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山东 高二 阶段练习 2017-07-19 26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巍巍长白山,绵延千里,向世人尽情地(昭示/展示)着她鬼斧神工的形态、①_______;悠悠鸭绿江,清清松江水,奔流东去,述说着这片土地历史的苍桑、古老的风韵和蓬勃的生机。钟灵毓秀,孕育了千年文化渊源流长,(滋养/滋润)了关东沃土热情奔放,也(造就/铸就)了物华天宝的名城通化激情飞扬。走在白山黑水之间,满目是历史的印迹,随处是文化的气息。孰不知,就在这绿水萦绕的山丘之上,6000多年前的先民们用简单的器具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也许在我们行走着的这片土地深处,秦砖汉瓦正默默地守候着一段尘封已久的恢宏的历史;②_______;清朝贵族祖先的赫赫战功还在这里彪炳千秋,傲视群雄;眼前这鳞次栉比的小镇曾是清王朝在边外设立的祭祖台站,庄重浩大的祭祖场面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不复存在,但飞速发展的禁封之地依然留下了清王朝发详地的尊贵和显赫。历史不能重演,注定是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但没有改变的是这里的灵山秀水描绘出的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留恋忘返、心旷神怡的绝美画卷。

1.1.文中加横线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繁衍鸭绿(lǜ)江渊源流长
B.苍桑发详地钟灵(yù)秀
C.恢宏祭祖台刀耕火(zhòng)
D.(biāo)炳孰不知流恋忘返
2.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展示滋养造就
B.昭示滋润造就
C.昭示滋养铸就
D.展示滋润铸就
3.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②这里还久久回荡着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
A.①博大丰厚的物产和神奇迷离的传说②这里还久久回荡着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
B.①博大丰厚的物产和神奇迷离的传说②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还在这里久久回荡
C.①物产的博大丰厚和传说的神奇迷离②渤海国骠悍的铁骑纵横疆场的嘶鸣还在这里久久回荡
D.①物产的博大丰厚和传说的神奇迷离
2016-11-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7. 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校长在全体教工会上会上表扬了部分女教师,“尤其是几个孕妇,个个精神矍铄”。
B.德国10月份失业人数猛增,比上月增加了2.2万人,德国政府面对方兴未艾的失业势头也束手无策。
C.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可谓实至名归,这无疑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好事,不只是因为得奖,更因为这是一个造福众生的伟大贡献。
D.他信手拈来一根普通的金属丝,随意弯曲,不一会儿,一件精巧的自行车就呈现在我们眼前。
2016-1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4)
8.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A.由于蒲松龄所处的时代和出身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B.《手机三包规定》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3月17日,六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D.对科学问题上的事非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个会有好结果。
2016-11-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泰山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
“石敢当”的历史相当久远,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史书中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当时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石刻,上有石铭云:“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宋人施清臣《续古丛编》记载,当时南方街镇丁字路口上都安置“石敢当”,以压制“邪气”和化解“冲煞”。至南宋末年“石敢当”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使用地点也扩大至河岸、桥头、村落入口等,功能也涵括至“镇百鬼、压灾殃、止风邪”等。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石敢当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清代学者王渔洋在《茶香室从钞》中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近代以降,“石敢当”习俗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泰山石敢当”习俗相传至今,已逐渐革除过去的迷信色彩,表达着人们向往和追求平安吉祥的意愿。
泰山石敢当习俗历经千年而不绝,主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人魂归泰山”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与各地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孔子登临泰山以后,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等都曾登临泰山,颂山石,抒壮志,赋予泰山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金瓶梅》等,都对泰山石有过精彩的描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石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现国内诸多大型建筑物取泰山石为基座台,就是取“稳如泰山,安如泰山”之寓意吧。
9.下面有关“泰山石敢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古代的人们对灵石的一种崇拜、一种民俗,属于镇物文化。
B.人们在桥道要冲或者墙壁安置石碑或者灵石,目的是禁压不祥。
C.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已扩散到全国,乃至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
D.这种习俗逐渐由过去的迷信色彩转而成为现在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10.10.下面对石敢当历史与习俗演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敢当习俗起源并记载于西汉时期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
B.石敢当习俗发展到了南宋末年其功能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
C.《茶香室从钞》韵记载说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已遍布家家户户。
D.泰山石敢当的提法始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其功能也随之扩大。
11.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石敢当的信仰与后来的人们对泰山的崇拜,使泰山石成为泰山石敢当习俗的首选。
B.石敢当的习俗几千年来能够流传至今,除了与我国民间文化有关,更与中国人的信仰有关。
C.孔子、晏婴、曹植、苏轼等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借登临泰山一事来颂山石,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
D.因为泰山石是文化石,所以“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自古至今广泛地深入人心。
2016-11-1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 王世贞
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14.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诈赵而其璧 :勒索。
B.大王弗与城,而赵璧 :欺骗。
C.令秦王怒,而相如于市 :通“戮”:杀。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使……怀柔。
15.15.下列各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秦十五城之空名 若潜师来,国可得也
B.入璧秦弗予城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C.臣固知大王弗予城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连词。
D.其劲渑池,柔廉颇 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
16.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B.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C.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D.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17.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用认为蔺相如派手下的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面使理直的一方在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柔韧使廉颇惭悟,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18.1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2)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2016-10-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小题。
朝中措
(南宋)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23.简要赏析“翻被梨花冷看”的妙处。
24.简要分析“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蕴含的情感。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2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定风波》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借此表现不惧风雨,悠然前行的情态。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横矛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情景。
2016-11-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4)
26. 对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互联网+”下定义,不超过60字。

“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近几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
2016-11-18更新 | 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东省桓台二中高二4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7. 在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文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生命的依托、精神的支撑和创新的源泉,饱含了炎黄子孙“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开拓勇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__________,“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改革气魄等优秀品质和文化性格。____________,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8. 下面是在新疆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会徽,请写出该会徽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张嫂

   冰心


①张嫂是看祠堂的老张的媳妇儿。我住在这祠堂的楼上,楼下住着李老先生夫妇,老张他们就住在大门边的一间小屋里。住到第三天,我便去找张嫂,请她替我洗衣服。张嫂从黑暗的小屋里,钻了出来:稀疏焦黄的头发,高高的在脑后挽一个小髻,面色很黑,眉目间布满了风吹日晒的裂纹;嘴唇又大又薄,眼光很锐利;个子不高,身材也瘦,却有一种短小精悍之气。她迎着我,笑嘻嘻的问:“你家有事吗?”我说:“烦你洗几件衣服,这是白的,请你仔细一点。”她说:“是了,你们的衣服是讲究的——给我一块洋碱!”
②李老太太倚在门边看,招手叫我进去,悄悄的说:“有衣服宁可到山下找人洗,这个女人厉害得很,每洗一次衣服,必要一块胰皂,使剩的她都收起来卖——我们衣服都是自己洗。”
③第二天清早,张嫂已把洗好的衣服被单,送了上来——洗的很洁白,叠的也很平整,放在我的床上,说:“×先生,衣服在这里,还有剩下的洋碱。”我谢了她,很觉得“喜出望外”,因此我对她的印象很好。
④熟了以后,她常常上楼来扫地,送信,取衣服,倒纸篓。
⑤我的东西本来简单,什么东西放在哪里她都知道。我出去从不锁门,却不曾丢失过任何物件,如银钱,衣服,书籍等等。至于火柴,点心,毛巾,胰皂,我素来不知数目,虽然李老太太说过几次,叫我小心,我想谁耐烦看守那些东西呢?拿去也不值什么,张嫂收拾屋子,干净得使我喜欢,别的也无所谓了。
⑥张嫂对我很好,对李家两老,就不大客气。比方说挑水,过了三天两天就要涨价,她并不明说,只以怠工方式处之。有一两天忽然看不见张嫂,水缸里空了,老太太就着急,问老张:“你家里呢?”他笑说:“田里帮工去了。”我悄悄的走下山去,在田里找到了张嫂,我说:“你回去挑桶水吧,喝的水都没有了。”她笑说:“我没有空。”我也笑说:“你别胡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以后挑水工钱跟我要好了,反正我也要喝要用的。”她笑着背起筐子,就跟我上山——从此,就是她真农忙,我们也没有缺过水,——除了她生产那几天,是老张挑的。
⑦一天早起,张嫂没有上来扫地。我们吃早饭的时候,看见老张提着一小篮鸡蛋进门。我问张嫂如何不见?他笑嘻嘻的说:“昨晚上养了一个娃儿!”我连忙上楼去,用红纸包了五十块钱的票子,交给老张,说:“给张嫂买点红糖吃。”
⑧我同李老先生坐在堂屋里闲谈。老太太一边摇着头,一边笑着,进门就说:“好大的一个男孩子,傻大黑粗的!你们猜张嫂在那里做什么?她坐在床板上织渔网呢,今早五更天生的,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她又做起活来了。她也不乏不累,你说这女人是铁打的不是!”因此就提到张嫂从十二岁,就到张家来做童养媳,十五岁圆的房。她婆婆在的时候,常常把她打的躲在山洞里去哭。去年婆婆死了,才同她良懦的丈夫,过了一年安静的日子,算起来,她今年才廿五岁。
⑨这又是一件出乎我意外的事,我以为她已是三四十岁的人,“劳作”竟把她的青春,洗刷得不留一丝痕迹!但她永远不发问,不怀疑,不怨恨。
⑩她不知道她正在做着最实在,最艰巨的后方生产的工作。我呢,每逢给朋友写信,字里行间,总要流露出劳乏,流露出困穷,流露出萎靡,而实际的我,却悠然的坐在山光松影之间,无病而呻!看着张嫂高兴勤恳的,鞠躬尽瘁的样儿,我常常猛然的扔下书站了起来。
那一天,我的学生和他一班宣传队的同学,来到祠堂门口贴些标语,上面有“前方努力杀敌,后方努力生产”等字样。张嫂站在人群后面,也在呆呆望着。回头看见我,便笑嘻嘻的问:“这上面说的是谁?”我说:“上半段说的是你们在前线打仗的老乡,下半段说的是你。”她惊讶的问:“×先生,你呢?”我不觉低下头去,惭愧的说:“我吗?这上面没有我的地位!”
(选自冰心《关于女人》)
[注]这篇小说创作于1943年。
29.请简要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0.小说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
31.简要概括张嫂的性格特征。
32.结合全文并联系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探讨本文的写作意图。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3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2)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投资,然而他第一次就被骗了十九万元,欠了一屁股债。还是他夫人深知马克·吐温的“宝藏”所在,鼓励他继续写作,最终他在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作家作品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60.65字音  字形  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70.64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80.6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260.64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27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80.65徽标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9-13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29-320.4冰心(1900-1999)  其他小说
三、文言文阅读
14-220.4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23-240.4
五、名篇名句默写
25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作文
330.15写作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