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山西 高二 期中 2018-12-03 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文人恃文墨为生,所以传统文房四宝中的砚,又被称为“砚田”。砚的历史可谓久远。古语中“砚”通“研”,砚台其实是由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它可以将大小不一的有色物研碎、磨细,使其成为书写用的颜料。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早的砚为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的一方研磨盘,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根研磨棒、一个水杯和几块颜料。经专家鉴定为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造,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从砚诞生之日起,它的首要作用就是研磨发墨。一方砚,最关键的是实用。否则“文藻缘饰,虽天然,失砚之用”,再美的纹饰,假如失去使用的功能,也毫无意义。砚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在隋唐。当时经济发达,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唐朝实施的“以书取仕”方针,刺激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人们对砚台的要求也从原来的坚实、美观,变得更细致。四大名砚之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现在唐朝。端砚因石材产于端州的端溪而得名,唐代诗人李贺诗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歙砚具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南唐后主李煜曾赞“歙砚甲天下”。唐代砚形也多为箕形砚,是根据生活中的簸箕而发明的,实用性强,墨堂前低后翘,砚形前窄后宽。

隋唐之后,砚的作用超出了文具范畴,砚台从一种工具演变成文人墨客争先珍藏的艺术品。南唐后主李煜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藏砚大家。他曾专门召集大臣,研究怎样改良纸张和制砚,还封了历史上第一个现在还可以查见姓名的“砚务官”。

到了北宋,已经达到了“无砚不文人”的境界。宋代砚文化的再一次飞跃式发展,得益于当时采取的重文抑武施政方针。从宋词的风格可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弄里文人,均醉心于风花雪月,这一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砚台的雕刻制造上。当时,砚开始按做派进一步分为匠人砚和文人砚。匠人砚出自手艺人之手,工艺上乘,雕琢细致,但可能创意稍逊,多会刻画吉祥图案或花鸟鱼虫。古时手工艺人多是没有读过多少书的,因此,他们所制的砚上一般无铭款。文士做的砚台为自己的创意,因此雕饰虽也有,但诗词歌赋、铭文跋语占了很大空间。文人爱砚,大文豪苏东坡可谓藏砚、赏砚的领军人物。纵观苏东坡一生,写就的砚铭有近30首,几乎占了他全部铭文的一半,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当属“我生无田食破砚”,足见其爱砚之深。这种对文物的痴念,是只有太平文人才会有的。时至靖康之变后,面对山河离乱,文人砚开始寄托爱国报国之铮铮豪情。岳飞、陆游、文天祥都曾在砚台上刻文明志。

世人皆言,“文人砚发端于宋,兴于明清。”明清时,砚制虽基本承沿宋习,但受社会风尚市井民俗化趋势的影响,分岔路而行:一条是题材多样、工艺自由的世俗化路线;另一条便是文人砚更趋成熟,如自然随形砚开始出现,线条追求含蓄和意味,书画及文学的成分更重。

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已将砚石之天然与文人之性灵逐渐融合成趣,不但使砚有别于其他文房用具的单纯工艺品属性,更让砚拥有了自己蔚为壮观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卢楚函《性灵文人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的一方研磨盘是我国最早的砚,它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制造的,距今已有5000年历史。
B.砚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的砚台实际上就是一种研磨器,古人通过它将些有色颜料研碎、磨细,添加水分后供书写用。
C.自古农民靠耕种田地维持生计。而文人则不仅依托“砚田”谋生,他们中的很多人还借助“砚田”创作作品,寄寓人生理想。
D.到了唐代,砚台的制作工艺越发精巧,同时结合实际需要,注重砚台的实用效果,四大名砚中的端砚和歙砚就出自这一时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词的发展和兴盛,在一定程度上为砚台的雕刻制作提供了更大的题材空间,砚的做派出现明显的分化,文人砚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B.制砚匠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制作的砚更注重雕饰,而文人砚将砚石的天然性和文人的性灵自然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砚的文化内涵。
C.隋唐时期,砚主要是文人的一种书写工具,缺乏艺术价值;隋唐之后,砚的实用性逐渐被艺术性所取代,人们更看重其收藏价值。
D.太平治世,文人藏砚赏砚,多抒发闲情逸致;离乱之时,很多文人借砚台刻文明志。因此,文人爱砚也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发达的经济和北宋的重文抑武政策为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这充分说明经济发展、重视文治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B.匠人砚和文人砚在铭文和创意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今人研究古砚,可以依据铭款和创意的不同特点来辨识匠人砚和文人砚。
C.明清时期市井民俗化的社会风尚促使砚制出现进一步的区分,文人砚逐渐走向成熟,更加注重自然随形,追求含蓄和意味。
D.古砚经历了从追求实用到强调艺术的发展过程,为了提升砚台的艺术品位,古代文人往往根据自己的创意制作砚台。
2018-11-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木笛

赵恺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校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他抬起头,他看见空濛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 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们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答:“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答:“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着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不知不觉地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光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斑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也一身雪白,手中也擎着一根燃烧的红烛。 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4.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热爱艺术的木笛演奏家朱丹为了彰显民族精神、爱国情感毅然退出比赛,却感动了主考官,被破格录取。
B.朱丹是一个既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
C.文中两次写到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是为了表现朱丹对音乐的挚爱。
D.“朱丹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苦涩”是因为他为音乐付出了太多汗水,如今却不能继续自己的艺术追求,他觉得万分委屈与懊恼。
E.“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的“精神”是指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5.丹麦音乐大师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小说中“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7.作者在刻画主人公朱丹的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分析。
2016-11-18更新 | 877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省重点学校2010届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三大无桩共享单车创业公司小蓝单车已停止运营,成为这一快速发展行业第一个倒下的主要共享单车创业公司。许多分析师警告称,共享单车行业很快将迎来“清算”。在小蓝单车倒闭之前,已有多家中国小型共享单车创业公司在过去6个月内倒闭,包括悟空单车、3vbike和町町单车。许多分析师预计,共享单车行业将迎来血腥的整合期,只有一家或两家公司能够存活下来。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两大巨头摩拜单车、ofo被普遍视为行业的最终赢家,他们分别获得了腾讯控股、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已各自完成逾10亿美元融资。

小蓝单车管理疏松的问题早已清晰显现。但是,在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即便是管理出众的公司也面临困难。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共享单车泡沫化的问题已经很明显:大量资本的涌入使得太多创业公司获得了资本支持,但争夺的市场却很有限,利润也十分微薄。洗牌在所难免。

(摘编自《财富:小蓝单车倒闭,中国共享单车泡沫开始破裂》,2017年11月20日凤凰科技网)

材料二

早在今年8月交通部等十部门就已经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需要对共享单车用户的押金、预付金建立专用账户。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所有的共享单车企业都没有提过“专用账户”这四个字,而是用其他相似的词语代替。共享单车企业和各商业银行为什么不建立新规中要求的“专用账户”呢?记者查询了我国商业银行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发现:专用账户,也就是专用存款账户,除了社保基金、住房基金等常用的15项资金外,要想设立,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即使现在共享单车企业想要注册专用存款账户也注册不了。共享单车只能注册一个一般存款账户,再和商业银行签署一定的存管办法。

(摘编自《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每人赔一辆车?》,2017年12月17目央视财经)

材料三

“共享”单车企业在竞争,用户个人素质也在引发争议:损坏率居高不下、私自占有现象屡禁不止,近日有人还在成都琉璃立交桥附近发现了约100辆被焚烧损坏的共享单车……这不禁让人怀疑“共享”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这方“共享单车”尚自顾不暇,那方“共享手机”也已上台唱戏。共享手机平台“享换机”宣布完成1.1亿人民币天使轮和A轮融资。而在这之前,京东、支付宝、国美等公司已经介入“共享手机”领域,让“信用租赁”成为了一种新的“共享模式”。但是“共享手机”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还涉及信息安全及隐私问题,该如何安全“共享”仍无定论。

(摘编自《一批共享单车企业相继倒闭,“共享”模式还能走多远?》,2017年12月4日红网)

材料四

2016-2019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摘编自智研咨询《2017-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行业的两大巨头,获得了两大集团的投资,共完成了10亿多美元的融资。
B.共享单车泡沫化是因为大量的资本涌入有限的市场,争夺微薄的利润。
C.尽管面临诸多问题,共享单车行业未来两年的市场,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D.“享换机”以“信用租赁”模式进军共享手机领域,宣布完成一亿多人民币的融资。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小蓝单车面临的并不只是自身管理的问题,而是“信用租赁”模式下的共享本身还很不成熟。
B.即使小蓝单车等其他创业公司都能获得雄厚的资本支持,共享单车行业“洗牌”也在所难免。
C.针对共享单车企业不能注册专用存款账户的情况,交通部等十部门做出明文规定,以保障用户押金和预付金的安全。
D.解决了共享单车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可以保障“共享手机”这个行业的顺利发展。
10.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怎么做才能有效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揆字端卿,祖籍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 ,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 管内构求 过失。 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皆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麞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家于郑州,为冠族     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     属:撰写。
C.深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寻检     恣:任意。
12.12.一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 )
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 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   
③遂制罢羽林之请 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3.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他嫉妒吕 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
14.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2)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2019-01-30更新 | 1255次组卷 | 9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Ⅱ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作者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是汉代严通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的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占卜为生。

18.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临别时作者亲切地叮嘱友人蜀道崎岖险阻,不易通行,劝告友人蜀地虽好,不要久留,感情诚挚而恳切。
B.颌联“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蜀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奇特,写得气韵飞动。
C.颈联写作者想象的景色,前句写山上景致,后句写春江绕城的美景,远近配合,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D.中间两联对仗工整,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对友人来说无疑是抚慰与鼓舞,也寄寓着作者对仕途通达的希望。
E.全诗着眼于“送别”,从诗旨上讲,不宜渲染蜀道险难,但作者却用语巧妙,使全诗显得比较旷达。
19.本诗尾联运用了典故,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
2018-12-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名校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诸多角度描绘了一幅晚霞中绝美的秋江暮色图。
(2)《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文王和孔子在逆境中都有著述,这两句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018-12-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