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 高二 期中 2018-05-14 273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长歌当(dāng)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犹使我觉得悲哀。
B.我向来是不惮(dàn)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C.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chuàng)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D.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救助,虽陨身不恤(xù)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
B.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徘徊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
C.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D.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冷落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的自觉,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各国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包括太阳能技术、资源循环技术、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等。
C.鲁迅先生所写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道出了家与国休戚与共、个人命运与民族兴亡息息相关的忧患意识。
D.关于什么是大数据技术?业界并无标准答案,但一般而言,可以将它理解为对海量数据的计算和加工,其核心是预测。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B.青少年沉迷电子游戏、缺乏运动的“懒宅”正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怎样锻造出未来世界接班人的强健体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C.想让城市变得文明,靠的是专业的管理、高效的组织、科学的协调、连贯性的政策取得的,而非短时间的突击、会战,更不是将不好的东西遮掩藏匿。
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动地概括了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的内在联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狱吏则头地。                    枪,同“抢”,撞击。
B.亦欲以究天人之                 际,关系。
C.而后乃今风。                       培,凭。
D.况修短随化,终于尽。          期,期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A.赭衣,关三木B.奚以之九万里而
C.彭殇为妄作D.吴会于云间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请一定别忘记诗歌!诗是会飞的,会把你带向神秘、自由和解放的语境,带向语言乌托邦。诗,表达着语言的最高理想和生命的最纯粹区域,其追求与音乐很像。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这时候的你,内心清澈、葱茏、轻盈,没有磬重的世故,杂芜的沉积和理性的禁忌;你的精神体质与诗歌的灵魂是吻合的,美能轻易地诱惑你、俘虏你,你会心甘情愿地跟她走。(节选自王开岭《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为什么“青春应该是读诗的旺季”?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然之美

①庄子实为一位自然哲学家,他的哲学观念乃放眼于广大的自然界,不似儒家仅局限于人事界。

②西方亦有很多自然哲学家,其基本精神和观点与庄子有很大的不同。希腊人往往把自然界看成无意义的物质世界;中世纪时更视之为实现人性虚荣欲望的活动场所,因而把它当作罪恶之域;及至近代,则把自然界看成是数理秩序、物理秩序的中立世界,并排除一切真善美的价值,视之为非价值的领域。

③西方的自然哲学,以客观世界为对象,人类处于卑微的地位。尤其是早期希腊哲学思想,均不出自然的范畴,那些哲学家所注意的是外在的世界,并持科学的态度加以剖析了解。至于人类,则仅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他们对人类生命的活动及价值,便忽略不谈。庄子的自然哲学则不然,他以人类为本位,并将生命价值灌注于外在自然,同时,将外在自然点化而为艺术的世界。由是,在庄子的哲学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似西方常处于对立的“分割”状态,而是融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世界。

④许多西方哲学家,将自然视为价值中立的世界,更有不少人将自然视为负价值的领域,遂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冲突与斗争中。罗素谈到人类的“三种冲突”时说:“人的天性总是要和什么东西冲突的。”而斗争胜利便是生存的要件,胜利者往往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他们将自然视为一种束缚,为了解除束缚,于是致力去认识它,克服它。西方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能够如此发达,大抵可以说是此态度所促成的。

⑤综合来看,西方以往的形而上学家,对于自然均表现出一种超越的观念。他们常在自然之外,幻想另一超自然以为对立。到了近代,哲学家才借助科学知识,就自然本身做出剖析,这是属于纯理论系统的建构,而他们和自然接触后的态度却迥异于庄子。在庄子心目中,广大的自然乃是各种活泼生命的流行境域,自然本身,含藏着至美的价值。所以庄子凭空构造一个虚空的超自然,也不将现有的自然视为沉滞的机械秩序。

⑥庄子认为自然是生我、养我、息我的场所,我们的衣食取之于自然,游乐凭借着自然,阳光空气、春风秋月,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无尽藏”宝物。这样的自然实为滋生万物的母性自然。所以在庄子心中,人和自然之间根本没有冲突,相反,彼此间有着和谐的气氛。庄子《齐物论》上的“三籁”,天籁与地籁相应,地籁与人籁相应——自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以至于人身都是一个大和谐。

⑦“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大自然对于庄子心境的熏染,无疑是很深刻的,再加上他那独特的审美意识,所以在他看来,大自然就是一个美妙的境域,我们根本无须在世外另找桃源。他深爱这个自然世界,因而对它采取同情与观赏的态度。

(有删改)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方自然哲学家的观点的一项是(       
A.自然界是无意义的物质世界,是实现人性虚荣欲望的罪恶之域。
B.自然界是数理秩序、物理秩序的中立世界,它属于非价值的领域。
C.要用科学的态度剖析外在的世界,人类生命的活动及价值可以忽略不谈。
D.要将生命价值灌注于外在自然,将外在自然点化而为艺术的世界。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罗素认为人和自然是冲突对立的,而人类只有战胜自然,才能生存下来。
B.西方的哲学家往往想要超越自然,幻想自然之外有另一超自然与之对立。
C.庄子认为现有的自然是沉滞的机械秩序,所以他凭空构造一个虚空的超自然。
D.在庄子看来,自然具有滋生万物的母性,人和自然没有冲突,关系极为和谐。
10.请根据相关内容,概括“庄子实为一位自然哲学家”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预 演

(苏联)杜姆巴泽

我们是老同学,当时我们俩并排坐在最后一排课桌。当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我们常一起冲着老师的后背做鬼脸儿。我们还一起参加期末补考。

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十五年来我们一直没有见过面。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四层楼。

不知道他是否还能认出我来?       

我毅然按了一下电铃。

“不怕烂掉你的臭爪子,可恶的东西!震得整个房子嗡嗡响。什么时候你才能改掉这个坏习惯?”里面传出一阵叫骂。

我羞得满面通红,连忙把手塞进口袋。前来开门的是一个淡黄头发的女孩,看上去约摸有八九岁。

“努格扎尔·阿马纳季泽在这儿住吗?”

“他是我爸爸。”

“你好,小姑娘,我是绍塔叔叔,是你爸爸的老同学。”

“噢,您请进来吧!玛穆卡!爸爸的同学绍塔叔叔来了。”女孩朝里边喊了一声,领着我向屋子里走去。

迎面冲出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浑身是墨水污迹。

“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吗?”

“不在。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你俩在做什么呢?”我问。

“我们在玩‘爸爸和妈妈游戏’。我当爸爸,姆济娅当妈妈。”玛穆卡对我说。

“你们玩吧,我不妨碍你们。”我一面点着烟,坐在沙发上。“不知道努格扎尔过得怎么样,”我寻思着,“生活安排得好不好,是不是幸福?”

孩子们尖利的喊叫声把我从遐想中唤醒过来。

“喂,孩子他妈!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玛穆卡问道,显然是模仿某个人的。“吃个屁!我倒要问问你,我拿什么来做饭?家里啥也没有!”

“你的嘴可真厉害!”

“昨天夜里你跑哪儿逛去了?说!”姆济娅握着两个小拳头,叉腰站着。

“你管不着!”

“什么,我管不着?好吧,我叫你出去鬼混!”

“你疯啦?”

“我受够了!够了!今天我就回娘家去,孩子统统带走!”

“不准动孩子,你自己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没那么简单!”

“把儿子给我留下!”

“不行,我已经说了!”姆济娅高声叫道。

“你听着:把儿子留下!要不然……”玛穆卡抱起枕头,一下子砸在姆济娅身上。

“好哇,你敢打人?畜生!”姆济娅抡起洋娃娃,狠狠地打在弟弟头上。她打得那样厉害,玛穆卡的两眼当即闪出了泪花。

我跳起来把他们拉开。

“孩子,真不知道害臊。这是什么游戏哟!”

“放开我,尼娜!”姆济娅突然朝我喊道。 “你们这些邻居不知道他是什么玩意儿!我整天受他的气,没法跟他过下去了,我的血全被他吸干了,可恶的东西! 你们瞧,我瘦成了什么样子!”姆济娅用纤细的指头戳了戳她那玫瑰色的脸蛋儿。

“别信这个妖婆的鬼话!”玛穆卡冲我说。

“不要吵了!”我实在控制不住,向他们大吼了一声。孩子们恐惧地盯着我。

我喘过一口气,勒令两个孩子向我发誓,保证往后不再扮演他们的爸爸妈妈,然后便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个家。

“看来,我的朋友生活得蛮‘快活’的!”我一路上想着姆济娅和玛穆卡,他们表演了一幕未来家庭生活的丑剧。

(有删改)

11.小说开篇写“十五年前的事”,有什么作用?请作具体说明。
12.请结合小说中“我”拜访“老同学”的这段经历,简要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3.试分析小说结尾画线句的含意和作用。
14.小说中 “老同学”并未出场,而是重点描写了两个孩子的游戏,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墨妙亭记

(宋)苏轼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①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选自私刻《古文观止》)

[注]①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

1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               登:登上,到达。
B.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               抚循:抚恤。
C.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故事:先例。
D.使者旁午                                      旁午:交错频繁。
16.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寡求不争                                             蟹六跪二螯
B.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不至焉                  古之学必有师
C.物有成必有坏                                      会于会稽山阴兰亭
D.皆争出谷佐官                                      慎于接物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是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
B.文章第二段记述孙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
C.文章第三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
D.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18.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
(2)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3)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9.秦观诗中描绘的“春日”景物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20.两首诗分别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论语》中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2.11)
21.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请说说你的理解。
2018-05-10更新 | 140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萧山三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23. 古诗文默写。
(1)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渔父》)
(2)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庄子《逍遥游》)
(5)惨象,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4.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也有人说,善良是优秀的品性,但一切不能因善良而失去原则。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著阅读、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7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著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7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著阅读
5
名句名篇默写
6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85一般词语选择题
30.94标点符号选择题
40.94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50.85文言实词选择题
6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7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8-100.8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11-140.4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三、文言文阅读
15-180.65苏轼(1037-1101)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四、古代诗歌阅读
19-200.4
五、名著阅读
21-220.85名著阅读
六、名篇名句默写
23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七、作文
240.4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