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同步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0-08-15 2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       ),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_地进行,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_______的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以愈发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如火如荼       心驰神往       匠心独运       饱经沧桑
B.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别开生面       沧海桑田
C.如火如荼       心驰神往       别开生面       沧海桑田
D.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匠心独运       饱经沧桑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使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情结
B.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C.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时尚文化
D.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___________,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__________。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__________,即“神似”。
2020-09-27更新 | 168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届新高三零诊模拟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5. 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要超过25个字。
抽样调查是根据部分实际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标志总量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以代表总体,推断总体。与其它调查一样,抽样调查也会遇到调查的误差和偏误问题。当然,抽样调查可以通过抽样设计,通过计算并采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把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8更新 | 647次组卷 | 18卷引用:【市级联考】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6. 下面是以栗褐色为主色调的“安徽省乡土文化研究会”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字。

2019-04-02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方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义,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地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在现有的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中国南方地区多语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这种文明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编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

材料二: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从政府到民间都做出了不少努力。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首批试点城市,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各种地方口头文化语料。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截至目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苏州方言比赛;苏州市语委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四百多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己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ニ十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做出了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语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战”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编自《保护传承吴依软语   方言文化传承能不能“嗨”起来?》)

材料三:

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3年来已收集方言语音超过86万条,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被调查者的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地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也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编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都有损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B.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时,一方面要将方言“保存”起来,另一方面,要创造方言运用的环境和机会。
C.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要求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和方言和谐相处。
D.发展方言识别技术,既是很多科技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也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整理。
9.下列选项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
A.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B.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流动人口普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的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D.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10.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11.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5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4
现代文阅读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4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50.85压缩语段语言表达
60.65徽标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7-110.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非连续性文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