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天津 高一 阶段练习 2023-12-29 12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头(diàn)       (zhuō)     (zhā)     (bǔ)
B.巾(guān)     (móu)       (fèi)     笼(fán)
C.膏(zhī)       (zhā)        (ní)       稻(xiān)
D.虹(mí)        热(chì)        (lì)        (jí)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辙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C.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D.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宋代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2023-12-29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B.失向来之烟霞
C.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D.一时多少豪杰
2023-12-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次有伦理也。”潘光旦先生曾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

伦重在分别,在《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在我们现在读来,鬼神、君臣、父子、夫妇等具体的社会关系,怎能和贵贱、亲疏、远近、上下等抽象的相对地位相提并论?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来往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礼记·祭统》大传里说:“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意思是这个社会结构的架格是不能变的,变的只是利用这架格所做的事。

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克己就是修身。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这些观念必须先假定了团体的存在。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4.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在我们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关系,就像水的波纹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B.作者认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是在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存在“差序”,这个“差序”也称为“伦”。
C.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亲亲,尊尊,长长”这种社会结构的架格,一般是稳定而不易发生变动的。
D.作者认为,在我们传统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因此,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并不存在“团体”的观念。
5.下列对“差序格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性”,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B.差序格局下人与人的关系,好像是一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条理清楚,成团体状态。
C.在这种关系格局中,自己总是这种关系的中心,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D.差序格局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某些观念联系紧密,甚至某些传统道德的基本观念是在这种格局上建立起来的。
6.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社会理想,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B.“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的主张,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众星拱之。”孔子的话,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D.耶稣普爱天下,甚至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恕。这种悲悯的情怀,能体现差序格局的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