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福建 高一 期中 2017-11-30 30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chù)   身不恤(yǔn)           (ní)       临(wèi )
B.(pǐ)   目而视(chēn)         褛(lán)       ( fú   )
C.射(cuán)  流而上(sù)         踞(jī)       信手来(niān)
D.跚(pán)   咄咄逼人(duō)           国(yàn)         美味佳(yáo)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恶梦             提要钩玄       宫阕       风云变幻
B.偏袒             妄自菲薄       屠戮       嘉言懿行
C.骷髅             奋笔急书       翌年       越俎代庖
D.焦灼             衣衫褴褛       婆娑       起成转合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G20杭州峰会大型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充分利用声光电等先进的科技手段,那变幻不定的各色灯光把夜晚的西湖妆扮得五光十色,令人目瞪口呆
B.该县近年来特别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C.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科技的发展,那些原本与农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农具,如架子车、牛车、旧犁耙、石碾、石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D.近年来,电信诈骗花样翻新,不法分子打着公、检、法的旗号,给受害人打电话,一些人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经不住电话那头骗子的一番言之凿凿的花言巧语,最终中招。
2017-1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次评选活动采用社会推荐与特邀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名单,然后由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以实名投票的方式确定入围名单。
B.欣闻这部作品即将付梓印刷出版,可喜可贺,希望这部书会受到广大教师读者的欢迎,也希望它能给我市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动力。
C.作文题能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始终是高考作文命题坚持的原则,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们对2016年全国Ⅲ卷作文题提出了不少疑问。
D.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投入到偏远乡镇,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就医,更能减退病人的医疗负担。
2017-11-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对文言文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刺秦王》)(足下是古代对对方的敬称,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朋友、平辈之间,而且多用于书信中。)
B.“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荆轲刺秦王》)(徵为古代五音之一,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也有七音之说,即在五音后加变宫、变徵二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C.“沛公居山东时”(《鸿门宴》)(山东在文中指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地区,战国时六国之地。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叫关中。)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参乘也作“骖乘”,又叫陪乘。古时乘车,御者在中,尊者在右,警卫在左,在左边担任警卫的人叫参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句子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
C.夫人之力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2017-11-2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7. 下列与例句句式特征相同的一项()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何厌之有
C.邻之厚,君之薄也。D.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2017-1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
A.若不秦,将焉取之?B.郑而有益于君
C.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使使以大王
2017-11-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因人之力而敝之
C.今日往而不反者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2017-11-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0. 下列句子加点字活用不相同的一项( )
A.樊於期乃曰 又前而为歌曰B.皆白衣以送之
C.朝服,设九宾D.封之
2017-1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出。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项王按剑而          跽:挺直身子跪着B.刑人如恐不       胜:尽
C.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称王D.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拔剑切啖之                                           ②于是荆轲遂就车
B.①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其无礼于晋
C.①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②不者,若属皆为虏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          )
例:樊哙覆其盾
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B.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良曰:“长臣。”D.因击沛公
1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15.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吴广以为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
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
2017-11-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竞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指秦始皇。④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7.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既:已经。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登上。
C.严更笑不可抑——抑:控制。
D.殆佛门所谓“定劫”欤——殆:几乎。
18.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复遣之使去     ②令秦武阳为副
B.①一老僧倾听久    ②皆白衣冠以送
C.①而严竟青词作相   ②而乃嫚骂了事
D.①老僧预知之,不能救 ②荆轲和
19.对“甲”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荆轲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20.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21.翻译。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2017-11-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22.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

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晓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
(1)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借助哪些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
(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简要概括诗人 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2017-11-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23. 默写背诵
(1)《沁园春长沙》一文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荆轲刺秦王》一文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思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017-11-30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舍恩斯坦

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

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人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临死忙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立夏,两岁,先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汇处。

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几乎不能找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

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

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

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

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宝贵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查理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

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

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

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房间,他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松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

“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
24.(1)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的时间,有什么好处?
(2)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25.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找出下列理解错误的两项(     
A.文章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
B.文章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又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
C.文章增强了当时(二战期间)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
D.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运用“仁慈”“奄奄一息”“焦急”等词语,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不符合新闻语言特点。
E.新闻的标题被喻为新闻的“眼睛”,标题是否精彩,直接关系到能否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可是本文标题不够醒目、突出,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2017-11-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26. 时间被风吹散,只剩下记忆的涟漪。记忆里,往事都是穿不成串儿的珠子。然而,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一些物,一些事,对你影响颇大,让你记忆深刻,甚至无法忘怀。请选择一二写成文章。
要求:1.记叙文文体2.感情真挚3.不套作不抄袭4.字数800左右
2017-11-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选择题
20.65字形选择题
3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6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8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9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10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70.65判断句  倒装句  省略句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11-160.65《史记》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17-210.65其他清代作家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史传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220.65其他南宋作家  诗
五、名篇名句默写
23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24-250.65美国  新闻、通讯、访谈
七、作文
260.65青年成长  人生感悟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