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陕西专版-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4-03-16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正如历史研究可以有很多视角一样,文学史研究也可以有多种视角。研究视角的择定,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对象的客观性质,一是研究者对对象性质的判定。也就是说,只有对象具备此种性质,且此种性质已被研究者发现,这一研究视角才会确立。如果对象本来不具备此种性质,或研究者对对象的此种性质尚无认识,是不可能出现此种研究视角的。

古典诗文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主体,抒情(包括理性成分虽重但不乏情感色彩的议论感慨)曾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从抒情视角来研究和阐释古典诗文曾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主要角度,这毫不奇怪。正因为如此,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被认识得较早较深,被阐述和弘扬得也较为充分。“中国是一个诗国”的说法,我们耳熟能详;“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悠久而丰厚”这个说法顺理成章而来,含义与之亦相通。而与抒情传统被阐论得相当充分相比,中国文学有无叙事传统,如何认识、描述和分析这个传统却是至今尚未获得满意回答的问题。

前人也不是完全没有注意到中国历代文学的叙事问题,也曾有过不少论述,某些史论著作中有所提及。可惜中国尽管自古史学发达,但史著的叙事并不常在,更不都在文学研究的视野之中。比较突出的是,到了长篇小说和戏曲发达的明清时代,有些学者和评点家创造出一套关于小说和戏曲批评方法和关于描写技巧的名词概念,如正叙、倒叙、补叙及草蛇灰线、横云断山之类,其中不乏精彩之见,但总的说来,尚缺少体系性,理论化程度较低,与对抒情传统的阐论相比,还是显得薄弱而肤浅。我们的古人创建了系统而精深的抒情诗学,但没能建设起堪与比美的叙事学。

在叙事学的实践和理论方面,西方人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受到哲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的刺激和促进,文学(小说)叙事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法国诞生,很快风靡欧美文学批评与学术界,美国后来居上,至今已成为其新的重镇。据我国叙事学者的研究,叙事学经历了它的草创期,完成并度过了它的经典期,现在已进入后经典(或称后现代)阶段,发生了引人注目且意义重大的“叙述转向”,正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迈进。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日,这一国际学术潮流不能不影响到我们,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于是,我们憬悟:真应该很好地发掘和阐明中国文学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叙事传统,这个传统沉埋不彰得太久了!此外,我们需要十分清醒:必须充分注意中国文学的独特性。叙事学理论是操作的工具,我们研究的对象则是中国文学。既然那工具有用、好用,我们当然要拿来,但又需时时不忘对象的独特性。如果碰到工具不适用的情况,只能改造工具,而不是改变对象以适应工具。

由上所述可知,视角的建立绝非随心所欲之事,而需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必要条件。然而,一种视角一旦建立,也就能使掌握它的人们获得前所未有的新的视域,就像多打开了一扇窗户,多拥有了一副望远镜或显微镜。当我们自觉地用叙事视角去重读古代文学作品,重审中国文学史时,的确会有不少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的汇总,就是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一个足堪与抒情传统并列共存并相互辉映的文学传统。

(摘编自董乃斌《中国文学叙事传统论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视角是由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及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性质的判定决定的。
B.前人对文学的叙事问题也有提及,但相比于中国的抒情传统,叙事传统相关问题的论述显得薄弱。
C.西方人的叙事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均优于我国,且经过草创期、经典期后,正在向更广更深处迈进。
D.作者认为丰富多彩且独特的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已经能与抒情传统共存并相互辉映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分析文学史研究视角选定的决定因素,旨在说明我国不具备建立叙事视角研究的条件。
B.文章提及明清时期小说和戏曲的相关点评,意在表明我国前人在文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表现。
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西方叙事学现状的评述,指出我国在叙事学研究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方法,使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变得浅显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抒情曾被看作中国文学主要的表现手段,古人对其认识较深,研究也较多,故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较为成熟。
B.如果我国发达的史学著作中较为注重叙事,叙事也较早进入文学研究视野之中,我国叙事学必将走在前列。
C.西方的叙事学较为成熟,我们理应予以借鉴,但借鉴时要注意中国文学这一对象的特殊性,切不可生吞活剥。
D.我们应当自觉地建立叙事视角,去审视古代的文学作品,比如乐府诗歌、《史记》等,以期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2024-02-22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因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那么,人生最终的解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势过着一种贪婪而混乱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但是,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会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到了还是一个有情人。

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只有头脑简单的“单向度的人”,才会一辈子只接触一种思想,只接受一种思想。事实上,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健康的人。

班固父子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那是完全说错了,因为,在司马迁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处,所以,他对所接触到的思想都有吸纳,而他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也就可以被转换性地表达为:“吸纳天下百家思想。”如此说来,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我们不仅无须把它看成多大的问题,而且,还要认识到,正是这种复杂性,才形成了汤显祖作品斑斓而丰饶的特点。

(摘编自李建军《汤显祖的情结: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年轻时代,汤显祖怀有济世抱负,想要进入社会,建功立业。可见,就理性而言,他接受了父亲的“检儒”之督。
B.儒家“入世”思想对汤显祖有一定影响,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更大,这是由于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
C.作为官员,汤显祖多次劝农励耕,这是汤显祖“人世”思想的体现。他的政绩赢得了百姓敬意,百姓为他建了“生祠”。
D.佛家“五蕴皆空”和道家“超然”让汤显祖倍感困扰,这让他难以做到像淳于禁、贾宝玉那样舍弃人情物事,出世而去。
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川四梦”体现了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前二记”和“后二记”分别从“情”和“觉”的层面,表现了黄老思想。
B.浊吏之法法人,即不修德行的封建统治者教别人不要“利己”而要“利人”,而自己却专门“利己”很少“利人”。
C.由于精神焦虑,汤显祖在《南柯记》和《邯郸记》中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精神困境,由“梦”而“觉”。
D.汤显祖认为士大夫要以身作则,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这与《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一致。
6.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征徭薄,米谷多,官民易亲风景和。老的醉颜酡,后生们鼓腹歌。
B.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迎门竞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
C.夕阳烟雨片江开,滟滟寒潮自去来。我亦桃榔庵下客,明珠海上寄莲台。
D.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盛在新年。
2024-03-03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郊庙祭祀是历代朝廷乐府建设的重心。乐府始设于秦,汉初沿用,司宫中日常用乐。后因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之需,改革郊祀礼仪,将乐舞之事委任乐府,令其“采诗夜诵”,乐府遂拥有参与国家最高规格祭礼活动的职权。郊祀者,祀天地、日月、山川河流之属,对象为自然神。庙祀者,祭拜对象为祖先神。祭祀礼仪缘于古人敬畏自然之心,探寻人、神即人类与自然交流沟通的渠道。乐府部门在秦汉的设立与职能嬗变,就与这一时期祭祀制度沿革有直接关系。

②汉武帝扩张乐府,以宗教艺术形式提升政治能力,为战国以来各地流行的神灵信仰重构谱系。其以楚人世代信奉的“泰一神”凌驾诸神之上,彰显“泰一”权威,象征君权至上。与之同时,天神“泰一”协同地神“后土”及众神灵,与祭祀者一起,构筑了“天地人”一体化的观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建构人类与自然的良性互动,这一体现于祭祀仪式中的天人同构观,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亦有借鉴意义。

③基于天人同构、天道人道合一的观念,乐府礼乐制作往往融入彼时人类在五行、天文、术数等方面的知识信仰。大唐雅乐“十二和”的创制,既是周汉以来乐府礼仪天人同构观念的延续,又向地域文化、民族心理方面扩展深化。大唐雅乐“十二和”之规制、直接沿袭梁武帝国乐“十二雅”,但其乐舞艺术乃“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不仅追溯周汉以来雅乐遗制,复综合吸收南北朝经分裂、迁徙、再度融合之后的乐章、乐制。大唐雅乐“与天地同和”的礼乐思想,凝聚南北人心、各族文化,形成对中华礼乐文明的重新整合,体现唐王朝承古、创新的开阔政治格局。

④周代礼乐有“九夏”乐章,广泛用于郊庙、燕射场合,奠定了后世乐府雅乐的基本功能属性。汉以后“九夏”乐章的乐舞形态虽未能完整流传,但历代朝廷对于乐府雅乐的建设、力求追摹古制。汉初叔孙通依秦乐人制宗庙乐,因其“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

⑤南北朝分裂之时,南北政权往往通过乐府建制中的华夏音声,宣示为中原王朝的正统继承者。梁武帝在这方面尤其重视,亲自带头制作国乐。汉唐乐府建设虽重华音,对异族音乐也有广泛吸纳。汉横吹曲最初就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西域乐《摩诃兜乐》,后经李延年改以“新声曲”,广泛用于皇帝出行武乐。汉横吹曲于魏晋后音乐形态不传,但不少乐曲题名,后人拟作多叙边地客游、离别远行,成为边塞诗经典题名。“以备华夷”的音乐观念,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包容开放心态,倡导华乐与夷乐和合共存。

⑥文舜、武舞各尚其德,施于国家礼仪,相辅相成。曹魏时期,缪袭造鼓吹十二曲以代汉曲,前九曲均赞美曹操平定四方武功,第十曲以后始言魏文帝受命,末曲颂魏明帝致太和。歌颂创业艰难,昭告子孙开拓守成的思想,在国家礼乐建设中成为传统。两汉以后,历代文舞、武舞之制相沿成习。文武相济的精神引导,令其时政治上充满活力,文化上积极进取,后人以“盛唐之音”指称繁荣昌盛的大唐文化,足见音乐艺术的重要贡献。

(摘编自梁海燕《汉唐乐府建设中的政治哲学意涵》)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郊祀和庙祀分别祭祀的是自然神、祖先神,并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敬畏之情,在祭祀过程中也产生了众多祭祀礼仪。
B.汉武帝重构战国以来各地流行的神灵信仰谱系,这是用宗教艺术形式加强中央集权制的一种表现。
C.乐府礼乐制作融入五行、天文等方面的知识信仰,造就了古代天人同构、天道人道合一的观念。
D.后人提出“盛唐之音”,是从音乐角度赞美大唐文化的繁荣昌盛,体现出音乐艺术的贡献。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汉武帝时形成的“天地人”一体化观念的事例,论证了这种观念的现实意义。
B.文章在列举叔孙通事例的同时又使用引用论证手法,二者结合使论证过程更加严谨。
C.在论述汉唐乐府体现的具体特征时,文章提出要重视华音,同时也要吸纳异族音乐。
D.文章末段主要论证了乐府艺术作为国家政治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武相济。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汉初时乐府主要负责宫中日常用乐,并拥有参与国家最高规格祭礼活动的职权。由此可看出,郊庙祭祀是汉代乐府建设的重心。
B.大唐“十二和”的乐舞艺术,既追溯周汉以来的雅乐遗制,也吸收了南北朝分裂前后的乐章、乐制。
C.“九夏”乐章的乐舞形态在汉代已不完整,但因用于郊庙和燕射,仍为后世奠定了雅乐的基本功能。
D.由西域乐改良而来的汉横吹曲曾广泛用于皇帝出行武乐,后不少乐曲题名也成为一些诗歌的标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字叙事是数字技术进入叙事领域的产物,是一种在线叙事,它须与互联网共存,出开了网络就无法叙事,与网络小说相比,数字叙事具有更为突出的交互性,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目前主要有超文本小说、互动影视作品等类型。

数字时代的叙事文本已经很难用经典叙事学加以阐释和分析了。尽管数字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仍然存在,但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已经改变,这对经典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构成了挑战。

视角是经典叙事学中的关键要素,指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直接决定作品的面貌和风格。英国小说理论家卢伯克在《小说技巧》中提到,视角在叙事文本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理解叙事作品的入口。而在数字叙事中,视角常常游移不定。如在超文本小说中,制作者提供了故事的各类材料和节点链接,不同节点的链接使视角的不定性成为必然。随着读者将界面的一个个链接打开,故事的焦点不断转移,从一个人物跳到另一个人物,从眼下事件转向另一事件,观察角度始终处于变换之中。在这个过程中,视角的承担者除人物和叙述者外,作为操作者的读者也加入其中。

与视角相关联的叙述者也面临同样的命运。在经典叙事学中,叙述者作为叙述主体,是故事的讲述者和组织者。而在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也就是说,叙述者需要在与读者的互动中才能完成事件的组织和故事的进展。如在超文本小说中,节点的设置往往造成叙述的搁置,只有通过读者的点击才能延续故事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着叙事功能。

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的又一基本特征。尽管在常规纸质叙事文本中,叙述时间也会出现闪前、闪回、交错的现象,或多条线索并行发展,但这些并不影响读者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读者仍然可以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辨认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并获得重建的快乐。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这一秩序,数字叙事呈现的是叙述时间的空间化。如在布满节点的超文本小说中,时间被割裂,呈播散态势,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不同的链接纵横交错,叙述时间成为一座来回缠绕的迷宫。在互动影视作品中,时间轨迹也因读者的介入和选择而朝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不同的故事结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也表现在数字叙事呈现的方式中。如今的数字叙事主要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除文字外,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形式也作为文本的重要因素存在于叙事文本中。在这样一个多媒体异质共存的空间中,叙述时间被淡化甚或被遮蔽,数字叙事从时间走向了空间。

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内在结构呈“块茎”分布,具有非延续性和扩张性的特征。就文本而言,数字叙事由多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不仅造成了叙事的间断,而且标示了多条路径,故事由此不断分叉、延伸。这些节点之间既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存在某个固定中心。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定位,自由选择某个瞬间作为中心,并在操作中不断转移关注点。

简言之,数字技术进入叙事,已不仅仅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某种叙事扩张,而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根本性冲击和改造,具有某种革命性的意义。

数字叙事的成果还有待时间检验,但这些文本所充盈的对常规的反抗,激发了对叙事学的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摘编自胡亚敏《数字时代的叙事学重构》)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叙事是一种依赖于网络,由制作者、读者和计算机共同完成的具有突出交互性的在线叙事。
B.虽然数字叙事仍保留了经典叙事中“讲故事”这一核心因素,但其故事的结构形式和文本的呈现方式却有了很大变化。
C.数字叙事中叙述者的叙述功能受到读者制约,叙述者须根据读者的指令展开叙事进程,叙述者的主体地位被读者取代了。
D.数字叙事完全颠覆了经典叙事的时间秩序,其情节发展主要不是依据时间而是通过链接把各种叙事片段随机组合在一起。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对数字叙事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它给经典叙事学带来了挑战,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B.文章第五段运用例证法,以超文本小说和互动影视作品为例,论证了数字叙事具有叙述时间空间化这一观点。
C.文章多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将数字叙事与经典叙事进行对比,从而阐明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的冲击。
D.文章从视角、叙述者、时间、结构四个方面纵向深入,论述了数字叙事对经典叙事学构成的挑战。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超文本小说中,读者与叙述者共同承担叙事功能,共同完成事件的组织、故事的进展和节点的设置。
B.在经典叙事中,读者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叙述中梳理出明晰的时间脉络,因参与叙事和改变叙事方向而获得重建作品的快乐。
C.在数字叙事中,文本没有主轴结构,故事又因节点而不断分叉、延伸,这意味着读者在阅读中具有更大的自由。
D.数字叙事是对经典叙事学理论的革命性改造,它不是媒体变迁所出现的“换笔”,也不是跨界所造成的叙事扩张。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意识,指关于人类社会经验关联性之感觉、知识、意象。此种意识本身为历史经验组成部分.须在特定文化传统中理解。雅斯贝斯比较世界文化,认为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多个文明中“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轴心期觉醒,各自独立发生,非由一点播散,因而各有理路,此为后来世界文化多样性之重要基础。雅斯贝斯的观察与中国历史情况基本契合。其语焉不详者,在于究竟各文明轴心期时代觉悟由哪些要素构成及如何引导各自后来文化、历史演变。刘家和先生则指出,中国轴心期时代文化觉醒突出“历史理性”特色,此与同时期欧洲文化注重“逻辑理性”构成对比。历史理性即指通过人类以往经验探究事物之所以然之自觉。此一倾向,构成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历史理性体现在关于宇宙、社会、政治、文化、伦理各领域思考之整体、通达意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将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统一,使民本政治价值理念与历史学一起走向发达。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然而并非各家皆能达到这种统合性,儒家独能其事,与其系统整理、诠释先前时代历史典籍息息相关。孔子博览众书,而择取其至关紧要者,以高度现实关怀心态整理诠释所有前代经验,用以抒发本人政治理念。孔子所为,根本而言,为历史学与政治学融通之事,由是奠定中国传统历史学经世精神。此一传统,为司马迁于汉初完成《史记》之基础。《史记》撰写目标超出追述往事、求取直接经验教训局限,直指天下至道。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非仅个人雄心,且为历史理性精神诉求。此种精神于整个文化中一以贯之。由此可知,从往事中求证道理之历史意识一以贯之,中国传统历史学在中国文化中居核心地位。

前述情况与西方史学史比较,立显巨大差别。西方早有史学,同时即有历史意识,然而逻辑理性占主导地位,历史意识只能从属。雅斯贝斯认为:“相形之下希腊科学并不钟爱真实事物,观念、类型、形式和前世知识引导它们……忽略大量的真实。”注重“观念、类型、形式和前世知识”便于发展形而上学,而“忽略了大量的真实”则导致对人类具体经验之轻视。历史学于欧洲固有独到成就,但在古典时代,没有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途径,在中世纪时代,复受神学支配。及至现代世界观展开、历史意识充分觉醒时代,历史学确立合法知识地位需通过侧身于科学方得实现。而历史学既然并非因自身独到认知价值而成立为合法学科,毕竟仍是附庸。此一进展于当时之结果,即历史学之过度科学主义化,此为欧洲19世纪历史学主要成就与局限之共同根源。

中国文化重视人事、经验,倚重历史学而形而上学薄弱,此为中欧文化精神分殊之一端。刘家和先生曾指出,西方史学重普世史、共时性、空间,中国史学重通史、历时性、时间。此为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两种文化精神取向在历史学本身发展中之后果。充分注意历史意识在整个中国文化中融会所有知识之轴心作用,当可体察中国古人历史意识何以深沉。中国古人重人事,“敬鬼神而远之”,历史学并未从属于宗教。是以中国古人敬畏历史,将“名垂青史”视为获得永恒之路径。

(摘编自赵轶峰《中西历史理性之差异》)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斯贝斯对轴心期所产生的思想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奠基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他没有论及这些思想的构成要素。
B.刘家和先生创造性地提出“历史理性”和“逻辑理性”这一对文化概念,他的相关论述填补了雅斯贝斯理论的空白。
C.逻辑理性在希腊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促进了形而上学的发展,这使得希腊科学轻视具体经验而重观念、类型等。
D.中国古人对鬼神敬而远之,对人事则比较看重,这一文化心理使得中国古人敬畏历史,将名垂青史作为人生追求。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例子,论证了中国传统历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B.文章围绕历史学展开论述,在文化的背景下论述中西历史学,分析了二者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C.文章由历史意识切入,引出中心话题“历史理性”,主体部分采用了对比论证,论证思路清晰。
D.文章重点分析了历史学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地位,论证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优于西方的文化。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轴心期,多个文明各自发生思想觉醒,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今天中西历史理性的差异也跟这种影响有关。
B.历史理性体现于一种整体、通达意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将道德理性与历史理性统一,推动了民本政治价值理念与历史学的发展。
C.中世纪欧洲,历史学受神学支配,而古代中国,历史学并未受宗教支配,形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宗教信仰不同。
D.历史理性强调以人类经验来探究事理缘由,这一观念契合了中国文化看重人事和经验的特点,成为中国文化特色之一。
2024-01-2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要论及书画是否同源,不能回避的便是中国文字的起源问题。据考古学家目前所得的研究可见,文字雏形的产生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此中,以出土的半坡陶文为最早,约在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300年之间。大汶口、龙山、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单个的陶文出现。它们或用于表现人的自身(身体的外形、手足器官等),或是描摹自然环境(如山川、草木、鱼虫、鸟兽、气象等)。后来,这些文字雏形才慢慢转化并发展成为一些抽象的符号。文字最早用于象形或记事,是一种图画文字,即从图画中分支出来的一部分。这便是之源与之源。

②如果把书与画的概念放在同一艺术范畴讨论,我们便不能单单从考古学角度研究书画同源的含义。它之所以产生于书画家口中并成为术语,足见此并非仅指起源这一释义,而应充分考量中国传统书法和国画的关系。

③以下从三方面阐述画与书所同之

④首先,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使用工具同源。中国书法的基本使用工具为文房四宝,同样也是中国画的必需品。如果你了解中国书法和中国画,你会沉醉于毛笔的柔韧性、宣纸的渗透性、墨与砚台摩擦时可变的效果,并体会到此四种材质相辅相成的妙处。正是因为它们的缺一不可,才形成了中国艺术的特殊魅力。

⑤其次,中国书法与中国画用笔用墨同源。中国书法的气势韵律和意态之美可纳入抽象艺术,而中国画更是充分运用了此中奥妙。书写性用笔是中国画线性语言的基础,若弃之不谈则将难言中国画。书家之感悟必然直接对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书法也成为作画者用笔的基石。故而中国画血脉中强烈的书法意趣,笔线与墨韵间无不透露着书法艺术的抽象之美,且各具审美价值与精神内涵。明代文人王世贞在《艺苑厄言》中以画竹为例:画竹,干如象,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便点出了其间本质。郭照画树之法、文同之写竹之的很有草书意境,而张旭的草书则被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称赞颇具神虬腾霄”“夏云出岫的画意境界。

⑥最后,中国书法在审美上、意境上与中国绘画的追求是一致的,这也是同根同源的本质所在。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在艺术上不仅共同追求形式上的美,更追求蕴含于其中的意境美、精神美。即书画所同之不仅是笔墨语言及表现形式上的,更是刻入骨髓的,它们具有相同的意境表现与精神追求的

⑦中国画以形写神”“遗貌取神的造型观重点在于而非,如东坡所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若画无法体现主体与客体的精神气韵,则无论工写之形式或山水花鸟之题材,皆仅为一纸水墨或色彩,难称艺术。而书法艺术的创作也常需借物象,抽象其精神与形质,通过构建笔画、间架与章法来实现意境的表达,以达到得意忘形、成就抽象艺术之美的目的。

⑧以上便是中国式书画同源中的。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写道: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同属于一境层。”“书画同源被一代又一代的书画家、评论家不断提及,正是有它存在的缘由与意义。而如今,它依旧值得我们去考究、领悟与发展。

(摘编自《须知书画本来同——也说书画同源》,有删改)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画同源”不能回避中国文字起源问题,因为文字作为抽象符号都是从图画转化发展而来。
B.“书画同源”作为书画家口中的术语已不属于考古研究的范畴,而是指书法和国画的关系。
C.“书画同源”首先是指书法和绘画的使用工具都是毛笔、宣纸、墨与砚台,它们缺一不可。
D.“书画同源”还包含书法和绘画在气势韵律、意态之美和审美意境、价值理念上的一致性。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从考古学研究“书画同源”中“源”的含义过渡到中国传统书法和国画关系所同之“源”,使论述重点自然转移,不显生硬。
B.文章第⑤段在论述书法和绘画用笔用墨“同源”时,援引王世贞对画竹的分析,形象地印证了二者本质上的共通性,从两幅插图中也可直观感知。
C.文章第⑦段在阐述绘画与书法三个方面“同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画与书法都重在追求“神”“意”之美,与前面的论述形成层进关系。
D.文章将“书画同源”这一艺术观用平白浅显的语言加以分析,多处引用古今文人大师的评价,再附以绘画书法名作欣赏,非常简明易懂。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精深造诣,可以支撑“书家之感悟必然直接对画家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观点。
B.竹干如篆书则劲挺;竹枝如草书则交错;竹叶如楷书则藏锋,竹节如隶书则顿笔,可见书画运笔相同。
C.欣赏张旭草书时,我们更容易被其潇洒的气韵所吸引,而非局限于识别字形,即“得意忘形”的境界。
D.很多国画作品都会配以题画诗作,二者相得益彰,都在努力追求笔墨语言及表现形式的抽象艺术之美。
2024-01-30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汉中市南郑区部分学校高考模拟检测(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什么是文化?概括地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我们每天都跟文化打交道,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②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华文化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由于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出海口通畅,长江文化已多少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反映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呈现不同风格。《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楚辞》,则产生在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下游;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中游和下游。自古以来,黄河和长江这两河两源文化哺育着中华民族。

③中华文化除了起源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儒家一直是社会思想的主流,是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但老庄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文化有重要影响,他们与孔孟思想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孔孟的儒家思想所要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老庄的道家思想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主张人与自然为一体,以自然而然为旨归。除了儒、道,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不能轻视。有一种说法叫三教合一,说的是儒、释、道三家相互吸收、合作互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因为自汉以后,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流思想的位置,如果不是儒家的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发展的空间。

④中华文化的又一个特点是不排外。儒学对佛学的态度,说明中华文化的大传统是不排外的,对来自远方的思想能够雍容接纳。在民间,即使是偏远地区,他们对异风异俗都能尊重和欣赏。与此相关联的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国力强盛,把王昭君送到北方塞外的边族,以结永好。唐朝又把一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在最强大的时候,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彰显中华文化与邻相处遵循的是以为大道的思路。

⑤不仅中华文化,其实中华也是个大包容的概念。只要了解中国历史,就能体会到这种包容性,就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并存的世界,人类应该承认差别,保护与尊重多样性。在这方面,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显得弥足珍贵。人类的发展总归是存异求同的。《易经》说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道路、途径、方法、手段不必相同,终极目标常常不无共指。文化发展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都应提倡包容。比如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方式,同为现代化早发国家,美国的方式就与欧洲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亚洲国家的现代化方式又与欧美国家不尽相同。像中国这样的现代化后发国家,显然需要探索自己的方式。

(刘梦溪《中华文化是个大包容概念》)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华文化的起源是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仅具内陆文化的特征。
B.自古以来,由于儒家思想占据主流思想的位置,所以儒家的包容性为佛道两家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C.产生在黄河流域的现实主义文学典范《诗经》体现了儒家文明,而产生在长江流域的《楚辞》则代表了道家思想。
D.人类的发展总归是求同存异,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种在多元世界里承认差别,保护与尊重多样性的体现。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纵向议论的结构推进论证。提出“文化”概念之后,就呈现中华文化富于包容性的特点,并最终指出这种包容性对世界的意义。
B.文章第二段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对比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富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家,呈现中华文化和风格的多样性。
C.中华文化与邻相处遵循以“和”为大道的思路。汉唐时期国力强盛的中原王朝通过和亲政策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
D.中华文化是多元化的,推而广之,今天的世界也是多元并存的,因此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不盲目模仿西方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评论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西文化的不同体现在中西方人民整体的生活方式和对价值判断的取向,比如农耕生活的方式和对集体主义的态度。
B.由于长江自古航运便利,出海口通畅,所以长江文化成为重商业、善于开拓冒险的海洋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有相似之处。
C.宋朝时期安居在开封的犹太族群也逐渐遵习汉礼,最终与汉民族同化,这一点源于中华文化不排外的文化特性。
D.人类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终归是求同存异的,因此没有必要将自身的发展方式强加于其他国家和民族。
2024-02-09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高三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远古的中国,就有神农作瓦器陶”“黄帝以字封为陶正”“舜陶于水滨的文献记载与传说,可以说陶器的出现既是陶瓷发展史的开端,也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河姆渡、大汶口等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灰陶、彩陶、黑陶和印纹陶等。商代陶器大体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也没有多大发展。周代是陶器发展的重要阶段,陶器被大量应用到建筑上,如板瓦、筒瓦等。唐代陶瓷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唐三彩就是其中的著名精品。唐末大乱,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其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宋代出现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名窑,产品色彩品种日趋丰富。元朝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青花瓷自此兴起。明朝景德镇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从西汉时期张骞西行讨伐匈奴、通使大夏、打通陆上丝绸之路开始,我国与诸国联系频繁起来,陶瓷也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各国,受到广泛好评。大约在中世纪后,中国陶瓷外销,唐五代到宋初时期达到巅峰。

古代陶瓷制作的过程复杂而又有序,大致分为原料采集、制土、炼土、成型、干燥、雕刻、施釉、烧成、釉上彩绘、低温烧成几个步骤。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写道:制瓷工序共计一场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从开始的选矿到最后的包装,制作陶瓷总共需要七十二道工序。黏土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黏土烧至800℃可成陶器,瓷土烧至1200℃则瓷化。因此,陶和瓷的区别在于原料上的不同和烧制温度的不同。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社会结构变化巨大,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也使得陶瓷制作工艺由原始的手工制作逐步转变为现代化制作,陶瓷生产转变成了一种产业陶瓷的制作工艺也逐渐由复杂到简单。

陶瓷艺术发展到现在,出现了三种趋向:第一种是传统陶艺,以实用和装饰为主,追求传统技艺,注重情感的表达;第二种是现代陶艺,通过器型、材料和工序上的变化,追求新颖与实验效果,现代陶艺是现代的、多元的;第三种是将追求艺术的表现结合各种形式美、艺术手法和风格而形成的陶艺。目前人们对陶艺仍存在概念认识上的误区,容易将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混为一谈。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陶艺在不断创新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而现代陶艺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追求西方向艺的特点,对于工艺上的要求明显压低。同时,一些人对陶瓷工艺的认识也存在误区,一些从业者为追求实验性品质而轻视了对工艺制作的把握,也缺乏对陶瓷的了解,将粗制滥造的陶瓷认定为现代陶瓷,误导人们对陶瓷工艺的认识,阻碍了陶瓷工艺的发展。

现代陶瓷工艺与传统陶瓷工艺没有绝对的界限,现代陶瓷工艺需要在传统陶瓷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与创新。在陶瓷产业中,我国是世界陶瓷制造中心和陶瓷生产大国,更必须承担起陶瓷工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大任。

(摘编自李再春、由涛、张泽润《中国陶瓷工艺的特征与发展研究》)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古代陶瓷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陶瓷色彩品种日趋丰富,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瓷器品种。
B.陶瓷生产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进入产业化阶段,这使复杂的陶瓷制作工艺逐渐变得简单。
C.人们易混淆现代陶艺和传统陶艺,但其实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D.作为陶瓷生产大国,我国传承、发展和创新陶瓷工艺的当务之急是扫清人们对陶瓷工艺的误区。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多用限定词增强语言的严谨性,如介绍中国陶瓷外销发展历程时使用约数词“大约”。
B.文章首段引用相关文献记载与传说,主要是为了证明我国早于欧洲掌握陶瓷制造技术。
C.文章第二段整体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概述了古代中国陶瓷发展、传播的历史,脉络清晰。
D.文章最后一段通过指出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联系,凸显了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性。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瓷器的出现虽不是陶瓷发展史的开端,但瓷器与陶器都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进步。
B.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我国的陶瓷也随之被运往世界各地,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好评。
C.引用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中的记载,说明了我国古代陶瓷的制作过程是复杂而又有序的。
D.陶瓷艺术发展到现在的三种趋向中,第三种陶艺凸显出重审美轻工艺制作的特点。
2024-01-29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截至731日,《长安三万里》票房已破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因为几乎所有观众都能在观影中背出耳熟能详的唐诗来“实时互动”。

唐诗无疑是观众理解诗人、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仅从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怕是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这段出自《礼记·乐记》中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王宁宁在其著作《中国古代乐舞史》中写道:“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把握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唐代诗人很多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描述历史事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诵出“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纱扬胡音”的诗句。诗乐舞浑然一体的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人也常通过击打物品、拍手等方式产生协调的节奏来击节吟诗。节奏虽不是音乐的全部,但却是联通诗、乐、舞三者的桥梁。例如,中风后的哥舒翰在朝廷施压下,不得不与叛军打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出征前他抽出宝刀,用手指弹响刀身,吟诵着赞颂自己曾经的赫赫战功的《哥舒歌》。但冰冷的金属节奏声却诉说着他今非昔比的境遇和盛唐一去不复返的悲情。

唐代的乐舞艺人与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唐诗与乐舞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甚至可以说,乐舞对唐诗的创作和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影片中在岐王府上演奏羯鼓的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就是王公贵族的座上宾,史料记载他曾在很多场合演唱过李白、王维等人的诗作。唐代诗歌传唱极为普遍,歌舞伎虽不善作诗,但诗则成为她们演唱的歌词,并在乐舞相伴的演绎下得以广泛传播。

此外,影片中多次出现了琵琶、古琴、羯鼓、手鼓、箜篌、笙、阮、笛子等乐器的演奏场景,甚至有些是特写的镜头,再现了唐代乐器的基本面貌和乐队形式。值得关注的是,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与现存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极为相似。图案上方是象征佛教的曼陀罗花和飞鸟,下方是胡人骑着骆驼弹奏琵琶,这正是唐代经由丝绸之路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电影《长安三万里》主打的就是文化牌,其中的唐诗、音乐、舞蹈等无不体现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长安三万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影片结尾处曾这样说道:只要诗在,长安就会在。而笔者更想强调的是: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有诗乐舞的长安,才是真正的大唐。

(摘自赵晓宇《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

25.下列关于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以高适、李白、杜甫等唐代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和诗作为载体,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
B.《长安三万里》票房至少突破了15亿。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和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
C.《长安三万里》中,哥舒翰出征前抽出宝刀,弹响刀身,吟诵着《哥舒歌》。金属节奏声赞颂了他的赫赫战功。
D.《长安三万里》中,李白演奏的琵琶上的装饰图案是唐代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乐舞繁荣发展的佐证。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提到观众对《长安三万里》中的诗歌大多耳熟能详,但是把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其整体性和全面性。
B.文章引用《礼记·乐记》中的文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态。
C.文章举李白在观赏柘枝舞时边击鼓伴奏、边吟诗句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唐代诗人很多熟悉乐舞,在吟诗时会奏乐起舞或为舞蹈伴奏以助诗兴。
D.文章采用了总分总式结构,结构严谨,证明了“长安不只有诗,还有乐与舞”的观点。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
B.唐代著名音乐家李龟年的演唱曾对李白、王维等人诗作的流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C.我们可以通过影片中关于琵琶等乐器的演奏场景感知唐代乐器的面貌和乐队形式。
D.作者对《长安三万里》中的唐诗、音乐、舞蹈、主旨均赞赏认同,认为影片体现并弘扬了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
2023-12-1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暑期档《长安三万里》热映,不仅展现了唐朝诗人李白、高适和杜甫的风采,还精心描画出唐代街巷坊肆的日常景象。时光荏苒,长安已是西安,城市布局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多变化。近代以降,这座城市的唐风并不浓郁,直至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西安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复现古都风貌的独特路径:长安西市遗址上修建的大唐西市博物馆于原址就地展示,对汉唐城市遗址修葺则修旧如旧6个仿唐街区复现丹柱素壁的建筑外表,商铺林立,游客熙攘,一派浓郁烟火气,一如今人对古代长安繁华街市的想象。

严格说来,历史文化名城难以真正复原。城市不是西伯利亚荒原上偶然发现的猛犸象遗体,能在冰冻岁月中保持原貌。一座城市的社会生活如流水般奔腾不息,后人很难分辨汉代长安、唐代长安与宋元长安之间的区别。同时,即便古代城市规划设计明确,现有证据仍不足以完整复原整座城市。比如,初至京城便明白长安居不易的白居易,年近五旬终于在长安新昌坊有了住宅。对此,诗人并未吝惜笔墨,但我们仅能从诗中依稀得知他住在新昌坊东边,最近东头是白家,且宅前有松,但有双松当砌下,更多信息则无从知晓。

那么,如何在历史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复现一座古代城市呢?理论上,我们可以立足此时此地,从现状倒推出一座城市最初的样貌。以西安为例,在时光长河中逆流而上,观察明清西安府城墙的营建,欣赏元初马可·波罗赞美的城甚壮丽,了解北宋吕大忠始建碑林的动机,感受盛唐帝都的万千气象,直到见证隋文帝营造大兴城的那一刻。

古城一如西安,是历史层累的鲜活见证,树立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发展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产生过负面影响,无论是1882年通过《古迹保护法》的英国,还是1949年建立国家历史保护基金会的美国,各国有影响力的制度性保护措施的出台都颇为晚近。由于保护意识的缺失,对建筑遗产过度拆除一度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通病。对城市而言,免于被破坏、被毁弃是最低标准,只有以保护意识为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建设城市的当代部分、保护修复历史文化部分,令城市的如地层剖面般清晰可见。

借助沙盘模型,微缩再现古代城市,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空间组织原则。走进前门东大街的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们能看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规划模型之一——北京城市规划模型,在声光电技术配合演示下,这座面积达302平方米的模型与周边1000平方米的正射影像交相辉映,犹如鸟瞰北京,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复原了昔日的城市建筑功能。借助新媒体技术,人们还可以在遗址上直观感受古今之别。比如,意大利罗马的戴克里先浴场曾是古罗马帝国时期最大的浴场之一,今天的浴池虽已干涸,但建筑遗址中依然播放着当时的洗浴场景,古代罗马人的日常生活因而得以重构。

活化利用历史遗址的案例也有很多。在法国阿尔勒和意大利维罗纳,当地政府对古罗马时期的圆形剧场加以修葺,令古迹变为演出场地,时尚的当代娱乐和古老的城市空间直接对话:梵·高画笔下的阿尔勒竞技场依然在举办斗牛表演,英国流行歌手阿黛尔曾在维罗纳古老的圆形竞技场举办演唱会。不同于近代镜框式舞台,这些圆形剧场消除舞台和观众间的隔阂,声浪和视线更易汇聚到椭圆形舞台之上,而环绕舞台、座无虚席的观众本身就复现了古罗马时代的演出场景。

一座城市的古今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城市的历史也不总是博物馆玻璃柜中的展品。西安的大明宫遗址公园、罗马市中心和帕拉蒂尼山丘上古典时期皇宫花园中怒放摇曳的花草,都在提示我们:合理利用古迹,让历史活在当下。唯如此,古老城市的生命才能在当代城市的肌理中延续发展。

《长安三万里》重现了唐朝生活的流彩断章,若想真实复现唐代长安人家的烟火日常,我们还需借力考古发现。新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曾发掘出土一系列稚态可掬的唐代随葬俑。随葬俑由各种材料复合制成,将捻成手臂的纸卷展平,竟是写过字的纸片,其中一张记录了7世纪下半叶唐代长安城中一座当铺的交易。抵押物品多为日常用物,比如衣服,有些甚至写明具体式样,如紫红小缬夹裙”“蓝小绫夹裙等。通过这些纸片上的文字,我们得知曾有一位女子名为刘娘,家住长安城最南端的延兴门外,何七娘则住在新昌坊的观音寺后巷。这一考古发现为今人提供了古代生活的直接证据,不仅见,而且见:染布工、发簪工匠、织娘、绣女,为了生计,走进当铺,留驻在账册中,复现出唐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角。人、物、事凝结于历史空间,纤毫毕现地展示出唐代生活的纹理。在传世的诗书器物之外,是平凡的生活本身织就文明的锦绣斑斓。

在当代描画古城的模样,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带来新的路径。2022年,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空间与媒体组采用新的思路:由人工智能在事实与想象之间搭建桥梁,通过分析已有的和不断发现的古代城市信息,计算并建构出想象中的长安。借助人工智能,我们勾勒出的也许不是那一个真实的长安,但可以无穷趋近今人所能理解的长安

那么,我们究竟为何要在当代描画古城的模样?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更加切实地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立足当下,回望历史,为的是丰富今人对古代的认识,更多维度地理解城市发展繁荣的规律,以期在传承接续中创造更加可期的城市未来。

(清华大学研究员《在当代描画世界名城古时模样》,20230816日)

2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安三万里》不仅展现了唐朝诗人李白、高适和杜甫的风采,还精心描摹了唐代街巷坊肆的日常景象,复现了唐代长安人家的真实生活。
B.一座城市的社会生活如流水般奔腾不息,所以后人绝不可能分辨出汉代长安、唐代长安与宋元“长安”之间的区别。
C.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意识缺失,各国出台有影响力的制度性保护措施颇为晚近,工业化发展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曾产生过负面影响。
D.古代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步一步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立足此时此地,从现状倒推出一座城市最初的样貌。
29.下列选项对原文论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在西伯利亚荒原上发现的猛犸象遗体能在冰冻岁月中保持原貌,但城市是历史的变迁层累的。”这一论据有力支撑了第二段“严格说来,历史文化名城难以真正‘复原’”这一观点。
B.本文行文思路清晰:本文在开篇由《长安三万里》热映引出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话题,接着亮出观点后,从不同方面分说,最后总结。采用了并列式的横向结构模式。
C.议论文在论证观点时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以举例论证为主。
D.本文论述全面,不仅提出明确问题,阐释了具体做法,还阐明了目的和意义。
3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分析已有的和不断发现的古代城市信息,计算并建构出想象中的“长安”,是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带来新的路径。
B.城市的古今并非泾渭分明,梵·高画笔下的阿尔勒竞技场依然在举办斗牛表演,便是对历史的合理利用,让历史活在当下。
C.在当代,借助人工智能,我们或许勾勒不出“那一个真实的长安”,但可以无穷趋近“今人所能理解的长安”。
D.我们在当代描画古城的模样,为的是丰富今人对古代的认识,更多维度地掌握城市发展繁荣的规律,以期在未来还原一个类似于“长安”的古代城市的真实原貌。
2024-02-01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从根本上说,诗歌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②当我第一次读崔颢的《长干曲》的时候,由于想象的展开所获得的愉快,至今还记得。这一首诗只有20个字:“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整首诗不作任何描写叙述,但一个青年女子活泼、爽朗而又令人亲近的形象跃然眼前:长江上两舟相逢,一个船家女,主动打问迎面而来的男子家住何处,是哪里人,她不等对方答话,又立即作了自我介绍。后两句,可以理解为女子的自语,或理解为她因自己的热情主动而显得唐突,想极力掩饰自己的羞窘:“停船相问,别无他因,也许你我是同乡……”长江滔滔,两舟邂逅,一对青年男女的友好相遇所引起的新鲜与亲切之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象得到了显现。这是想象在欣赏中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欣赏是一种再创造。

③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洞悉一切。诗不可能把什么都告诉我们,特别是由于它不可能详尽地叙事。交代情节、描写人物不是诗的擅长,诗的特点在抒情。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

④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是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如臧克家《老马》诗中的句子: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⑤这里写的是老马,但欣赏时,可以放开来想象它的寓意——诗是鼓励这么做的——我们相信:诗人写的是不胜重负的老马,心中要说的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坚韧毅力的赞美。

⑥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了直说。因为不直说,因而增加了欣赏的困难。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像的自由。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也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或者叫做训练。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当然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意。

⑦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炼,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末尾一句,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能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是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⑧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亡国之君的哀怨,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惘、失落的情怀的寄托。

(节选自谢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3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告诫欣赏者不要存有“读诗可以‘创造一切’”的不切实际的奢望,主要是因为诗歌有“不可能详尽地叙事”的特点。
B.诗歌的精炼的特点,决定了读者在欣赏时除了要把握字词所包孕的丰富含义,还要努力去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
C.诗歌欣赏的再创造是指读者在诗歌上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经历。而在这其中,想象活动是主要方式。
D.“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稳定性”指诗中蕴含的情思有共通性,“随意性”指该情思唤起的读者的具体感受因人而异。
3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创作诗歌是从丰富的世界到语言符号,读者欣赏诗歌是从语言符号返回丰富的世界,但是只有后者属于再创造活动。
B.文章在提及《长干曲》时,将个人阅读经验和体会加入了论证过程。这样得出的文学性观点似乎带有一定个人色彩,但这种准确而真诚的说理却更容易使人信服。
C.诗歌往往有隐喻,言此而意彼;诗歌又很精炼,包孕着丰富的含义。我们在欣赏诗歌时既要欣赏诗人对生活高度的精炼,又要充分想象它丰富的寓意。
D.文章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基本逻辑思路组织文本,一步步循序渐进,使得文章条理极其清晰,不愧为名家名作。
3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交代情节、描写人物不是诗的擅长”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A.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B.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C.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D.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1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4-6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7-90.65学术论文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论述类文本
10-12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3-15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6-18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9-21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2-24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5-270.65时评论述类文本
28-30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31-3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