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阶段练习 2019-03-01 42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2)在3D投影技术的帮助下,一代歌后“邓丽君”         ,不仅和周杰伦共同演绎其经典金曲《你怎么说》,更为周杰伦的《千里之外》献声,引发万人大合唱。
(3)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文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的大学生都很重要。这种能力的习得,不是       的事,也不是政治课或通识课所能取代。
A.品味        栩栩如生          一蹴而就
B.品位        惟妙惟肖          一蹴而就
C.品味        惟妙惟肖          一朝一夕
D.品位        栩栩如生          一朝一夕
2016-11-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顶着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莫言作品仍然遭到书店退货,这成为文学书籍市场滞销最新的、令人多少有点吃惊的案例。
B.仅仅把学生记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记住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结果作为目标是不够的,教师还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C.2013年就在苹果商店上线的“芒果TV”移动应用,能够在近日引爆用户下载,主要得益于《我是歌手》在其网络平台的独家播出而助推的。
D.随着各种手机APP的普及,无形中放大了人们对雾霾的焦虑,因为随手一划就能看到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坏天气带给人的压迫感让你躲无可躲。
2016-06-13更新 | 193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学期教学情况调研一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诗句中,全都使用比喻修辞的一组是
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A.①③B.②⑥C.③⑤D.④⑤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某校举办对联大赛,下面是某学生给“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四大名楼拟写的四副对联。该学生所拟对联与上述楼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云鹤俱空横笛在,古今无尽大江流             ②海市蜃楼仙人境,忠臣孝子紫殿高。
③眼底乾坤千里月,胸中忧乐万重山。          ④孤鹜落霞生秋水,才人江浦送夕阳。
A.①③④②B.③②④①C.④②③①D.③①④②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说话有艺术,听话当然也有艺术。________。说话之用譬如衣服,一方面遮掩身体,一方面衬托显露身上某几个部分。我们绝不谴责衣服掩饰真情,歪曲事实。


①不过,不求甚解,总该懂得大意。
②听人说话,最好效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
③责怪人家说话不真实,等于责怪一篇小说不是构自事实,一幅图画不如照相准确。
④若要细加注释,未免琐细。
⑤如果自己未得真谛,反一笔抹煞,认为一切说话都是撒谎造谣,那就忘却了说话根本是艺术。
A.②①⑤③④B.⑤②④①③C.②④①⑤③D.⑤③④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五岁,从大父芝亭公为南直休宁县令。休宁多糖,伯凝性嗜饴,昼夜啖之,以疳疾坏双目。大母王夫人钟爱,求天下名医医之,费数千金不得疗。识者以狮者师也,或为先兆云。

伯凝虽瞽,性好读书,倩人读之,入耳辄能记忆。频听之不厌,读者舌敝,易数人不给。所读书,自经史子集,以至稗官野史,无不博。尤喜谈医书,架上医书不下数百余种,一一倩人读之,过耳亦辄能记忆。遂究心脉理,尽取名医所辑诸书,日夕研究,遂得其精髓。凡诊切诸病,触手即知。伯凝有力,多储药材,复精于炮制,药无不精,服无不效。凡有病者至其斋头,未尝一钱而取药去者,积数十人不厌,舍数百剂不吝,费数十金不惜也。是寿花堂丸散刀圭,倾动越中。吾家十世祖为越郡名医,所开药肆,甲于两浙,后以阴功,子孙昌大。昔人云:“公侯之家,必复其祖。”伯凝殆即其后身矣。

伯凝尊人六符叔去世早,不得于我婶娘,屡遭家难。伯凝号泣旻天,卒得“赋隧”。族中凡修葺宗祠,解释狱讼,评论是非,分析田产,一切不公不法、可骇可愕之事,皆于伯凝取直。故伯凝之户履常满,伯凝皆一一分头应之,无不满志以去。

伯凝有一隙之暇,则喜玩古董,葺园亭,种花木,知无不为,兴无不尽。其内弟督兵江干,伯凝为之措粮饷,校枪棒,立营伍,讲阵法,真有三头六臂所不能尽为者,而伯凝以一瞽目之人,无不立办。则其双眼真可矐,而五官真不必备矣。

云间有唐士雅者,五岁失明,耳受诗书,不下万卷。其所著《唐诗解》诸书,引笺注,虽至隐僻之书,无不搜到;作诗文,则出口如注,缮写者手不及追。然余观其人,貌甚朴陋,闭户枯坐,无异木偶,其欲如吾伯凝之多才多艺,机巧挥霍,盖万不及一者矣。故吾谓伯凝似左丘明,似晋师旷,似高渐离。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

(选自张岱《琅嬛文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不                                           淹:广博
B.未尝一钱而取药去者                       赍:带着
C.是寿花堂丸散刀圭,倾动越中          嗣:后代
D.引笺注                                           援:引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凝在医术上的成就是因为家庭熏陶,他家祖传的医书有一百多种,储备的药材也很多。
B.伯凝五岁眼睛就失明了,父亲早逝,与母亲相处不好,但他自小就得到祖父祖母的喜爱。
C.伯凝失明或跟大量吃糖有关,而有见识的人认为他乳名为“狮”或许就是预示他失明的征兆。
D.作者写唐士雅著书、创作诗文及外貌等情况目的是为了衬托伯凝的多才多艺,机巧敏捷。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频听之不厌,读者舌敝,易数人不给。
(2)作诗文,则出口如注,缮写者手不及追。
9.文中作者说“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试结合全文概括伯凝“兼有”的具体内容。
2019-03-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刘禹锡

候吏①立沙际②,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注:①候吏:驿站管理者。②沙际:水边。


(1)首联、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家画面?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手法。
(3)尾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19-03-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 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4)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6)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 _________________,文武之道也。(《礼记》)
(8)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自嘲》)
2019-03-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蝉声

郭枫

⑴我爱听蝉,打从很小的时候起。

⑵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⑶夏,丰富着哪!在黄河两岸,那大平原,可真是正正式式的大平原,那么平整!那么辽阔!让你张大了眼睛看也看不到边。平原没有边,翻滚在平原上的麦浪也没有边。麦浪,像浩瀚的海洋,摇荡啊摇荡,摇荡着那些庄稼汉的欢笑,摇荡着那些青布包头的大姑娘们的希望,摇荡着那些像石头一样的孩子们傻傻的梦想。麦浪,在六月的阳光下,闪烁着无边无际的金黄。不,闪烁着的是遍地的黄金。

⑷太阳可厉害着哪!它不许人们躺在床上做梦。太阳,漫天地撒下了毒花花的火,燃烧着大地,燃烧着夏天。而蝉儿们是太阳的号手,一大清早,当地面开始蒸腾起热雾,它们便大声地嘶喊:起来,属于土地的人,到田间去。去啊!去收获那满地的黄金,去收获你一年的辛勤。

⑸庄稼汉成群的像一阵风似的出发。麦田活动了,那些牛一样的汉子,收割的镰刀比着快,飞扬的山歌比着响。太阳,把兴奋搽在他们的脸上,蝉声起劲地作着拉拉队。

⑹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在太阳能把人烤焦的三伏天,看哪!那一树青条的老柳,垂挂着多少殷勤。赶着路的,做够了活儿的,来吧!到绿阴里来,到柳丝中来,到蝉声里来。这里有的是成缸的绿豆汤或大麦茶,别问是谁家的,你只管喝吧!喝着凉茶,听着蝉声。蝉声在枝头,蝉声在心头,撒给你满身的清爽。

⑺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日正当中,老牛在树下嚼沫,老人在树下打盹,上半天忙累的人,用斗笠盖着脸,东倒一个,西歪一个,各自去寻梦。麦场上,曝晒着新收的小麦,黄澄澄的,每一个颗粒都散放着希望的光彩。心房中,存放着祖传的敦厚,傻乎乎的,每一张脸,都流露着自得的颜色。那一片恬静,一片安详!谁都知道:啄食着的小鸡知道,散步着的小猫知道,连呆模呆样在一旁喘着气的小花狗也知道。可是,谁也无法说得出来,谁也无法描画得出来,只有蝉,才会高踞枝头,吟着赞美的诗篇。

⑻谁能忘记那一片蝉声呢?当小麦收割之后,高粱便连天地扯起了“青纱帐”,青纱帐是孩子们的儿童乐园,他们的儿童乐园不要票,不要票却送给人大把大把的快乐。孩子们在青纱帐里追逐、打滚、采食甜甜的野甘蔗。热了,累了,跑向那古老的黄河,开始另一场战争,然后转移阵地,大伙儿呼啸着去进攻果林或瓜园,蹲在那种很原始的瓜棚下,随便地去享受瓜的甜美。一切都满足了,才班师回家。沿着高榆老柳的浓阴,一路追逐着蝉声;而蝉声,却又一路追逐着他们。

⑼那一片蝉声,真美。 那一片蝉声是图画,那一片蝉声是音乐;画许多绿色的记忆,谱无数优美的灵魂。

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

⑾读着蝉的歌唱,吮着泥土的乳汁,快乐而又痛苦地成长起来的人们,都喜爱那一片泥土的芳香,懂得蝉声中那种潇洒、低回、激越的感情。

⑿在黄河两岸,那些褪了色的城,那些灰黯黯的村落,那些泥土路,那些守信用的花朵……都像课本,都像蝉声,向我们述说同样的故事:生活,应该恬淡、勤恳和拙朴。而那无边的大平原,那浩浩荡荡的黄河,那飞扬着的黄沙,狂舞着的白雪,和突然而来突然而去的风暴,却又教给我们另一种榜样:人啊,应该活得爽快,死得坚强。那些把根扎在黄土地的人们,生与死,都有着绚丽的光彩,如这热切的蝉声。

(1968年写于台湾)

12.第一段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13.第七段的画线语句描写了夏日正午蝉的鸣叫,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14.“那蝉声也是我们生活的课本。”请分析这句话的含意。
15.本文不仅写了蝉声,还写了与蝉声相关的人事,请探究“蝉声”中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2016-11-17更新 | 111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届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近代印象主义批评在法国闹得很久。属于这类的学者所居的地位可以说是“瞥餐者”的地位。“瞥餐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它的印象描写出来。他们的领袖是佛朗士,他曾经说过:“依我看来,批评和哲学与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②这是印象派批评家的信条。他们反对“法官”式的批评,因为“法官”式的批评相信美丑有普遍的标准,印象派则主张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我自己觉得一个作品好就说它好,否则它虽然是人人所公认为杰作的荷马史诗,我也只把它和许多我所不欢喜的无名小卒一样看待。他们也反对“舌人”式的批评,因为“舌人”式的批评是科学的、客观的。印象派则以为批评不应像餐馆的使女只捧菜给人吃,应该亲自尝菜的味道。

③一般讨论读书方法的书籍往往劝读者持“批评的态度”。这所谓“批评”究竟取哪一个意义呢?它大半是指“判断是非”。所谓持“批评的态度”去读书,就是说不要“尽信书”,要自己去分判书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何者为美,何者为丑。这其实就是“法官”式的批评。这种“批评的态度”和“欣赏的态度”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的,其实就是我们在平时所说的“科学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有一种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验。

④印象派的批评可以说就是“欣赏的批评”。就我个人说,我是倾向这一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印象派往往把快感误认为美感。在文艺方面,各人的趣味本来有高低。比如看一幅画,“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这两种印象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和《吕东莱博议》一类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不禁赧颜,究竟是我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

⑤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我们只说“我觉得它好”还不够,我们还应说出我何以觉得它好的道理。这就是一般人所谓批评的态度了。

(有删改)

16.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印象派批评的特征。
17.请简要归纳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
18.请结合文章,阐述最后一段中“一般人所谓批评的态度”的内涵。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19.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碰撞”,大大小小,时刻发生,惟其如此,这个世界才能够精彩;当然,它有时也令人感到痛苦••••••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至太史公著《史记》,始以天子为本纪,考其宗旨,如昔《春秋》。自是,为国史者皆用斯法,然时移世异,体式不同。其所书之事也皆言罕褒讳事无黜陟故马迁所谓整齐故事耳安得比于《春秋》哉!

(节选自《史通·六家第一》)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1.《春秋》言简义深,后世有《     》《     》《春秋谷梁传》注释《春秋》,合称“春秋三传”。
22.作者为什么认为后世史书只是“整齐故事”,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2018-05-08更新 | 111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8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23.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阿Q正传》的结尾,写人丛中发出豺狼嗥叫般的叫好声,写喝彩的人们的眼睛咀嚼了阿Q的皮肉和灵魂,都表现了看客的愚昧麻木,深化了悲剧意味。
B.《茶馆》中,崔久峰原先做过国会议员,主张革命,但后来办了工厂,开了银号,走上了他的实业救国之路。
C.《家》中鸣凤是高公馆里的丫头,她既聪慧又漂亮,她很喜欢觉慧。觉慧也只有回到他那寂寞无聊的家里时,才会不为思念鸣凤而苦恼。
D.《边城》中,船总顺顺为大儿子取名天保,有上天保佑的意思,为第二个儿子取名傩送,意为傩神送来的。照当地的风俗看,他更喜欢第二个。
E.《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为置哈姆莱特于必死之地,嗾使雷欧提斯在利剑上涂无解的致命毒药,这一细节凸显了人物的阴险恶毒。
2018-05-07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8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4.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这话是《红楼梦》中哪个人说的?“非常喜事”指什么?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25.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吕布所败,前往许都投靠曹操。曹操是怎么对待刘备的?这反映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018-11-1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侠义派底小说,可以用《三侠五义》做代表。这书的起源,本是茶馆中的说书,后来能文的人,把它写出来,就通行于社会了。当时底小说,有《红楼梦》等专讲柔情,《西游记》一派,又专讲妖怪,人们大概也很觉得厌气了,而《三侠五义》则别开生面,很是新奇,所以流行也就特别快,特别盛。但《三侠五义》,也并非一时创作的书,宋包拯立朝刚正,《宋史》有传;而民间传说,则行事多怪异;元朝就传为故事,明代又渐演为小说,就是《龙图公案》。后来这书的组织再加密些,又成为大部的《龙图公案》,也就是《三侠五义》的蓝本了。因为社会上很欢迎,所以又有《小五义》,《续小五义》,《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七剑十三侠》,《七剑十八义》等等都跟着出现。──这等小说,大概是叙侠义之士,除盗平叛的事情,而中间每以名臣大官,总领一切。其先又有《施公案》,同时则有《彭公案》一类的小说,也盛行一时。其中所叙的侠客,大半粗豪,很像《水浒》中底人物,故其事实虽然来自《龙图公案》,而源流则仍出于《水浒》。不过《水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中底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处,大概也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之故罢。这些书大抵出于光绪初年,其先曾经有过几回国内的战争,如平长毛,平捻匪,平教匪等,许多市井中人,因为从军立功,多得顶戴,人民非常羡慕,愿听“为王前驱”的故事,所以茶馆中发生的小说,自然也受了影响了。现在《七侠五义》已出到二十四集,《施公案》出到十集,《彭公案》十七集,而大抵千篇一律,语多不通,我们对此,无多批评,只是很觉得作者和看者,都能够如此之不惮烦,也算是一件奇迹罢了。

(节选自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26.简要概括侠义派小说的形成过程。
27.侠义派小说流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28.依据材料,梳理鲁迅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角度。
2018-05-0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8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名著阅读
3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3,4
2
作家作品
3
阅读与鉴赏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名著阅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85一般词语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2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3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40.65对联选择题
50.65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6-90.4张岱(1597-1679)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20-220.85其他古代作家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
100.65刘禹锡(772-842)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2-150.4其他散文
16-180.4朱光潜(1897-1986)  学术论文
26-280.85鲁迅(1881-1936)  学术论文
六、作文
190.4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七、名著阅读
230.85名著阅读
240.65名著阅读
250.4罗贯中(不详)  名著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