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浙江 高一 期中 2018-01-08 43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耀(xuàn)        (chù)        (qǐ)          挥斥方(qiú)
B.(bì)           (jiè)            (jí)       步千里(kuǐ)
C.合(niān)        惦念(diàn)          (fù)     饿遍野(piăo)
D.栗(zhuì)     见(piē)            (zhào)   酒临江(lì)
2017-1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母亲是一朵寂寞中的鲜花,当你寂寞愁怅时,看一眼就会满目生辉,为以下就会香沁心脾,心灵恬适而不会孤独。
B.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震,生存于永恒之中。
C.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汽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D.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2017-12-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个中华儿女在听到“中国梦”这三个字的时候,都会心潮澎湃,愿意为实现梦想奋斗终身
B.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C.正是这个优秀的群体,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师德的内涵;正是这个优秀的群体,让师德熠熠闪光
D.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2017-12-03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严格执行,群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是“实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
B.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将显著增加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水平,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
C.在妈妈12年如一日的陪伴、守护下,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而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的甘肃考生魏翔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D.我们必须在全党深入开展围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2017-12-0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举匏尊以相属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017-12-03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6.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𫐓以为B.于是乎始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D.望美人兮天一方
2017-12-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7. 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方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B.聚而笑之C.踞而遨D.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
2017-12-0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句子句式不一样的的一项是
A.渺渺兮予怀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临万顷之茫然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017-12-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9. 从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突然火爆起来,仿佛一夜之间就布满了城市的大街小巷。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单车主要有两种收费标准,一种是每小时出租费l元,一种是每小时0.5元,不论哪种收费标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接受的。相对于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不用办卡,定位、借车、锁车、缴费等过程全部在手机上完成。很多用户反映,从家到单位开车太近,走路又比较远,骑共享单车则时间正好,而且还能锻炼身体。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印发《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对共享单车这种绿色环保创新模式表示支持。共享单车在急速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乱停乱放、私藏乱毁等现象,如果任其无序发展,则免不了会有昙花一现的结局。
(1)概括共享单车火爆的原因,不超过15个字。
(2)针对共享单车使用情况,拟写一条印在共享单车上的文明提醒语。要求:①语言简明、生动;②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017-09-22更新 | 235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浙江省2017年高三8月联考(A卷)·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不应仅是信息、材料、机械等科学技术的融合与结晶,更可能是集科技、文艺和哲学为一体的“有机化合物”,是各种“有限理性”与“有限感性”叠加和激荡的结果。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同时人工智能也是制约当前机器人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

人工智能的起源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莱布尼兹等人开始尝试将理性的思考系统化为代数学或几何学那样的体系。这些哲学家已开始明确提出形式符号系统的假设,而这也成为后来人工智能研究的指导思想。19世纪,查尔斯巴贝奇建造差分机开始尝试用机器来自动进行数学运算。一战、二战大大加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图灵机的提出激发科学家们探讨让机器人思考的可能。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第一次提出了以“人工智能”一词作为本领域的名称,并断言“学习的每一方面或智能的任何其他特性都能被精确地加以描述,使得机器可以对其进行模拟”。目前人工智能不但包括生理、心理、数理等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而且涉及哲学、文艺、宗教等领域的道理。

1997年,IBM“深蓝”的电脑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证明了在有限的时空里“计算”可以战胜“算计”。当前人工智能的概念似乎有些过热,虽然过去几十年中人工智能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实际上我们发现人工智能都还仅能应用在诸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单一领域,当前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还只是量变,远远没有达到质变的标准。

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一门学科,所以人工智能也可以说成人机环境系统交互方面的一种学问。饱含变数的人机环境交互系统内,存在的逻辑不是主客观的必然性和确定性,而是与各种可能性保持互动的同步性,是一种可能更适合人类各种复杂的艺术过程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当前人工智能所欠缺的。

当前人工智能研究的难点还在于对认知的深层次解释与构建方面,而研究认知的关键则在于自主和情感等意识现象的破解。然而由于意识的主观随意和难以捉摸等特点,使其长期以来难以获得科技界的关注。但现在正逐渐发生转变:研究飘忽不定的意识固然不符合科技的尺度,但把意识限制在一定情境之下呢?人在大时空环境中的意识是很难确定的,但在小尺度时空情境下的意识却可能是有一定规律的。

10.下列对文中“人工智能”的历史,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起源是文艺复兴时期莱布尼兹等人将理性的思考系统化为代数学或几何学那样的体系。
B.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加快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也使让机器人思考的想法成为了一种可能。
C.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涉及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同时,也已涉及了哲学、文艺等领域的道理。
D.目前人工智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应用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当前只有人工智能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机器人科技的发展才能有所发展。
B.由于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一门学科,所以人工智能也是人机环境系统交互方面的一种学问。
C.IBM“深蓝”的电脑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证明了在有限的时空里“计算”可以战胜“算计”。
D.人工智能在很早就被人提出理论的可能性,但真正被开发出来并应用在现实生活中的时间也并不是很长久。
12.请根据文意,概括今后人工智能应该在哪些方面开展重点研究。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陆蠡


       ①假如在这平野中有一座遮断视线的孤山,这对于永久囿于地的平面上的人们是多么兴奋啊。方朝日初上或夕阳西坠,有巨大的山影横过田野,替没有陪衬没有光影的画面上添上一笔淡墨,一笔浓濡;多雾或微雨的天,山顶上浮起一缕白烟,一抹烟霭,间或有一道彩色的长虹,从地平尽处一脚跨到山后,于是这山便成了居民憧憬的景物。
  ②有从远僻的山乡来的人望见了这名胜的小山,便呵呵大笑道:“这也算是‘山’么?这,我们只叫作‘鸡头山’,因为只有鸡头大小。”双手叉住腰笑弯到地。
  ③好奇的听客便会从他夸张的口里听到他所见的是如何绵亘数百里的大山。摩天的高岭终年住宿着白云,深谷中连飞鸟都会惊坠!嶙峋的怪石像巨灵起卧。
  ④“我不欢喜这揣测的臆谈,谁能够相信这桃源的故事?”
  ⑤于是他描说那跨悬在山腰间的羊肠路。那是只有两尺多宽,是细密的整齐的梯级。一边靠山,一边靠削壁千仞的深壑。望下去黑魆魆的,迷眩的,这深涧底下隐伏着为蛟,为龙,或其他神怪的水族,不得而知。总之万一踹了下去,则会跌得像一个烂柿子,有渣无骨头。但是居住山里的人挑了一二百斤的干柴,往来这山道,耳朵沿搁着一朵兰花,一朵山茶,百人中之一二会放上半截纸烟。他们挑着走着谈笑着,如履平地,如行坦途,有时还开个玩笑,在别人的腰边拧一把。
  ⑥他又说到山间头上簪花的少女,她在每天早晨携了竹筐到松林里去扫夜风摇落的松针,装满一筐便背了回来,沿途采些草实,在溪边洗洗手,一天也不曾间断。她有一天,正背了满筐的松针回来的时候,觉得竹筐异常的沉重,便想暂时憩憩罢,就靠着竹筐坐下,却永久地坐在那儿了。山间人都说是因为她生得太美丽,被什么山灵或河伯娶去了……
       ⑦那让我选一个实际的故事说给你,只可惜有一个悲惨的收场。你知道山居的人是如何获得每天的粮食和日用品么?狩猎是不行的,鸟兽乐生,不可杀尽;农稼也不行的,团团簇簇的高山遮住了阳光。他们大都靠打柴锯木为生,换取一把盐、几枚针、一片鲞、一包白糖……
  ⑧冬天,他们砍下合抱的大树,截成栋梁楹柱的尺寸,等到明春山洪暴发的时候,顺水流到港口,结成木筏,用竹篙撑着,撑到城市的近郊,售给木商运销外埠。山势陡峻的所在,木材无法输运,他们砍取寸许大小的坚木,放在泥土筑成的窑里烧成木炭,这样重量便减轻了四分之三,容易挑到外面来,木炭的销场是很好的。
  ⑨“你说得又远了。没有指示给我故事的连索。”
  ⑩是哟!他们是靠打柴烧炭为生。但是你知道城市里的商人的阴恶和狠心么?他们想尽种种方法,把炭和木板的买价压低,卖价抬高。他们都成了巨富了,还要想出更好的方法,各行家联合起来,霸住板炭的行市。他们不买,让木筏和装炭的竹簰搁在水里,不准他们上岸,说销场坏了,除非你们完全让步。
  ⑾山民空着手在城里徜来徜去, 竟想不出办法。他们的幸福的幻梦是被打碎了……
  一天,一位年青的人随着大家撑着木筏到城里去,正在禁止上岸的当儿。大家议论纷纷想不出主意。这位年青的人一声不响地在一只角落里用竹片削成一把尺来长的小刀,揣在怀里,跑上岸去,揪住一位大肚皮的木行老板,毫不费力的用竹刀刺进他的肚皮里,听说像刺豆腐一样的爽利,刺进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血溅出来,抽回来的时候,满手都是粘腻的了。他跑出城来,在溪边洗手的时候被警吏捉去。
  ⑿“你说了可怕的故事了。我没有想到你会说出这样吓人的语句,我懊悔听这故事,但是请你说完。”
  ⒀官厅在检验凶器的时候颇怀疑竹刀的能力。传犯人来问:
  ⒁你是持这凶器杀人么?
  ⒂是的。
  ⒃这怎么成?
  ⒄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
  ⒅大家脸都发青了。当时便没有继续讯问。各木板行老板也似乎怵于竹刀的威力,自动派人和他们商订条件,见了他们也不如先前的骄傲。
  ⒆“这位青年结果如何呢!”
  ⒇听说刺断动脉后流血过多死了。……否则,他将在暗黑肮脏的牢屋里过他壮健的一生。

                                                                                                      (1938年,有删改)

13.第⒄段中“便是这样”一句可看出这位青年怎样的心理?
14.赏析第⑦段画波浪线的部分。
15.作者用对话展开文章,又不交代听话者的性别和身份,请分析这样安排的用意。
16.作者自评本文“故事中拉出枝枝节节来,有如一篇没有结构的文章”。这些“枝枝节节”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少而多穷                  达:显贵,得志。
B.不求苟于世                      说:劝说,劝诫。
C.世徒喜其                         工:工巧,精巧。
D.掇其者六百七十七篇        尤:优异,杰出。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盖愈穷愈工                      耻师焉
B.辄抑有司                         善假物也
C.徒发于虫鱼物类               其智反不能及
D.不知穷之久而将老也        余嘉能行古道
1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的议论看似与梅圣俞及其诗集无关,其实这正是作者有感于梅圣俞的遭际而发,以此领起全文,高屋建瓴,不同凡响。
B.第二段对梅圣俞生平的叙述则成为首段“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 观点的有力佐证,且内容完全属于序言的题中应有之意。
C.本文题为诗集作序,却对诗集评论甚少,不无遗憾。
D.后两段叙述诗集的收集情况并交代作序的原由,简明得体,要言不烦。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2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⑵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2017-12-0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22.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23.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
2016-11-18更新 | 709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精编版)

五、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2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___________。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而博见也。(《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4)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5)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2017-12-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易(0.85)
25.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手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以及其他各种电子阅读器的兴起,纸质书的出版在近几年里受到了很大的挑战。有人说,纸质书终将消亡,这是阅读媒介的革命和进步,就像当年纸张替代竹简一样;但也有人说,纸质书不会消亡,不仅因为纸质书有独特的便利性和可靠性,而且因为纸质书能与阅读者建立独一无二的生命经验。

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9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9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选择题
20.85字形选择题
30.4一般词语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40.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80.65倒装句选择题
90.65宣传语  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10-12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13-160.65其他当代作家  其他小说
三、文言文阅读
17-210.4欧阳修(1007-1072)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22-230.4写景抒情
五、名篇名句默写
24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作文
250.85创新 发展  人生感悟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