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18-03-31 39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jiàn)幽((bì)   (nuó)       状动脉(guān)
B.折(qǔ)       荠(bí)       的(shì)       蓊郁郁(wěng)
C.动(chàn)   管(jìn)     陷(yǎo)       风云(chà)
D.(zǐ)       (tà)       (léng) 牙咧嘴(zī)
2018-03-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从2013年年底开始的电影贺岁档硝烟未尽,春季档已经战云密布,数部好莱坞大片将飘洋过海接踵而至,冷暖杂糅,光采夺目。
B.在物质和精神面前,人被折磨得面目憔悴。但谁又能走出这种无奈的境地,远离这种廖落的心情呢?
C.夏天是属于蝉的季节,蝉的叫声是每个庸懒夏日的背景音乐。但是,美国有一种蝉,17年才叫一次,像钟表一样准确。
D.站在这栋有着巨大圆顶的庞大楼房前面,我感到张皇失措。这样的建筑,是岩石屈从于人类想象力而开出的绚丽的花朵,人类的智慧和灵巧使花岗岩开出了永不凋谢的花。
2016-11-18更新 | 7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体态、容貌)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感到奇怪)
B.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举止轻佻)
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糊涂,不明事理)
C.那管世人诽谤(无中生有,说别人坏话)
众人忙都宽慰解释(宽解安慰)
D.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方便)
来者系谁,这样
放诞无礼(行为放纵,不守规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博友认为,规定气候资源归国有并非不经之谈,但要防止《条例》在执行时伤害市场公平,进而挫伤民企积极性。
B.有些女孩子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能照出人影的东西,总喜欢凑过去照几下——你看,她又在玻璃窗前顾影自怜了。
C.被批评者与批评者能够敛声屏气坐下来对话,消释不快,这在当今中国文坛上实在少见,余秋雨和余杰就做到了这一点。
D.现代人过分强调商品包装的同时,也十分注重自身衣着的包装,但盛妆丽服包裹下的灵魂,究竟有多少分量,却无人注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春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分野,各民族交往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走上了封建制。
B.《左传》虽然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但是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C.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书籍,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任鲁国史官时尽职尽责,被当时人所崇拜。
D.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各项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A.一个浑身只有一条短裤的男孩子,挥着一根树枝,树枝挂满绿叶,歌谣般亲切、柔和。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D.我顺着柳荫小路漫步,只见那依依的垂柳,像少女一样羞涩地低着头,在朝辉中舒展着柔美的身姿。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却以作家灵敏的触觉去感受它,观察它,品味它,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①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意境
②朱自清曾说,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
③在那诗情画意里,蕴含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
④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立即呈现在眼前: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像朦胧的幻梦,像缥缈的歌声
⑤荷塘就在清华园里,是作者“日日走过”的,可谓“平常身历之境”了
A.④①③②⑤
B.①③②⑤④
C.④③①②⑤
D.①③④②⑤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8.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C.《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
2016-11-18更新 | 51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7林黛玉进贾府练习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为下列语段中空缺处依次填上标点最恰当的一项为(       
宝玉道①《古今人物通考》上说②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③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④
A.①,“   ②,“   ③。”   ④!”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④!”D.①:“   ②:‘   ③。’   ④!”
2016-11-18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7林黛玉进贾府练习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0. 下列加点字的词释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军队)函陵                           
(这是)寡人之过也
(共同)其乏困                                
(渡河)而夕设版(修工事)焉
B.(从属二主)于楚                       
(推辞)曰
(扩张)其西封                                
(使……成为疆界)郑
C.(既然)知亡矣                       
(答应)之
(依靠)人之力                                
(损害)之                       
行李(出门所带包裹)之往来
D.(跨越)国                                 
(以……为边邑)远          
(哪里)用                                        
(增加)邻                  
(讨厌)之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1.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一样的一项是(             
A.约为婚姻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C.将军战河北
D.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2. 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君知其难也B.吾其还也
C.以其无礼于晋D.失其所与,不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3.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项王                                     常以身蔽沛公
B.先破秦入咸阳者                           此亡秦之
C.道芷阳                                        缒而出
D.越国以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各项中的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017-09-18更新 | 565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必修一第2单元第6课《鸿门宴》达标测试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15.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2018-03-29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语段一: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语段二: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16.语段二中画线词语“总算”在文中的意思是
A.祥林嫂终于死去了,“我”不必再为她感到不安,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B.祥林嫂终于死去了,她总算得到解脱,不再受痛苦的折磨了。
C.祥林嫂终于被迫害至死,这是不可避免,无可奈何的事情。
D.祥林嫂终于死了,不会再令“活得有趣的人们”怪讶了。
17.请简要分析语段一中的划线语句有何表达效果。
18.祥林嫂在祝福声中死去,“我”“反而渐渐地舒畅起来”,对此你怎样理解?“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9.“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0.描写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第二段在写月下荷塘时,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1.请简要分析第三段所描写的意境。
22.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

五、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23. 翻译下列句子。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3)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18-03-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24. 古诗文默写。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3) 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_,辱其群臣。相如虽驽,_________?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018-03-3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易(0.85)
25.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 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
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700 字的论述类文章。
2018-03-2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乐清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4
文言小题
2
现代文阅读
2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5,6,7,9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4字形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40.65选择题
5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6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70.65简明、连贯选择题
80.65曹雪芹(1715-1764)选择题
90.65标点符号选择题
10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11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12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13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150.85文学常识综合选择题
二、文言小题
140.6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选择类
230.65文言文翻译非选择类
三、现代文阅读
16-180.65鲁迅(1881-1936)  其他小说
19-220.65朱自清(1898-1948)
四、名篇名句默写
24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作文
250.85生活体验  价值理念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