且还需要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演绎分析。

一个复杂的论证往往有省略现象,如同几何证明中的跳步现象。论证中省略的关键隐含内容,具有如下特点:未被明确陈述出来;被论证者认为是显而易见、理所应当的;是推出最终结论的必要条件,也是理解论证的关键;其本身不一定为真。正因为论证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任何论证都可以被质疑,并且应当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检验。

(取材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形式逻辑》等相关文章)

28.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推理”和“论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理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由前提推出的判断叫结论。
B.论证一般是由一个推理或者一连串不同的推理构成的。
C.一个推理如果前提为假,其推理过程必然不合乎逻辑。
D.论证既要求论证过程合乎逻辑,也要求论据必须真实。
29.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绎论证的论据一般是确认为真的个别性命题。
B.数学中运用公理进行的“证明”属于演绎论证。
C.归纳论证可以使用简单枚举法、科学归纳法等。
D.归纳论证的论据为真,推出的结论不一定为真。

材料二

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一点,就连对人类的美德大加贬抑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因此,我不怕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已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他以平淡和细致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

(节选自卢梭《怜悯是人的天性》)

30.材料二以动物为例进行类比论证,下列对该论证省略的关键隐含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母兽在危险时刻会保护幼兽,人类自然更应当保护弱小的动物。
B.马在奔跑时不愿意踩着活着的生物,人类更不该伤害其他动物。
C.走进屠宰场的动物会发出哀鸣,人类不能对这些哀鸣无动于衷。
D.连动物有时都具备天然的怜悯心,人类当然具备天然的怜悯心。
31.材料二以“一个被囚禁的人”为例进行论证,请参考材料一,简要说明该论证省略的关键隐含内容、最终结论、论证类型分别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降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选(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取材于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斯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斯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斯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斯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斯将忠实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取材于党争胜相关文章)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取材于杨乃乔相关文章)

32.对材料一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汉学家是早期中国典籍英译这一领域的主力。
B.西方汉学家缺少中国合作者则无法完成典籍翻译。
C.译作的缺失让西方学习者无法触及中华文化内核。
D.较之其他版本,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更加精准。
33.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霍克斯的译本大体忠实原作,有时他会用省译的方法来迎合读者。
B.杨宪益的译本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紧紧贴合汉语文化观念。
C.霍克斯的译本翻译立场方面超越原作字面意义,增强了思想深度。
D.杨宪益的译本在语言方面,具有语义浑圆性和语法意合性等特点。
34.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籍英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西交流,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
B.中国翻译界急需增加典籍翻译数量,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C.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就翻译的技术性问题,有着细致的讨论。
D.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与该书的翻译立场和翻译策略有关。
3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指出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
B.材料二使用了“临摹”这一概念,其意在强调杨译本对于《红楼梦》的绝对忠实。
C.材料三的作者更加关注两种译本在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方面的差异性等问题。
D.材料三认为霍译本出于完成了文化观念的转换,由此才得以成功重构《石头记》。
36.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整理古典文学名著,底本的好坏决定了本子的质量。最初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时候,只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传,抄本名字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去世后的二三十年里,《红楼梦》就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的,一般只有前80回。一直到清乾隆五十六年,经程伟元、高鹗整理,用木活字印刷出版了120回本《红楼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程甲本,这在《红楼梦》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程甲本的伟大贡献在于它极大地推动了《红楼梦》的传播,一是木活字印刷出版比抄本更经济,更便于流传。二是它以120回全本的面貌流传,人们阅读残本和全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第二年,程伟元、高鹗又出了一个整理本,人们通常称之为程乙本。从那以后,将近200年,各种翻刻的《红楼梦》都以程甲本为底本,基本上就是程甲本的天下。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以程乙本为底本的《红楼梦》,是著名诗人汪静之整理的。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第二个校点注释的《红楼梦》本子,著名学者周绍良、周汝昌等参加了校订工作,启功先生注释,这也是一个以程乙本为底本整理的本子,这个本子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此后,1959年、1964年分别修订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一共发行了200多万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通行的本子。一直到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新校本。这个新校本的出版,替代了程乙本通行本的地位,成为如今最流行最权威的通行本。

1791年程甲本刊刻以来,人们看的都是程甲本。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看的又都是程乙本。但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红楼梦》的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陆续被发现,有甲戌本、已卯本、庚辰本、戚蓼生序本、郑振铎藏本、梦稿本等等,达11种之多。这时人们发现这些大多署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早期抄本与社会上流传了100多年的程甲本程乙本有许多不同。那么,差异到底有多少呢?我告诉你几乎页页都有差异,数字难以统计,这恐怕是一般读者很难想象的。这些差异的情况十分复杂,有的是具体字句的不同,有的是一段一段的不同,有的甚至是情节的不同。经过专家们多年的研究,从整体上看,一般认为早期抄本即脂砚斋评本的文字更好,程甲本和程乙本虽然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整体文字表述上不如早期抄本好。程甲本特别是程乙本,经过后人整理改动较多,而脂砚斋评本则较少地受到后人的删削篡改,较好地保留了曹雪芹原著的面貌。所以有必要以脂砚斋评本为底本搞一个更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这就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新校本

材料二

脂本与程本差异不小。如《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庚辰本的回目是: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程甲本的回目是享福人福深还祷福,多情女情重愈斟情。程甲本把痴情女改为多情女,不能说错,但比较起来,我还是认为痴情女更好,更符合这一回的故事情节和林黛玉的性格特征。这一回中就写道: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林黛玉在爱情上确实很痴情,所以称呼林黛玉为痴情女更合适。对比之后可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脂本比程高本好

以上例子说明版本对《红楼梦》阅读的重要性。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很复杂,一般认为脂砚斋评本比较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而程甲本特别是程乙本经过后人的修订,很多修改不符合曹雪芹的笔墨,因此需要整理一个最接近曹雪芹原著面貌的本子。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也是时代的要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新校本,完成了这个心愿,这也是新时期红学发展的标志性成果。所以,这个新校本通行本极为珍贵,是目前发行量最大最权威最受读者欢迎的通行本。

为什么选取庚辰本为底本呢?这是因为在已发现的早期抄本中,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三个本子的底本是比较早的。其中,甲戌本只残留16回,已卯本只残留41回又两个半回,只有庚辰本是抄得较早又比较完整的本子,只缺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存78回。而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各本都缺。可以说,庚辰本是保留曹雪芹原著面貌最全的一个本子,所以确定以庚辰本为底本,以其他各种脂本抄本为主要参校本,以程本及其他早期刻本为主要参考本。新校本的后40回仍用程甲本,因为没有其他本子替代。为了便于阅读,这套书的注释也是下了大功夫,参加注释的专家学者中有著名的红学家、民俗学家、服饰专家、中医药专家等,注释大体上以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为对象,凡一应典章制度、名物典故以及难解的词语,包括诗、词、曲、赋、偈语、灯谜、酒令、职官名称、服饰陈设、古代建筑、琴棋书画、释道迷信、医药占卜、方言俗语等,一般尽可能作出注释,繁简得宜,通俗易懂,是当下红学最高水平的反映。

新校本校注工作,集中了全国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从1975年开始,冯其庸、李希凡等先后有20多人参加了校注组,校注工作由冯其庸总负责。新校注本工作的顾问是吴世昌、吴恩裕、吴组缃、周汝昌、启功五位先生。叶圣陶和叶至善先生为新校注本提了不少意见。新校注本的前半部分,叶老还亲自标点、修改。自19823月初版以来,它又经历了三次修订,包括正文的修订、校记的修订、注释的修订,无论是标点分段还是一字一词,都经过严谨的审核,可谓精益求精。新校注本倾注了新老两代学人的心血,基本做到每一处修改都有出处、有校勘,这在红学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从而确保了《红楼梦》新校本的学术含量。新校注本设计精美,典雅大气。插图全部出自当代著名《红楼梦》人物画大家戴敦邦先生之手,既为图书增光添彩,又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

(选自《光明日报》相关文章)

37.依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梦》版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早的《红楼梦》抄本的流传范围很小。
B.程甲本《红楼梦》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
C.程乙本《红楼梦》首次以120回本呈现。
D.程甲本和程乙本《红楼梦》都流行很久。
38.依据材料二,下列对《红楼梦》“新校本”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庚辰本为底本B.现今发行量最大的通行本
C.后40回沿用程乙本D.新时期红学发展成果的标志
39.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120回本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未经后人删削篡改。
B.《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在内容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C.选择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进行比较阅读,更有益处。
D.了解版本的基本知识,有助于《红楼梦》的精细阅读。
40.请结合材料及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说说哪一个版本的写法更好,为什么。

【链接材料】《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宝玉去看望生病的宝钗,宝钗主动要求看看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宝玉要看看宝钗佩戴的项圈,可巧这时候林黛玉来了。原文如下。

程甲本: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完,林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

庚辰本: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

41.文中说,“新校本”是目前最权威的通行本,请综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此说法的依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的4、5月份是春光烂漫的时节,但同时也是杨柳飞絮期。这些杨柳飞絮个头儿不大,数量却不少,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北京园林局宣布,今年将综合治理30万株杨柳雌株。实际上,从2000年起,北京就开始专项治理杨柳飞絮。20年过去了,北京为何仍年年飞絮呢?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约有800万株杨树、柳树,仅北京城市规划建成区就有杨柳树雌株200万株。这些杨柳树大部分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生长速度快、耐干旱,而在北京的平原绿化中大量用作行道树和农田防护林木。杨柳树的森林蓄积量占到了全市总蓄积量的42.2%。所谓森林蓄积量,是指一定森林面积上存在着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也是通常所说的木材量,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五六十年过去了,其中的雌性杨柳树到了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产生的飞絮一年比一年多。而二次飞絮现象也是导致飞絮治理难见成效的重要原因。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硬化地面越来越多,飞絮落地后无法附着在土壤上,风一吹,又会飞起来。

据北京园林局介绍,近些年治标方面,是给重点地区的杨柳雌株注射植物调节剂,通过减少花芽的形成,控制第二年的飞絮,抑制率达到90%。结合林地绿地管护,优先修剪杨柳雌株过大过密的树冠。同时,在飞絮集中的时间段,采用高压枪冲洗、及时清理收集飞絮等管护措施,避免飞絮再次随风飘移。治本方面,结合园林绿化景观提升及更新改造工程,对现有老、残、病等杨柳树雌株逐步更新改造,减少飞絮总量。

当然,注射植物调节剂也有弊端,那就是注射一次控制一年,要想长期控制,就得年年注射。这也带来了成本问题,注射药液和人工费用,一株树一年要花三四十元。

(取材于杜鑫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北京市现有的大量杨柳树栽植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北京最怕刮风,正如1979年信华社电讯稿《风沙紧逼北京成》中描述的那样,“一旦尘暴袭来,首都上空更是一片昏黄,白昼如同黄昏。在城外,人们可以看到,永定河北岸,大红门以南。已经出现了一片沙丘。”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十年树木”,时间紧迫,在轰轰烈烈的“人民绿化战争”中,杨树、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的土壤气候、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低等优势,成为拯救北京自然环境的功臣。这批树不仅解决了风沙问题,也奠定了如今北京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

有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来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与其他落叶乔木相比,杨树长得特别快,两三年就能起到防护作用,五六年就能成林,12年生胸径可达28厘米,最高能长到30多米。在北方没有比它更高的树,遮阴效果最好。如果没有杨树,北京的“绿色天际线”将会下降10米。“北方杨家将,南方沙家浜(杉树)”,从北纬22°到北纬70°,从平原到海拔4800米,杨树都有分布。“参天耸立,不屈不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写出了北方人民对它最真实的歌颂。

杨柳依依报春来。柳树婀娜多姿,春季发芽早、冬天落叶晚,是北京城镇绿化中绿期最长的阔叶树种。一年中有10个月,柳树进行着嫩绿、翠绿、淡黄等颜色变换,让人心情舒畅。如果没有柳树,北京的绿色将会减少1个月,也会缺了那份“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优美景象。

(取材于胡利娟等的相关文章)

4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杨柳树中的雌株数量相当可观。
B.雌株杨柳生命力进入了最旺盛阶段。
C.地面硬化产生了飞絮二次传播现象。
D.园林部门治理飞絮的方法比较单一。
43.下列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材料二文意的一项是(     
A.为了抵御风沙侵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栽种了大量的杨柳树。
B.耐干旱、生长快、养护成本低等优势使杨柳树成为了北京的当家树。
C.一棵树龄达三十年的杨树,每年可以吸收大于172公斤的二氧化碳。
D.画线句用数字说明,杨树是北方包括北京形成飞絮灾害的原因之一。
44.有人建议把杨柳雌株一次性全部砍掉,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北京春季杨柳飞絮的问题。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分条回答不宜将这些杨柳雌株“一砍了之”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古典都城和宫殿建筑,它不讲求轴线对称,似乎没有任何规则可循,山怀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林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造园家们努力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用有限的景物,经过加工提炼,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共生之境。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最终目的是在大自然中为自身划出一块人为的空间,以便安放自己的身心,寄寓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与思考,它处理的是的关系。只有万物各安其性,人心才会无私,才能自由。因此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便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营构原则。

在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看来,自然就是道,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有生命的,如果像西方古典园林把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修剪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再组合成整体的几何图案,就违背了物的天性,违背了自然之道,这样呈现的也不是真心,不是自由之心,而是一种匠心。

为避免匠气,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在营构时力求简洁,避免烦琐,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这种简单自然表现在园林的设计布局上,就是注意和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正如计成在《园冶》一书中强调的相地适宜,就是要求园林营构时要依据地势而建,只有这样才能遵守自然地理之天性,感悟自然之生命。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布局上讲究以少胜多,设计上的简淡,不是简单,而是形简却又充满意味。如北宋司马光独乐园的建筑,设计得小巧自然,而且多有用典,充满象征意味。池岛上的钓鱼庵,就是用竹子扎成的简陋小屋,但它却是慕严子陵钓鱼避世而设,而见山台则取意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很显然,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很注重简单自然之物,这种自然之物不是天然之物,而是人在掌握自然之美、体味自然之趣的基础上,以微缩的形式圈点自然,于有限中体味无限,虽居于闹市却如在山林,以彰显文化意蕴,体现士人的精神人格。

(取材于姜立婷、唐安意等人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高大挺拔的楼阁、翼然展开的空亭、耸入云霄的佛塔等矗立在园林的高显之处,以自己的拔地而起改变了横向的平面铺排,发挥着以竖破横的作用,又以自己的高大透空吸纳着周围空间的美丽景色。如杭州西湖的保俶塔,高傲地耸立于宝石山巅,把西湖周围的建筑、山水花草树木等都吸引在自己的周围,使杭州西湖的景色成为一个和谐的有机体。特别是那耸入云霄的塔身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所形成的倩影,以非凡的魅力把人们诱向如诗如画的西子湖,怪不得袁宏道说: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李允稣先生就曾指出:在视觉的意义上,建筑物所表现的形体应该分别以远、中、近三种不同的距离来衡量它的效果。在远观的时候,立面的构图只是融合成一个剪影,看到的只是它的外轮廓线,与天空相对照,就成了所谓的天际线。在中国古典建筑中,无论什么建筑,很少是简单几何图形的‘盒子式’的外形,它的屋顶永远不会只是一些平坦的线条。因此,外轮廓线永远是优美的、柔和的,给予人一种千变万化的感觉。

如果说中国古典园林中以山水、花草树木等为主体控制的空间还是一种可见的实景空间的话,而由其实景空间所蕴含的虚景空间,即的空间,才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本质所在。这种的空间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给人的是一种意趣深隽的美感,这恰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处。为了营造这种幽深而静谧的意境美,造园家常常用围墙、花木、山石、廊、桥等物来遮隔空间,形成许多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贯通的小空间。这些空间景色既藏中有露,又露中有藏,一层之上,更有一层,使游人观之,感到触目深深,幽蔽莫测。

最能体现的空间美学特征的则是曲径的运用及其审美特征的彰显。曲径引人入胜,有让人探景寻幽的导向性。更重要的是,曲径不只是,而且还,是通此达彼的。在这条曲径上,随着审美脚步的行进,前面总会不断地展现出似尽不尽的幽境,给人以无限遐想,吸引着人们不断地去探寻。

(取材于刘海燕、姜立婷等人的相关文章)

45.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营建没有规则可循B.建筑融入自然环境
C.布局设计追求简单D.景点设置应合典故
46.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一项是(     
A.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B.山节藻梲,朱扉紫牖
C.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D.一池水可为汪洋千顷,一堆石乃表崇山九仞
4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突出的亭台楼阁作为园林的主体
B.讲究景观布局的远近高低层次变化
C.空间安排方面注重实景蕴含着虚景
D.营造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
4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蕴含“天人合一”的思想B.具有文化底蕴的精神家园
C.以和谐、含蓄为审美原则D.探寻神秘永恒的未知世界
49.请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下面链接材料中宝玉批评此处建筑的原因。

【链接材料】

宝玉道:……此处置一田庄,分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红楼梦》描述的各种服装色彩中,红色是被提及数量最多的,大约有三十多处。红色的名目繁多,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石榴红,以及杨妃色等。明确地提到“绿”“青”这两个字的地方有十几处。绿色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翡翠、松花绿等;“青”有红青、佛青、石青等。

除了红、绿、青色以外,还有一些其他颜色,如玫瑰紫、蜜青混合色、葱黄、白、藕色秋香色、玉色、月桂白、松花色、宝蓝、鹅黄、紫色等。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大量出现,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的染色及印花工艺水平的高超。《红楼梦》的服装色彩描写,是对明清社会服饰色彩流行的记载,也展现出传统服饰风格中色彩融洽并和谐统一的特点。如第三十五回借莺儿打络子说出一番色彩搭配的妙语:“莺儿道:‘大红的须是黑络子才好看或是石青的才压得住颜色。’宝玉道:‘松花色配什么?’莺儿道:‘松花配桃红。’宝玉笑道:‘这才娇艳。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莺儿道:‘葱绿柳黄是我最爱的’”。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举不胜举。《红楼梦》中对于色彩的描写和应用,对现代拓宽服饰色彩范围、丰富服饰内涵,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深谙色彩搭配之道的曹雪芹,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思路,而是有着他独到的眼光。国人讲究为人处世要谦逊内敛,不可张扬,许多人从小就有穿衣不可过于跳脱鲜艳的观念,而曹雪芹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许多十分大胆的色彩搭配。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在传统观念里为人诟病的“红配绿”——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二者之间极具反差,人们多不接受这样强烈的色彩刺激。但在书中,红与绿却显示了无比和谐的统一。作者敏锐细腻、准确地把握住“红”与“绿”对比色系,并用其作为贯穿于全书的始终的色彩基调。绿色与红色呼应后,倒是怡红快绿,自有一番风味。可见色彩的搭配不应拘泥,应有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

(取材于赵林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鲜活生动的形象,曹雪芹巧妙运用了色彩本身所富含的情感表达,通过描写人物服饰色彩,暗示其性格特征,丰富人物形象。以贾宝玉为例,大红色几乎是贾宝玉一生的生命底色,单从服饰上来看,有“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银红撒花半旧大袄”等,可见其对大红色的偏爱。即使到了结尾一百二十回写到的贾宝玉最终在雪地里光头赤脚,与一僧一道绝尘而去这样凄冷的景象,他身上披的也是一袭艳丽的大红猩猩毡氅。贾宝玉穿大红色的服饰,十分契合他富贵公子雍容华贵的人物形象。大红色寓意着火焰、太阳,象征着自由奔放,而这也是关于贾宝玉反抗精神的隐喻。他跳脱于世俗之外,不为封建礼法所束缚,这样“出格”的举动,只有醒目的大红色最为适合。

这样的色彩与人物的性格形象的联系,在其他人物身上也多有体现。大家所熟知的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王熙凤的“首秀”——头戴金丝珠髻、赤金项圈,身穿大红洋缎裉袄,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加上豆绿宫绦与粉色的玉佩,当真是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诚然,从“一身色彩不宜过多”的现代搭配原则来看,凤姐这一身色彩杂乱繁琐,难逃太过花哨之嫌。然而正是这样艳丽富贵的色彩,最能体现王熙凤那泼辣张扬的人物特点。

《红楼梦》作为小说,书中的服饰描写完全服务于人物。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许多如“茄色”“玉色”等抽象的色彩,但读者却不难联想到色彩大概的模样,原因便在于其大部分色彩都在自然中有迹可循。在书中,曹雪芹借贾母之口介绍了一种十分轻薄的罗布,唤做“软烟罗”,书中写软烟罗的四种颜色,分别是“雨过天青”“秋香色”“松绿色”“银红色”,这一段写下来,即使没见过这软烟罗,也要觉得美了。为何呢?且看那“雨过天青”的命名,湿润的江南水乡,天上刚刚下完雨,天还阴着,却又升起了朦胧的霞光,于是雨烟与碧色的云交织,清灵透亮。这样的颜色,是大自然的馈赠,所以显得格外脱俗。当色彩来源于自然,色彩便有了生命。

《红楼梦》的色彩文化离不开自然美的加持,它们不仅包含了自然界独有的美,也包含了自然界美的规律。同时,因为自然色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色彩也就有了升华了的内涵。

(取材于王艺颖、鲍伟的相关文章)

50.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服装色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红楼梦》描述的各种服装色彩中,红色被提及最多,其次是绿色,然后是青色。
B.《红楼梦》中丰富而绚丽的颜色,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水平高超。
C.中国人在衣着上不喜过于跳脱鲜艳,逐渐形成了为人处世谦逊内敛的风格。
D.《红楼梦》中所写红绿色彩搭配自然,是为了证明“红配绿”的传统观念是错误的。
51.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从贾宝玉的出场到离场,大红色几乎成为了贾宝玉一生的生命底色。
B.醒目的大红色不仅符合宝玉的身份,而且代表了宝玉叛逆以及追求自由的性格。
C.王熙凤出场时杂乱繁琐的服饰色彩,是曹雪芹赋予她这个人物形象最合适的搭配。
D.“自然美”升华了《红楼梦》的色彩文化内涵,因此自然色被赋予了人的情感。
52.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借莺儿的妙语,表现出曹雪芹对当时社会服饰色彩合理搭配的推动。
B.曹雪芹在服饰色彩搭配不落窠臼,上场王熙凤身穿红袄绿裙亮相,使人眼前一亮。
C.《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服饰大红色居多,契合他贵族公子形象和小说主角地位。
D.《红楼梦》写了“软烟罗”的四种颜色,这其中当属“雨过天青”的命名最具美感。
5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红楼梦》服饰色彩美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服饰色彩的搭配,体现出作者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内涵。
B.《红楼梦》中服饰色彩的搭配,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小说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
C.《红楼梦》中很多色彩都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对应的元素。
D.大红色是书中众人物服饰使用最多的颜色。
54.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红楼梦》色彩美学对当今服饰色彩设计的启示。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宗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认为对学而时习之的理解是理解本章乃至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那么,如何理解呢?

至少在东汉之前,对通行的解释是。皇侃认为:学,觉也,悟也。这个理解不无道理。但皇侃进一步解释: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强调以先王之道来对人的性情进行引导;这一过程不是自觉悟,而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服从外在的训导。这种以为前提的明显是不彻底的,要达到自觉悟,还需要从自身切近处入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获取对人生、对世界的基本认识。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在儒家那里,天道和人道是一致的,而天道远,人道,因此,在学习中,对日常人事的体验是达到自觉的相对容易的途径。

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解释是,有效法之义。的基本方法是诵读记载先贤言行的著作,即读书学谓读书是宋明理学著述中常见的观点,不过将只是理解为效法先贤,甚至进一步引申为读书,并将其作为的全部意义,则显得偏狭。因此,有许多学者对以读圣贤书为学的做法提出了批评,激烈的如李贽、颜元自不待说,连一些理学的服者也不赞同将学与读书等同起来,明代的郝敬说:或问:学是诵读否?曰:不废诵读,不倚诵读。可谓是一种较为中的见解。

的过程是说(悦)的。中国自古就有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说法,愉悦何来呢?通过前文对字的分析可知,孔子所谓,并非后世科举等功利的目的驱动之下的首穷经之,而是将作为完善自身人格、不断实现人生超越的途径。如果将功名利禄当作的目的,并以外在最终结果的获得为幸福,那么作为达到这一幸福结果的代价的的过程,往往是苦的。而如果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将作为自身完善的必由之路,那么一分,便能够自得一分。从目标上说,学无止境;从过程上说,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结果。快乐便会伴随着对自身每一个细微进步的体会油然而生,至于别人知与不知,都不会影响自己的情绪。

(取材于赵清文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也高兴吗?(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杨伯峻《《论语>译注》)这些理解从字面上看是切的,但再细加思考,则似嫌简单,并不仅仅指需要温习、练习的学问,而也并不只是温习、练习的意思。

要理解孔子之学,必须了解的内涵。孔子认为学习内容相当广泛。孔子从小就曾从事多种工作,驾得一手好车,弹得一手好琴,还管理过仓库、畜牧,孔子对入门弟子的教育即是从技能开始,内容是六艺(御、射、书、数、礼、乐)。孔子一生对《诗》《书》《礼》《乐》《春秋》《易》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整理和研究,并以它们为教材。孔子很重视思想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这一儒学核心思想。孔子还十分关心社会政治现实,指导学生如何从政。

息息相关,有实习、实践的意思。孔子十分重视实践,以是否见于行动,来确定其是否为好学。技能需要练习,而思想伦理与政治理念则非实习、实践不可。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强调的就是实践、躬行。把理解为温习,是从书本知识的教学方面分析;把理解为练习,是从知识、技能的可操作性上解释;把理解为实习、实践,乃是从孔子教育观、政治思想观着眼,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孔子之,这一理解,应该较为契合孔子学说。

学之习之,知之行之,这一学习理论也开了中国教育史知行论之先河。目前,教育注重书本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贴近社会生活的道德礼义的规范和实践不够重视,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先学做人,再学文章,强调学而习、知后行,是孔子教学的成功之处,提示我们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必须联系生活实际,切忌空谈。

(取材于朱依群的相关文章)

55.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读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道迩”与“闻名遐迩”中的“迩”都解释为“近”。
B.“服膺”与“义愤填膺”中的“膺”都解释为“内心”。
C.“中肯”与“木直中绳”中的“中”都读作“zhōng”。
D.“皓首穷经”与“皓月里”中的“皓”都读作“hào”。
56.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是整个孔子儒学思想的基础。
B.体验日常人事,可以达到“自觉”。
C.明代郝敬认为“学”不等同于读书。
D.学习进步的快乐与别人是否知道无关
5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以前强调“学”能够使人“自觉悟”
B.宋明理学家认为“学”的意义是效法先贤。
C.孔子主张的“学“以完善自身人格为目的
D.孔子之“学”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技能。
58.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孔子学说中“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可以判断“学”的态度。B.“习”不能够理解为“练习”。
C.思想伦理必须要实习、实践。D.“习”可以将理论与实际打通。
59.现代人应如何学习传统文化经典?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提出你的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12月,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显示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从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跨越。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创造了水电机组单机容量世界第一、无压泄洪洞群规模世界第一等6项纪录,将白鹤滩水电站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大坝是水电枢纽工程的核心建筑。白鹤滩水电站大坝采用双曲拱坝的坝型,拱坝坝高289米,相当于100层楼高,主体混凝土浇筑总量803万立方米,体积超过3个胡夫金字塔。建设者在温控理论、混凝土原材料、施工工艺和养护维护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防止混凝土由内外温度变化而产生温度裂缝,是大坝建设面临的普遍难题。白鹤滩水电站用先进技术筑成了无缝大坝。设计建设团队优化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理论,在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形成了一整套施工工法和工艺,为无缝大坝提供了坚实保障。大坝内部还埋设了累计300万米长的冷却水管,借助1万多个传感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可以实现故障自我诊断、温度流量异常报警。在这套智能温控系统和智能混凝土运输、浇筑成套设备的支持下,截至目前,坝体上没有发现一条温度裂缝。

如果说大坝是水电站的躯干,水电机组就是心脏。心脏够强,水能才可以充分、稳定地转化成电能。白鹤滩水电站就拥有一颗大心脏——16台单机容量达百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研制这一级别的水电机组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建设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牢牢掌握了核心技术。比如巨型转轮实现了零配重,不夸张地说用一根手指的力量就能拨动巨大的转轮。转轮是决定发电机组能量转化的关键部件,为保证重达330吨的转轮不出现质量偏心,设计者采取转轮全低氢焊接、三维模拟精准确定等措施实现了零配重。从运行效果来看,高50米、重逾8000吨的发电机组,整体振动、摆度值只有0.05毫米左右,机组的效率、稳定性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在汛期需要泄洪。为此,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布置了3条无压泄洪洞,单洞最大泄洪流量4083立方米/秒,水流能以每小时180公里的速度通过。为洪水修建的这3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无压泄洪洞群。目前,泄洪洞经受住了水库高水位泄洪运行的考验。

白鹤滩水电站作为能源领域的大国重器,在人类水力发电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超级工程的建成,进一步巩固了中国水电作为世界引领者的地位。

(取材于张超然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电,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水电是全球公认的清洁、优质、灵活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运行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便于电力调峰等特点,开发综合效益高。白鹤滩水电站投入使用后,年平均发电量约为624.43亿千瓦时,一天的发电量可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500万吨,减排约6500万吨二氧化碳、60万吨二氧化硫,相当于少建近6座年产400万吨的大型煤矿。

在长江干流上,白鹤滩水电站与其上游的乌东德,下游的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水电站连珠成串,共同构成了一条跨越1800公里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这条走廊上的110台水电机组,总装机容量7169.5万千瓦,年均生产电能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6亿人一年的用电需求,能有效缓解华中、华东地区及川、滇、粤等省份的用电紧张情况,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西电东送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不仅扩大了发电效益,实现了一滴水发六次电,还将更好地发挥水电站防洪、航运、生态保护、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功能。这条走廊生产的电能替代了大量化石燃料,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6座水电站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04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48亿吨,为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在各方努力下,白鹤滩水电站后续各项工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取材于付丽丽等的相关文章)

60.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建设实现的突破的一项是(     
A.采用双曲拱坝的坝型B.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
C.运用智能温控系统D.使用智能混凝土运输、浇筑成套设备
6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白鹤滩水电站的技术成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筑成了“无缝大坝”:在筑坝的理论、原材料、工艺等多领域实现了突破。
B.拥有一颗“大心脏”:安装了16台单机容量世界第一的水轮发电机组。
C.巨型转轮“零配重”:发电机组的整体振动、摆度值只有0.05毫米左右。
D.修建洪水“高速公路”:水电站左岸布置了世界最大的无压泄洪洞群。
62.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水电是清洁、优质、灵活的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取代煤炭等开发效益较低的能源。
B.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等梯级电站依次分布在长江上。
C.110台水电机组每年生产的电能,满足了长江两岸1800公里范围内所有的用电需求。
D.白鹤滩水电站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提前完成。
6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白鹤滩水电站是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B.水能转化的充分稳定与水电机组装机容量有关。
C.白鹤滩水电站建成投产后将关闭6座大型煤矿。
D.多座水电站相连使得长江水的发电量翻了六倍。
64.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白鹤滩水电站建成投产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电影《流浪地球2》热映,“重工业美学”震撼银幕。从天地穿梭的太空电梯到四足仿生机器狗“笨笨”再到不断迭代的量子计算机,电影营造的许多视觉奇观在一些观众看来却有似曾相识之感。想象源于生活,电影中许多场景其实并没有特效加持,而是众多国产尖端装备的实物实演,比如:外骨骼动力装甲来自上海,无人机干扰枪产自深圳,步履式挖掘机等61台设备出自徐州重工……《流浪地球2》中这群戏份颇重的特殊“演员”,向世界展示了将科幻梦想变为银幕现实的中国科技硬实力。

科幻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科技进步为科幻文艺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现实依据。真实世界跟影像世界是有必然联系的,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的科幻产业。中核集团官微日前贴出了“流浪地球行星发动机”和中国环流器二号的对比图,网友“秒懂”电影的设计灵感或许正源于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霸气官宣“等到2045年,电影中的天梯、地球车站、空间驿站建设有望成为现实!”中国建筑集团携3D打印建造技术、空中造楼机、装配式建造技术实力表态“小破球尽管去流浪,缺啥,盖就完了!”……一系列硬核科普目不暇接,科幻电影与众多央企的跨界联动,映照着我国电影工业和科技创新共同迈出的坚实步伐。

现实中的硬科技是电影里的强支撑。《流浪地球》诞生于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决定了电影绝非凭空想象的乌托邦,而是想象与现实的同频共振、文艺与科技的和声共鸣,它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它源自当下又预示未来。中国科技硬实力正在越来越多的屏幕上得到彰显。摘得七项奥斯卡大奖的科幻电影《地心引力》,讲述了女航天员太空遇险后进入天宫空间站绝地求生,最终驾驶神舟飞船成功重返地球的故事,体现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而电视剧《三体》中进行粒子实验的良湘加速器,正是在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国家实验室取景的。

有人说,科幻作品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它审视人类的科技发展路径,思考当下对未来的影响,探索世界的其他可能性;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构成了当代的社会学文本,反映其所属时空的价值观和科技、工业水平。科幻观照现实,现实反哺科幻。相信中国科技发展与中国科幻电影的双向奔赴,未来将擦出更多绚烂的火花。

(取材于任绍文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今年,与刘慈欣作品有关的热点不少,如电影《流浪地球2》定档、电视剧《三体》杀青等。小说《三体》获雨果奖后,特别是电影《流浪地球》获得观众认可后,对刘慈欣作品的影视改编一直热度不减。

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之所以走红,主要因其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准。刘慈欣深入汲取世界科幻经验,同时又以中国视角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讲述中国故事,书写人类进步寓言。他的作品让中国读者在科幻中不断有新认知、新收获,又为外国科幻读者提供全新体验与文化视野。此外,他特别擅长构建宏大世界观、塑造科幻审美意象。

科幻是一个丰富多元、极具包容性的文类,可以有更多面貌。正在快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作家,置身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对新生事物的接纳更为自然,他们正在努力对更深刻也更广博的问题进行回答。有的作家尝试在科技时代激活传统文化,有的作家在手机和网络的细节里发现人类的深层次变化,还有的作家通过科幻自觉与前辈思想家进行对话。这些年轻而活跃的创作力量,有足够的潜力淬炼出独特、多元的写作风格。

一部影视作品的走红,是文化产业各环节紧密协作的结果——产业界不能止步于期待,还要有一双慧眼、一双巧手,发现更多作家作品,并实现创造性的改编和呈现。一部影视改编作品的拍摄和制作,需要上千位演职人员;更不用说游戏、动画、漫画、主题公园等所需要的漫长技术积累与人力物力投入。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原创的能力。比如,很多优秀科幻电影,其文学原作籍籍无名,更像一个创意蓝本,是二度创作将文字转化为合理的故事架构和恢弘的视觉呈现,由此成就一部部银幕佳作。科幻事业的壮大,仅依赖文学原作的热度是不够的。现阶段,中国科幻产业要夯实的不仅是文学创作,更是文化工业基础。

科幻小说及其改编作品的火热已经成为一个契机,各方力量由此汇聚起来,合力推动行业整体升级。相关部门重视并加大支持力度,各类市场主体正在走向深度合作,科幻文艺以不同方式进入教育体系……中国科幻文化的受众基础越来越厚实。年轻一代创作者、从业者迅速成长成熟,让中国科幻在世界范围内,渐渐成为颇具光彩的生力军。

我们站在已来的未来,眺望更远的未来。

(取材于姜振宇等人的文章)

65.根据材料一前两段内容,下列不属于科幻电影营造的视觉奇观的一项是(     
A.天地穿梭的太空电梯
B.四足仿生机器狗“笨笨”
C.中国环流器二号
D.空间驿站
66.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科技与科幻的关系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硬实力可以将科幻梦想变为银幕现实。
B.科技创新助力我国科幻电影工业向前发展。
C.中国科技的硬实力可以通过科幻电影彰显。
D.人类的科技发展路径基本来自于科幻作品。
67.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刘慈欣作品走红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具有较高的创作水准。
B.深入汲取世界科幻经验。
C.为国内外科幻读者提供全新体验与文化视野。
D.擅长构建宏大世界观、塑造科幻审美意象。
6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幻电影《地心引力》体现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
B.科幻与现实是有联系的,科幻能反映未来的价值观。
C.新一代科幻作家正努力使科幻作品呈现更多的面貌。
D.二度创作可以让籍籍无名的科幻作品成为银幕佳作。
69.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中国科幻为什么能走向更远的未来?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1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40.65传记实用类文本
5-90.65书评论述类文本
10-140.4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5-180.4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9-210.65时评  新闻、通讯、访谈非连续性文本
22-24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25-27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28-31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32-36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37-41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42-440.65科普-自然科学类非连续性文本
45-49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0-54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55-590.65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0-640.4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65-690.65时评非连续性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