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19-06-25 25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帖(yùn)        (shū)祸          (jǐ)皮          (guān)        (qióng)孑立
B.巡(jiào)        (shèng)       (jiá)克      (jié)          板上钉(dīng)
C.(jī)粉            (tí)骑            (jí)            (tà)        命运多(chuǎn)
D.缱(quǎn)       (shē)帐          米(tiào)         (wěng)        着触须(lǚ)
2019-06-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推特外交”一词蹿(cuān)红。国务卿克里谴责了这种推特外交。他说,要用诚实和自信来应对国际挑战,而不是用怨(duì)和短小精悍的推特帖子。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在无常中感慨生之渺小、命之飘忽、人间之变幻莫测,感慨鸿(zhuǎ)雪泥飘萍之末的孱小与短暂。
C.因长期形单影只。再加上一直生活在由偏(zhí)、暴戾的师父和“长舌如剑”的师姐构成的双重精神(jiā)索环境下,周芷若形成了隐忍妥胁的性格。
D.巴黎气候大会应该(bìn)弃零和搏弈的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
2019-06-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较易(0.8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甲]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而且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中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50余份“一带一路”相关合作协议。[乙]协议的主要内容分为8个部分: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双方积极行动、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共创美好未来,然而,美国总统却在国会的国情咨文里,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丙]同时大事渲染希腊、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严重威胁,要求国会拨款4亿美元,给予所谓“援助”。

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头论足B.截至C.大事D.给予
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打车需求量增加,正是网约车大显身手的时候,可是频频出现的打车难、打车软件乱加价,让人心堵,也凸显了供需矛盾。
B.15日上午7时18分,在溪边下游发现了伤痕累累的、没有了生命特征的周炳耀,听到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人们伤心不已。
C.“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实施诈骗,他们采用的诈骗手段包括假链接、假客服、弹出窗口、网络诈骗等。
D.《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统计数据显示,在德国的实体书店、网络书店以及电子书三种销售形态中,实体书店销售额始终占据图书市场的半壁江山。
B.所谓诗学,就是将生活中可以成为诗的原料融合、升华、提炼到诗的境界,使之陶冶、熔铸、炼化为文学艺术作品的手段。
C.由于文化断层已久,传统私塾教育失传,导致民间各种“读经教育”由于缺乏引导和规范,甚至带有愚昧的宗教色彩。最流行的“弟子规”、“老实大量纯读经”等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极为荒唐野蛮的愚民“读经教育”。
D.创新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的高水平决定了供给能力大小,创新不仅体现在研发上,还体现在营销方式及产品质量追溯和售后上。
2019-06-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寓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某种意义上,①______________,古人常常将桥的意象写入诗词中,②______________。例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在古代中国,桥,象征着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这方面,③______________。说到江南水乡,人们脑海里浮现出的那一幅画卷里,总会有桥。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8. 选择一位课本中的名人,模仿下面的句式,给名人写一段对话,要求写出自己与名人的不同境遇或价值追求。
例:给李煜
我不敢坐你的位子,正如你不敢过我的日子。
你要考虑国家和上空的月亮,而我只会在大时代里抒写个人的小忧伤。
2019-06-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文化中的“超越”因素比世界上任何文化都少。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中国的知识阶层里纵有对世俗采取批判的态度,也只是用一个放在古代的被理想化了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士大夫阶层可以将对一般人来说是外在的人间关系内省化,由“格物致知”出发,经“正心”“诚意”“修身”,到“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士大夫阶层没有真正推翻按等级与层次“做人”的方式,只是透过内省的过程,给予它一个理论基础而已。

②因此,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显然地,这种“由己”而不是“由人”出发的“为仁”,仍然是为了成全“仁”这个“二人”关系的。

③这种情形,与站在“自我”的基地上超越外在的世俗关系的情形是不同的。后者的范例莫如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借娜拉说的:“在我是女儿和妻子之前,我首先是一个人。”易卜生是具有新教文化背景的,因此才会产生个人可以超越世俗及为世俗所负累的旧“自我”的思想。

④中国文化却反其道而行之。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他如果要作自我提升,也必须通过同样的渠道去进行,亦即用由内而外的“致良知”的方式,将这种世俗关系重新肯定一遍,并使之臻于完善。

⑤当然,士大夫阶层的思潮中还有逃遁世俗的倾向,如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这种倾向到了道家的手里就变成了全面性的生活形态。然而,后者亦不能使“个体”在世俗中全面盛开,它只提供了有限的个人天地,其表现方式主要是“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以及在艺术方面的灵感。至于道家思想的其他功能,如“退隐终南”的仕宦之术,在不测的世道面前的“明哲保身”之术,在人情磁场中“利吾身”的阴谋术,则基本上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节选自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有删改)

9.下列不能说明中国文化少有“超越”因素的一项是
A.中国人没有超越世界之上的上帝观念,也没有来世观念。
B.中国知识阶层只是用古代被理想化的人间关系来批判眼前的世俗关系。
C.中国文化中的个人只有进入世俗关系中才能成其为“人”。
D.道家具有“独善其身”的超脱飘逸状态和在艺术方面的灵感。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士大夫阶层的修身内省不仅没有产生超越世俗的自我,反而提供了个人等级与社会层次同构的理论基础。
B.孔子所谓“为仁由己”中的“己”并非人格独立自足的个体,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员,与他人相互依存。
C.娜拉说“我首先是一个人”,意味着她拥有超越世俗关系的纯粹人格,完全脱离了外在的社会角色和人伦关系。
D.中国文化中自我的提升依然以外在的世俗关系为旨归,自我的完善程度与世俗关系的完善程度基本一致。
11.为什么说道家思想中逃遁世俗的倾向“基本上仍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态度”?
2016-11-18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祝福

(鲁迅)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我回到了我的故乡鲁镇。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蹰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

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有删改)

12.三处画波浪线句子反映了祥林嫂怎样的心理?请予以概括。
13.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14.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15.简析作者两次写“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的用意。
2019-06-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6.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尝为晋君                                     赐:恩惠。
B.焉用亡郑以                                        陪:增加。
C.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得脱矣        幸:侥幸。
D.王必无人,臣愿璧往使                         奉:奉命。
17.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②拜为上卿,勇气闻于诸侯。
B.①若亡郑而有益                                 ②赵尝五战
C.①今君亡赵走燕                                     ②今其智反不能及
D.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②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18.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蚓无爪牙之利B.而君幸于赵王
C.君何以知燕王D.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19.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B.《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通过烛之武的语言,既表现了他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特点,又说明他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从他的话语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C.《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一文,主要是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的叙述,歌颂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
D.“完璧归赵”一节,在写蔺相如出使前,先借缪贤之口对其作了介绍,这不仅从侧面表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也为下文写蔺相如作了铺垫。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2)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019-06-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四、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师,是对僧人的尊称。山房,指僧舍。丁大,即丁凤;大,排行第一。②之子:这个人,指丁大。③萝径:藤萝悬垂的小路。
21.诗中运用了“夕阳”“松月”等意象暗示时间的转换,有何作用?
22.请简要赏析“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2019-06-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24.翻译:“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2019-06-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25.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题)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苏洵《六国论》)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2019-06-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易(0.85)
26.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我、他都需要及时地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王燕

人们不习惯凝视,总是长于奔走和张望。——韩少功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2019-06-2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四校2018- 2019学年高一5月月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易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94字音选择题
20.94字音  字形选择题
3-60.85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7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80.85仿写句子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9-110.65学术论文论述类文本
12-150.65鲁迅(1881-1936)  其他小说
三、文言文阅读
16-200.85司马迁(前145-前90)  《说苑》  史传文
23-240.85宋濂(1310-1381)  其他散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21-220.65孟浩然(689-740)  诗
五、名篇名句默写
25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作文
260.85为人处世  生活体验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