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1-11 1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尽管有些预言家相信达到存在升级的人工智能奇点已经胜利在望,但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奇点仍然是比较遥远的可能性,潜在可能也尚未在望,因为许多根本的技术难点仍然不得要领,特别是尚未真正了解思维的本质、机制和运作方式,所以无从断言。在此,我们把能够形成存在升级的人工智能看作属于远虑的知识论和存在论问题,而把将在近年里确定能够实现的人工智能看作属于近忧的伦理学问题,我们的讨论也将由近及远来展开。作为近忧,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非常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必定导致大量失业。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和讨论。目前想象的普遍社会福利(比如国民基本收入方案)其实并没有正面回答失业问题,而只是另外回答了收入和分配问题,严格地说是答非所问。失业问题的要害之处不在于如何合理分配收入(这是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于生活意义的消失。无事可做的人能够做什么?以什么事情去度过时间?是把一生浪费在电脑游戏、影视作品和闲聊吗?我们有必要来反思劳动的意义。除了作为生存手段的硬意义,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还另有不可或缺的软意义:劳动提供了生活内容,以哲学概念来说,则是有意义的经验,即接触事物和人物的经验。与事物和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充满复杂的语境、情节、细节、故事和感受,经验复杂性和特殊性正是生活意义的构成成分,也是生活值得言说、交流和分享而且永远说不完的缘由,也是生活所以构成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的理由。假如失去了劳动,生活就失去了大半内容,甚至无可言说。在幸福中失去幸福,这非常可能是一个后劳动时代的悖论。

假如人工智能发达到不仅提供大多数劳动而且提供一切生活服务,就非常可能导致人的深度异化,即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与个体人失去劳动的异化相比,人对人关系的异化更为危险。当人工智能成为万能技术系统而为人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切需求皆由技术来满足,那么,一切事情的意义就变成由技术系统来定义,每个人就都只需要技术系统而不再需要他人,人对于人将成为冗余物,人再也无须与他人打交道,结果是,人不再是人的生活意义的分享者,人对于人失去意义,于是人对人也就失去兴趣。这就是人的深度异化,不仅是存在的迷茫,而且是非人化的存在。我们知道,自从人成为人以来,人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都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被定义的。假如人对人失去了意义,生活的意义又能够发生在哪里?又能够落实在哪里?假如人不再需要他人,换句话说,假如每个人都不被他人所需要,那么生活的意义又在哪里?也许对未来的疑问总是受限于我们对生活的传统理解因而有保守主义之嫌,那么,如果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又能给出什么样的价值解释呢?恐怕仍然是个难以回答的疑问。一切以技术为准的生活肯定是我们目前无法理解的生活,我们尚未能够看出其可能产生的意义何在,只能看见我们所能够理解的生活意义在流失。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人的概念是在数千年的传统中(包括经验、情感、文学、宗教、思想的传统)建构积累起来的,假如抛弃人的文化传统,技术系统能够建构起足够丰富的另一种文化吗?能够定义另一种足以解释幸福的价值观吗?我们无法预料,只能深怀疑虑。

(节选自赵汀阳《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

材料二:

人工智能神话作为现代神话的一种典型类型,其产生的一个最基础因素是想象。在原始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缺乏认知且无力掌控,所以将想象力作为一种支配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想象力逐渐退却,科学成为主要的支配形式。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一情况变得更为复杂。对自然界的原始恐惧为对机器的现代恐惧所取代,这种恐惧滋生着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想象依然是影响人工智能发展中神话形成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想象已表现为对技术的过度想象。然而,容易被忽略的是科学理性因素。在科学领域,人工智能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异的成果,如类似动物进化的智能体演化方式、能够自我复制的智能体等。这些成果无形之中刺激着敏感者的神经,使其以一种恐惧的心态看待智能体在悄然之中的变化。

我们需要防范人工智能领域神话现象的可能后果。这是一种技术文化现象,其后果往往是隐性的,并不像人工智能本身及其应用产生的显性风险和社会风险那样引人关注。以人工智能伦理为例,现在人们的目光多集中在人工智能产生的安全、隐私、偏见和信任等问题上,大量规范也被陆续制定出来。然而,文化方面的问题因其隐性而容易被忽略。比如,人工智能神话导致的技术傲慢,过度想象化导致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等。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此类问题。

——(节选自杨庆峰《反思人工智能领域的神话现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预测,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将会让失去劳动的人失去生活的意义。
B.材料一认为,技术系统不能建构新的文化,因此不能抛弃人的文化传统。
C.材料二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主要靠科学认知和掌控自然界。
D.材料二指出,我们需要防范因对技术的过度想象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的意义也来自人与事物及他人打交道时产生的复杂和特殊的经验,因此无事可做的人无从体会生活的意义。
B.材料一认为生活的态度决定生活的意义,如果以充分开放的激进态度对待生活,即使不被别人需要,生活也有意义。
C.人对技术产生过度的想象滋生了人工智能神话现象,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一直被忽略的科学理性因素的思考。
D.材料二认为智能体有类似于动物进化的演化方式,刺激敏感者神经,滋生人工智能神话现象,导致恐惧产生。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3段的论断,是基于生活的意义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这一前提条件。
B.材料一第3段采用追问的方式,将问题引向纵深,从而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
C.材料二第2段运用例证法,阐述人工智能本身及应用的风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D.材料二先分析人工智能神话产生的因素,再提出防范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建议
4.根据材料一,简要分析划线句中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忧虑,却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2024-01-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丁迎新

不到十一点,兵就起了床,把穿衣服的声音压到几乎没有。①已经看了十几回班长交给的手表,没有一毫睡意,脑子乱糟糟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走出宿舍门,连队哨兵诧异地看了兵一眼,抬腕看看手表,比正常接岗时间早了半小时。

夜太静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再轻也能听见。走出营区才按开手电筒,一束光直射出去,把黑暗刺出个窟窿,揭开了伪装。有了光亮,兵踏实了许多,光亮似乎是枪,可以随时消灭一切威胁。

半年的新兵生活结束,工兵哨正好轮到本连队,交到新兵排,每班一个月。昨晚第一次是班长带的,细枝末节交代了个清。八小时一班,提前十分钟接岗,从连队到哨位是半个小时路程,不得睡岗坐岗和做任何事,子弹袋和枪不离身,没有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绝不许开枪,等等。还暗示,那是挖在山体中的工兵仓库;须保证绝对安全。兵能背出来。

营区在山脚,哨位在另一座山的半山腰,走出营房的地界就是荒草掩映的山坡,曲曲弯弯的小路越走越细,细到看不出是路。没有星光,黑暗如慢慢收紧的网,压迫着兵,②冲锋在前的光亮也渐渐无力抵抗,兵的肌体在收缩,而且寒意渐浓,总感觉路边会有什么扑过来。

兵从小就胆小,不和大人一道,不敢出门。屋里灯不开,不敢进家。晚上睡觉用被子蒙着头,尿急了也憋着,不到天亮不下床。兵是爸爸逼着他当的,不把胆量锻炼好了别回来,这是爸的原话。兵很委屈,不是自己想胆小,是不由自主地就怕,究竟怕什么,自己也说不清。比如现在就是。

总算接近了哨位,冷汗遍布全身,内衣沾在了皮肤上。这才感觉到握电筒的手有些麻木,

另一只紧握成拳的手像是攥着一团火,松不开了。

站住! 口令?

我是雄鹰。回令?

鹰击长空。

敬礼,交接,兵站到了哨位上,随着下哨战友手中的光亮隐入黑暗,世界只剩下了黑暗,紧紧围裹着兵,黑暗里什么都会有,什么都会出现,兵透不过气来。兵闭上眼睛,一层眼皮果然隔开了世界,不行,危险一旦出现,会措手不及。

兵睁开眼睛,还睁得大大的,向周边的黑暗里搜索。习惯了黑暗的缘故,能看到近前模糊的影像,是树,是草,也可能是其他,兵握枪的手更紧,像弹簧,一触即发。

不行!我是兵,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兵,我都怕,还怎么担负保家卫国的职责?兵的脸开始发烫,一直紧绷着的心也烫,烫得周身发热。今晚的口令不知道是谁编的,男人应该是鹰,军人更应该是鹰。

兵决定就现在的机会锻炼胆量,大好的机会。哨位方圆五步开外,是低矮的灌木草丛,再远些是成林的杂树,兵端枪在手,身体微躬前倾,开始迈进。右手食指贴紧扳机,大拇指紧贴保险,这是班长教的,开保险和击发可以在瞬间完成。走过灌木草丛了,走进杂树林了,黑暗成团成堆汹涌而来,③兵不再是兵,目光也成了枪,不顾一切地挺进

大不了以死相拼!这是最坏的结果。如此一想,反而豁然了。

突然,的一声长叫在上空划过,紧接着是翅膀振动的气流和枝叶碰撞。兵一个激灵,枪口迅速抬起,直指向天,差一点就打开了保险。不知什么鸟,被兵惊动了,一场虚惊。

回到哨位,兵有了变化,④心在心的位置,跳动有序,身体和肩背的枪一样正直,目光坦然扫视,黑暗尽在眼底。兵想笑,像打了一场仗,赢了,不累,反而精神抖擞。

谁在用力地擦洗天空吧,天微微地泛白了,泛蓝,泛青,主要是白。听见营区的起床号响了,兵一下子振奋起来,这才感觉到双腿麻木僵硬,感觉到深秋的寒,赶紧原地跺脚,伸展臂膀。

天边泛红了,山巅不改初衷,厚重坚挺。仰头间,兵发现一只鹰,在天空优雅盘旋,一圈又一圈。昨晚惊飞的,会不会是它?

鹰越来越低了,能看清它的翅膀和爪,兵目不转睛,脖子都仰酸了。突然,鹰化为一粒子弹,直射下来,兵的反应快,视线猛地下滑,一只野兔的身影一闪而过。 鹰一个拉升动作,第一次突袭失败了,又开始画圈。兵看出鹰的凶狠来,本能地从地上捡拾石块,向天上扔。石块是无能的,还在远远够不着的高度就掉下来,兵还扔。

鹰飞走了,是认了输还是另寻目标,兵不知道。扔的用力过猛了,胳膊跟训练投手榴弹后一样的酸痛。

厉害呀,把鹰都打败了!

随着说话声,班长从灌木丛中笑盈盈地钻出来,衣服上湿迹斑斑,是霜的痕迹。班长什么时候来的?兵不解,欲张的嘴又抿紧了,脸上不好意思地笑,心里已溢起一股暖意,向周身弥漫。

6.下列对文本中画线句子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看了几十回”手表,可见兵对本次值班任务的重视,同时说明他时间观念强。
B.句子②“光亮”也渐渐“无力抵抗”;表面写灯光变微弱,实则写兵面对黑暗害怕的心理。
C.句子③“兵不再是兵”,目光像枪一样挺进,写兵决心战胜内心的胆怯,勇敢地直面黑暗。
D.句子④“心在心的位置,跳动有序”写兵经过一番历练后,心态平稳,坦然放松的状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按时间顺序,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了一个士兵夜间值岗战胜内心恐惧的故事。
B.第五自然段通过插叙讲述了兵参军的原因,父亲的话让他感到委屈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C.小说多次对哨所周边的自然环境展开描写,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也烘托人物心理。
D.小说以“兵”称呼主要人物,侧重展示内心世界,刻意模糊人物形象,淡化人物性格。
8.小说的标题“鹰”,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9.文末两段对于班长的出现,有人觉得独具匠心,有人觉得画蛇添足。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屈平既,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节选自《屈原列传》)

文段二:

秦人伐楚,取八城。秦王遣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盟于黄棘,太子入,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婚姻相亲。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楚王患之,欲往恐见欺,欲不往恐秦益怒。昭雎曰:“秦,虎狼也,有并诸侯之心,不可信也!”怀王之子子兰劝王行,王乃入秦。……秦人留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湣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楚人立之。

十八年,楚怀王亡归。秦人觉之,遮楚道,怀王从间道走赵。赵主父在代,赵人不敢受。怀王将走魏,秦人追及之,以归。十九年,楚怀王发病,薨于秦,秦人归其丧。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

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竞也,忍其父而婚其仇。呜呼,楚之君诚得其道,臣诚得其人,秦虽强,乌得陵之哉!故人主不务得道而广有其势,是其所以危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秦并六国》)

10.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王与太子A俱困B于诸侯C而今又倍王D命E而立F其庶子G不宜H乃诈I赴于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绌,同“黜”,指罢免官职,与之意同的还有“罢”“夺”“去”“擢”等词语。
B.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从”意思不相同。
C.质,即作人质,作抵押品,与《屈原列传》中“厚币委质事楚”的“质”意思不相同。
D.婚姻,指儿女亲家,与《鸿门宴》中“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的“婚姻”意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想赴会,但又不敢去,内心犹豫不决。
B.昭雎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秦国一事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最终楚怀王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了秦国,结果在秦国人被扣留。
C.楚怀王从秦逃跑却被发现,秦国人封锁通往楚国的路,怀王只好逃到赵国,但赵国人不敢接纳他,怀王最后被秦国人追上。
D.楚怀王发病去世后,楚人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楚国人都非常哀怜他,对其死感到很悲伤。从此楚国不再尊重秦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2)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
14.司马光认为楚怀王没有掌握正确的治国之道,请从文段一概括具体事例。
2023-11-17更新 | 736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咏雨

王夫之

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注】①王夫之,明崇祯举人,青年时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终身未剃头易发。②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因以借指故土,故国。③赚杀,意为逗煞。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二句点明下雨的时间,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侧面渲染下雨的气势。
B.通过“不管”杨柳珠泪、碎声敲荷的伤心场面,表现大雨的无情和威势。
C.鱼儿被雨点逗煞,浮萍飘满了清池,写出了鱼儿、浮萍随波逐流的情状。
D.词人将雨作为直接描写对象,全词虽无一“雨”字,却句句描写了雨景。
16.后人评价,“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句体现了《屈原列传》中“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精神境界。请谈谈你的理解。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常用美人、香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出的解释是“____________”。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屈原“____________”。
(3)《过秦论》中,贾谊写的陈涉兵微势弱却能振臂一挥令“____________”,山东豪杰最终推翻强秦一事,发人深思。
(4)《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据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___”借庄宗先兴后亡之事警诫后人不要贪图享乐。
2024-01-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惠语单于        让:谦让          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迁至栘中厩监     稍:稍微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C.此志也               推:推赞          其文约,其辞                       微:优美
D.汉亦留之以相     当:抵押          卒使上官大夫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