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东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04-29 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政事以避祸的“清谈时代”,玄学家何晏带着一剂名为“五石散”的药方华丽登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
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
C.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
D.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4. 阅读下图,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工智能产业链

A.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技术支撑层、基础应用层和方案集成层三个层次。.
B.关键硬件和算法模型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层面的支撑。
C.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
D.智慧家电、智慧工业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顶端产品,属于方案集成层。
2020-01-16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越州赵公救灾记

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躁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时凡死者,使在外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④,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选自曾巩《元丰类稿》卷十九,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敛富人所及僧道士食之羡者       输:交纳,献纳
B.使籴者自便,受粟                       如:往,到……去
C.则有                                        间:差别,差距
D.乐为之其详                                 识:知道,懂得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各书对,而谨其备                       若所为,求若所欲
B.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                    ,能以足音辨人
C.而待熟官责其偿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之声义
D.与先事而为计者                              祸患常积于忽微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百姓还未闹饥荒之前,赵公就发文属下各县,调查了解,周密布置。
B.赵公担心受灾百姓领取粮食时相互拥挤,要求男女分日领取,每人一次性领取两天的粮食。
C.赵公估计发粮的官吏不够使用,于是把没有实职而居住在境内的官吏召集起来,让他们参与发放救灾粮食。
D.面对旱灾,赵公采取了多种救灾措施,其中有免费发放救灾粮食、以工代赈、鼓励借贷和救养遗弃儿童等。
8.翻译下列句子。
⑴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
⑵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⑶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
2020-04-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9.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以美人离去发端,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抒发作者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
B.上片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下片写春归冉冉,云水相隔,音讯难通,只能题诗自解。
C.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用比喻、拟人及夸张手法写闲愁,用语工整,意味深长。
D.作者善于融合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
10.赏析“飞云冉冉蘅皋暮”一句。
11.“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结尾三句历来为人称道,有何妙处?
2020-04-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东海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分认定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