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新疆 高三 阶段练习 2023-12-09 2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宋徽宗初年,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把以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揭示了江南西路文化对当时的影响。所谓“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用这个词来称呼诗派。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是他少年所作,名单的取舍都很随意,所列25人中除陈师道以外,只有少数作品有较多的流传,其余的只有零星作品留存,但吕本中所提出的江西诗派确实是符合事实的,诗派成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与指点,在诗歌的选材取向与艺术风格和黄诗存在相似之处,确实是声同气应的诗歌流派。

宋初以来,宋人对唐诗中的典范不断进行新的选择,这种选择沿着道德判断和美学判断两条途径同步进行,最终汇聚在杜甫身上。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的诗。苏、黄的诗学理想貌似有异,其实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追求的都是“平淡”,那是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古老风格,到了北宋中叶,尊杜成为整个诗坛的深刻变革。苏轼则提出了著名的尊杜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庭坚举起了以杜甫为诗家宗族的大旗。到了宋末,因为诗派成员多学习杜甫,便把杜甫称作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推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江西诗派成为宋代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也是一个以地域命名的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黄庭坚、陈师道去世以后,诗坛的空气趋于凝固。当时宋代诗歌特征已基本定型,黄、陈法度森严的创作更为青年人提供了法则和规范,而严酷的政治局势又从外部促使诗人的心态更加收敛。于是,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便成为江西诗派的创作倾向,这也是当时整个诗坛的倾向。

突然发生的靖康事变打破了诗坛沉闷的空气。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入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这可以算是北宋最大的历史事件。因为“靖康之变”,诗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原先平和的心境不复存在。金兵的铁马胡笳彻底打破了宋人宁静的书斋生活,诗歌创作的内容、意象、题材、风格均发生了变化。乱离之苦、家国之思涌现到诗歌题材当中。

进入南宋以后,黄庭坚诗风的影响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是一种轻快圆美的新风格。与此同时,吕本中提出“活法”之说,所谓“活法”是主张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其中并没有特定的风格论内容。但由于当时盛行的诗歌法则都源于黄庭坚的江西诗派,所以这意味着江西诗派的内部演变。

(摘编自王晶《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

文学总是于不断创新中发展前进的。在文学的创新中,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时代氛围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都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但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文学家个体的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一般认为,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标志,文学进入了自觉的时代,因此,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曹丕在论及文学创作时强调“文以气为主”,这里的“气”是作为人的一种心理、生命状态和内在修养而存在的,它决定着作家的个性与气质,从而决定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我们可以认为,文学的自觉是作家主体对自我意识的体认后的一种文学创作的状态,是作家主观能动性及对这种能动性及时把握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下,作家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创作,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

中国文学发展的实际表明,文学主体意识总是处于不断弱化和强化的过程之中的,就南宋中兴时期而言,诗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江西诗派的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而趋于失落后的强化和回归,正是由于此才有可能形成南宋诗歌创作的最高峰。江西诗派自黄庭坚始,形成了一套可供学习的创作理论和方法。黄庭坚首先强调要多读书,“资书以为诗”,“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其次是提倡作诗要讲究方法,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曾引黄庭坚语云:“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从此可以看出,黄庭坚强调作诗要注意在前人文辞文意上引申加工。黄庭坚的本意是借鉴和利用前人优秀的文学遗产,推陈出新,他自己也精于此道,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绩,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但他把读书作为创作成败的关键,同时又追求奇崛瘦硬的诗风,这样就必然填塞典故,连缀奇字,把创作活动引入狭隘的境地。因此,才力低下的江西后学以此法为诗,就难免蹈袭之弊。

江西诗派的后学者在前人之后亦步亦趋,不敢稍逾规矩,逐渐丧失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这样,江西诗派作家放弃了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一环,即从生活中寻找诗思,以生活和情感作为表现对象。从而使得文学创作和文学审美放弃了对主体意识的把握,徒然注重表现形式和技巧,这就必然导致诗思的枯竭而使得创作进入困境,即使有所创作,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前人诗歌的“复制品”,没有个性,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黄庭坚到江西诗派末流,诗人的主体意识处于不断的弱化之中。

(摘编自颜文武《论南宋中兴诗人对江西诗派的超越》)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江西诗社宗派图》所列25人中,大多数人没有作品流传下来,可见该诗派成员的创作水平参差不齐。
B.江西诗派中的成员大都与佛教颇有渊源,他们的诗歌具有禅意美,往往流露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情绪。
C.受当时整个诗坛创作倾向的影响,黄庭坚、陈师道在创作诗歌时更加注重吟咏书斋生活,推敲文字技巧。
D.江西诗派后学者的主体意识不断弱化,他们逐渐丧失从生活中寻找诗思的能力,其作品的创新度也不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靖康之变”是北宋时期一起重大的历史事件,江西诗派的创作深受此事件的影响,题材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B.文学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文学家个体的心理对文学的创新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黄庭坚等人的创作为后学者提供了法则和规范,江西诗派的后学者受到这种法则和规范的约束,不敢稍逾规矩。
D.魏晋时期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文学自觉的起点,魏晋时期的诗人们能够有意识地表现自己的生命情感和审美理想。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的一项是(       
A.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刚健既实,辉光乃新。(刘勰《文心雕龙》)
B.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
C.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素问》)
D.流辟讹越帽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吕氏春秋》)
4.江西诗派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受到哪些外部事件的影响?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5.金人王若虚在他的《滹南诗话》中批评道:“鲁直(黄庭坚)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只是狡猾的抄袭者)。”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睡的胡杨谷

徐可

汽车行驶在南疆大地上,大片大片的农田从车窗两边向后退去,有绿油油的水稻,有金灿灿的麦浪,还有开着红花、白花的棉田,挂满果实、飘着果香的杏园……偶尔还可以看到一汪清亮亮的水,还有半青半黄的芦苇荡。正是七月下旬,虽然已晚上九点多钟,太阳依然明晃晃地挂在天上,逡巡着不肯下沉。

当我们的汽车下了217国道,拐上一条简易公路时,我的心也随着身子剧烈地跳动起来。路是沙石铺成的,坑洼不平,迂回曲折,我们的大巴车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叶扁舟,左右摇摆,上下颠簸,车上的人就随着这颠簸摇摆晃动着。

不知走了多远,汽车终于停下了,眼前豁然开朗:这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北距塔里木河二十公里,西距阿拉尔市区五十公里,东距龟兹古城库车一百三十多公里。一望无际、浩瀚辽阔的睡胡杨谷从眼前向远方展开,直抵天际。

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荒漠如海奔腾翻卷。在这片无垠的沙海上,布满了枯死的胡杨木,没有枝丫和树皮,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有的直立,有的斜刺,有的横卧,千姿百态,争奇斗异。仔细打量,那些奇形怪状的胡杨木引起我们无限联想。有的如虎狼咆哮,有的像天狗噬日;有的像威猛勇士,有的似屈子行吟;有的似二龙戏珠,有的像剑指天空;有的像一家三口开心相拥,有的如忠贞伴侣遥相守望;有的高傲地昂首向天,有的谦卑地匍匐于地;有的似开怀大笑,有的像掩面而泣……你可以尽情想象,用你所能想到的事物来形容它们,用你的才华编织出无数离奇曲折的故事。在落日余晖的照射下,天与地与树,一片灰黄,一派苍凉,让人生出无限沧桑之感。心里倏然冒出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十四团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睡胡杨谷坐落在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田河和克里雅河古道交接处。远古时代,这里是茂密的胡杨林。随着克里雅河断流、和田河改道,胡杨集体逐年干枯。尼雅古城、圆沙古城和昆岗先民家园以及下游楼兰古城消失,史学家们认为水源枯竭是主因,这片胡杨林成为无言的佐证。

半个世纪前,兵团农一师大举开发塔里木,到这里被河流阻挡,开发戛然而止,从而完整地保留下了一片原始的胡杨林,成为生态的警世钟。枯死的胡杨林,虽然断臂残腿,生命不再,但依然挺立在荒漠之上,演绎着千百年来与沙漠风暴展开的生死搏斗,守护着脚下这片干涸的土地。胡杨之殇营造了一种奇特的壮丽景观。活着的胡杨夏绿秋黄,固然旖旎;死去的胡杨更加壮美,以独有的形态,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只有躯干,没有树皮和枝叶——虽死犹生,虽睡犹醒。十四团将这片胡杨林命名为睡胡杨谷,并加强了胡杨林管护工作,组织了一支二十余人的护林员队伍,全年不间断地对辖区内的天然存活胡杨林进行巡护,以保障辖区胡杨的良好生长。

人们常说:胡杨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样的说法很难从文献资料中找到印证,颇有点神话色彩,未必可靠;人们所赞赏的,是胡杨坚强不屈的精神。资料显示,胡杨是第三纪残遗的古老树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万年前。《后汉书·西域传》和《水经注》都记载着塔里木盆地有胡桐,也就是胡杨。胡杨生长在最恶劣、最严酷的气候环境之中,它们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组成了一条壮阔的绿色长廊,阻挡了沙暴对绿洲的侵袭。它们就算死去,也屹立不倒,仍然用自己坚强的身躯守护着这片土地。千百年来,胡杨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沙漠英雄树。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

相传,公元前60年前后,郑吉将军被派遣到渠犁屯田,领护当时丝绸之路的南、北两道。当郑吉看到茂盛高大、一望无际的胡杨林时,很是好奇。向导告诉他,当地人叫它们胡桐树,因其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旱,又被称为英雄树。郑吉哈哈大笑,脱口道:英雄胡桐树,从此归汉家。郑吉是首任西域都护,从郑吉开始,才真正实现了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实际管控。为了纪念,当地人叫这片树林为刘家胡桐

一千多年以后,一批刚刚从战争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来到新疆,他们就地集体转业,成为新一代的屯垦戍边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边战斗边开荒,为边疆的稳定、发展、繁荣贡献了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我听说有一个团的墓地被叫作十九连。为什么叫十九连?因为这个团一共有十八个连。

那一瞬间,我想起了睡胡杨。凝望静默的睡胡杨,我分明触摸到了它们跳动的灵魂。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视觉角度,用绿油油、金灿灿、红、白、半青半黄等描写色彩的词语,描绘了南疆美丽的田园风光。
B.文章第三段用“豁然开朗”一词形象写出了“我”看到睡胡杨谷一望无际、浩瀚辽阔的壮阔场景时的心理感受。
C.文章提及《后汉书·西域传》《水经注》的相关记载,旨在交代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增强了文章的知识性。
D.文章第八段写传说中郑吉将军领护西域的故事,既介绍了“刘家胡桐”说法的由来,又增添了文章的阅读趣味。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太阳“逡巡着不肯下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南疆傍晚壮美的景象。
B.文章第四段中,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生动描绘了荒漠上枯死的胡杨木的姿态,场景描写别开生面。
C.文章在具体描绘睡胡杨谷的风景时引用陈子昂的诗句,既表达了油然而生的沧桑之感,又增添了文采。
D.文章以作者在游览途中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叙述,行文中采用了大量的写景、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8.试分析文章以“沉睡的胡杨谷”为题的作用。
9.有人评价这篇散文意蕴丰富,包含着多重主题,请结合文本内容对其主题进行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其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知经术,不知经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选自张居正《通鉴直解》)

材料二: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材料三:

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第三书》)

10.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安石文A行B甚高C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D宰相E自有其度F安石狷狭G少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是“只”的意思,与《短歌行》中“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的“但”意义不同。
B.经,是“处理”的意思,与《登泰山记》中的“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的“经”意义不同。
C.介甫,王安石的字。古人的“字”一般与“名”有一定关系。王安石的字即源自《周易·豫卦》:“其介如石”。
D.垂意,敬辞,用于让别人留意,“垂”的此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像“垂询”“垂念”都是这种用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皇帝对王安石是十分了解与信任的,最终没有受唐介等人的影响,任命王安石做了参知政事,
B.司马光认为,法度的好坏取决于人。坏的法度交由良吏执行,弊端也会去除;而好的法度交于庸官执行,也显现不出其优势。
C.唐介预言,王安石虽然学识渊博,但拘泥古法,见解虚浮,不合实际,如果让他执政,一定会变换现行法度,使国家陷入困扰之中。
D.面对司马光的指责,王安石辩解说,他可以承认自己对国家不够尽心,未能让百姓享受更多福利,但决不承认自己是无所事事,因循守旧。
13.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
(2)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
14.“盘庚迁都”作为论据,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解读有何不同?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归雁

陆龟蒙

北走南征象我曹,天涯迢递翼应劳。

似悲边雪音犹苦,初背岳云行来高。

月岛聚栖防暗缴,风滩斜起避惊涛。

时人不问随阳意,空拾栏边翡翠毛。


(注)①陆龟蒙:晚唐诗人,一生都处于唐末藩镇割据、风雨飘摇的时局中。②曹:辈
③岳:指南岳衡山。衡山有回雁峰。④缴:箭上的细绳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所咏“归雁”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归雁”意象不同,王诗中的“归雁”表现了出临边塞、远离朝堂的失落、抑郁之情与飘零之感。
B.颔联中借“岳云”与“边雪”分别点出了大雁北归的起点与终点,结构上照应首联“天涯迢递”,指出归雁行程之远,旅途辛劳。
C.颈联以“暗缴”“风滩”“惊涛”等意象,写出“归雁”夜晚栖息时时防备,处处小心,描绘出雁群所处的恶劣环境,暗寓归雁的悲剧色彩,诗句意味深长。
D.本诗没有对 “归雁”的具体形象与生活环境的摹写,而是通过对归雁“北走南征”的感叹,来表达诗人对自身际遇的人生感悟。
16.本诗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