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省级联考】河南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河南 高三 一模 2019-04-03 12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规民约作为传统“德礼法制”文化的独特载体和传统乡村治理的独特方案,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被作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土资源而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证明其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然而,在汲取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精华时,如若打开方式不正确,则会很大程度影响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及功效。

乡规民约的制定需要有明确的立约宗旨。乡规民约是乡村社会共同价值与乡村理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途径与载体。而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在劝禁、惩罚、规范等内容上,明显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需要避免的。当代乡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的确立,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合理、适当的方式融入乡规民约体系建设,通过乡规民约的独特产生形式、内容表现、传播与落实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乡村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处理乡村“细事”的前提。

乡规民约不是国家政策与法律条文的简单抄录,也不是各地乡规民约的简单拷贝。乡规民约之于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持久生命力,之于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本土性、地域性、传播性以及规范的普遍性、可执行性、可操作性、世代相沿不悖性。传统乡规民约形式多样,易记易学易诵,可仪可则可范可守,为民众信服。传统总类性乡规民约,集教育、规劝、告知、奖惩等功用于一体,为一定地域内的乡村民众所普遍遵守。专门类乡规民约,大多与一乡一村不同的社会事实有关,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其条款简明扼要,可执行性强,规范稳定。而当代乡规民约的建设,近十余年来虽取得较大成效,但其制定与运行仍然存在种种问题。原因在于对乡规民约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的认识不足,导致乡规民约存在形式普遍单一、制定主体不清晰、文本篇幅冗长等问题。最为严重的是乡规民约的可守性不足,缺乏实施保障,制约了乡规民约的有效性,使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未真正成为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

在汲取乡规民约这一传统法律文化资源精华,使其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和深刻把握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及其生成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真正建立起不违道德、不逾法律的乡规民约体系。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乡规民约对于当代乡村“良法善治”的独特功能与作用,最终谱写出乡规民约创新转化应用的时代华章。

(选自胡仁智《“乡规民约”的独特法律文化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规民约是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土资源,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乡规民约承载着传统的“德礼法制”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
C.在当代,处理乡村细事的乡规民约,其目标的确立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乡规民约,需要尊重和把握其独特价值及生成规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法律文化价值的角度,重点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创造性转化的有效途径。
B.文章第二段围绕立约宗旨,论证了当代乡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确立等问题。
C.文章第三段阐明传统乡规民约的特点,指出当代乡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D.文章首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发展中难以避免的。
B.乡规民约立足本土,有鲜明的针对性,这是它生命力强、得以世代沿袭的根本原因。
C.只要加强实施保障,就能使乡规民约成为真正切实有效的治乡之规、理村之约。
D.发挥乡规民约的独特功能,需从乡村实际出发,建立符合时代特点的乡规民约体系。
2019-03-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4年,在经历24小时的绝食抗议后,梅拉蒂·维森和伊莎贝尔·维森被警察护送到到了印度尼西亚巴厘省省长办公室里。当着姐妹俩的面,省长大人签下了“巴厘岛在2018年实现‘零塑料袋’”的承诺。这一年,梅拉蒂13岁,伊莎贝尔11岁。

事后,维森姐妹曾在国际会议的一场演讲中给出过这样一组数据:巴厘岛的居民和游客一天制造出680立方米的塑料垃圾,其中塑料袋的回收率小于5%。在备受人们青睐的塑料制品面前,维森姐妹得到的承诺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但维森姐妹看起来一点都不担心。

如今,四年过去了,虽然省长的承诺并没有实现,但是她们在2012年发起的“告别塑料袋”运动,起初看起来像过家家游戏一样,如今已经成为一场致力于抵制塑料袋,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国际运动。

维森姐妹已经在全球不同地区领导组建了17支并肩作战的团队,其中包括今年1月她们刚刚去过的上海。她们向台下上百名中学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她们的鼓励下,一支平均年龄不到18岁的团队被组建了起来,并成为“告别塑料袋”团队在中国的第一个分支。

“我们小孩子虽然仅占世界人口的25%,但我们才是100%的未来。”维森姐妹如是说。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4日)

材料二:

据初步估算,全球每年向海洋输出的塑料垃圾可达480-1270万吨。这些陆源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极难降解。其中大型塑料垃圾会通过生物或物理作用慢慢碎片化,成为微塑料。此外,粒径小于5毫米的人造工业产品,如牙膏、发胶、洁面乳和空气清新剂等中的塑料微粒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也因难以过滤而进入水体,最终排入海洋。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及纺织纤维,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多种形态。近年来,微塑料在世界各地的海域被检出,海洋中已没有未被塑料污染的净土。联合国环境署于2014年、2016年、2017年连续在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对海洋微塑料问题给予特别关注,2016至2017年,微塑料污染连续被列入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大科学问题。

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被海洋生物摄食,阻塞其摄食辅助器官和消化道,造成物理伤害,产生毒理学效应。由于海洋生物能从环境中富集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微塑料还会带来复合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累积并随食物链传递,进而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目前,虽然在野外环境中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微塑料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对人类的健康风险也尚待证实,但其对海洋生物和人类的潜在风险显而易见。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15日)

材料三:

奥地利的一项研究称,首次确认人体内发现了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大小从0.05到0.5毫米不等。其中最常见的为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这两者都是矿泉水瓶的主要材料。8位主动参与实验的人年龄在33至65岁之间,彼此互不认识,生活区域也不同,但都食用过塑料包装的食品或饮用过塑料瓶装饮料,其中多数人食用过鱼或海产品,没有人是素食主义者。

近年来,研究者们相继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以及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发现了微塑料。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一种摄入途径可能是被我们忽视的,那就是日常的呼吸。在生活中,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非常普遍,车里、家里、办公室里铺的地毯大部分是化纤制品,摩擦时会释放出微纤维。因此,从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更为直接,摄入量也非常大,可能与通过饮食摄入的量相当。

联合国环境署2016年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对于微塑料本身的毒性和影响的研究尚且不足,但要注意微塑料表面会吸附许多细菌和真菌,可以作为病原体的载体进入人体,影响人们的健康。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8年10月2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维森姐妹的绝食抗议使巴厘省省长作出了该岛2018年实现“零塑料袋”的承诺,但由于人们喜欢使用塑料制品,这一承诺并没有兑现。
B.经过几年的努力,那场由小孩子发起的“告别塑料袋”运动已经发展为以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影响广泛的国际运动。
C.海洋微塑料能够被海洋生物摄食,给海洋生物带来伤害,而随着食物链的传递,也可能给人类的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D.奥地利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体内有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该实验的参与者来自不同生活区域,其饮食都曾用塑料制品包装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中的微塑料来自陆地,其来源有两个,一是大型塑料垃圾的碎片,一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人造工业产品中的塑料微粒。
B.塑料制品和塑料垃圾数量庞大,回收利用率低,难以降解,这些问题造成微塑料污染泛滥,使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治理形势更加严峻。
C.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有饮食摄入和呼吸摄入两种;通过呼吸途径摄入微塑料的量很大,可能与通过饮食摄入的量相当。
D.虽然微塑料本身的毒性和有害影响尚待进一步研究,但它能从环境中富集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潜在危害值得警惕。
6.以上三则材料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对于塑料污染治理问题,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曙光?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阿婆黄鱼面

安谅

阿婆黄鱼面馆开在一条小马路上,与淮海中路挨得近。店堂只有20多平方米,搁着一些方桌和凳子。平常生意还真不错,不仅店堂坐满了人,门口还常常排起一溜等待入座的队伍。

顾客盈门,应该是好事。可是阿婆的小外孙,英文名叫杰克,他觉得不划算,便怂恿阿婆,不如改成茶餐厅或者时兴上海小吃,至少也增加点品种。起先,阿婆耐心解释,她小时候在宁波老家就和她的老外婆学煨黄鱼,黄鱼面就是她的看家活。后来外孙时不时重提,主意一会儿一个,阿婆也就笑而不答

杰克在一家私企打工,业务正走下坡路,几乎无所事事。闲着也是闲着,他干脆就在阿婆的面馆里鼓捣起几个新的面种。

阿婆并不阻挠,任他“创新”。好几天,新面点少有人问津。一盘算,杰克感觉亏大了——来店者点的几乎都是黄鱼面。他在店门口怔了好久,注视着“阿婆黄鱼面”这块招牌,感觉是店名影响了他推出的新面种。杰克撺掇着要阿婆把店名改成“阿婆面馆”,阿婆一笑,拒绝了。改了就和天下的其他面馆都差不多了,她说。

天有不测风云,阿婆突发高烧住院,不久就过世了。阿婆面馆的黄鱼面,没人能够操持。无奈,杰克就聘了位上海老阿姨帮忙。老阿姨并不擅长做黄鱼面,但可以摆弄出各色浇头面,倒也丰富,杰克也就顺势把阿婆黄鱼面馆去掉了“黄鱼”两字。起先还有些顾客上门,但来客渐稀,门口总是排着的长队不见了。一个月下来,杰克不住地摇头,面馆已是入不敷出。

他把面馆改成了韩国料理。看到一部韩剧红火,便把炸鸡啤酒作为特色主菜隆重推出。出乎意料,韩国料理运营两个多月之后,并没有起色。杰克有点泄气,找了几个年轻玩伴出谋划策,这些玩伴,有的刚留学回来,一合计,共同出资支持杰克把韩国料理改成西餐馆——这儿是繁华的市中心,来来往往的国外游客很多,这生意看来十拿九稳。西餐馆开张,确实热闹了一阵,杰克的同学、朋友,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都被发动过来助兴。两三个月的兴旺光景后,熟人消费撑起的西餐馆渐渐门可罗雀。亏损越来越大,几个小伙伴儿扛不住了,纷纷提出撤资。杰克拖着,熬了快半年,退了款,摘了牌,关了门,准备把店堂盘出去。因为要价挺高,店堂很长一段时间出不了手,他便常在店门前的马路上百无聊赖地闲逛。

这天,一对老年夫妇蹒跚走近,打听道:阿婆黄鱼面馆在哪里?老早经常来吃的那家,咋就找不到了?

他吃了一惊,阿婆过世一段时间了,怎么还有人心心念念在找黄鱼面馆。老人家讲,几年前来吃过,这些年身体不好,加上搬家了,一直没能来,但嘴边总咂摸着阿婆黄鱼面的味道。当年的那碗汤啊,鲜得来;鱼肉啊,细腻得来,不会碎,有嚼头。“老太婆讲,这辈子再能吃几次阿婆的黄鱼面,也算心满意足,也了却伊对这条路的念想。”

杰克听罢,眼圈一红,忍住了。思忖之下,回答,过段时间来吧,现在正在店面改造,过段时间,一定能吃到黄鱼面的。

有段时间见不到杰克。一个多月后,杰克回到店堂,还带回来一位老阿婆。他把藏在店堂里的招牌上的“西餐馆”三个字全部铲掉,重新漆上五个大字——阿婆黄鱼面。大锅子买回来,汤头烧起来,蒸腾出一股有点熟悉的味道,惹得隔壁人家探头探脑好几次……

张罗几天后,阿婆黄鱼面馆回来了。

杰克的同学、朋友被请过来尝鲜,他就问一句话:是不是原来的味道。店门口挂出公告,三天内免费试吃阿婆黄鱼面,每天供应一百碗。试吃期间,宾客盈门。之后,店堂和锅灶再也没有冷下来。食客吃完后纷纷啧嘴称赞,杰克听在耳朵里,他觉得阿婆若还能在这个店堂里,大概会笑得满脸褶子。

慕名者从不同地方赶来,店面显得狭小了。但杰克只经营一个面种,不想去拓宽店堂、吃掉隔壁。原来,之前一个多月,杰克回祖籍宁波了,他找到擅长做黄鱼面的老阿婆,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宁波老阿婆呢,手把手教,直到他那双手,跟外婆一样,能把黄鱼面侍弄得地地道道,汤鲜面滑。

不少人找杰克谈加盟店的事情,都被谢绝了。有人说,杰克太小家子气,做不大生意。

杰克像阿婆一样笑而不答,忙着张罗生意去了。

(选自《解放日报·朝花周刊·综合版》2017年9月15日期,略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面馆顾客盈门的场面,与后文杰克不断“创新”却门可罗雀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B.一对老年夫妇的打听、念叨,隔壁人家好几次探头探脑等细节,表现了人们对阿婆黄鱼面的认可,使故事情节发生了突转。
C.“从挑黄鱼、煨黄鱼到制面、煮面,从头开始学做那一碗面”,具体表现杰克转变的决心和行动,补充交代阿婆黄鱼面得以回归的原因。
D.小说围绕“阿婆黄鱼面”,叙述了杰克由不认可到践行阿婆经营理念、传承传统手艺的故事,看似浅显却充满哲理,引人深思。
8.小说中阿婆和杰克“笑而不答”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作者把故事的场景始终设定在阿婆黄鱼面馆,有何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起家为佐著作郎,叹曰:“仕宦不为宰相,才志何足以骋!”因以疾辞。俄为秘书丞,转中书郎。除吏部郎,迁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孝武帝深相钦重,时陈郡袁悦之以倾巧事会稽王司马道子,恭言之于帝,遂诛之。其后,帝将擢时望以为藩屏,乃以恭为平北将军、兖青二州刺史、假节,镇京口。及帝崩,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及赴山陵,罢朝,叹曰:“榱栋虽新,便有《黍离》之叹矣。”或劝恭因入朝以兵诛国宝,恭乃遣使与殷仲堪、桓玄相结,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表至,内外戒严。道子收国宝,赐死,深谢愆失,恭乃还京口。谯王尚之说道子,藩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以自卫。道子乃以王愉为江州刺史,割庾楷豫州四郡使愉督之。由是楷怒,遣子鸿说恭曰:“尚之专弄相权,欲假朝威贬削方镇,及其议未成,宜早图之。”恭以为然,复以谋告殷仲堪、桓玄。玄等从之,推恭为盟主,克期同赴京师。朝廷使元显及王殉等距之。元显使使说恭司马刘牢之,啖以重利,牢之乃斩颜延以降。因恭曜兵,轻骑击之。恭败,收送京师,道子于建康倪塘斩之。临刑,神无惧容,谓监刑者曰:“我暗于信人,所以致此,原其本心,岂不忠于社稷!但令百代之下知有王恭耳。”恭自在北府,以简惠为政,家无财帛,唯书籍而已,为识者所伤。及玄执政,上表理恭,诏赠侍中、太保,谥曰“忠简”。

(节选自《晋书·王恭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B.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C.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D.抗表京师曰/后将军国宝得以姻戚频登显列/不能感恩效力/而专宠肆威/将危社稷/昔赵鞅兴甲/诛君侧之恶/臣虽驽劣/敢忘斯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舅,是周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这里指谢安认为王恭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B.中书郎,官名,隶属中书省,中书省是皇帝直属中枢官署,负责撰作诏令文书。
C.魏晋时掌管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称号,代表皇帝行使权力。
D.《黍离》,《诗经》中悲叹农桑、感慨民生之艰的一首诗歌,常用来指亡国之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恭自负才华,怀抱远大志向。他才能出众,有做辅弼大臣的愿望,最初拜官佐著作郎,他认为不足以施展才华,称病辞谢不就。
B.王恭直言进谏,深得皇帝倚重。袁悦之以奸巧狡诈侍奉司马道子,王恭上奏,孝武帝就杀了袁悦之,后因其有威望而委之以重任。
C.王恭为人刚正,痛恨权臣当道。他曾两次起兵清君侧,第一次迫使司马道子除掉王国宝,第二次则因部将颜延叛变而兵败被杀。
D.王恭一生廉洁,治政简易仁爱。他为官多年,家中除了书籍别无钱财布帛;他身在北府,为政简惠,被朝廷追赠“忠简”谥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帝崩,道子执政,宠昵王国宝,委以机权。
(2)谯王尚之说道子,藩伯强盛,宰相权弱,宜多树置以自卫。
2019-03-14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

萧纲

碣石临东海,峨嵋距西候。

两杜昔夹河,二龙今出守。

方无夜犬惊,向息神牛斗。

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

念此一衔觞,怀离在惟旧。


【注】①两杜:西汉杜延寿、杜延考两兄弟,仕途顺利,分别出任河南、河内太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碣石临东海”与曹操《观沧海》中的“碣石”均为实指,是诗人到达并赋诗之地。
B.“两杜”运用典故,“二龙”运用比喻,言简意丰,表达了对二刘的赞美、期许之情。
C.“夜犬”不惊,“神牛”息斗,一切喧嚣嘈杂都已消失,表现出饯别之夜的平和静谧。
D.本诗记事,写景,抒怀,层层推进,脉络清晰,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惜别之情。
15.本诗“凉风绕轻幕,麦雨交新溜”两句为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2019-03-14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9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