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期中 2018-05-18 3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社会完成了一定的物质积累的时候,文化的需求又会重新回来。当物质生活丰富了,人们又会追求一种      的生活,甚至会投身于文化,渴望在其中找到      的去处。没有文学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坚硬、僵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人心所需要的      ,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产生出来。
A.典雅       安身立命       春风化雨B.风雅       安身立命       春暖花开
C.典雅       安贫守道       春风化雨D.风雅       安贫守道       春暖花开
2018-05-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D.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018-05-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用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史诗”。
B.《史记》中的精彩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触动了历代诗人的思古幽情。据不完全统计,汉代至清代吟咏《史记》中的人物的诗歌有近600首左右。
C.中兴通讯表示,不会放弃通过沟通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也有决心通过法律允许的一切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全体员工和股东的合法利益。
D.20字小诗《苔》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重新唤醒。孩子们朴质无华的天籁之声,不仅感动了亿万国人,也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
2018-05-1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各项中,对有关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由于诗人当时身处唐代繁荣的“开元盛世”,春风得意,再加上好友相聚,怎能不尽情畅饮,把酒言欢?
B.“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这两句不似一般诗歌起笔写景,而是凭空落笔,抒写登临之感,和全诗貌离神合。正如古人所评“起得高古”,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C.“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表现了当时“重男轻女”社会心理的变化。这是作者对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带来痛苦的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D.“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中的“隐”和“没”暗示诗人与友人彻夜未眠,更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令人伤感的难舍难分时刻终于到来了。
2018-05-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对下面的曲线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渐加大
B.当工作进行到中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C.当工作进行到后期时,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激励力度逐步降低
D.激励力度跟工作效率不成正比,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
2018-05-16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元礼,濮阳人。祖昂,父惠,俱以战功显。嘉慷慨有大志,始由国子生登泰定三年进士第,授彰德林州判官,累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除广东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经历。未几,入为京畿漕运使司副使,寻拜监察御史。

会朝廷以海寇起,欲于浙东温、台、庆元等立水军万户镇之,众论纷纭莫定。嘉礼部员外郎,乘驿至庆元,与江浙行省会议可否。嘉至,首询父老,知其弗便,请之。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乃授嘉广宁路总管,兼诸奥鲁劝农防御。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民苦籴转输,而吏胥得因时为奸。嘉设法计其户口,其甲乙,民甚便之。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教以坐作进退,万、千、百夫各统以长,号令齐一,赏罚明信。故东方诸郡,钱粮之富,甲兵之精,称嘉为最。

十八年,寇陷上京,嘉闻之,躬率义兵出御。既而辽阳陷,嘉将众巡逻,城十五里,遇青号队伍百余人,始言官军,嘉疑其诈,俄果脱青衣变红。嘉出马射贼,分兵两队而夹攻之,生擒贼数百,死者无算。嘉见贼势日炽,孤城无援,乃集同官议攻守之计,众皆失措,嘉曰:“吾计决矣。”因竭家所有衣服财物犒义士,以励其勇敢,且曰:“自我祖宗,有王室,今之尽忠,吾分内事也。况身守此土,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顷之,贼至,围城亘数十里,有大呼者曰:“辽阳我得矣,何不出降!”嘉弓射呼者,中其左颊,堕马死,贼稍引退,嘉遂开西门逐之,贼大至,力战以死。

事闻,赠崇化宣力效忠功臣、资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省左丞、上护军,封太原郡公,忠烈。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郭嘉传》

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礼部员外郎                                          擢:提拔
B.嘉弓射呼者                                             挽:提起
C.有诏团结义兵,嘉招集民数千                      团结:组织集结
D.会方择守令绥靖辽东                                   绥靖:安抚平定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生,又称国学生、太学生,指在国子监就读的学生,一般为官员子弟,也有由捐纳而得者,入监就学者有贡生、监生之分,通称为国子监生。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过往商旅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也指供传递公文使用的马。文中的“驿”就是指驿马或马拉的驿车。
C.路,始于宋代,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采用行省制度,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四级地方行政制度。
D.谥,即谥号,始于西周,是对已故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扬的称号。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盗起,军旅数兴,供饷无虚日。
(2)当生死以之,余不足恤矣。
9.根据第三段,简要列举郭嘉“忠烈”的具体表现。
2018-05-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10. 把下列选自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2).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4).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人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5).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2018-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①莓苔,苔藓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11.这两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对“同工”之处作简要分析。
12.“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这两句诗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8-05-16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